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立毛澤東核心地位和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歷史過程及決定性意義

2023-04-18 04:10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遵義會議毛澤東思想領袖

盧 毅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第三個歷史決議)提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盵1]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深刻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尤其是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政治論斷?!皟蓚€確立”的重大論斷,有其特定意義和專指對象,專指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和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不過從黨史上看,“兩個確立”也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意義,有著充分的歷史依據。從一般性上說,“兩個確立”的實質性問題是兩個:一個是組織問題,一個是思想理論問題[2]。在迄今走過的一百多年歷程中,確立組織上的領導核心和確立思想理論上的指導思想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是黨不斷創造偉大成就、持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根本保證。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30 周年之際,回顧黨史上確立毛澤東核心地位和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背景、過程及意義,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具有重要的歷史啟示。

一、遵義會議上的兩個確立

第三個歷史決議明確指出:“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長征途中舉行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并且在這以后使黨能夠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勝利完成長征,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這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盵3]這段話講的實際上就是兩個確立,一個是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核心地位,一個是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正確路線的領導地位,并且清晰點明其歷史意義,即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021 年11 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也強調:“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此后黨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盵4]此處的兩個“開始”,無疑也是指開始確立毛澤東的核心地位及其正確路線的領導地位。

第三個歷史決議關于遵義會議的表述是富有新意的。2022 年1 月1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提醒大家:“對六中全會決議,不要覺得一看就懂,其實不然。關于黨的十八大之前黨的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前兩個歷史決議、黨的一系列重要文獻都有過大量論述,都鄭重作過結論,這次全會決議堅持這些基本論述和結論。同時,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也體現了我們對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的新認識。決議注重運用黨史基本著作成果和黨史界學術研究成熟成果,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論斷新表述?!彼€特別指出:“比如,結合遵義會議具體組織安排和遵義會議的重大歷史意義,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增寫了‘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新階段’,拓展了遵義會議重大意義的概括和總結?!盵5]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說明可知,第三個歷史決議關于遵義會議意義的新論斷新表述,是專門為之、別有深意的。

一方面,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一論斷與前兩個歷史決議相銜接。1945 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這次會議(指遵義會議——引者注)開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央的新的領導,是中國黨內最有歷史意義的轉變?!盵6]1981 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也寫道,“一九三五年一月黨中央政治局在長征途中舉行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7]。顯而易見,三個歷史決議在這一問題上的論斷一以貫之、高度一致。這一論斷也符合歷史事實。周恩來曾形象地說,遵義會議后,“中國黨由毛澤東同志當家了”[8]。鄧小平也回憶,“遵義會議以后,毛澤東同志就是我們黨的領導核心了”[9],“那個時候行軍,毛澤東同志、周恩來同志、張聞天同志和我是在一起的。每天住下來,要等各個部隊的電報,一直等到深夜,再根據這些電報確定紅軍的行動。在重要問題上,大多是毛澤東同志出主意,其他同志同意的。盡管名義上他沒有當總書記或軍委主席,實際上他對軍隊的指揮以及重大問題上的決策,都為別的領導人所承認”[10]。遵義會議后不久代替博古在黨內負總責的張聞天同樣說:“遵義會議改變了領導,實際上開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領導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盵11]而楊尚昆更是詳細解釋:“聞天同志是個書生,對‘左’傾錯誤的認識和覺醒比博古早,但實際工作經驗不足,所以,一切大事都要經過毛主席。遵義會議后,全黨的領導核心實際上已是毛主席了?!盵12]由是觀之,第三個歷史決議說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是有充分依據的。

另一方面,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是前兩個歷史決議都沒有的一個新論斷。它意味著毛澤東思想雖然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才被正式確定為全黨指導思想,但作為思想的最主要內容,其“正確路線”開始確立的起點則是1935 年遵義會議。這也符合歷史事實。周恩來后來曾說:在遵義會議上,“由于毛主席撥轉了航向,使中國革命在驚濤駭浪中得以轉危為安,轉敗為勝。這是中國革命歷史中的偉大轉折點。毛主席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取得了領導地位,真正取得了領導地位”[13]。

歷史地看來,遵義會議上的這兩個確立是密切相關的,內在統一于遵義會議開始形成的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這標志著黨中央開始成熟。鄧小平曾指出,“從我們黨的歷史來看,我們全黨成熟的標志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們從一九二一年建黨,經過了二十四年,才成為一個成熟的黨。當然,這是從全黨來說。作為中央領導,可以說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時,就成熟了”[14]。他還說,“從毛劉周朱開始,中國共產黨才真正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成熟的領導集體。以前的領導都是很不穩定,也很不成熟的。從陳獨秀起,一直到遵義會議,沒有一屆是真正成熟的”[15],“在歷史上,遵義會議以前,我們的黨沒有形成過一個成熟的黨中央。從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李立三到王明,都沒有形成過有能力的黨中央。我們黨的領導集體,是從遵義會議開始逐步形成的”[16]。2021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也專門強調:“遵義會議前,我們黨還不成熟,特別是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黨中央,沒有形成全黨的團結統一。這是黨和人民事業在革命早期屢遭挫折甚至面臨失敗危險的重要原因?!盵17]

而深入分析,中國共產黨在遵義會議前沒有形成過一個成熟的黨中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真正確立一個領導核心;而之所以沒有確立領導核心,很關鍵的原因就是沒有提出科學的指導思想。遵義會議前,從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到博古,雖然都是共產國際承認的中共中央最高領導人,卻未能成為領導核心,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背后大多有共產國際代表的身影,都沒有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沒有擺脫把蘇聯經驗和共產國際指示教條化神圣化的傾向,對中國革命無法提出正確的指導理論,不是犯右傾錯誤,就是犯“左”傾錯誤,所以難孚眾望。而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具體實際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并在此過程中充分展現了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因此在遵義會議上復出,成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正所謂眾望所歸。

關于這一點,長征途中的兩次對話可為例證。第一次是1934 年12 月下旬紅軍長征到貴州黃平時,張聞天對王稼祥說:“這仗這樣打看起來不行,還是要毛澤東同志出來,毛澤東同志打仗有辦法,比我們有辦法?!睆埪勌煺f出這個想法后,王稼祥很快在彭德懷、劉伯承等紅軍將領中傳開這個消息,大家都贊成要開個會,讓毛澤東出來指揮[18]。這可以說是遵義會議的緣起。第二次是1935 年2月在“雞鳴三省”,周恩來勸博古交權:“現在你在軍隊中威信很低,繼續做總書記已經不可能了。經過反‘圍剿’失敗和‘最高三人團’的壽終正寢,軍隊已不可能再讓一個不懂軍事又不會領兵打仗的人來繼續指揮他們了?!倍珴蓶|總結出打游擊戰、運動戰的經驗,很適合駕馭目前的戰爭,“一定能率領中央紅軍走出困境”。周恩來還強調,“只有在戰爭中不斷得到軍隊擁護的人,才能真正成為黨的領袖”[19]。

由此可見,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核心地位及其正確路線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同時,它也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遵義會議前的14 年,中國革命歷經曲折坎坷,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先后遭受嚴重挫折;遵義會議后的14年,中國革命則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周恩來曾說:“遵義會議一傳達,就得到全黨全軍的歡呼……毛主席取得領導地位,是水到渠成。事實證明,在千軍萬馬中毛主席的領導是正確的?!盵20]朱德在回顧遵義會議時也賦詩一首:“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盵21]此處“群龍得首”,顯然是指確立了毛澤東的核心地位;而“路線精通”,則指確立了毛澤東正確路線的領導地位。這些都充分證明遵義會議上兩個確立的轉折性意義。

二、毛澤東核心地位和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正式確立

遵義會議雖然確立了毛澤東及其正確路線的領導地位,不過全黨真正深刻認識到確立領導核心和指導思想的決定性意義并成為自覺行動還經歷了一個過程。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后,根據局勢的變化,黨中央確定了迅速北上建立川陜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但張國燾權欲膨脹,挾兵自重,悍然南下,另立中央,公然走上分裂黨和紅軍的道路。這是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分裂危機。在革命形勢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沉著應對,粉碎了張國燾的陰謀,為保證長征的偉大勝利奠定了基礎。全面抗戰初期,黨內又出現了王明右傾錯誤。1937年11月,王明從蘇聯回到延安后,以共產國際的欽差大臣自居,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抗日”,對洛川會議以來黨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的許多正確觀點和政策提出批評,在黨內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混亂。他在武漢領導長江局期間,又經常凌駕于中央之上,不經過中央同意就擅自發表一些包含錯誤觀點的宣言和聲明。這種不聽黨中央指揮、我行我素的行為,產生了惡劣的影響,同時也從反面教育了全黨。1938 年,王稼祥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傳達了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的指示,要求“在領導機關中要在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下解決,領導機關中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22]。這就進一步明確了毛澤東的核心地位,解決了黨的統一領導問題。在六屆六中全會上,甚至連王明都不得不表示:“全黨必須團結統一,我們黨一定能統一團結在中央和毛同志的周圍(領袖的作用,譬如北辰而眾星拱之)?!盵23]此后開展的延安整風,更使全黨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實現了空前統一。1945 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提出,“黨在奮斗的過程中產生了自己的領袖毛澤東同志”[24],“這是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國人民獲得解放的最大保證”[25]。

在此期間,毛澤東思想也不斷發展和成熟,獲得了黨內同志的高度認同。過去,毛澤東以擅長軍事著稱,但大家都沒有把他看成是理論家?!墩摮志脩稹返戎鞯陌l表,改變了這種狀況。1941 年10 月,陳云在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上表示:“過去我認為毛澤東在軍事上很行,因為長征中遵義會議后的行動方針是毛澤東出的主意。毛澤東寫出《論持久戰》后,我了解到毛澤東在政治上也是很行的?!盵26]1943 年11 月,任弼時在中央高級學習組會上也說,“一九三八年到莫斯科及回國后,閱讀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又看到毛澤東在處理國共關系、領導整風運動以及對各種政策之掌握,對毛澤東則完全‘愛戴佩服’”[27]。延安五老之一吳玉章也指出:“《論持久戰》的發表,使毛澤東贏得了全黨同志發自內心的、五體投地的贊許、佩服甚至崇拜,從而最終確立了在黨內無可替代的領袖地位和崇高威望?!彼€回憶,在這之前,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并不十分鞏固”,“教條主義者認為,毛澤東馬列主義理論修養不足,內心并不服氣,《論持久戰》的發表,毛澤東以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嫻熟運用和對抗日戰爭的透徹分析,征服了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的心。全黨感到十多年曲折的歷史,終于鍛煉并篩選出自己的領袖。這種感情上對毛澤東領袖地位的認同和擁戴,與一般的組織安排絕不可同日而語”[28]。

經過延安整風中的黨史學習,張聞天也充分認識到毛澤東的理論造詣和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1943 年,他在整風筆記中寫道,“我從黨史上發現了毛澤東同志的路線是中國黨的真正布爾什維克的路線”,“毛澤東同志,不但是我黨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理論家的這個觀點,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的。我對毛澤東同志心悅誠服的感覺,也是從此時發展起來的”[29]。在1945 年黨的七大上,他重申,“毛澤東同志不但是中國革命的行動家,而且也是中國革命的理論家”[30]。并表示:“我想我們全黨同志都高興,我們黨今天有了我們自己的馬克思主義,即民族化了的馬克思主義,即毛澤東路線與毛澤東思想。我想我們全黨同志都高興,我們黨今天有了我們自己的領袖,毛澤東同志。這實是我黨二十五年來的最大勝利。這勝利也是中華民族的勝利?!盵31]這里兩處“有了”,分別指確立了指導思想和領導核心,同時強調其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勝利”。

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32]。劉少奇在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時指出,“我們的黨,已經是一個有了自己偉大領袖的黨。這個領袖,就是我們黨和現代中國革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毛澤東同志”,“他將人類這一最高思想——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把我國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從來未有的合理的高度,并為災難深重的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指出了達到徹底解放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毛澤東道路”[33]。至此,毛澤東的核心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正式確立。

三、確立毛澤東核心地位和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決定性意義

對確立毛澤東核心地位的意義,陳毅在黨的七大上曾形象地比喻:“‘船載千斤,掌舵一人’,就要看那位掌舵的……我們從黨的歷史上來看,毛主席是最會掌舵的?!盵34]李富春在七大上也說:“我們中國共產黨在二十五年斗爭中,產生了一個領袖,這個領袖就是毛澤東同志。這個領袖的意義在什么地方呢?對我們來說,是什么東西呢?在中國這樣條件下,領袖就是力量,領袖就是勝利的保障?!盵35]劉少奇1948 年指出:“我們黨已經有了領袖。在十年內戰時期,我們所以有分裂的危險,就是黨的領袖還沒有形成?,F在以毛主席為領袖。我們黨到現在是完全成熟的,老練的……我們正在走向勝利?!盵36]1949 年,周恩來闡明:“我們必須有一個大家共同承認的領袖,這樣的領袖能夠帶著我們前進?!盵37]他還說:“絕大多數同志都承認毛澤東這個領袖,都心悅誠服地信服這個領袖;在人民中也擁護這個領袖?!盵38]鄧小平1964 年同樣強調,“黨一定要有領袖,有領導核心……領袖就是團結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中國革命之所以取得勝利,就是因為有了毛澤東這樣的領袖”[39]。

對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意義,鄧小平曾說:“我們整個黨用毛澤東思想統一起來是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這樣大的一個黨,面臨美國支持的蔣介石發動的內戰,就有辦法了?!盵40]胡喬木晚年更進一步分析:“通過這個(指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引者注),實現黨的統一和團結。黨內各方面的關系,黨同群眾之間的關系,都在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確定下來。為什么四十年代中國黨能夠在那么困難的條件下取得那么大的勝利?根本原因是黨正確解決了這個問題?!盵41]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正確處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系,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在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等。這些獨創性理論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導意義[42]。盡管毛澤東晚年由于對當時我國階級形勢以及黨和國家政治狀況作出完全錯誤的估計,發動和領導了“文化大革命”,教訓極其慘痛,但正如《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指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們黨沒有被摧毀并且還能維持統一……我們的國家仍然保持統一并且在國際上發揮重要影響。這些重要事實都同毛澤東同志的巨大作用分不開?!盵43]鄧小平也強調,“因為有毛主席作領導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沒有把共產黨打倒”[44]。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從軍委主席負責制角度具體闡釋:“‘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策劃武裝政變,‘四人幫’想插手軍隊,都沒有得逞,就是因為全軍聽毛主席的話?!盵45]

歷史充分證明,確立毛澤東核心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的重要政治保證,是推動中華民族實現站起來這一偉大飛躍的決定性因素。對此,鄧小平曾精辟概括:“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么夸張……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這也絲毫不是什么夸張?!盵46]這里的“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充分揭示了領導核心和指導思想的決定性意義。因此,新時代新征程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最緊要的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朝著正確的方向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猜你喜歡
遵義會議毛澤東思想領袖
領袖風范
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現代思想的啟蒙
朱德在遵義會議前后
遵義會議前后的周恩來
領袖哲學
毛澤東思想的永恒價值
平民領袖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張聞天功著遵義會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