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三位一體”綜合式實踐研究
——以河北勞動關系職業學院為例

2023-04-17 14:53劉瑞波尹超平
關鍵詞:政課三位一體思政

劉瑞波 尹超平

(河北勞動關系職業學院 石家莊市 050002)

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用“大思政課”,將思政課與現實結合起來。2022年7 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指出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突出實踐導向,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和資源,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思政課“三位一體”綜合式實踐,將思政課實踐教學按照空間不同劃分為課堂內實踐教學、校園內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隨著科技和數字化發展而產生的虛擬仿真類實踐、“大思政課”視角下的各種場館類實踐、“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等等,都可以根據其發揮作用的地點定位到“三位一體”中,使紛繁多樣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相對簡單明了,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一、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及意義

實踐育人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傳播,既需要通過間接經驗進行傳播,即書本知識,也需要通過直接經驗進行傳播,即學生親身實踐,從實踐中直接獲取知識,這樣才能更加完整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思政課實踐教學是與思政課理論教學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一種教學形式,是以實際考察、調研、體驗為主的教學活動。思政課實踐教學對青年成長成才、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素質教育的實施均有著重要意義。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古人有言:“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盵1]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精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人力資源,培育好新時代的青年,也就把握住了國家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盵2]思政課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是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重要理論武器。信息時代,青年的開放性和創新性特征尤為凸顯,單一的課堂教學顯然已不能滿足新時代青年的發展需求,他們更加渴求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愿意并擅長在多姿多彩的親身實踐中,獲取更加直接的知識。因此,大學生思政課堂應該走出傳統理論灌輸,探索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方式,支持并鼓勵大學生在實踐中探求真知。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實現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盵3]思政課內容大多抽象,傳統的理論說教難以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實踐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整合成對事物的初步判斷,在思政課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層層深入,抓住問題本質,形成對事物規律的深刻把握。堅持“大思政課”理念,綜合運用校內外各種教育資源,開闊視野、拓展格局,推動思政課建設系統性整合,匯聚起全社會育人合力,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進一步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不僅關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而且重視人的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心健康教育等。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一方面在于深化學生對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認識社會、服務社會的平臺,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有效途徑。

二、思政課“三位一體”綜合式實踐的具體做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思政課唯有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探索,才能更加深入人心。新時代的今天,全國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同時,思政課實踐教學也由原來的單一性走向了多元化。

(一)課堂內實踐教學

2023年1 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的通知》,提出要積極運用小組研學、情景展示、課題研討等方式組織課堂實踐,讓思政課真正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我們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結合教材不同章節內容,精心設計實施課堂內的實踐教學。

賞析類實踐。如講授《形勢與政策》課程中的“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相關內容時,選取《領航》《我們走在大路上》等相關紅色紀錄片作品片段進行播放,并引導學生結合書本內容進行賞析,交流觀感,引發學生獨立思考,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

情景類實踐。如講授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內容時,教師組織學生參加模擬法庭,感受法律的神圣,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演講類實踐。結合《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內容,組織學生開展“我的夢想”主題演講,讓剛入學的大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人生方向,激發為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而發奮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討論類實踐。如圍繞劍橋大學博士在英國某知名網絡平臺上發表的長文《為何中國政府肯下血本在西方國家絕不做的“虧本買賣”上?》展開討論,還可以看到不同國家網友的精彩留言,從而增強“四個自信”。

除此之外,思政課教師還組織學生針對國內外熱點問題進行案例式探討,引導學生走出小我,關注新時代國內外形勢,通過對熱點問題的深刻剖析使學生看清問題的本質,正確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

(二)校園內實踐教學

大學是一個培養有獨立人格,會獨立思考的人才的場所。大學生的知識,不只是在課堂中獲得的,也是在校園里自我探究得到的;大學生的能力,不僅是在課堂中提升的,也是在大學的校園里增長的。我們充分利用高職學生在校期間的課余時間,定期組織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夯實他們的價值觀基礎。

大學生社團類實踐。大學,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即學生社團。大學社團是大學的一種官方組織,把相同興趣喜好的學生集結在一起,豐富課余生活。思政類社團有“時政社”“研習社”“青馬社”等,思政課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感興趣的時政熱點,確定相關活動主題,指導學生開展思政主題社團活動,并形成成果,評獎評優。通過相同愛好者聚集在一起演講研討,交換意見,加深了大家對時政問題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提高了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院舉辦的思政類比賽。思政部與學生處、教務處、院團委、各教學系部等部門共同組織全院思政主題比賽已形成慣例。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每年舉辦“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我心中的思政課”—大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等,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拓展了大學生參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途徑。

虛擬仿真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2019年 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課教師信息化能力素養,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建設一批國家級虛擬仿真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盵4]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在校園內的體驗教學中心就可以“穿越”歷史,借助 VR(虛擬現實)技術沉浸式體驗中國共產黨誕生、四渡赤水、長征等眾多生動翔實的思政課教學資源。數字化虛擬仿真技術使歷史場景“觸手可及”,體驗教學中心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給學生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達到了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效果,使教學能夠更好地入情、入理、入心、入行。

“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為進一步發揮廣大勞模工匠以及各行各業先進人物的榜樣引領作用,2023年7 月20 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聯合實施“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為落實文件精神,我們邀請了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楊普和石家莊市公交集團副大隊長劉艷紅兩位“全國勞?!睘閷W生作講座,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與學生互動答疑。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成功的秘訣是什么、追逐偶像有沒有錯、如何對待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如何看待人生意義和價值等等,勞模們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一一給出回答。筆者將這些資料整理為單獨的部分并命名為—“全國勞?!睙挸捎?,作為我們錄制的《思想道德與法治》線上課程的獨立模塊,已在學銀在線平臺面向全社會開放?!皠谀9そ尺M校園”行動弘揚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強化了職業院校的“職業”底色,幫助學生盡早做出職業規劃,堅定職業理想,激勵高職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三)社會實踐教學

知識源于實踐,實踐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社會,大學小社會要與外部大社會有機結合起來。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者和創造者,應該走出校園,增長才干,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因此,社會實踐也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大好平臺。

紅色之旅實踐。紅色之旅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學生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研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的紅色之旅可以是學校組織的,也可以是學生自由組團或個人以研學的形式參觀紅色景點,在真實場景中感悟黨史,領悟偉大建黨精神。

社會調研實踐。社會調查是指為達到一定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分析和研究,來了解社會真實情況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思政課教師根據課程內容,設定主題供學生選擇,以采訪的形式開展調研活動,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也可以自行開展,根據選定的主題,如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家鄉變遷”“孝老敬親”“創新創業”等為主題,設置調查問卷、直接采訪、查閱資料和相關人員座談等等,最后形成調查報告。通過社會調研,使青年師生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省情、社情鄉情民情,感受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更加自覺地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志愿服務實踐。志愿服務實踐,是一種不求回報,自愿付出自己精力和時間做出服務的活動。志愿服務的性質決定了這一類實踐更能體現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例如:志愿幫扶福利院孩子、探訪敬老院老人、開展法治宣傳、為留守兒童補課等等。大學生通過志愿活動,走出自我小天地,更多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奉獻愛心,增強社會責任感。

場館教學。我院思政部與河北省博物院、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正定塔元莊、平山西柏坡革命紀念館等場館簽訂了實踐教學基地共建協議,按照教學計劃組織學生開展現場教學,實現學生全覆蓋,今年10 月8 日赴西柏坡開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新聞稿被“學習強國”采用。場館教學適合大批量參與者共同進行,強化了實踐教學輻射范圍,并以其生動鮮活、體驗性強、情感教育效果好等特點豐富了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形式,增強了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思政課“三位一體”綜合式實踐的考核評價體系

思政課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是思政課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依據,起著指揮棒的作用。上好“大思政課”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大思政課”是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實踐教學是其中應有之義,這已形成共識。但是,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沒有定論,仍在探索之中,我們也在實踐中得出一點拙見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考核體系的必要性

一是可以規范思政課實踐教學。思政課實踐教學有規定的學時學分,如果沒有評價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學校就沒辦法對老師的實踐教學進行檢查和督導,也就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和指導,就沒法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有了較完善的評價體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才有了明確的導向。二是可以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依據考核體系,教師可以按部就班地組織實踐教學,每一項活動都有目標、有預期,在互動中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帶著任務和問題在實踐活動中主動探究,尋找答案,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穿越”時空的現場體驗感更是給學生帶來心靈的震撼。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實踐作品的評優評先,都使學生有特別大的獲得感,和理論課相比,絕大多數學生更喜歡實踐課。

(二)綜合式實踐考核評價體系的探索

高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為核心的思政課程體系,每門課都有最低學時學分要求,??频膶嵺`課教學要求不低于1 學分。在我們學院的實際操作中,課堂內實踐考核算作理論考核中的過程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即期末綜合成績中除了試卷成績之外的平時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低于1 學分的實踐教學是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時間完成的,是另外增加的學時學分,主要包括校園內實踐和社會實踐,實踐教學成績單獨計算。

綜合式實踐教學評價堅持“四個相結合”,即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生主體性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知識能力素質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使考核評價更立體、更飽滿、更科學。校園內社團類實踐和思政類比賽的結果還可以依據《河北勞動關系職業學院學生手冊》中“學業技能表現測評”具體規定核定分數,在期末的綜合成績中體現。虛擬仿真類、“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和社會實踐大類實踐教學的考核,學生可以提交視頻資料、調研報告、心得體會等,只要學生參加了實踐教學,態度認真,就能達到及格分;然后對提交的作品進行學生互評,占30%權重,選出較優秀的作品;最后,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集體交流,分小組依次展示,在相互借鑒學習提高的同時,評出一二三等獎。

新時代思政課實踐教學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任課教師熟悉實踐教學資源,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精辟分析點評,還要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與學生的互動,堅定“四個自信”的價值觀引領等等,只有這樣,思政課實踐教學才能避免形式主義,增強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思政課教學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政課三位一體思政
同心協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學習《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文化自信視域下思政課意識形態教育研究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引領下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探索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基于“三位一體”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途徑研究
高校藝術生思政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論“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