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的“人民至上”價值理念

2023-04-17 13:13范鎮杰葉茗媛韋日平
廣西社會科學 2023年9期
關鍵詞:人民至上文明綠色

范鎮杰,葉茗媛,韋日平

[1.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6;2.中共廣西區委黨校(廣西行政學院),廣西 南寧 530213]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形成的原創性理論成果,是推動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理論基石。堅持人民至上,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人民性,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特征。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生態文明建設視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明確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的重要論斷。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痉€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為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盵1]人民是歷史的主體和動力源,是歷史的推動者和創造者,“人民至上”是新時代中國整體事業建設和各項工作發展的根本價值取向,更是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價值理念和政治立場。

當前,學界關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研究成果較多,主要呈現出兩個方面的發展趨勢:一是研究內容趨于全面,主要包含生成邏輯、形成過程、內涵意義、實踐路徑等;二是研究動向從廣泛闡述趨向重點探究,研究旨趣從理論解讀趨于實踐應用。但就現有成果而言,該領域研究主要集中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對“價值觀”維度的解讀還不夠充分、深入,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解讀更是尚待挖掘,而“人民至上”價值理念正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回答了“生態文明誰來建設、為誰建設”這一中心問題。因此,本文重點研究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科學判斷和認識上的飛躍,由此形成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所彰顯的“人民至上”價值理念及其實踐指引,并闡述生態文明建設問題不僅是一個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發展問題,更是一個政治立場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站位,希冀為新征程上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借鑒。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四維闡釋

(一)生態自然維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確保人民生活更可持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盵2]這明確指明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辯證關系,為堅持“人民至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根本的世界觀??v觀人類社會在體現對自然界的行為態度上,經歷了依存、開發、掠奪以及和諧四個階段,也形成了“膜拜論”,即人敬畏、屈服、恐懼大自然;“人定勝天論”,即人類通過自身力量改變、戰勝自然;“中心論”認為人是萬物之靈,是整個自然界的中心,可以隨意開發、掠奪自然界為人類所用;“悲觀論”認為人類生產、生活的消耗和自身繁衍的速度過快,加之地球可利用資源的有限性和有界性,最終會導致地球出現人類無法承受的災難性后果;“對立論”將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根本對立起來,認為發展要寧慢勿快,否則得不償失,或認為生態環境的破壞是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然代價;“科技萬能論”認為人類社會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危機都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來解決。以上認知夸大或貶低實踐的能動作用,都不科學。歷史唯物主義超越了形而上學的諸多觀點,確立了以人類實踐活動為基礎的人與自然相互聯系、制約和作用的生態自然觀點:在強調自然是人類實踐活動前提的同時,又肯定人類能夠通過實踐活動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程度與人類社會發展實踐相關,與人類社會處于不同的文明階段相適應。從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從人化自然再到生態自然,不僅是社會實踐水平的進步,也是人類社會認識上的升華,更是人類社會發展形態的飛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生態自然維度,一是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前提是正確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盵3]當人的目的性與自然界本身的規律性達成協調統一時,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才能實現和諧發展?!耙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自然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盵4]當人的目的性與自然界本身的規律性達成協調統一時,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才能實現和諧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將自然規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二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鍵是堅持科學實踐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5]。自然界的無私性、公共性、系統性以及全球性,與資本主義追求資本最大化的價值體系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事實證明,在面對重大的自然災害和全球性環境問題時,資本主義社會呈現出不適應性。實踐是人與自然分化與統一的基礎,當前的生態問題是由人類不合理的實踐方式造成的人與自然的分離與對立,問題的解決在于實踐方式的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我國從科學的實踐出發,秉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綠色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人民生活更可持續提供了行動指南。

(二)生態經濟維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6],指明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為堅持“人民至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經濟維度的思想基礎。20世紀60年代,“生態經濟”概念首次被西方學界提出,部分學者將生態經濟定義為運用生態學、經濟學等學科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論改變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方式,充分挖掘資源潛力發展經濟的產業[7]。這種思維觀念認為自然只是資本追求利潤的工具,根本目的是滿足資本追逐利潤的需要,其結果必然導致資本向少數人集中,日益緊張的生態問題也不可避免。在人類文明進入新的發展趨勢的背景下,社會主義生態經濟發展的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經濟發展以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能量交換的協調為基礎和前提,并依托理念創新、科學技術進步、生產模式變革和體制機制自我完善實現這種能量交換的和諧。這一生態經濟理念貫穿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我國經歷了“要生態還是要經濟”“既要生態又要經濟”“生態就是經濟”三個階段?!耙鷳B還是要經濟”階段將生態與經濟對立起來,走粗放型、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傳統工業企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既要生態又要經濟”階段將生態與經濟統籌兼顧,落實“三同時”制度,現代生態型企業由此發展;“生態就是經濟”階段,生態就是經濟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認識到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生態自然與經濟社會融為一體,推進傳統產業生態化、生態環境產業化,復合型生態經濟區孕育而生,人民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在發展問題上的集中表達,更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生態經濟維度的集中概括,創造性地回答了在生態文明社會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系問題。一方面,“協調”和“共享”集中概括了區域生態一體化的全民共享經濟模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盵8]因而,要將生態中的每一個因素作為經濟增長的要素,追求各要素間深度融合和協調配合,尋求系統產出的最大化,而且不能追求單一要素產出的最大化。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簡單地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9]。這說明,生態經濟發展要充分考慮和發揮地理區位優勢,培育具有區域特色、具備市場優勢的生態經濟體系,在保護區域生態特點的同時充分實現人民共建共享共富。另一方面,“綠色”和“創新”集中概括了以創新驅動綠色轉型為動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經濟發展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依靠科技創新破解綠色發展難題,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10]。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循環經濟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低碳發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綠色循環低碳科技創新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重要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實現了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外延式向集約型內涵式的轉變,現代化生態產業鏈正逐步成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關鍵支撐、成為民生福祉強勁引擎。

(三)生態社會維度: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引領人民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11],“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12]。這指明了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之間的關系,即從人類文明相繼進入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更高層次文明的角度,揭示了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規律,為堅持“人民至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制度維度的思想保障。工業文明是較早建立在資本主義制度基礎之上的文明,它所信奉的主客二分的機械論哲學世界觀(強調人的主體地位)、消費主義和個人主義文化價值觀(資本逐利本性的內在要求),以及追逐最大化利潤的經濟發展觀(外延擴張型經濟增長模式)內在決定著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分離,其運行結果不可避免地導致人類自然資源利用的兩極分化、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分化,必然結果是生態環境惡化與人類發展失衡。生態文明所秉持的有機論哲學世界觀(各要素相互作用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綠色與節制的文化價值觀(強調整體利益和實體需求)以及生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觀(經濟發展要充分考慮現實與長遠因素),實現了合工具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既強調“保護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前提”,又內在順應“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核心價值取向,因而,生態文明作為一種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發展創造了社會制度條件。

值得強調的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汲取了生態文明思想史上“深綠”與“淺綠”生態思潮的思想得失,是更合乎理性與價值規律的生態文明社會形態。在現實生活中,部分人將“生態”理解為原生的、原始的自然屬性,是沒有受到人為影響的一種自然狀態,由此將“生態文明社會”簡單地理解為人類在生產活動中完全消除對自然界影響的文明形態,甚至誤認為生態文明社會就是原始文明社會,呈現出“深綠”生態思潮的取向;部分人將生態環境保護視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手段,認為保護生態的根本目的是保護人類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或將不用考慮自然因素,此認知呈現出“淺綠”思潮的取向。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強調的是,要建立起與“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內在適應的生產方式與制度安排,是創新開拓出順應客觀世界變化發展規律的科學技術手段,是不斷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對美好環境、美好生活的需要。

綜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社會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具有四個特征:一是整體系統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制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13]。這旨在說明,生態文明社會的發展是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的發展,是涵蓋土地、礦產、海洋、草原、森林、自然野生動植物等資源在內開發、使用、消費和保護的協調,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以及各個環節的辯證統一。二是持續發展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14],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昭示,生態文明社會將順應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潮流以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展現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三是公平正義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關系各國人民和后代福祉,當代人要公正地承擔生態問題中的利益與責任”[15]。生態文明社會理念的目標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是內在一致的,即通過科學的制度建構來建立指向當代與后代的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和諧關系,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社會自然上的公平正義。四是人民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盵16]生態文明社會將生態環境問題視為關乎民生的重大政治和社會問題,價值追求就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包括優美環境在內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也就是中國所追求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四)生態責任維度: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增強人民共同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國際社會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勇于擔當,勠力同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17],明確指明了在生態實踐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出了價值訴求。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證明,人類族群作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得以生存發展的基本價值范疇就是全體人類和自然的關系。這種關系呈現出螺旋上升式的運動軌跡,即“平衡—失衡—新平衡”。當全人類與自然之間處于互利共生、種間互助的狀態時,自然就會推動人類社會日新月異地發展;當全人類與自然界處于一味索取、征服對抗的狀態時,大自然會以各種生態災難的形式進行反擊。因此,如何從每一次的平衡與失衡中探索出人與自然之間最有序的生存狀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核心命題。生態責任實質上是對人與自然關系達到和諧平衡狀態的規定和原則,是人對自身生存發展行為的約束和規范。在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國提出“共同但有區別的生態責任原則”,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巴黎協定》生效實施等,充分體現了中國的負責任大國擔當。

從人類理性和人民訴求出發,全體人民共擔生態責任的理論支撐和實踐訴求是多方面的。理論層面,一是與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的根本立場相契合。馬克思認為,人類對自然的能動作用具有現實性[18]。實踐作為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物質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和社會歷史性,因此,被人的實踐活動改造過的自然界展現出明顯的人的特性,全體人類所承擔的責任體系中必然包含自然生態責任。二是與西方綠色思潮的內在邏輯相契合。西方紅綠學者認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種際公平關系是人與自然和諧平衡關系的基礎[19]。自然為人類提供了土地、林木、海洋等生活資料,人類社會要想順利發展,則必須考慮自然因素,肩負起對自然的責任。三是與我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生態責任思想相吻合。在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以整體論為出發點,秉承“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其中包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養結合”的節制消費思想,“茍山之見榮者,謹封而為禁。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20]的政治約束等。實踐層面,從社會的主要矛盾來看,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更高要求,社會各界肩負著重要的生態建設責任;從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來看,“十四五”時期對民生福祉、國家治理效能等方面提出更嚴格的要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的緊迫任務不容怠慢;從世界人民生存環境狀況和中國國際影響力來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制造業大國,中國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將深刻影響著世界人民,為此破解全球環境治理困境需要參考中國方案。

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實踐指引

強大的理論生命力不僅在于豐富的思想內涵,更在于為實踐提供科學指導,鮮明的實踐導向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突出特征。筆者認為,準確全面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偉大實踐,內在要求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從四個方面創新開展工作,即強化宣傳教育,堅定廣大人民群眾生態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方式,推動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全面綠色轉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構建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夯實生態文明主體責任,踐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大國人民擔當。

(一)強化宣傳教育,堅定廣大人民群眾生態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作為人類實踐與自然規律相統一的新時代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其踐行的內在要求是從社會文化價值觀的高度對公民的生態保護觀念進行再塑造,樹立根植于民心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化。

1.以公民教育為主導進行塑造。在全日制教育方面,實施大中小一體化生態文明教育,接續性落實生態保護觀念,將生態保護常識、污染防治意識、環境治理知識納入全過程課程體系,促進生態文明教育與基礎學科交叉融合,制定生態文明教育指南,深挖課程教學中生態文明教育的有效資源,歸納提出生態文明教育相關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環節、教學策略與方法,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增加生態文明相關課題研究,根據學生成長階段特點制定個性化生態文明教育方案。在社會教育方面,廣泛運用公益組織、民間協會、民辦學校、街道社區等社會力量進行社會生態教育即生態保護觀念的社會再普及、再教育,定期動員社會各界組織開展綠色環保主題志愿者環?;顒?、生態保護知識宣講會等,建立綠色監督協會,定期公開破壞生態環境的不法行為,讓公民參與生態保護、綠色監督的全過程,不斷塑造公民的生態保護觀念。

2.以全媒體傳播為輔進行塑造。通過全媒體傳播生態保護知識,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介,以及以智能設備為載體的新興媒體,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借助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全領域多平臺傳播生態保護理論、弘揚生態自然理念,使民眾正確認識和尊重自然規律,形成科學綠色的生態保護觀;在傳播生態保護理論過程中,需要對目標群體進行細分和定位,使內容更易于該群體接受,比如對農村群眾主要運用文藝表演、圖片展示等通俗易懂的方式開展生態保護和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的邊界性教育;善用全員媒體、動員意見領袖及網絡紅人和名人等帶頭宣傳生態保護知識,率先落實生態保護的行為作風,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學習生態保護知識、弘揚生態文明理念,使全社會形成重視生態、保護生態、承擔責任的社會氛圍。

(二)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方式,推動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綠色轉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站在“人民至上”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其實踐指向強調綠色創新發展以及要素的協調利用和共享,即“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方式。這一方式是對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辯證統一關系的當代中國表達,是達成生態文明經濟模式的必經之路。

1.以綠色經濟為引領實現人民供需結構性平衡。綠色經濟是指在充分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實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人民生活質量持續提高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其關鍵是打通綠色生產方式與綠色生活方式之間的聯系。一方面,要以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引領人民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傳統工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轉型,大力推廣綠色養殖和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等綠色技術,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以人民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倒逼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在消費理念上塑造適度、理性消費觀,在出行上提倡綠色、環保的新風尚。同時,充分發揮智能化基礎設施的數據共享作用,使人民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所帶來的綠色需求通過智能化基礎設施以數據的形式傳遞給供給側,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實時匹配。

2.以循環經濟為載體推動人民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循環經濟強調以循環生產模式替代線性增長模式,即“資源—產品—再生資源”,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的經濟、環境效益。構建循環生產模式,實現人民生產綠色轉型。首先,要開拓現代化清潔生產技術、末端治理技術、廢舊物品再利用技術,重視數據采集、提取、保存,結合軟件平臺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整個過程進行數字化控制、智能化管理。其次,要建立跨行業、多產品、有資源再生功能的工業園區。在綜合考慮原料、能源和運輸等因素基礎上,加強工業園區中生產、物流、產品之間的聯系,減少運輸成本。最后,要強化政策引導和支持,完善循環生產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轉移支付等支持政策,給予人民群眾以更多信貸支持、專項貸款支持以及貸款貼息支持。

3.以低碳經濟為依托實現人民生活綠色轉型。低碳經濟是碳生產力達到一定水平的經濟形態,是能源消費方式、人民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一方面,加快能源結構低碳轉型,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因地制宜地開發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支撐、服務、推動重點行業轉變用能方式,在工業、交通、建筑等行業實施低碳改造工程,以“全產業鏈低碳發展”帶動傳統行業“雙碳”轉型。另一方面,人們要戒除以高耗能、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便利消費”的行為,改變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習慣,全面推行以低碳飲食為主導的合理膳食行動,進而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單位能耗的二氧化碳強度,切實構建低碳型社會。

(三)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構建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社會強調社會的整體系統性、持續發展性、公平公正性以及人民性,內在要求應從總攬全局的高度進行制度的頂層設計。因而,必須全面協調各方面的矛盾,圍繞上述四個理論基點,構建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1.以整體系統性和持續發展性為核心目標健全人民所有的“生態一體化”自然資源管理制度。從生態整體系統性和持續發展性的特點出發,進一步推進各類資源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完善委托省級和市(地)級政府代理行使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資源清單和監督管理制度;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遵循“合理利用、兩權分離、明確權責、創新方式”的原則,完善國有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國有森林資源、國有草原資源、海域海島等“一體化”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以資源保護和節約為宗旨,優化資源稅費標準,合理調整礦產資源補償費、耕地征占補償費、水資源費等各類自然資源稅費結構;進一步推進面向人民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構建能反映環境污染代價、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的科學資源價格形成機制。

2.以公平公正性和人民性為核心目標完善人民參與的環境保護制度。完善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相關部門的職權結構,將資源經濟管理與環境保護統一起來,加強從中央到地方再到人民群眾的貫通各個環節的溝通、交流與互補機制;進一步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完善環境信息依法申請公開制度和環境信息發布機制,擴大公共環境信息的發布范圍;進一步完善公民環境評價制度,充分發揮社會對環境評價的監督作用,提高環境評價的獨立性、客觀性、公正性,嚴格公示和聽證;建立健全生態修復治理制度、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嚴格排污者問責、付費機制,健全包含環境行為在內的信用評價制度,加大對符合環保要求和信貸原則的企業與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

(四)夯實生態文明主體責任,踐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強調“共同但有區別的生態責任原則”,其責任主體是包括公民、政府、國家在內的多維實踐主體。因而,必須從主體責任出發,立足制度的剛性和道德的柔性,踐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大國責任與擔當。

1.培育生態文明人民個體責任意識。建立政府主導、公民自覺的“雙軌并行”生態文明責任教育體系,實現公民對生態文明責任的內化固化。各級政府需通過制度化手段統籌謀劃公民生態文明責任教育的主要任務、主要措施、各個階段,統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各類公益教育等社會力量落實生態文明責任教育的滲透,形成涵蓋公民成長教育全過程的生態文明責任教育體系,系統化培養公民生態責任意識。

2.夯實生態文明人民政府責任意識。各級黨委和政府落實生態文明建設“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政策,用好考核評價這根“指揮棒”,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相關指標納入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增加考核權重,加強指標約束,逐步提高綜合考核中的生態政績比重;嚴格對領導干部任期內所轄區域內的自然資源資產變化情況進行審計,綜合評價干部任期內的自然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治理情況,完善領導干部責任追究機制,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實行“一票否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執行剛性。

3.踐行生態保護大國責任擔當。中國要進一步發揮大國引領作用,在廣泛協商、凝聚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國際生態體系、世界公共衛生體系等的改革和完善;厲行國際法治,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聯合國為核心推動構建新型國際生態關系,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氣候談判和國際規則的制定,堅持為全球福祉作出必要貢獻,增強中國生物資源、能源資源等領域的國際公共產品供應能力和保障能力,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三、結語

對客觀世界包括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發展實踐的態度、認知和把握,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思想路線高度重視的首要問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偉大、深邃的思想體系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科學判斷和認識上的飛躍由此形成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引領發展全局、推動深刻變革的理論基礎。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的“人民至上”情懷根植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自然維度,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本質要求,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了根本的哲學世界觀,確保人民生活更可持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經濟維度,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經濟思想基礎,助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的生態社會維度,揭示了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規律,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引領人民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生態責任維度,揭示了在生態實踐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發展提出價值訴求,增強人民共同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以上四個維度從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出發,從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高度,系統闡釋了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以及三大規律相互作用的運行規律,極大地發展和豐富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同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實踐指引,可以進一步堅定廣大人民群眾生態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綠色轉型,構建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踐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猜你喜歡
人民至上文明綠色
綠色低碳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對不文明說“不”
“人民至上”的真實含義與內在要求
文明歌
讀懂穆青 弘揚穆青精神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