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的治理秩序建構

2023-04-17 14:40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工農兵工農井岡山

陳 靜

(湖南師范大學 法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大革命失敗后由毛澤東領導創建的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的建立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井岡山斗爭時期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形成了開展武裝斗爭、實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據地的三位一體的治理格局。當前學界有關井岡山斗爭時期的研究業已產出大量學術成果,但仍缺少從國家治理的視角來分析井岡山斗爭時期的法治建設,故本文立足于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法治實踐,從治理秩序建構的視野考量井岡山的工農民主法治。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的治理中,中國共產黨及工農兵政府、紅軍司令部頒布《中國現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 《遂川工農縣政府臨時政綱》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從法治國家的層面實現了民主政權組織的建構,建設了依法行政的工農兵政府,還規定一系列根據地民生保障措施,從而建立了工農民主的法律體系,實現了具有無產階級革命特色的井岡山斗爭時期的工農民主法治。

一、井岡山斗爭時期的法治國家建設

1927年,毛澤東率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標志著新型人民軍隊建設的開端,在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之后,通過一系列舉措確定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鞏固了黨的純潔性,設置了蘇維埃作為民主政權機關,通過制度賦予工農階級政治權利,在法治國家建設層面,從政體、制度設計和組織上實現了工農民主法治的要求。

(一)黨與軍隊的依法聯動

1927年,由于國民黨反動勢力背叛革命,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許多革命烈士慘遭屠戮。為了挽救危在旦夕的革命前途,中共中央政治局于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議否定了黨內右傾投降主義的路線。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9月29日,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在這里開展了“三灣改編”,提出的“支部建在連上”奠定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組織原則和體系,使得黨的工作真正扎根到基層。從10月3日晚到5日,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委在古城聯奎書院的文昌宮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即古城會議。①會議確定了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決定,為工農革命軍引兵井岡奠定了思想和政策基礎。10月7日,工農革命軍進駐茅坪,在這里建立了后方留守處和紅軍醫院,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奠定了基礎。1929年12月28日,紅四軍黨的“九大”(即古田會議)召開,從實踐上解決了“思想建黨”的問題,從而推動紅四軍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27年底到1928年初,毛澤東制定和實行了軍隊黨組織幫助地方黨組織發展的方針,從部隊中抽調部分對做思想工作比較有經驗的黨的干部去基層幫助革命根據地邊區地方,協助做發展黨員的工作,建立黨的基層組織。毛澤東還特別注意用無產階級思想教育黨員。當時邊區的黨組織幾乎完全是農民成分,地方主義、土客籍矛盾非常突出,還一度混入反動派分子。為提高黨的純潔性,黨進行了九月“洗黨”,同時開辦黨團訓練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黨與軍隊的依法聯動,使黨與軍隊緊密聯合,形成了黨對整個根據地的領導,這是基于工農民主政權的制度明文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在法律上取得了對軍隊合法的支配調度權力,保障了黨指揮軍隊的合法性。

(二)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埃)制度

一切政權歸工農兵士貧民代表會議,是武裝暴動的總口號。1927年11月,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議決的《中國現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第71—73頁。規定了井岡山根據地的基層革命組織,并通過制度規定這些組織并非經濟的組織,而是暴動的組織,暴動勝利之時,農民協會轉變為農民代表會議(蘇維埃),規定了蘇維埃的口號與工農政綱。1928年1月,《遂川工農縣政府臨時政綱》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上),第71—73頁。也規定督促工人們盡快組織聯合會,通過這樣的組織團體進行聯合,最后組建總工會,農民也要組建農民協會,參與政權,還要組建自衛隊保護革命,通過農民自衛機關收納鄉村中的可靠分子。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蘇維埃政權組織問題決議案》(1928年7月9日通過)提出,實現工人監督的口號意義非常重大,應當由一切有組織的勞動群眾來實現,發動職工會、工廠委員會、手工業工人的工會等組織進行監督工作,同時設置國民經濟部監督經濟事宜,統計根據地一切可能的經濟來源,包括工廠等,并號召工人對根據地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國民經濟部辦事員也由大工廠中工人選出擔任,從組織、人員等各方面完善工農階級內部的民主監督機制,實現以法律制度保障的工農民主。

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埃)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工農階級的政權組織形式,成立了總工會、農民協會等組織,將工農階級團結起來,為進一步維護階級利益、打倒反革命分子奠定了組織基礎。

(三)賦予工農政治權利

在井岡山根據地,關于政治方面的一切政權屬于工人農民及一切革命的平民——省縣政權屬于省縣人民委員會,鄉村政權屬于農民協會,取消現有之省政府及各縣政府。實行普遍選舉制,選舉工人、農民、士兵及一切革命平民作為省縣人民委員會委員,同時以法律規定男女在經濟上、法律上、教育上一律平等,賦予工人、農民及一切革命平民基本的政治自由權——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罷工。①江西省檔案館:《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0—61頁。倘有破壞工農兵政府及其他反動嫌疑者,則剝奪此種自由權對于剝削工農利益和危害本政府地位的反革命派剝奪此種自由”。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上),第71—73頁。頒布選舉法,賦予工農階級參與蘇維埃選舉的權利,針對許多蘇維埃執行委員會辦事脫離群眾、很少開會、遇事總是由主席和秘書幾個人說了算的現象,強調制定《蘇維埃組織法》,健全工農兵政府的辦事制度,厲行“民主集中主義”,吸引廣大群眾參加蘇維埃工作,把“民主集中主義”廣泛運用于政權機構,使其“顯示效力”,成為工農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③江西省檔案館:《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第60—61頁。

這段時期,農村民眾的基本權利意識并不強,尤其是偏遠山區,包括許多革命根據地地區。雖然民眾并不能馬上意識到自己獲得的政治權利的意義,但是中國共產黨通過通俗易懂的口號和法令取得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民眾的認可和支持,通過法律的形式對人民的基本政治權利予以保障,這既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當地法律建設的進步,也是開創井岡山法治模式的第一步。

二、井岡山斗爭時期的法治政府建設

井岡山的工農民主法治不僅通過法律在政治方面進行民主選舉,組建工農階級的民主組織,還規定了嚴厲的措施保障工農階級的利益,實現工農內部的民主、外部的專政。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后,中國共產黨用革命的手段,革除井岡山原有的封建秩序,以適合貧民的利益,重新分配生產資料,同時鼓勵農民消滅反革命分子,解除商團、流氓和土匪的武裝,解散地方的、紳士的、大商人的、地主的團體,自下而上實現社會秩序的重構。

(一)工農民主的工農兵政府組織

依據蘇維埃組織法的相關規定,工農兵政府由蘇維埃(工農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在形式上是工農民主的政府組織。1927年11月《江西蘇維埃組織法》明文規定,一切政府機關交由工農群眾管理,1930年《信江蘇維埃政府臨時組織法》也規定了由信江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在人員和選舉方式上都是民主的。在井岡山根據地進行革命斗爭的階段,中國共產黨頒布了革命政綱,如1927年8月3日,發布《中共中央關于湘鄂粵贛四省農民秋收暴動大綱》,鼓勵農民運動;1927年11月,發布《江西省蘇維埃臨時政綱》;1928年1月發布《遂州工農縣政府臨時政綱》等。這些綱領規定了工農階級的政治權利,剝奪反革命分子的政治權,要求組建工會聯合會、農民協會,組建工農革命軍與赤色游擊隊保護工農階級,還規定了一系列優待工農的福利政策,包括經濟、文化、教育、勞動等各個方面。工農兵政府不僅是由工農階級組成、民主選舉產生的政權機關,還以保障工農階級的權益為行政的綱領,這是由黨和蘇維埃的性質決定的,也是受到工農民主法律保障的。

(二)通過法律鼓勵無產階級斗爭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以后,中國共產黨通過發布法律制度,引導最廣泛的農民運動,摧毀封建落后的社會關系?!吨泄仓醒腙P于湘鄂粵贛四省農民秋收暴動大綱》④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三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年,第240—243頁。提出,工農德謨克拉西獨裁要求以農會為中心,積極實施暴動,奪取政權,甚至直接提出盡量殺戮土豪劣紳與反革命派。1927年11月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議決《中國現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⑤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三冊),第374—376頁。,到《遂川工農縣政府臨時政綱》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上),第71—73頁。,明確規定可以對一切反革命派進行斗爭、處罰,其中的措施包括就地自由捕捉,燒毀房屋,奪取家用器具、食物、磚瓦等??梢姰敃r的階級斗爭已經在法律的推動下取得了合法地位,激化了當地農民與土豪劣紳的斗爭,由理論上的政治斗爭上升到了武裝打斗和資源的爭奪,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地主豪紳的猛烈反撲,對革命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但是整體上也使得革命取得了廣大農民階級的信任與擁護。

1929年紅四軍黨部發布“十大政綱”,其中提出沒收一切地主階級的田地,分給無田地及少田地的農民。②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3—45頁。在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建立政權的一條基本策略,即沒收反動派如地主、軍閥及資本家之一切財產,分配給工農階級,對于所有生產資料實行工農內部的民主分配。主要措施包括:將大資本家的資本沒收,轉為國有,交給一般工人進行管理,如大廠、商店、銀行、礦山、鐵路等,小廠主如果對經營工廠十分懈怠致使工廠關閉,也將其工廠沒收;另外,改良貧民的生活,為他們建設住宅;③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三冊),第374—376頁。沒收富豪的住室、衣服,分給工人及一般貧苦群眾;沒收地主土地及一切耕種工具,交由農民協會無代價地分與無地貧農及退伍兵士耕種經營,候政府派員調查測量后重新分配;沒收廟產、祠產及一切地方公產,如山林、川澤園田、荒場,交由農民協會無代價地分與無地貧農及退伍兵士耕種經營,候政府正式派員調查測量后,重新分配;沒收一萬元以上的工廠、作坊或商店,由當地與總工會共同管理;沒收豪紳地主階級的土地、財產,歸工農兵政府處理,分配給貧苦農民及退伍士兵使用;沒收私人一切大企業及大生產機關,如銀行、工廠、礦山、大公司等,歸地方蘇維埃與各該工會共同管理之,候蘇維埃政權鞏固后,即交全省或全國蘇維埃與各該工會共同管理④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下),第12—14頁。。沒收教堂、寺廟、祭祀、祠堂等土地及財產,分配給貧苦農民及退伍士兵使用;一切公共官荒,或無主荒地或沙田,概由工農兵政府處理,也都分配給農民使用。⑤江西省檔案館:《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第60—61頁。為鞏固財源,銀行收歸國有,以新政府之信用制度代替舊銀行之信用券。這一階段,共產黨領導工農階級打倒反動派,沒收其生產資料,依法將大的工廠、企業、生產機關、土地、財產等分配給工農階級,既依法依規,滿足了合法性的要求,又實現了內部的民主分配,扶持了貧苦的工人、農民。

(三)依法領導土地革命

1928年7月9日,《中共六大“土地問題決議案”中的土地綱領》規定,沒收土豪劣紳的土地,分配給貧苦農民。⑥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四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207—208頁。1928年5月,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茅坪專題討論了邊界的土地革命問題,作出了“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的決定,從此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始全面、深入地開展土地革命,在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設立土地部,在邊界各縣政府設立土地委員會。

1928年5月至7月,在湘贛邊工農兵政府的領導下,革命根據地各個區域都展開了土地革命運動,各縣、區、鄉工農兵政府都設立了土地委員會,這一場土地革命的核心內容即打土豪、分田地,通過沒收地主階級、土豪劣紳的土地,將他們手中的地權轉移到工農階級、蘇維埃的手中,實現“耕者有其田”。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以后,根據地內普遍實行了分田,在分田制度實施以后,農民土地所有制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依法取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928年12月,《井岡山土地法》正式頒布,規定沒收一切土地歸工農兵政府所有,分配農民個別耕種。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上),第211頁。除用三種方法分配土地之外②分配農民個別耕種、分配農民共同耕種、由工農兵政府組織模范農場耕種。,還規定了除非是弱勢群體強制勞動,分配土地的數量標準以人口為標準,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以勞動力為標準,鄉村手工業工人也可以分田,但是比起農民數量減半;紅軍及赤衛隊的官兵、公共服務者可以分配土地,而且政府還負責雇人幫其耕種。

《井岡山土地法》是1927年到1928年土地革命經驗的總結,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如沒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沒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權屬政府而不是屬農民,農民只有使用權;禁止土地買賣。但這些原則錯誤后來都得到了改正。③毛澤東:《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5—37頁。這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利用法律的手段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通過制定法規,實行工農民主法治,改變了原有的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形成了工農民主性質的土地占有關系。在井岡山土地革命時期,井岡山的土地法治建設也取得了一些創新的成就,從沒收土地到分配土地,工農兵政府都給出了合理的法律方案,尤其是在土地分配的過程中,規定天災等情形可免除土地稅,體現了工農兵政府執政的人道主義關懷,男女老幼平等分配也體現了進步的男女平等思想,在分配過程之中以勞動力而非人頭作為分配的標準,在井岡山這種相對落后的山區、邊區,與井岡山的固有傳統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井岡山根據地法治特色的法律文化。

三、井岡山斗爭時期的法治社會建設

為了鞏固根據地,打破敵軍的經濟封鎖,需要摧毀舊有的剝削人民的經濟秩序,建立新的經濟秩序。這不僅是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工農民主法治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也是為了提高根據地的工農生活水平。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帶領井岡山的工人、農民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經濟,為保證軍需供應,創建了井岡山地區的軍事工業,鼓勵邊界貿易,發行新的貨幣,摧毀舊的債務關系,重整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金融秩序。

(一)發展根據地經濟

根據地經濟的發展是根據地治理的基礎,只有經濟基礎跟上革命運動的步伐,工農兵政府才能維系。這就要求根據地不僅要做到糧食自給自足,能夠防住敵人的封鎖圍剿,要生產軍備,幫助軍隊發展壯大,也要建立獨立的貨幣和金融體系。這對于相對落后的山區根據地來說,困難很大。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通過發動婦女參與生產緩解了勞動力的不足,同時通過發布法令布告,積極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工農業生產,通過廢除舊社會的苛捐雜稅,增加工農凝聚力。

1.發展邊區農業

“邊界的經濟是農業經濟”,毛澤東在作出對革命根據地發展的科學判斷之后,把根據地的農業生產放在了首要位置,領導邊區人民制定并落實了一系列發展邊區農業的措施,保障了邊區根據地的經濟發展和農業需求。一方面,邊界各級政府根據邊界特委的指示,加強了對土地經營、發展農業生產的領導,頒布布告,予以督促、檢查。不僅組織工農紅軍加入農業生產工作,還發動婦女參加農業生產,進一步充實了勞動力。邊界黨和政府還組織耕田隊,有計劃地調劑余缺互助農作。另一方面,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進行農田基本建設,修建了許多牛路,還興建水利,使得邊區農業實現了大規模的增產,改變了邊區的落后面貌,鞏固和發展了根據地。

2.創建戰時軍事工業

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工業方面主要做出的努力:一是創辦軍需工業。包括創建桃寮被服廠,為蘇維埃的軍隊制造軍需棉服,創辦修械所和軍械處造槍炮武備,還自辦印刷廠和造幣廠。通過這些工廠,既解決了工農就業的問題,也補足了軍需用品,為革命斗爭提供了物質支持①左峰:《井岡山根據地經濟活力探源:制度變遷視角》,《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第80—85頁。。二是恢復和發展手工業生產。邊界政府積極組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生產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將個體手工業者組織起來,發展經濟。此外,還組建了各種手工業工會,為增加工錢、減少工時,向不法業主作斗爭提供組織保證。

3.保護工商業,促進邊界貿易

1928年1月,《遂川工農縣政府臨時政綱》規定開辦消費合作社、販賣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產合作社,使工農貧民免受商人、資本家、地主的盤剝,統一全縣的斗尺秤。同年,邊界工農兵政府在紅色區域內成立了竹木委員會,輸出根據地盛產的竹、木、油、茶等,用此換回一些急需的食鹽、藥品、布匹等物資。對于中小商人,采取保護政策,不罰款、不抽稅,允許他們自由貿易,同時建立和發展公營商業和集體性質的商業,設立公賣處,興辦公營商店、藥店,開辟紅色圩場,由大隴區工農兵政府管理。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上),第71—73頁。

(二)調整金融制度

井岡山根據地廢除了原有的稅收制度,取消了苛捐雜稅,通過制定《遂川工農縣政府臨時政綱》③湖南省檔案館:《湘鄂贛革命根據地文獻資料》(第一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7—159頁?!断娑踮M邊革命委員會革命政綱》④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下),第1—3頁?!督魇「锩瘑T會行動政綱》⑤江西省檔案館:《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第60—61頁?!缎沤まr兵代表會議(蘇維埃)政府政綱》⑥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下),第1—3頁。等多個法律文件形成了新的稅收秩序。規定實行統一財政,摧毀剝削民眾的稅收機關,如厘金局、雜稅局等,并焚毀糧冊及地主的田契借券,取消一切苛捐雜稅,規定適當的土地稅和資本稅,實行統一的累進稅,禁止一切額外征收(如各種附加稅、兵折兵加等),并禁止預征錢糧,同時禁止奸商高抬物價、操縱金融及壟斷糧食等。關于土地稅征收,《井岡山土地法》規定土地稅依照生產情形分為三種:15%、10%、5%。關于農業稅問題,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在《關于湘鄂贛粵四省農民暴動大綱》中指出,自耕農民及凡已取得大地主田地之佃農,對其革命政權(農會)交納田稅,稅額由農民協會規定,從而通過工農階級控制稅額征收、進行稅務管理,實現工農民主法治。

蘇維埃通過發布法律文件否定原有的剝削農民的債務關系,《江西省革命委員會行動政綱》⑦湖南省檔案館:《湘鄂贛革命根據地文獻資料》(第一輯),第157—159頁。提出鏟除對貧民的高利貸,并取消一切債務;《湘鄂贛邊革命委員會革命政綱》⑧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下),第1—3頁。宣布過去一切高利貸借約概作無效,以后借貸年利不得超過一分五厘,以防對貧民的高利盤剝;《信江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埃)政府政綱》則銷毀了一切田契,以及其他剝削農民的契約(包括書面的契約)和所有當約。同時為打破湘贛邊敵軍的經濟封鎖,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根據地創辦上井造幣廠,區別于官辦“鷹洋”打造了“工”字銀圓,形成了全新的貨幣秩序。

(三)保障工農社會福利

1.社會保障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時期,蘇維埃發布法令,規定革命政府應籌劃救濟農村貧民失業的基金并予以工作(如協作社等),救濟為革命逃難的群眾,救濟老弱殘廢。⑨江西省檔案館:《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第60—61頁。同時,釋放反動政府牢獄中之被誣囚犯,救濟失業工農,收容逃亡民眾;關于軍隊則增加兵餉,規定官長士兵薪金平等,改善士兵生活,優待投誠來歸的敵軍官兵及俘虜士兵,并給退伍士兵以相當的土地和工作,撫恤革命死難烈士的家屬。

2.教育

法律規定在井岡山根據地實行普及教育及職業教育,提高革命文化,實行工農成年補習教育及職業教育,以及免費的、強迫的、普遍的和工藝的教育,開辦校外的教育機關,建立一般未達入學年齡的機關(如兒童養育院、幼稚園等)。①江西省檔案館、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下),第1—3頁。為了提升根據地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使他們積極地向黨組織靠攏,在革命活動中發揮個人才智,中國共產黨也在革命根據地積極創辦紅色學校、成人補習班,還允許失業工農兵及貧民子弟免費入學,由不同的主體創辦各種類型的學校,形成了包括工人學校、農民學校以及政府辦理的相對高級的工農學校的學校教育體系,從而增加工農人民的勞動知識,提升他們的勞動和革命智慧。

3.勞動

井岡山根據地落實《勞動法大綱》,實行八小時工作制,不僅為工人提供了包括工資、失業救濟等一系列的勞動保險制度;還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同時將保護女性工人、童工規定入法,使相對弱勢的工人群體能夠獲得法律的保障。②湖南省檔案館:《湘鄂贛革命根據地文獻資料》(第一輯),第157—159頁。還規定了對童工和女工的特別保護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史資料征集編研協作小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上),第71—73頁。,通過法律保障農民、工人的勞動、教育和福利待遇,維護了工農階級受教育權和勞動權益,體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不僅組織婦女出門勞動,并且女子與男子同工同酬,有助于改良當地落后的社會風氣,鞏固黨在井岡山地區的群眾基礎。

4.開展根據地公共設施建設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疏通河道、修筑堤防,興修水利、改良農田;積極進行各種公眾衛生事業的建設,建立免費的醫院,并設立養老院、育嬰院、殘廢院等相關扶助弱勢群體的機構設施,以養育并醫治老弱、兒童及殘疾者。

工農紅軍、共產黨不僅以身作則,帶頭幫助人民群眾修建各種公共設施,積極將社會事業納入井岡山工農民主法治的規制范圍。對于一個新生的革命根據地而言,這種相對完善的福利保障機制在理論上是相對進步的,在落實的過程中雖然遇到了許多阻礙,但是法律法規的完善為井岡山工農民主法治的實踐提供了依法執政的基礎,也加大了根據地人民對中國共產黨政權的支持。

四、井岡山斗爭時期法治建設評價

井岡山工農民主法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階級探索新的法治模式的開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實踐的開端,實現了蘇聯經驗和本土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創設,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意義。雖然在井岡山斗爭時期踐行工農民主法治存在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共產黨人發揮集體智慧與優良傳統,為中國特色的法治道路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一)井岡山法治建設的成就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之前,當地政治、經濟、社會等各種成分復雜,地方矛盾頻生,封建的小農經濟也沒有受到外界革命氛圍的影響,屬于典型的封建社會秩序。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后,工農群眾當家作主,人民群眾建立工農武裝,打擊舊地主和宗族勢力,廢除原有的稅收制度和債務關系,取消了苛捐雜稅,發行“工”字貨幣,建立法律體系,形成了新的服務于革命斗爭的工農民主專政的社會秩序。

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工農兵政府發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形成了工農民主政權組織——蘇維埃,建立了根據地的工農兵政府,帶領群眾依法奪取根據地治權和生產資料,打倒反動派,大力發展根據地農業,促進農田增產,調動了可以調動的勞動力,為井岡山斗爭甚至是整個革命活動提供了穩固的糧食基礎。

(二)井岡山法治建設的歷史局限

出于歷史局限性,井岡山法治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權公信力。土地革命時期,井岡山工農兵政府治理的有效性不足,雖然存在政策執行效率較高的優勢,但整體經濟績效不高,政權不夠穩固,曾幾度失去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實際管控,社會秩序和治安的穩定性較差,更難以穩定保障公共服務供給、社會福利。其次法律體系不夠健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設的兩年內,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發布了《遂川縣蘇維埃政府布告》《紅軍第四軍司令部布告》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不僅在法律文化相對落后的邊區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法律體系,也為未來的法科發展奠定了學科基礎,形成了各個法科門類的雛形,更為民主專政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法治建設奠定了基石①黃惠運、歐陽杰:《黨在井岡山時期的執政經驗及其啟示》,《黨史文苑》2010年第10期,第46—48頁。,但法律體系不成熟,存在一些漏洞。

(三)井岡山法治建設的歷史經驗

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重重“圍剿”之下,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形成了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三結合”的斗爭經驗,黨的建設也取得很大成績。井岡山的工農民主法治建設為治黨治軍積累了以下經驗:一是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二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原則,強調無產階級思想,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反對各種形式的主觀主義;三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建設原則;四是強調紀律建設,要求提高黨員質量,加強各級黨組織的工作。

五、結語

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日趨完備,紅色基因始終蘊藏于我國的法治進程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不可剝離的重要組成部分。井岡山的工農民主法治已經成為寶貴的歷史經驗,其中包含的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依法執政的思想理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提供了豐厚營養。同時,井岡山蘇維埃政權保障工農民主權益、發展政權、提高法律體系認可的法治經驗也提醒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動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猜你喜歡
工農兵工農井岡山
失而復得的玉桂葉
耒陽工農兵蘇維埃政府勞動券
井岡山詩五首
湖南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何時何地召開
可親可敬的工農兵
朱德:“撫育部曲親如子,接遇工農藹如風”
井岡山抒懷
工農兵大學畢業的不好分配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成立前后史實辨析
七絕 井岡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