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化認同視域下的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研究
——以臨滄市44個沿邊行政村為例

2023-04-17 14:40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幸福村臨滄邊境

唐 偉

(中共臨滄市委黨校,云南 臨滄 677099)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是政治認同的堅實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動力之源。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優秀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包含著豐富的情感認同、價值認同。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才能鞏固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必須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促進文化認同的思想資源,從中汲取認同的文化力量,著力在邊境村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助力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為高質量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價值引領和文化基礎。

一、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的價值意蘊

邊疆民族地區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邊疆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的全面現代化。臨滄市44個沿邊行政村地處中緬邊境,跨境少數民族眾多、宗教復雜、文化多元,是抵御境外意識形態滲透的前沿陣地,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既是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需要,也是講好中國故事、彰顯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的必然要求。

(一)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必然要求

邊境地區最顯著的特征是,少數民族眾多、文化多元、宗教情況復雜、意識形態斗爭激烈,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諸多挑戰。文化認同能夠為不同民族尋求共識,提供思想基礎和精神力量。2022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①習近平:《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第1頁。?;旯滩拍苌窬?,我們要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的文化建設,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化由各民族文化融合凝聚而成,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全體成員所認同、所歸屬的同一性文化,具體內容應主要包括共同的價值追求、共同的人文素養和思想積淀、共同的歷史記憶等,它是中國數千年來維持統一團結的文化根基。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就是建設邊境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進各民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以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最深厚的內生動力,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持續發展提供目標指引和文化力量,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必然要求。

(二)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是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內在要求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關乎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層面具有標識性的獨特文明創造,是中華民族矗立于世界之林的深層力量。2019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強調,“5000年的歷史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認清了5000年,我們就會自然地形成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自信的底蘊、底氣也是這么形成的”②《從首次提出的習近平文化思想中,感受這些力量》,2023年10月10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338674722270543&wfr=spider&for=pc,2023年10月30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人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年之前,從公元前841年西周時期開始,中國的信史記錄就沒有中斷過。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3個文明古國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中華文化則一脈相承、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姜尚、姬昌、老子、孔子、莊子、列子、關尹子、孟子、孫子等聞名于世的偉大思想巨匠,經歷近30多個朝代,開創了文景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領先世界之繁榮盛世。中華文化也是包括邊境各族人民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的。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可以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覺延續文化基因,增強邊境村各族群眾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是彰顯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的現實要求

國家文化軟實力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實力和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支撐著中華民族歷經5000余年的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③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第17頁。。臨滄44個邊境行政村是面向緬甸的前沿窗口、重要通道,對于講好臨滄故事、云南故事、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彰顯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意義重大。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延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流互鑒的歷史取向以及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雹佟都訌姾透倪M國際傳播工作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2021年6月1日,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373014.html,2023年10月30日。我們要充分發揮窗口、重要通道對于彰顯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的重要作用,立足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文化,不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深入闡釋中國的天下觀、文明觀、世界觀等重要理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緬命運共同體,充分展示新時代中國為解決全人類問題貢獻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二、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基本經驗和存在問題

臨滄市地處祖國西南邊疆,有鎮康、耿馬、滄源3個邊境縣,10個邊境鄉(鎮),44個沿邊行政村,320個自然村。臨滄市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立足“推窗向洋,家國臨滄”的城市品牌定位,依托處處煥發生機、絢麗多彩、積淀厚重的遠古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著力在邊境村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有效地凝聚了人心,維護了民族團結,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導向,維護了國家文化安全、主權安全。

(一)具體實踐

近年來,臨滄市創新實施“1336”工程,即圍繞一個核心,以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為核心;聚焦三大任務,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樹牢三個心向,心向總書記、心向黨、心向國家;實現六化目標,基礎設施智慧化、鄉村產品商品化、人居環境生態化、日常生活健康化、社會治理信息化、群眾工作組織化。臨滄邊境村的文化建設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展開,不斷樹牢國家意識、國土意識、國門意識、中華民族意識,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探索出了一條邊境幸福村文化繁榮發展的新路徑。

1.以黨建文化凝聚沿邊行政村的文化之魂。黨建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自身建設中所呈現出來的各類文化觀念的總和,凝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近年來,臨滄深入開展“邊疆黨建長廊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支部建在項目上,把紅色基因注入各個項目建設中,以黨建文化之魂凝聚邊境文化之魄。同時,開創“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守邊、穩邊模式,形成“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村民就是一個哨所”,讓守護在臨滄邊境線上的各級黨組織成為“固邊衛國”的戰斗堡壘。臨滄25個抵邊村寨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插著五星紅旗,在正堂懸掛領袖畫像,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對黨、對祖國的感恩之情,不斷筑牢邊疆民族地區“紅色屏障”,實現了以黨建文化凝聚沿邊行政村的文化之魂。

2.以民族文化彰顯沿邊行政村的民族特色。臨滄44個沿邊行政村主要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少數民族眾多,居住著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德昂族、彝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文化絢麗多彩、煥發生機。臨滄沿邊行政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建設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邊疆少數民族文化為特色的邊地人文,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還拓展了中華文化的外延,推動民族特色文化傳承,極大地改變了傳統鄉村文化凋零的局面。

3.以邊境文化彰顯沿邊行政村的邊地風情。臨滄與緬甸相連的是南滾河國家公園,至今還保留著完整的原始植物自然景觀。沿邊一線,由于奇異的山川河谷和復雜多樣的氣候環境,形成了無數的天造自然奇觀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具有優美的邊境風光。同時,跨境民族眾多、文化豐富多樣,迷人的邊地風情和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形成了一道道獨特的人文景觀。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成為發展文化旅游經濟的獨特資源優勢。近年來,臨滄著力打造以邊地民族風情為主要特征的文化旅游經濟,不僅彰顯了沿邊行政村的地域文化風情,也發展了當地的旅游事業。

(二)基本經驗

臨滄市44個沿邊行政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傳承發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提高邊境地區群眾文明素質、社會文明程度和維護文化安全為目標,以“我們都是收信人”的責任擔當和時代自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樹牢“心向總書記、心向黨、心向國家”的思想共識,為推動邊境地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內生動力。

1.發揮政治建設的統領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雹倭暯剑骸读暯街鬟x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35—36頁。政治統領是文化建設的總方向。臨滄在邊境地區的文化建設中,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同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結合起來,讓邊境村的文化建設轉化為黨的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論支撐和智慧源泉,使文化建設更加生動、更加具體、更加有效。

2.批判地吸收借鑒外來文化。邊境地區是抵御“文化滲透”的前沿陣地,邊境地區的“文化安全”是邊境安全的重要內容,在邊境地區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限于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邊境各族人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共同抵御分裂的必然要求。臨滄邊境地區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樹立文化自信,批判地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筑牢了民族之根魂;掛牌成立了云南省南亞東南亞區域國際傳播中心臨滄市分中心,服務對外開放的作用和能力更加凸顯,不斷講好臨滄故事、云南故事、中國故事,為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譜寫好臨滄篇章,增強了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3.建立健全邊境村規章制度。臨滄邊境地區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修法規劃、村規民約制定等,完成940個村(社區)、6580個自然村(組)村規民約的修訂工作,尤其是臨滄市44個沿邊行政村,根據邊境地區實際,在村規民約中強化了守土盡責等方面的內容,著力構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通過教育、踐行、制度、執行、監督、評價等機制的良性運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中。

(三)存在問題

臨滄市4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320個自然村在文化傳承、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發揮了在塑造鄉村靈魂、價值引領和道德支撐方面的作用,但與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的文化建設要求相對照,還存在以下問題。

1.文化認同引領作用不充分。中華文化的傳承載體建設不足,示范引領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目前,臨滄44個沿邊行政村的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缺乏創新,仍停留在逢年過節時的唱唱歌、跳跳舞等傳統模式,有些鄉村甚至連這些簡單的文化活動也難以堅持。勞作之余,農民的消遣活動大多集中在走親訪友、串門、閑聊、看電視、聚眾喝酒,甚至打牌賭博和從事封建迷信活動,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民族文化的精髓提煉不足。面對紛繁復雜的民族文化,如何提煉、傳承民族文化中的優秀成分還比較滯后,尤其是在系統性研究民族文化的歷史形成、時代價值等方面還有差距。邊境村文化建設只有突顯民族文化應有的核心價值,才能尋找到源頭活水,從中找到滋養和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精神力量和智慧源泉。

3.邊境文化的內涵不夠豐富。邊境文化的挖掘整理,多局限于對邊境地區的民風民俗、自然風光等進行淺表層次的宣傳闡釋、旅游觀光等,對民風民俗的歷史形成、風俗變遷、核心價值等挖掘得還不夠,對自然風光的整體開發、規劃解析不夠深入、系統、全面。

三、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

臨滄市44個沿邊行政村的文化建設是“國門文化”建設的重要實踐載體。云南省“國門文化”創建項目包括國門文化交流中心、國門文化友誼廣場、國門書社、國門文化傳習館、邊境文化幸福村。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的文化建設,既是邊境村文化振興的基礎,也是講好臨滄故事、云南故事、中國故事,彰顯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的必然要求。臨滄邊境村的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從建設中華文化載體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傳承發展、用中華文化賦能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三個方面,著力推進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文化建設,為邊境村的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

(一)建設中華文化載體推動文化傳承發展

文化載體,是指文化的記錄、記載、標識、傳承和表現的物化形式。文化總能以無形的狀態、無形的觀念,作用于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中華文明歷經千載綿綿不絕、生生不息,以豐富多樣的形態和穩定厚重的載體,延續著中華民族的品質和精神。因此,建設中華文化載體,是賡續中華文化基因,推動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方式。

1.以中華文化引領村史室建設。目前,臨滄結合各村地域特色、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產業發展等文化底蘊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建設了1591個村史室。村史室通過用文字闡述發展歷程、用物品承載歷史底蘊、用圖片記錄進程、用對比展現發展變化、用實景濃縮發展記憶等方式呈現了鄉村的變遷、歷史傳統以及獨特的鄉村價值理念,較好地發揮了“存史、資政、為民、育人”的作用,真正讓村史室成為群眾憶往思今、自我教育、凝心勵志的“精神家園”。但村史室在建設過程中,以中華文化價值理念引領不夠,沒有充分彰顯出中華文化深厚獨特的文化底蘊。建議對各沿邊行政村的村史室進行提質升級,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要求,以中華文化價值理念引領村史室的建設,充分彰顯中華文化革故鼎新、與時俱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尊時守位、知常達變等方面的思想理念,精忠報國、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方面的傳統美德,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儉約自守等方面的人文精神。

2.建設中華文化活動廣場。臨滄市各沿邊行政村大多屬于民族村寨,都建有文化活動場所,但目前的文化活動場所大多用于村民們休閑娛樂,且文化活動場所的設計形式大同小異、同質化嚴重。建議將臨滄市沿邊行政村的文化活動場所,按照中華文化的審美特點,提質升級為中華文化活動場所,以整個文化活動場所全面展示中華文化的核心標識和文化精髓,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同時,文化活動場所也要充分展示村寨基本概況、風土人情、民族服飾等方面的內容,擴大中華文化的外延和內涵,讓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沉浸式感受民族團結一家親氛圍,實現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契合,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順應中華民族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多元凝聚為一體的發展大趨勢。

3.保護利用鄉村文化遺產。傳統鄉村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鄉村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尤其是保留下來的歷史記憶、村規民約、家風家訓、民風民俗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等,雖然未必都能正式列入非遺名冊,但都是村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臨滄沿邊行政村分布著茂隆銀廠遺址、老水井山軍事設施、岔溝碉堡等眾多文化遺址,要全面梳理、保護臨滄邊境村的文化遺產。一是對傳統村落進行保護,重視村史、村志的修撰,深挖文化遺產,凸顯邊境村的文化底蘊;二是傳承農耕文化,展示鄉村地區豐富的歷史和傳統,使鄉村形象更加有深度和韻味;三是按照“取其精華、舍棄糟粕”的原則,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時代文化進行深度融合,形成既有傳統文化特征又有現代文化支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同時,在做好傳承、保護的前提下,對邊境村的文化進行合理開發利用,打造一批農旅融合、邊旅融合、文旅融合、康旅融合的邊境文明村寨。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傳承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文化價值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①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3頁?!拔覀兲岢纳鐣髁x核心價值觀,就充分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升華”②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71頁?!袄^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積極引導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③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63頁。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中,深刻闡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紐帶、價值源泉,邊境村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必須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制定村規民約,規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村規民約是村民共同價值觀的凝聚,是倡導文明新風、推動移風易俗的有效載體,是搞好鄉村治理的“助推器”。為有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發揮村規民約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的保障作用,臨滄市各沿邊行政村要根據實際,以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深化鄉風文明建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思想融入村規民約,修訂完善村規民約,使村規民約去繁化簡、推陳出新,接地氣、重傳統、得民心、崇時尚、簡易行,真正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各村“生根發芽”,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踐中不斷煥發生機、不斷深入人心。

2.堅定文化自信,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華文化特色。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基本的精神力量,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也是一個國家核心價值觀孕育形成的深厚土壤。臨滄邊境村作為多民族、多宗教和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臨滄市沿邊行政村的民族文化五彩繽紛,在文化建設中,既要堅守既有的傳統、固有的根本,保持民族特色,也要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結合各民族優秀文化貫徹傳承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華文化特色。同時,正確認識邊疆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關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凝聚民心、提氣鼓勁,結合時代和實踐要求加以貫徹,賦予其當代內涵和表達形式,增強其生命力和影響力,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涵養鄉村好風尚。

3.立足中華文化,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文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幾代學者接續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雹芰暯剑骸栋阎袊拿鳉v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第1頁。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中華文化解決的是中華民族“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精神世界的根本問題。認同的前提是理解和認知,我們要讓邊疆少數民族正確認識中華文化的歷史源流、核心價值、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以價值認同為核心的文化認同是引領一個國家和民族砥礪前行的旗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其獨特的價值體系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成為植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肥沃土壤,邊境村應通過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書香村寨建設”等活動,強化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文基礎。

(三)用中華文化賦能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雹倭暯剑骸墩擖h的宣傳思想工作》,第342頁。用中華文化賦能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不僅可以為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可以為不斷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與力量。

1.用中華文化夯實邊境村的思想文化。文化是邊境幸福村建設的靈魂。當前,臨滄市沿邊行政村的思想文化建設仍面臨許多挑戰。一方面,受物質利益的影響,一些不良的傳統鄉村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村民們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的沖擊下,加上境外文化時有滲透,原有的民族傳統文化存在被邊緣化、空心化的情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脈”與“魂魄”,以中華文化認同引領邊境幸福村建設,可以為邊境幸福村的思想文化正本清源。比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間故事、鄉間音樂、風俗習慣等文化資源,包含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不斷進取精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包容寬厚精神等,是培育邊境村民思想文化的思想源泉。

2.用中華文化培育邊境村的文明鄉風。鄉風民風既是特定區域內鄉村居民的集體行為傾向、思維模式與情感道德,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內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原本封閉的鄉村社會環境被打破,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與文化侵蝕著傳統鄉土倫理的社會基礎,使鄉村社會或多或少產生了金錢至上、極端利己等不良傾向,追名逐利、酒桌文化、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不良風氣時有盛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邊境村民移風易俗的重要文化載體,其賦予了鄉風民風克己復禮、仁者愛人等方面的價值標準,能夠引導邊境村民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有趣的生活方式,從而提升邊境村民的道德水準與文明素養,使邊境村民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風尚。

3.用中華文化凈化邊境村的精神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厚植邊境村民的精神沃土。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客觀上村民的財富意識受到刺激,鄉村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受到沖擊,盲目攀比、不思進取等風氣在一些地方有所抬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守孝悌、重品行等精神文化特質,是中華民族的社會理想與生活哲學的智慧體現,其能夠與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有效銜接,并通過口口相傳,使村民耳濡目染,以此彌補鄉村精神文化缺陷,矯正鄉村不良精神文化現象,解決邊境村精神文化缺失問題,凈化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生活實踐中不斷增強邊境村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猜你喜歡
幸福村臨滄邊境
中尼邊境守護營
邊境揚威
邊境小城馬斯特里赫特
依傍著瀾滄江的秘境 臨滄
6月25日全國鐵路調圖 云南臨滄與麗江間首次開行動車
幸福村之星
百年鐵路,今朝夢圓 大理至臨滄鐵路建成通車
激發“新能量” 點亮“幸福村”
登高方覺天地厚 繼往開來譜新篇——云南省臨滄公路局發展回顧與展望
幸福村8號(中篇小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