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文化形象的塑造路徑研究

2023-04-17 16:36衡淑榮
青海民族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青海文化產業文化

衡淑榮

(西寧市文化館,青海 西寧 810003)

文化形象塑造,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所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要“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1]青海省第十四次黨代也指出讓青海文化形象更具感染力、親和力。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就必須認真梳理青海本土傳統文化資源,打磨更為精準的地方文化品牌定位, 提煉更具傳播競爭力的地方文化語言符號體系和更為高效有用的現代傳播路徑體系,加快塑造青海文化形象,凸顯青海獨特的地方魅力,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問題緣起:地方文化形象的厘清與認識

以比較文學研究的理論范式看,“形象”是指“對一個文化現實的描述,通過這種描述,制造這個形象的個人或群體,顯示或表達出他們樂于置身其中的那個社會的、 文化的、 意識形態的或虛構的空間。 ”[2]文化形象的塑造主要涉及文化元素在形成、表述、 傳播等過程背后自我與他者的多元互動關系,其最終呈現為“社會集體想象物”,成為大眾集體記憶的重要方面,并因其善于重復的“套話”屬性而不斷自我強化和更新[3]。 從這一理論闡釋可以了解,文化形象具有鮮明傳播屬性,是在“自我”與“他者”的互動中、在多種形式的整體傳播中積累形成的,代表一個地區的文化環境、行為方式以及從中所反映出的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意識形態等文化現狀在認識主體中所產生的整體綜合印象和群體觀念[4]。 進言之,是指對一個地區呈現出來的精神風貌、文化品位、民族性格以及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總體認知與評價。

(一)以認知主體角度觀察

從認知主體來看,地方文化形象包括“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 “自我形象”是該地區民眾對地方文化形象的整體印象,如當地民眾對該地區文化事業發展、文化服務水平提升、文化惠民措施實施的感知,表現為民眾從文化發展中體會到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文化自信,進一步發展為當地民眾對本地文化的認同及文化凝聚力,也關系到民眾怎樣自覺對外展示、塑造地方文化形象。 “他者形象”是國內外民眾對地方文化形象的整體印象,具體而言,包括國內外民眾對當地獨特生態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自然文化, 以及對當地人民精神狀態的整體感受,關系到地方文化的文化影響力、吸引力。

(二)以認知要素角度觀察

從認知要素來看, 地方文化形象是文化傳統、文化行為、文化成果的集中體現。 一個地方的文化傳統、文化行為,千百年來植根于當地民眾的文化習俗和文化習慣中,潛移默化浸融在當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之中,既與國內其他地區的文化有密切聯系,也有其自身獨有特色,既表現出歷史、地域的差別,又帶有民族、宗教、歷史印記。 以青海地方文化為例,漢、藏、回、土、撒拉、蒙古族民族文化交流交融,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共同發展,多種文化形態與各種宗教風俗和諧并存, 并反映在民眾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在各類藝術形態中和文化成果上,這些都是青海文化形象的具體體現。

(三)以塑造過程角度觀察

從塑造過程來看, 地方文化形象是當地文化要素所展示的形狀相貌及輿論反映。 地方文化往往具有豐富多樣的表現要素和表達方式, 既具有歷史性和傳統性,也有地域性和獨特性,還具有現代性和時尚性, 通過多種方式面向國內外不同民眾進行系統全面、又有所差別的傳播,給國內外民眾描繪出一個立體豐富、有別于他地的文化形狀樣貌,從而在國內外民眾心目中形成對當地文化形象的整體印象、輿論反映。

要言之,文化形象雖為一個抽象的理論概念,并非不可捉摸的空中樓閣, 在現實世界中有具體表現形式,例如清晰的文化宣傳主題、突出地區特色的文化品牌、具有牽引性影響力的文化產品、高效多元的文化傳播媒體,這些都是文化形象外在表現形式,可以深刻反映一個地區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導向, 向民眾和社會各界傳遞這個地區的整體文化發展狀況,從而在民眾心中構建出關于這個地區較為全面完整的文化形象。

二、應然與意義:地方文化形象塑造的必要性探究

近幾年,全國各地依托歷史文脈、歷史文化、自然稟賦、發展優勢,積極塑造各類特色的文化形象,并吸引人才、聚集資源、挖掘優勢、推動發展,形成以文化形象提升推動經濟實力提升、以經濟實力提升促進文化形象提升的良性循環發展格局。 可以說,文化形象對地區之間資金、技術、人才的競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文化形象已成為各地寶貴的無形資產和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一)適應傳播規律

現代傳播學理論認為,輿論世界的細胞是關注力,關注是輿論的本體,是輿論世界的最小構成單位。 從輿論本體的有限性可以推斷,輿論世界具有鮮明的有限性與競爭性,輿論傳播的終極目標就是爭斗關注[5]。 在融媒體時代下,一個地區的傳播能量競爭已由傳統的傳播渠道、傳播聲量競爭轉化為對傳播對象的心智爭奪,誰能贏得傳播對象的心智認同,誰就在輿論世界中掌握主導權力[6]。 為應對現代輿論世界的激烈競爭,傳播者必須努力在潛在傳播對象容量有限的心智中創建一個定位,使自己與其他同臺競爭的傳播者得以有效區分。 正因為這種競爭在心智層面展開,這也就意味著競爭的基本單位不是有形的產品、物件,而是其中蘊含的品牌、形象[7]。 正因如此, 各地區紛紛主動融入融媒體傳播格局,為贏得傳播競爭而精心打造地方文化形象,進而使自身所在地區在競爭中得以脫穎而出, 吸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的青睞。

(二)增強地區綜合競爭軟實力

在新時代背景下, 不同地區之間在人口吸引、產業培育、環境改善、文化認同等方面均存在著激烈競爭。 文化是地方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文化形象的表現直接關系到地區的發展和競爭力[8]。良好、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形象是一個地方的特色名片,也是一個地方高質量發展不可估量的無形資產[9],不僅能夠有效破解當前“千城一面”的困境,也具有廣泛多樣的社會功能和群體價值,有助于維護文化物種多樣性與文化生態平衡,成為維護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更具備直接轉化為巨大經濟價值的市場開發潛力[10]。 地方文化形象是地區軟實力的核心構成部分,能夠為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依托。

(三)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文化現象總是在物競天擇中保護與傳承。 傳統文化的本體創新是適應社會環境變化而傳承的基礎[11]。而文化創新的目的在于解答當代人的精神時代之問、滿足當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為其提供心靈慰藉、精神愉悅的文化產品。 地方文化形象的塑造往往植根于當地特色傳統文化, 在傳承特有文脈的同時,著眼于當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推陳出新、吐故納新,脫胎而成符合時代特征的地方文化精髓,并得到地方內外人民的真誠認可,在這一改造、推陳的過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螺旋式上升, 使傳統文化得以進一步傳承發展。

三、實然與短板:青海地方文化形象現狀與問題

青海作為文化資源大省,極具異常豐富的文化資源底蘊,昆侖文化等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符號發軔于此,“大美青?!钡捻懥量谔柦陙碲A得越來越高的市場認可,青海具備打造超級文化戰艦的條件與機遇。 近年來,青海在地方文化形象打造上有許多有益的嘗試而取得顯著成效。 但仔細剖析青海地方文化形象建設現狀可以發現,這項工作仍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存在許多問題。

(一) 青海文化形象的發展現狀

緣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復雜的民族格局、多元文化來源,青海在歷史中融匯了先羌文化、羌文化、藏文化、漢文化、鮮卑蒙古文化和伊蘭斯文化的優秀特質,在文化演變發展的軌跡中逐漸衍生成為三個文化圈,即以佛苯文化為特征的“藏文化圈”、以兼容并包為特質的“河湟文化圈”、以伊斯蘭文化為特征的“穆斯林文化圈”。[12]近年來,青海充分利用中央媒體和省內外各類媒體,全面展示青海厚重的人文歷史、豐富的人文資源,產生良好的政治、社會和輿論效應。期間,累計收視觀眾超過2 億人(次),微博閱讀量達18.4 億, 折合廣告價值達20 億元。 抖音、快手等平臺中關于青海文化的話題總閱讀量近16 億人次, 相關短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170 億次,點贊數累計超過4.5 億,青海已成為年輕游客“跨越大半個中國”感知大西北人文美景的旅游首選目的地;同時,舉辦文化旅游節、黃河民歌集等系列活動2000 余項,參與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和世園會“青海日”等活動,在50 余個國家和地區線上線下推介青海文化和旅游資源,30 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 名外賓及港澳臺同胞來青海參加各類文旅活動。 相關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青海在“跨省游目的地人氣排行榜”和“跨省游目的地省份游客增速”中都位列全國前十,“青海旅游” 搜索環比增長27%,“大美青?!?全網搜數據月增長速度在20%以上,全國排名靠前。

(二) 青海文化形象塑造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現實條件限制等原因, 青海集西部地區、高原地區、民族地區等特征于一身,雖然歷史悠久、文化淵遠流長,然而歷史上的青海地區,遠離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濟社會發展滯后,歷史典籍中對青海的記載少而零散,人們對青海歷史的了解并不深入,青海的歷史文化形象也不明顯。

其一,塑造文化形象的聚合性缺乏“縱橫雙向”的貫通。 政府是塑造地區文化形象的主要引導力,必須承擔起規劃引導和組織實施的重要責任。 比如,日本從20 世紀70年代末開始研究和塑造國家文化形象,并從20 世紀80年代開始向周邊國家輸出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動漫形象、流行音樂、娛樂時尚, 其打造的青年偶像團體和真人選秀節目,極大影響了中國、韓國、東南亞影視娛樂圈,體現出較強的文化輸出能力。 從國內看,陜西省從2008年開始,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積極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加快釋放文化發展活力,推動形成了整合產業資源、培育產業體系、打造產業園區、聚合產業資本為重點的文化發展格局[13],并建設大唐不夜城,排演大型實景劇《夢回唐朝》,拍攝《周恩來回延安》《平凡的世界》《裝臺》 等具有陜西文化特色的影視劇,全方位展示出陜西的歷史與當代、 夢想與現實,立體反映陜西地理風貌和人文歷史,向全國展示出一個有血有肉的陜西文化形象。

就青海省而言,雖然出臺了青海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規劃及相關文化產業發展計劃,但并未在全省層面出臺關于塑造文化形象的規劃,相關部門也沒有塑造青海文化形象的專業機構和專項資金投入。 可以說,目前全省從政府相關部門到研究機構,對青海應該塑造什么樣的文化形象、怎樣塑造文化形象、對外界展示什么樣的青海形象,都未進行過系統性研究,也沒有提出明確定位,對青海文化形象未開展過系統深入地解讀、宣傳、推廣,全省上下對塑造青海文化形象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

其二,培育文化形象的產業支撐“單一”“同質”“弱散”并存。繁榮發展的文化產業是塑造國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基礎。 由于文化產業附加值高、發展可持續性強,國外很多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在提高國家綜合實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紛紛從戰略高度塑造和傳播本國文化形象、 擴大文化國際影響力,以此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本國文化產業競爭力。 英國是塑造國家文化形象起步較早、文化產業體系較為成熟的國家之一,20 世紀90年代,首相布萊爾成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最早提出“創意產業”之概念,因此在全球掀起了一場創意文化的風潮,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獨特、鮮明的英國文化形象[14]。 云南省1996年第一次提出“讓云南民族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努力把云南建設成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大省”的戰略。 1999年,云南推出“七彩云南”的產業品牌。 此后利用市場規律,推動文藝作品走向市場,推出《云南映象》等為世界所矚目的代表性文化產品,并迅猛發展出“納西古樂”“麗水金沙”“印象麗江”等文化產業品牌,文化產業占GDP 比重超6%[15]。

就青海省而言,這方面還有不少短板:一是文化產業投資渠道單一,多元化投入不足。 當前文化產業市場的主力軍,如出版、廣播、影視、體育等大都是政府投資的文化產業,民間資本參與文化產業的意愿和參與主動性不強;二是文化產業集約化程度偏低。 全省文化產業經營單位數量雖多,但多數為小型企業,規模小、實力弱、資源分散,抗風險能力偏弱,產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同時,我省文化企業大多是輕資產企業,高度依賴創新創意,普遍面臨盈利模式不穩定、生命周期短、可持續發展難度大等突出問題;三是文化產業結構不合理,文化產業“小”和“散”,娛樂產業在文化產業中比重過大, 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形態單一,科技創新對文化產品創新支撐不足,文化產業的影響力和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受限。

其三, 文化形象展示的整體性尚未有效形成。文化形象作為一個地區整體樣貌的全面反映,既需通過一系列的文化產品來展示,也需建立完善的文化傳播體系來輸出。 從國際看,韓國在20 世紀末提出“文化立國”戰略,通過推動影視、音樂、服裝等文化來塑造國家文化形象, 形成了風靡世界的 “韓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雖然全國各省市并沒有對本地文化形象作出明確定位,也沒有進行系統謀劃和推進,但一些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的推出,都有意無意地讓不少地方建立起非常突出的文化形象。 比如,電影《劉三姐》對于廣西,電影《阿詩瑪》對于云南,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對于新疆,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對于海南,等等。 雖然這些影視作品故事主題不同,樹立的人物形象各異,但都呈現出各地與眾不同的自然景物、 社會風貌以及民俗文化,這些自然與人文特性既根植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向外界傳遞出當地的文化狀況,也在全國人民心中初步構建起各地獨具特色的文化形象。

就青海省而言,幾千年文明的延續發展,多民族和諧共處的中華民族共同體,高原大河交相輝映的山川形勝,近600 萬青海各族人民堅持不懈的拼搏奮斗……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多元的青海文化整體形象。 近年來,雖然我省也推出了《尕布龍》《大河之源》《唐卡》等文化精品,從不同角度展示青海文化的魅力。 但整體來看,全省文化作品還是普遍存在缺創意、缺精品,片面注重外在表現形式、忽略本質內涵挖掘的現象,對青海文化的整體形象塑造不夠、闡釋不多,對多元一體的青海文化,彰顯“多元”有余,強調“一體”不足,還沒有推出過在全國有牽引性影響力、能夠全面呈現青海文化形象的文化產品。

其四,打造文化品牌的視覺形象與內涵詮釋不夠匹配。 打造強大文化品牌是塑造文化形象的重要條件。 從國內看,各省市開始高度重視地方文化形象,制定出一系列文化發展規劃,并把文化與旅游緊密結合起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能夠綜合反映當地文化形象的宣傳品牌,并利用中央和地方傳統媒體、新媒體,廣泛宣傳,效果明顯。 比如,“老家河南”“好客山東”“江西是個好地方”“彩云之南——云南”“絲路秘境、奇彩甘肅”“壯美廣西”等等,這些文化宣傳語簡單親切,清新優美,也真實反映出每個省份獨具特色的文化風貌和較高辨識度的文化形象。 貴州在2005年提出“多彩貴州”的宣傳品牌,圍繞歌舞比賽、建筑園藝、旅游餐飲、服飾繪冊等多個領域,相繼推出系列文化活動與文化產品,并通過全國網絡媒體展開 “多彩貴州” 踏春行活動、在CCTV-1 不斷插播形象宣傳片《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打造“多彩貴州”系列文化產品品牌等方式,全面展示貴州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生活,大大提升了貴州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也推動“多彩貴州”這一品牌不斷變化與升級[16]。

就青海省而言,一方面,雖然也提出“大美青?!蔽幕糜纹放?,但更多的是圍繞生態旅游來宣傳,文化內涵較少,還難以支撐起青海文化的整體形象。 另一方面,各市州都利用獨特的文化資源建構自己的文化品牌,如“中國夏都”“夢幻海北”“秘境黃南”“圣潔海南”“雪域凈土·秘境果洛”“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等,但各地之間文化品牌的整合度較低,與全省的文化品牌關聯不密切,給社會各界和公眾留下青海文化品牌內涵不夠統一、文化形象比較模糊的印象。

其五,文化產業與關聯業態融合度不高的“短板” 亟需補齊。 文化形象的形成和傳播除借助報刊、書籍、影視、廣播、新媒體之外,通過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也是一個重要途徑。比如,云南省經過多年探索和發展,目前已形成以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文化娛樂業、民族民間工藝制品、演出演藝業、文化旅游業等重點文化產業門類為主導,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的產業格局, 走出了獨具特色的云南發展模式,“七彩云南”文化形象大放異彩,為國內外公眾所熟知[17]。

由于經濟和自然條件限制,還無法在全國乃至國際全面輸出文化產品,但可以依托產業“四地”建設, 特別是深入推進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打造,讓國內外游客在領略青海大美風景的同時,對青海文化形象產生更加直觀、深刻的體驗和理解,以此青海文化在對外傳播時會更有說服力、吸引力。 目前青海雖然已基本完成了文旅的體制性職能融合,但在法律、規制、政策等方面還未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文旅產業融合處于起步階段,融合模式單一、融合手段傳統、融合領域不夠寬廣、多種業態疊加層次較淺,市場融合、服務融合、交流推廣融合等方面“合”而不“融”,沒有發揮出“1+1>2”的效果。

其六, 文化創新型人才短缺依然是最大的制約。 人才是文化繁榮興盛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塑造文化形象的根基所在。 縱觀國內外塑造文化形象的成功案例,完備的創新型文化人才是重要保證。 青海省由于受經濟基礎、技術力量、人才儲備等資源條件的限制,從事文化產業的專業人才資源較匱乏, 尤其缺乏創新創意、 策劃、營銷、 管理等方面的中高層次人才, 完備的文化人才培養體系還未形成, 這是青海省塑造文化形象面臨的最大短板之一。

四、方向與路徑:青海文化形象的塑造與提升

塑造青海文化形象需結合青海實際,從地理風貌、文化歷史、民族風俗、發展目標出發,對青海文化形象明確定位,在此基礎上強化地域特色的文化宣傳品牌,建立完整文化產業體系,推出能夠反映青海特色、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文化藝術產品。

(一)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塑造文化形象,離不開文化產業發展,而文化產業又涵蓋影視、音樂、動漫、廣告、出版、卡通形象、創意設計等諸多行業,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又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積極理順產業內的各個鏈條、環節、要素之間的關系,建立完整產業鏈。 因此,要盡快制定青海文化形象發展規劃或計劃,進一步明晰青海文化形象的定位、導向,青海文化形象所具表征及內涵, 充分挖掘青海文化資源特色和優勢,積極整合全省各類文化資源, 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整文化產業鏈條,生產優秀文化產品,全方位展示青海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在國內外塑造出一個更加立體生動的青海文化樣貌。

(二)建立有效的文化傳播機制

文化形象傳播,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媒體發揮樞紐作用,公眾發揮主力軍作用。 因此,要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媒體為樞紐、全社會共同推進的文化形象傳播體系,完善文化傳播方式,拓寬文化宣傳渠道,鼓勵引導民眾積極參與文化青海文化傳播。 對外,要全力借助青洽會、環湖賽、生態博覽會、“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以及對口支援、 東西部協作等平臺資源,講好青海故事、傳播青海聲音、展示青海形象、增強青海文化對國內外民眾的吸引力;對內,要扎實開展“文化進萬家”“高雅藝術進校園”“特色文藝進景區”等活動,引導民眾熱愛青海優秀文化、積極傳播青海優秀文化,樹牢青海文化自信。 同時,要建立數字文化傳播平臺,實現線上展示與線下演出相結合,多渠道展示推廣青海優秀文化作品,促進青海文化新業態創新發展。

(三)塑造優秀的文化形象品牌

文化形象并非抽象而是具體的,最終要通過文化品牌和載體來體現。 因此要打造一個符合青海實際、體現高原特色、有較高辨識度的公共文化形象宣傳品牌,通過廣泛宣傳品牌,強化民眾對青海文化的印象,從而進一步提升青海文化形象的親和力、感染力、浸潤力。 目前來講,“大美青?!币殉蔀樾麄髑嗪5捻懥量谔?,要持續挖掘蘊含其中的博大之美、磅礴之美、雄奇之美的“旅游美學”內涵,積極展示“大美青?!钡纳酱ㄖ畨衙?、江河之秀美、人文之和美,努力讓大美青海成為世人向往之地。

(四)打造有發展潛力的文化產業

文化形象只有通過文化產業來支撐和推動,才能更具創造力和生命力。 要根據當前青海的文化資源稟賦和文化發展實際,建立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培育壯大文化產業龍頭企業, 輻射帶動文化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形成以龍頭企業為骨干,各類中小型文化企業共同發展的文化企業群,推進文化產業與旅游、科技、金融全面融合發展,為更好塑造和宣傳青海文化形象提供支撐。

(五)培養有創新意識的文化人才

文化人才是塑造青海文化形象的重要保證,也是推動青海文化傳播的關鍵因素。一方面,要立足我省文化人才隊伍實際,積極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環境,扎實開展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推薦選拔工作,并圍繞文化遺產保護、精品演藝劇目打造、文化旅游市場營銷等方面,引進“高、精、尖”文化專業人才,為塑造青海文化形象提供智力支撐。 另一方面,要推動省內大專院校與文化企業密切合作,建立符合青海文化發展的專業人才教育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具有青海特色的劇目編創、舞美設計、文創研發、舞臺藝術、公共服務、文化遺產保護等文化專業人才,并積極培育鄉村文化能人、民間藝術師和業余文化骨干,為塑造青海文化形象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六)提高全省各族群眾文化素養

一個地區的文化形象, 最基本的或者最終都要通過個人、公民的素質表現出來。 只有了解青海發展實際、了解青海文化發展的人,才有可能在國內外交往中,把良好的青海形象呈現出來,最主要的是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 因此,要加大國民教育投入力度,從中小學教育抓起,提高公眾文化素質。 同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大力開展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宣傳,注重全民文化素質的培養,在潤物細無聲中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素養, 提升民眾對青海文化形象的感知力與塑造參與度。

總而言之, 自古以來青海一直遠離中原王朝,且長期處于戰亂之中,在各種文學作品和歷史典籍中關于青海的記載非常少,導致地域文化的延續性不強,文化形象特征不明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青海文化事業取得全面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十二五”“十三五” 兩個五年規劃, 文化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在國內外有了一定影響力。 邁上新征程,青海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發展時期,要抓住時代機遇,在史料與他者看法的基礎上,結合青海的文化歷史與現實,重新定位自我,從不同層面呈現青?!吧阶谒础薄按竺狼嗪!钡任幕卣髋c文化內涵,并建構起一個不斷發展變化且豐富多樣的青海文化形象系統。

猜你喜歡
青海文化產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美青海
誰遠誰近?
青海行七首(錄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漸入佳境
青?!瓣J關”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