?

會通中外守正創新 青年科技史再出發
——第十屆青年科技史研討會綜述

2023-04-17 01:23陳夢玲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科技史學者

向 明 陳夢玲

(1.江蘇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所,鎮江212003; 2.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20)

2023 年9 月23 日至24 日,第十屆青年科技史學術研討會在江蘇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江科大”)召開。 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主辦,江科大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承辦。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等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90 余位專家和青年學者參與了本次研討會。

開幕式由江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洪波教授主持,江科大黨委副書記湯建研究員致開幕辭。 湯建研究員向與會學者簡要介紹了江科大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及科技史的學科建設情況,并對青年科技史學者的發展前景作出展望。 他表示,青年一代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廣大青年學者在學術研究中需站在歷史高度、著眼世界前沿、把握時代脈搏。 希望青年科技史學者們能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厚培學術土壤、夯實信仰之基、深耕創新沃土,為激活傳統科技文化生命力,為推動中國傳統科技文化的發展進步提供參考和借鑒。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科學技術史學科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內蒙古師范大學郭世榮教授,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潛偉教授,分別代表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和科學技術史學科國務院學科評議組致辭。 郭世榮教授指出,“青年科技史學術研討會”的核心宗旨是宣傳青年科技史研究者的學術成果,提升廣大青年科技史研究者的學術熱情,推動科技史界的學術傳承。 當前,“青年科技史學術研討會”已成為國內科技史人才成長的重要平臺,他期待更多的年輕人參與科技史的學習與研究,為科技史學科增添新活力;潛偉教授對本次會議的重要性作出肯定,同時指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科技史學科的發展需要聯系中國具體實際,需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將中國古代科技文化融入到中國式現代化新的文化形態中”。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關增建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王揚宗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鈕衛星教授、西北大學唐泉教授分別代表各自學科點致辭,對青年學者與科技史學科的發展寄予厚望。

本次會議是“后疫情時代”舉辦的首屆青年科技史研討會,距同系列的上一屆會議已有8 年。 參會專家與青年學者高度重視本次線下研討機會,針對投稿論文展開了廣泛的溝通交流。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深入研究中華優秀科技文化、比較中西科技文化、探索中華優秀科技文化的創造性發展和創新型轉化,對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次研討會中,青年科技史學者們勇于擔負文化使命,展現出高度的學術熱情和專業水平。 通過深入的挖掘研究,青年學者們進一步探索了中華文明與科技發展的內在聯系,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歷史邏輯和理論支撐。

1 中華古代科技文明:連續性與創新性的探索

面對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對中國古代科技史的深入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本次會議中,青年學者們圍繞“中國古代科技史”進行了深入探討,試圖從歷史的深處尋找中華文明的連續性與創新性,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有力的歷史論證與文化參照。

在中國古代科技史的專題研討中,基于傳統天文歷法的研究占據主要部分。 辛佳岱博士后研討了中國古代歷法步交會術中“交食虧復方位”算法的源流問題,對歷法中該算法演變過程作出梳理。 通過結合天文軟件模擬,辛佳岱指出曹魏《景初歷》中最早引入“交食虧復方位”算法,但與實際天象不符,推測其在構造過程中采用一種粗糙的交食模型作圖,從而導致對虧起方位的錯誤認識。 王振華碩士對希臘、印度、阿拉伯與中國四個古代文明基于“太陽近(遠)地點進動”的認識與測量問題作出研究。 通過引入現代天文學做數據擬合,其認為不同文明在早期并未明確提到近(遠)地點的概念,且并未發現進動問題的存在,各文明在相互交流中才逐漸認識到“進動現象”,并指出中國古代直到明清之際西方天文學傳入后才認識到這一現象。 趙蕊碩士研究了宋末類書《事林廣記》中的晝夜長短圖,通過對比宋代及以前渾儀和清代簡平儀的構造,推測晝夜長短圖中的百位圓為地平環,十二條連線為日出入線,并指出《事林廣記》中的晝夜時刻圖影響了后世日用類書中相關體例的編纂。 吉毛卓瑪博士聚焦于藏族浦爾派歷算名著《白琉璃》,通過引入現代天文學理論與公式,系統考察了其中時輪歷日躔表的內容、結構、精度與構造方法,并指出藏傳時輪歷與傳統漢歷類似,以夏至點為中心差的起算點,歷表的計算都從這一點開始進行。 馬偉華副教授以海外藏瞻禮單為中心,對明清時期中西歷日的融合進行考察,其指出中西歷日的融合始于明末,至康熙年間已完成定型。 明清天主教徒同時使用瞻禮單、農歷等多種時間秩序,生活在中西歷交錯的時間之中。 楊伯順博士對北宋崇寧時期的恒星觀測問題進行探討,通過引入一批新的古代恒星數據,發現崇寧年間存在一次與皇佑時期規模相似的大型恒星觀測活動,且觀測精度優于后者,屬于目前所知北宋恒星觀測的最高水平。 楊伯順博士進一步指出,崇寧時期數據的精進可能與當時所采用的“一度四分細化刻度”的儀器相關,該儀器可能為元祐渾儀。

除天文歷法外,本專題還有部分較為新穎的研究,青年學者們引入了諸如“數理考古”“知識史”的新方法闡釋各類問題。 吳曉婷碩士圍繞殷商時期甲骨卜辭中的時間信息,采用數理考古的研究方法,通過采集甲骨文及金文時間信息數據,對甲骨文“卜旬辭”數據進行了數學建模。 通過對比甲骨文與金文時間信息的分布規律,吳曉婷認為殷商甲骨文占卜時間信息干支均符合均勻分布,反映出殷商占卜日期選擇的隨機性。 賈越博士聚焦西漢未央宮的平面布局結構,采用數理考古的研究方法,通過考古報告采集未央宮的尺度數據,發現未央宮的設計藍圖蘊含了26 里× 28 里的矩形大地“四海模型”。 在重構未央宮設計藍圖的基礎上,賈越進一步對史料中未央宮周長與實測結構不符的問題作出闡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劉洪君博士后從知識史的視角,考察了明清時期中國士人對本土傳統與西方傳入風知識的認知,對比了兩者的異同,梳理了明清士人對風原理的討論。 劉洪君指出,明清士人都是以傳統典籍以及西學傳入汲取舊知識,沒有通過類似實驗的新研究方法獲取新知識的興趣。

在上述中國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中,青年學者們廣泛挖掘新史料、積極引入新方法,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豐富內涵。 這些研究不僅為古代科技史的認識提供了新的視角,更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歷史的邏輯與文化的支撐。

2 西方科學演進歷程:全球視野下的啟示與借鑒

在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偉大征程中,對外部文明的學習與汲取顯得尤為重要。西方科學史是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球性的視野。 對其深入研究,既是對中華文明“秉持開放包容”的體現,也是為了更好地結合中西文明的智慧,服務于當下,為中華文明的現代建設提供歷史的借鑒與啟示。

在西方科學史的專題研討中,多數學者采用了新的視角,重新審視了西方科學史中的部分議題,從細節出發對西方科學文明作出深入發掘與闡釋。 蔣澈博士重新審視了科學革命研究中的“赫森-格羅斯曼論題”,認為弗羅伊登塔爾等人所稱的“赫森-格羅斯曼論題”應當被區分為“格羅斯曼論題”和“赫森論題”,其中“格羅斯曼論題”和柯瓦雷的思想史工作的相通之處應當得到注意。 此外,蔣澈還指出,格羅斯曼的思路可為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科學編史學的譜系提供新的立足點。 佟藝辰博士后以18 世紀法國百科全書為主要史料,探討了該時期法國一般知識界與化學界對元素論和原子論相關詞匯的態度和理解。 研究表明,在18 世紀的法國,元素論的基礎物質觀逐步扎根于化學實踐之中,得到當時化學家的青睞;原子論則被視作一種形而上學的古代學說,未能占據化學思想的主流。黃宗貝博士以塞維利亞的伊西多爾為研究對象,以其編著的《詞源》與《論事物的本性》中有關天文學和宇宙論的部分為核心文本,重點考察了伊西多爾在其百科全書中論述天文學的范圍界定、研究對象、展開方式及其心目中的宇宙論圖景。 黃宗貝指出,伊西多爾在其著作的編撰時并非隨意堆砌與缺乏條理地匯編,而是采用基督教化的意義解釋和宇宙論圖景取代具體的幾何模型與數學計算。 鮑傅臻博士圍繞“本體論”的概念,考察了十九世紀電磁學的“超距作用論與場論”之爭。 其指出,二者在本體論問題上存在著深層的分歧,且正是在本體論的層面上,經典電磁學綜合引入了超距作用論的概念,克服了麥克斯韋主義場論的困難,最終取得了更強的說明力。 葉資奕博士梳理了19 世紀英國皇家學會的歷史進程,重點關注了威廉·格羅夫在皇家學會改革中起到的作用。 葉資奕認為,皇家學會在19 世紀的這場改革既不是純粹的政變,其目的也不是職業化,而是通過政治手段提高學會科學性的一場變革。 宋雨軒碩士聚焦于亞里士多德的氣象學與海洋魚類生物學研究,探討了亞氏基于海洋魚類活動衍生的氣象學相關思想,并指出該思想蘊含系統理念,體現了亞氏對魚類活動規律的深入認知,反映了生物學是其系統思想理念的重要科學基礎。

上述研究充分展現了西方科學史對中華文明的深刻啟示,為我們理解中西科技文明的交融與互補提供了一個宏觀的視角,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和理論支撐。

3 近現代的科技交匯:中華文明的轉型與創新

近現代是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科技發展對于中華文明的塑造與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本次會議中,青年學者們深入探討了近現代科技史中的重大事件、技術創新與其對社會文明的深遠影響,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獨特的歷史視角和深度的文化洞察。

在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的專題研討中,青年學者們多聚焦于人物、群體與事件,從跨學科的多樣視角中闡釋相關問題。 北京大學的劉兆陽博士從科技政策與科技人才史的視角,探討了1952 至1981 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實施的“技術干部歸隊”政策,梳理了該政策出臺的背景、制定與推行的情況、實施的不同形式、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等。山西大學的范麗媛博士以近代英國博物學家蘇柯仁為研究對象,對其在華期間推動的野生動物保護運動進行考察,重點探究了蘇柯仁的野生動物保護思想及其促進中國政府頒布《狩獵法》的突出貢獻。 浙江工業大學的陳婷講師研究了晚清時期來華新教傳教士編著的“新教通書”,探討了其中近代天文知識在華的傳播及影響。 陳婷指出,新教通書刊載的天文知識在“西學東漸”中起到了科學傳播中繼與啟蒙知識分子的積極作用,間接提升了其后西學在華傳播擴散的影響力。 西藏民族大學的王倩倩碩士以民國時期的報刊資料為切入點,從傳播史的視角探討了民國初年西藏無線電報通訊事業的發展脈絡,并對藏文電報碼的編訂及西藏無線電報發展的意義作出分析。

上述研討深入挖掘了近現代科技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關鍵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科技進步推動中華文明自我更新與轉型的歷程,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文化啟示。

本次研討會得到各參會單位與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歷時2 天圓滿成功、勝利閉幕。在閉幕式上,羅興波秘書長對參與籌備本次會議的老師、同學表示感謝。 他表示:“青年學者是科技史學科的新生力量,是未來科技史學科和專業建設的主力軍。 廣大科技史青年應勇于承擔時代賦予的責任,深耕學術、用心鉆研,繁榮科技史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推動中國科技史研究對高、精、深追求目標的實現。 同時,也希望青年科技史學術研討會能夠接續開展,不斷提升青年學者的科研能力?!北敬窝杏憰粌H為青年科技史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的舞臺,更是他們在積極響應時代呼聲、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作出理論與實踐貢獻的見證。 期待未來,青年科技史學者在研究上能夠持續深化,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融通中國與世界,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持續進步帶來更穩固的學術基石和歷史指引。

猜你喜歡
科技史學者
硝板上的文明——漫談千年運城鹽池科技史
統編初中歷史教材科技史教學探究——以兩次工業革命為例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學者介紹
本刊學者簡介
科技史維度下科普從業人員科學素養測評研究
學者介紹
科技史引入小學科學教學的可行性探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