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中國區域國別學自主知識體系

2023-04-18 04:10趙可金尹一凡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國別區域研究

趙可金 尹一凡

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區域國別學在近年來受到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強調培養國別區域人才的戰略意義,加快培養中國的“區域國別通”和世界各國的“中國通”步伐,并不斷夯實人才培養的理論基礎、學術基礎和學科基礎。毫無疑問,區域國別學是一個涉及多學科聯動的交叉學科領域,需要綜合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眾多領域的理論和知識,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包括語言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人類學、地理學、生態學等在內的眾多學科均可對區域國別學的學科發展作出貢獻。在北京大學王緝思教授看來,區域國別學的學科基礎涵蓋了四個維度:空間維度,包括地理、環境、領土、網絡等按照地域和空間劃分的維度;歷史維度,即基于世界各個民族、國家和地區歷史經驗的維度;文化維度,包含語言文字、宗教、文化等人文學科領域的研究;社會維度,包含政治、經濟等社會科學領域[1]。王緝思教授的看法過于突出區域國別學的現象描述,更多反映了經世致用的實踐邏輯,缺乏作為知識體系核心的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的內在統一。

事實上,學科建設更多反映了人類知識構建的普遍邏輯,較少考慮具體的行業需求和專業特色。尤其是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區域國別學需要在既有母學科基礎上找到自己的獨有知識增長點,并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之間構建起自成一體的知識基礎,才能真正建立其區域國別學的自主知識體系,也才能滿足區域國別學人才培養的戰略需求。因此,如何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加快建立中國區域國別學的自主知識體系,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是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戰略課題。

一、中國區域國別學的知識歷程

從知識構建的角度來說,任何國家都有了解他者和構建域外知識的需要。在中國,關于加強區域國別學學科化的努力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對于方外世界的探索,比如二十四史中的四夷志、外國志等史料記載,以及游俠、高僧、商賈對海外經歷的著述,然多為獵奇之作。直到近代以來面對歐風美雨西學東漸的挑戰,以林則徐、魏源、徐繼畬等人為代表的開明人士,積極探索外部世界,主持編纂了《四洲志》《海國圖志》《瀛寰志略》等著述,開啟了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先河。此后,大量赴海外留學生、外交官、學者、商人等陸續成為中國區域國別知識的重要推動者和貢獻者。在民國時期,中國的區域國別學主要受到歐洲知識體系的影響,呈現很強的人文學科特征。尤其是隨著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等一大批高校建立,關于域外知識建構的學科分散在文、理、法、工、農、醫等各科之中,中國區域國別研究已經走上了一條多學科融合發展之路。

新中國成立之初,關于區域國別學學科化的最早努力主要得益于軍事、外交和涉外事務等發展需要,在知識體系上更多受到了蘇聯的影響,呈現更多的革命色彩。新中國成立之初,為服務外交、軍事和對外交流的實踐需要,中國陸續建立起了4 所外語類院校,包括1949 年成立的上海外國語學院,1951年開始組建、1958年正式更名的西安外國語學院,1952 年成立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和1954 年改名的北京外國語學院等,后來陸續建立了8所重要的外語類院校(包括升級為大學的北外、上外和西外),即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等。此外,還有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洛陽校區)、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隸屬于國家安全部的國際關系學院,隸屬于外交部的外交學院,專門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北京語言大學等。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有這些外語類院校一直是我國培養外語人才特別是培養外事翻譯人才的主要基地,國別和區域研究也主要停留在語言、文化和歷史等人文學科領域,各類國際人才都或多或少與這些外語類院校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作為學科化努力的重要里程碑,中國區域國別學真正確立相對獨立的知識基礎是1963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外國問題研究的文件,從此開始了中國高等學校正式設立區域國別學相關的專業,系統地組織國際問題的教學和研究,正規地培養專業人才。毛澤東在中央外事小組起草的《關于加強研究外國工作的報告》上批示,“這個報告很好”。此后,1964年5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國際問題研究的決定》,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分別組建國際政治系,成為全國最早開展外國問題研究的機構,并根據院校特點進行了分工:中國人民大學主攻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問題研究(建立了蘇聯東歐研究所);北京大學主攻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問題研究(建立了亞非研究所);復旦大學主攻美歐日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研究(建立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研究所)。此外,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雙重領導下,設立了蘇聯東歐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所、西亞非洲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后來劃歸新成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陸續建立起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八大國際研究所,包括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后改為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西歐研究所(現為歐洲研究所)、蘇聯東歐研究所(現為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所、西亞非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美國研究所和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除此之外,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云南大學、四川大學、湘潭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院校也陸續建立了國際問題研究的院系所,成為從事國際問題研究和教學的重點學校[2]。在改革開放之前,所有這些新設立的機構與包括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外語、外交、外貿類院校一起,共同作為中國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的主要平臺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并受到蘇聯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理論的深刻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區域國別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區域研究知識體系的影響,呈現更多的社會科學學科特征。從1980年代初期鄧小平提出的“世界政治研究要補課”,到1986年“軟科學”受到空前的重視,到200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關于進一步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一直到中共十八大以來教育部加強對區域國別學建設[3],標志著推動區域國別學向著科學化方面發展作出的巨大努力。自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提出了“加強補課”的重要意義,鄧小平曾說:“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盵4]自20 世紀80 年代中國社會科學重建之后,研究國際問題的學者就提出過建立“美國學”“日本學”“非洲學”等學科的主張,關于外國問題的研究不斷得到加強。1986年7月31日,萬里在全國軟科學研究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長篇講話,首次提出軟科學的概念,并認為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鄧小平同意“軟科學”這樣一個稱謂,1986年7月,鄧小平審閱了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在全國軟科學研究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當即作了“很好,全文發表”的重要指示。鄧小平作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每天審批的文件很多,但批示“很好”的文件還不多見,批示“全文發表”、一字不改的文件更為罕見[5]。國際問題研究和區域國別學等,都被納入軟科學的范疇,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表現為國際問題研究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進入21 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參與世界的程度越來越深,加強國際問題研究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和加強。2000 年,教育部撥款3400 萬元用于支持全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100 家重點研究基地,其中有9 家單位屬于國際問題研究領域,包括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四川大學中國南亞研究中心、南開大學APEC 研究中心、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以及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對于這些重點建設的研究基地,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教社政[2001]23號)明確提出了基地應該充分發揮“思想庫”“信息庫”和“人才庫”作用的建設要求。2003 年2 月,教育部下達了《關于進一步發展繁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若干意見》,將重點研究基地建設列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出“成立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發揮專家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參謀咨詢作用”[6]。2004年,根據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經常向哲學社會科學界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重大問題,注意把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運用于各項決策中,運用于解決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中,使哲學社會科學界成為黨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庫”和“智囊團”[7]。教育部根據《意見》精神,啟動“985工程”二期,依托各重點大學建設50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每個基地四年投入2000 萬元,進一步為高校思想庫的建設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此后,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國啟動“2011 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這是國務院在高等教育系統又一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011 計劃”以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協同創新中心面向科學技術前沿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面向行業產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共性問題、面向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需求,探索建立適用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樣的協同創新模式。其中,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是首批國家協同創新中心之一,由南京大學牽頭,在外交部、海南省、國家海洋局的支持下,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中國南海研究院、四川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成立,2012 年10 月正式揭牌,目標是打造綜合研究南海問題的中心平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歷史性變化,區域國別學的戰略意義不斷提升,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全球治理等在中國發展全局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區域國別學的戰略地位也日益凸顯。2010 年,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提出《關于加強我國高校國際研究中心建設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領導高度重視,國家教育部從2011 年起在全國高校建立了42 個“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力爭將培育基地發展成能夠為國家制定發展戰略、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的研究基地。截至2021 年6 月,在教育部推動下,逐步建立起444 個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中心、備案中心,分布在180 多所高校,基本上做到了對世界各國、各地區研究的全覆蓋,全國20 所高校建有區域國別學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26 個,為建設區域國別學一級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2 年4 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期間強調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成為推動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的重要動力。2022 年9 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 年)》和《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強調為了適應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需要,在“交叉學科”門類下新增“區域國別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1407 ,可授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學位),大大加快了中國區域國別學學科化的進程。

顯然,作為人類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國別學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既有學科的前期努力。長期以來,在高等院校內部設立了各種專門從事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世界歷史、理論經濟學、社會學、民族學等一級學科,中國的區域國別學一直在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和世界歷史等學科框架內發展,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基礎,表現為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面的區域國別學二級學科,政治學一級學科下面的比較政治、國際關系等二級學科,以及世界歷史下面的區域史和國別史研究等。同時,在社會科學院系統也設立了眾多專門從事區域國別學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在高校也建立起了眾多區域國別研究的基地和中心,它們承擔著區域國別研究的國情研究和政策研究任務。隨著交叉學科門類的區域國別學一級學科的建立,如何整合各方面資源,從構建中國區域國別學自主知識體系的角度推動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成為當前和今后區域國別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中國區域國別學的知識構成

作為一個交叉學科門類的一級學科,區域國別學最大的特征是跨國家、跨學科、跨領域研究的知識集合體。與哲學、歷史學、文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基礎學科強調專業化不同,區域國別學的交叉學科性質決定了其特點是綜合性、復合型和跨專業性,重視知識體系的整體性而非專業方向的明確性是區域國別學的重要特征。因此,與基礎學科具有明確的學科邊界和專業方向不同的是,區域國別學學科邊界不明晰,專業方向也不確定,有著很大的靈活性。確定什么樣的專業方向,既取決于作為學科安身立命基礎的理論與方法,也取決于作為學科發展動力的實踐和問題。結合理論方法和實踐問題兩個因素,區域國別學可以設立三個專業方向。

(一)理論與方法研究

理論和方法研究是區域國別學安身立命之本。從知識構成的角度來講,區域國別學的知識體系是一個基于共同視角和標準對某一國別和地區開展研究的學術領域和學術活動的總和,涵蓋了語言研究、地方化的深度領域研究、歷史研究、文化研究、社會科學理論研究以及多學科的跨界研究等。區域國別學是以研究一國之外國家和地區知識的學科,在國別區域研究過程中,人們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對國別區域現象的解釋路徑、理論主張和思維方法存在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區域國別學理論與方法論。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區域國別學要在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既有理論與方法叢林中進行融合提煉,形成普遍接受的區域國別學理論范式、學術路徑和方法論體系,這是區域國別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基礎,也是區域國別學在眾多基礎學科中安身立命的生命力所在。

人文學科是區域國別學發展的豐厚土壤。一般來說,人文學科包括“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和藝術。廣義的“人文學科”還包括諸如現代語言和古典語言、語言學、考古學乃至含有人道主義內容并運用人道主義的方法進行研究的社會科學。長期以來,區域國別學的理論與方法一直為人文地理學所主導,一切國別和地區現象被納入人文地理學的知識框架,形成了區域國別學的文明主義范式。從早期的李特爾、拉采爾開始,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帶有比較強的地理環境決定論的色彩。后來,以赫特納和哈特向的區域學派和以施呂特爾為創始人的景觀學派為代表,人文地理學開始關注人類與環境相互作用,注重從歷史的角度分析景觀,關注一些主要文化現象,包括語言、宗教、不同的經濟和政府結構、藝術、音樂等,這些文化現象解釋了人們如何和為什么在他們居住的地區發揮作用??傮w來看,以人文地理學為統攝的世界歷史、區域史國別史、外國語言文學、哲學等交叉學科的研究,構成了區域國別學理論與方法的早期特征。

社會科學是區域國別學發展的強大支撐。社會科學誕生于18 世紀,包括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軍事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人類學、民族學、新聞傳播學等。社會科學各學科在理論方法上大同小異,區別僅在于側重點不同,而無本質差異。其中,政治學、經濟學和社會學參與國別區域研究的程度最深,理論和方法的貢獻最大。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科學成為美國、蘇聯、歐洲等各國區域國別學發展的最大動力,推動形成了比較政治學、世界經濟學、國際關系學、海外社會學、海外人類學等新興學科,構成了區域國別學的國家主義范式。尤其是美國的區域研究和蘇聯/俄羅斯的區域學引領了二戰后世界各國的區域國別學發展,十分強調戰略研究、政策研究的經世致用的發展特色,打破了早期以人文地理學為基礎的人文學科研究格局。

冷戰結束以來,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成為區域國別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學科知識體系的整合,實現區域國別學的高質量發展是未來區域國別學發展的必由之路。1999 年,在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自主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成立了空間綜合社會科學中心(Center for 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在美國地理信息科學之父邁克爾·古德柴爾德(Michael Goodchild)帶領下,該中心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來分析社會現象,關注地理信息科學對空間的研究,促進跨學科協作網絡,整合既有知識以發現新知識[8]。古德柴爾德在人文地理學的基礎上開拓了空間社會科學的新領域,就是從空間角度看世界,對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改造,加入空間要素和發展新的理論與方法??傮w來看,空間社會科學反映了數字化和智能化時代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趨勢,其基本范式是以人文地理學知識為基礎,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中加入空間要素,采用地理信息技術和方法,依賴大數據、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方法,進行各種描述性、探索性和解釋性研究,進而豐富社會科學的理論知識??臻g社會科學需要跨學科合作,是區域國別學交叉一級學科的未來發展方向。

(二)綜合研究

綜合研究是區域國別學的發展繁榮之基。區域國別學是聚焦某一國家和地區的跨學科綜合研究,致力于培養“國別通”和“地區通”。只要明確了某一特定的國別和地區,就要綜合運用歷史學、哲學、文學、語言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心理學等一切哲學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進行綜合研究。盡管在不同大學和不同系所機構之間存在差異,但從某一國家域外知識建構的視角出發,可以將整個世界劃分為不同的國別和區域板塊。不同的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戰略視角不同,區域國別學的分類也就不同。事實上,國家是相對比較明確的,但如何把一組國家作為一個地區,需要綜合考慮地理位置、經濟形態、文化形態和戰略意義等多種因素,沒有十全十美的分類方法,而且不同的國家由于觀察視角不同、戰略需要各異,會存在著差異較大的區域國別分類體系。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從中國外交部設定的區域國別司局建制來看,主要包括亞洲地區、歐亞地區、西亞非洲地區、非洲地區、歐洲地區、北美洲與大洋洲地區以及拉美地區等,幾十年內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這一制度建制的知識體系基礎基本上還是“三個世界”思想和“世界革命”的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盡管這一區域國別框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但已經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包括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尤其是在對外工作領域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這些立場觀點和方法為區域國別學的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指導思想。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區域國別戰略框架上逐步確立了大國及其周邊地區、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等三大板塊,并隨著議題顯著度不同而有所調整。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推進,中亞地區被單獨作為中國周邊的一個地區,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大洋洲地區開始被納入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東南亞戰略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東歐地區被單獨作為一個重要概念提出來,推動建立了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整個非洲大陸也被作為一個地區來看待,推動建立了中非合作論壇。所有這些變化,都對中國的區域國別學知識體系構建產生了深刻影響。

大國研究是區域國別學綜合研究的重要板塊。大國是世界戰略格局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戰略力量,在中國對外關系全局中舉足輕重。大國之所以被視為大國,就是因為大國不僅自身實力強大,而且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顯著的作用。與大國打交道,不僅意味著在雙邊維度相互往來,更意味著在地區維度和國際維度頻繁接觸,既在聯合國、G20、IMF、世界銀行、WTO、WHO 等普遍性國際合作框架內開展合作,也依托APEC、金磚國家合作、上海合作組織等地區合作框架開展合作。因此,大國及其周邊地區的研究,是中國區域國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其戰略重要性劃分,中國的大國及其周邊地區,主要包括俄羅斯及其影響下的歐亞地區、美國及其影響下的北美地區、歐洲各大國及其歐洲地區三部分。

周邊地區研究是中國區域國別學發展的優先方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周邊地區長期被納入中國特有的“天下觀”、華夷秩序和朝貢體系等華夷外交框架之中,呈現為一種“超自然的物理—天理系統”[9]。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確立起了國際統一戰線視角下的革命外交框架,將周邊地區放在國際統一戰線的革命外交框架之中,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中國在對外關系上真正確立起周邊外交的概念,嚴格地說,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事情。在學界亦有“小周邊”和“大周邊”的框架,前者主要是指與中國領土和領海直接相鄰的東亞、南亞、中亞和蒙古、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后者則除了“小周邊”所覆蓋的鄰國之外,還涵蓋歐亞地區、中東地區、南太平洋地區等28 個國家[10]。這些地區之所以被納入周邊地區,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與中國有著地緣政治經濟的毗鄰關系,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風吹草動均可對中國產生直接的即時性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延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親誠惠容理念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奮發有為地推進周邊外交工作,對于推進新時代的周邊外交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研究是中國區域國別學研究的基礎。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大多分布在西亞北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位置上,這些國家大多地處南方,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有著廣大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在經濟、貿易、軍事和政治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同時,這些國家在歷史上是發達國家競相爭奪的殖民地和附庸國,遭受過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壓迫,獨立后仍然面臨著艱巨的經濟發展任務,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是這些國家的主要任務。在歐美發達國家創制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中,廣大發展中國家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被稱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外圍地帶”或“邊緣地區”,長期受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秩序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緩慢,在國際事務中不占據主導地位。鞏固和發展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立場意味著中國將自身定位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上站在發展中國家一邊,為廣大發展中國家仗義執言,把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合作作為中國外交政策的立足點。因此,加強非洲地區、中東地區、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研究,是中國區域國別學的重要增長點。

(三)專門研究

專門研究是區域國別學的競爭實力之源。區域國別學是以問題為導向的知識體系,無論是基于學術問題,還是基于實踐問題,區域國別學總是發端于一種對某一特定國家和地區的某一議題的好奇心,是鎖定特定經濟議題、政治議題、社會議題、文化議題以及生態文明議題進行的跨國別地區比較研究。毫無疑問,對于本國類似議題的研究,被納入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以及環境科學等學科的研究范疇。然而,當源自本國議題的學科研究所得出的理論知識在解釋其他國家同類問題時出現了解釋力失靈現象,區域國別學的學術使命就立刻凸顯出來,它通過聚焦這一議題領域的解釋力失靈現象,通過跨學科交叉融合的專門研究,延伸、發展甚至挑戰了既有的學科知識,拓展了區域國別學的知識構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區域國別學從一開始就內在地具有本國學科知識與他國地區知識之間的張力,如何平衡和綜合這兩類知識是區域國別學的神圣使命,也是區域國別學相較于其他基礎學科的競爭實力之源。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區域國別學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教育部區域國別學基地培育計劃推動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各界都開始重視區域國別學,區域國別學的學科基礎有了很大的提升。無論就隊伍規模來講,還是從人才培養項目和科研成果來說,中國在區域國別學上已經迅速縮小同美國、俄羅斯、歐洲等大國的差距,日益成為區域國別學的第二強國。尤其是跨學科區域研究成為中國區域國別學的重要特征,面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出的緊迫要求,中國學界、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越來越形成加強區域國別學科建設、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共識,這一共識必將為區域國別學的發展注入更加強大的動力。

三、中國區域國別學的知識集成

人類共享一個地球,只有一個家園,國家、地區和全球的區分是相對的,所有基于國家的知識、基于地區的知識和基于全球的知識,都是人類知識寶庫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對中國區域國別學的知識立場和知識構成進行系統檢索后,中國區域國別學的知識體系已經初見輪廓。對一個特定國家來說,其區域國別學知識體系涵蓋了國別學、地區學和全球學三個組成部分。近代以來,西方的區域國別學最大的一個缺陷是未能將國別學(International Studies)、地區學(Regional Studies)和全球學(Global Studies)統合為一個整體,而是呈現為碎片化的三個不同研究社群。建構中國區域國別學自主知識體系就是要將國別學、地區學和全球學在一個交叉一級學科的框架內,形成一個統一的自主知識體系。

(一)區域國別學的知識之基:國學與國別學

在一國的域外知識體系中,國學處于基礎地位,只有明確了國學,才能找到國別研究的方向。關于國學的定義,除基本定義外,在具體的定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尚未作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國者,本國者也;學者,學術者也;國學即為本國學術之義。國學,顧名思義,為一國尋根立基之學。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國學”一詞就是沿用了這樣的定義:“稱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p>

不過,國學概念之形成,與西學東漸相關,在歐風美雨的時代場景下,國學之濫觴實際上是對西學之回應?,F“國學”概念產生于十九世紀,當時“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抗衡,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并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因此,推進國別區域研究,欲要精通他國之學,也需首先通本國之學,只有貫通本國之學與他國之學,才能真正做到古今貫通、中外融匯,成大家之學。無論本國之學,還是他國之學,國學研究從根本上來說都是關于一國過去的學問,核心是回答一個國家從哪里來的問題。

1.通本國之學,為治他國之學之起點

在中國,治他國之學的起點是通中國之學。一般來說,在中國,往往把“國學”稱為“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涵蓋范圍甚廣,包括經、史、子、集等內容。

此外,學界也從內容屬性來劃分,將中國國學分為義理之學、考據之學及辭章之學。所謂義理之學,是指闡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學;所謂考據之學,是指歷史研究,也就是史學;所謂辭章之學,是指從事詩詞散文以及章奏、書判等實用文體創作的,就是文學,及今天所說的文史哲政經社等社會科學。后來又有人在此基礎上加了兩個以補其不足:一是經世之學,即治國馭民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知識;二是科技之學,即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知識。迄今為止,關于國學之大端,莫過于以上之所述,也有學者強調著眼于學術文化,將國學分為儒學、史學、文學、經學、道學、佛學六大部分,以突出儒釋道三教圓融之學,事實上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經、史、子、集之大類,也沒有挑戰義理、考據、辭章之根本。

2.治他國之學,為通本國之學之鏡鑒

當今世界有近200個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其安身立命之道,也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自己的國學。對這些國家來說,盡管沒有像中國形成經、史、子、集這樣博大精深、體系完善的國學體系,但也的確有自己相對獨立的國學。擇要言之,每一個國家的國學都是回答本國從哪里來的問題,涵蓋語言、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政治、社會、法律、文化、教育、軍事等各個領域的學問,對這些學問的研究,就是治他國之學的內容。

國學是過去之學,治他國之國學,核心是研究他國之語言、歷史和文化,了解該國的來龍去脈,洞悉其內在的文化機理。因此,治他國之國學,人文學科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其中語言和文化是打開他國國學之門的鑰匙,只有熟悉他國語言,才能獲得與他國學習交流的機會。當今世界的語言十分復雜,語系淵源錯綜復雜,歸結起來,世界上主要的語系有七大類:(1)印歐語系是最大的語系,下分印度、伊朗、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羅的等語族。(2)漢藏語系下分漢語和藏緬、壯侗、苗瑤等語族,包括漢語、藏語、緬甸語、克倫語、壯語、苗語、瑤語等。(3)阿爾泰語系下分突厥語族、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三個語族。(4)閃含語系又稱亞非語系,下分閃米特語族和含語族,前者包括阿拉伯語、希伯來語等,后者包括古埃及語、豪薩語等。(5)德拉維達語系又稱達羅毗荼語系。印度南部的語言都屬于這一語系,包括比哈爾語、泰盧固語、泰米爾語、馬拉雅蘭語等。(6)高加索語系這一語系的語言分布在高加索一帶,主要的語言有格魯吉亞語、車臣語等。(7)烏拉爾語系下分芬蘭語族和烏戈爾語族。前者包括芬蘭語、愛沙尼亞語等,后者包括匈牙利語、曼西語等。此外,還有一些語系,如非洲的尼日爾—剛果語系、沙里—尼羅語系(尼羅—撒哈拉語系)、科依散語系,美洲的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以及一些印第安語系,大洋洲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和密克羅尼西亞語系(也有將兩者合為南島語系的),中南半島的南亞語系。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有些語言,從譜系上看,不屬于任何語系,如日語、朝鮮語等,就是獨立的語言。還有一些語言至今系屬不明,如分布于西班牙北部和法國西南部與西班牙接壤地區的巴斯克語、古代兩河流域使用的蘇美爾語等??傊?,當今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種語言。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有10種,它們依次是:英語、漢語、印地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孟加拉語、俄語、葡萄牙語、印度尼西亞語①數據來源:the World Factbook, https://www.cia.gov/the-world-factbook/static/e59a54431ae7d36b1f8b803bac5874fb/Human_World.pdf。要想跨越他國國學之大門而登堂入室,語言是必備的功夫。

與他國治本國之學不同,中國治他國之學在視角、路徑和方法上與眾不同,從一開始就確立比較鏡鑒的治學初衷。除了語言之外,歷史和文化也是各國國學的核心課程,需要下大力氣,洞悉其古今變化之邏輯。在了解其他國家歷史、社會和文化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與本國進行比較、鏡鑒、叩問、求知。此種比較鑒別的過程,不僅是了解他者的知識構建過程,也是反求諸己的知識反思過程,以此來檢驗本國之國學的優劣、特色、屬性,從更廣大的范圍探求真知,開啟智慧。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越是強大的民族,越是重視治他國之學,而越是重視治他國之學的民族,本國的國學才能越發放射出光芒和異彩,只有其國學不斷釋放出新的光芒和異彩的民族,才是真正引領世界的民族。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引領世界,與其歷代學人苦心孤詣、前仆后繼的國別區域研究是密切相關的,歐美之漢學的鼎盛、梵學的玄妙、非洲學和斯拉夫學的博大,都是歐美國家強大的重要根源。

(二)區域國別學的知識之體:地區學

在一國的域外知識體系中,地區學處于主體地位,國別區域研究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圍繞地區學而展開的。一般來說,區域(Area)在英文中是指一個邊界不明確的特定地理地區(Region),它往往服務于特別的目的或者根據人口特征、文化特征或地理特征進行區分識別。出于不同的國家利益或者戰略需要,不同的國家對區域的界定不同,甚至同一國家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上對地區的界定和分類也有很大差異,這一區域概念可能是局部的地區,也可能是覆蓋全球的世界。一般來說,回答整個世界問題的學問,被稱之為世界學(World Studies)或者全球學(Global Studies),而探索某一個特定地區的學問,可以稱之為地區學(Regional Studies)。

迄今為止,關于地區學的內涵還缺乏共識。有的學者稱之為區域科學(Regional Science)。區域科學是指將區域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自然、社會、經濟綜合體)進行研究的科學,著重揭示經濟社會活動的空間分布、區域矛盾和區域分異規律。尤其是,區域科學受到經濟學的開放經濟學理論、新經濟增長理論、克魯格曼新經濟地理學很大影響,導致一些學者將區域科學等同于空間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主要探討國內意義上的城市經濟學、空間經濟學、多區域經濟學、區域結構與區域動力學、區域進化與創新、區域管理與公共政策、全球的或地區的地緣理論與和平科學等,甚至還引入了地理信息科學方法。顯然,作為國別區域研究的地區學并非國內意義上的區域科學,而是致力于探討超越國家的更大范圍的地區發生發展的規律,為了能與區域科學相區別開來,將其稱之為地區學或地區研究(Regional Studies),內容涵蓋其他地區比較、地區化、地區主義和地區間主義等,與前面提及的國別區域研究內涵大致類似。

與國學重點集中于他國過去之學不同,地區學側重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現狀之學,帶有很強的經世致用的實踐意圖,這一界定與目前從事國別區域研究的學者所從事的工作大致相當。從對現狀的關懷角度出發,地區學更關注一國或者某一地區的經濟、政治、社會、法律、公共事務、工商管理、國際關系等實用研究,滿足國家、企業和社會各界對他國基本情況的了解需求,并提供政策咨詢和社會建議。因此,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對地區學的貢獻是最大的,二戰后美國服務冷戰的區域研究(Area Studies)就是地區學的典型。在美國的區域研究中,通過鎖定某一特定國家和地區進行比較研究,既重視不同地區的共性研究,也關注某一特定地區的個性和多樣性,廣泛研究該地區的政治、經濟、產業、法律制度、社會、文化、民俗的學科。關于二戰后美國的區域研究發展情況,在前面章節已有詳細闡述,在此不再贅述。

蘇聯所推動的區域學也是地區學的重要探索。根據俄羅斯聯邦政府規定,由俄羅斯國際關系教育領域的權威高校專家組成區域學教學法委員會,制定區域學的國家標準,規定區域學專業研究地區或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人口、語言、文化、宗教方面的發展進程,為外事交流、信息分析、編輯出版、文化教育、科研和教學活動培養具備全方位專業素質的專業對口人才。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莫斯科大學、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等大學都設立專門的區域學專業,在學習國際關系一般知識的同時,也針對某些特定國家和地區進行專門知識的學習,并注重培養實踐能力,為滿足國家戰略需要和社會需求服務。

地區學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不確定性。與國學研究的確定性不同,地區本身是不確定的,選擇哪些國家作為地區,本身帶有很強的戰略設計味道,而且地區不像國家那么具有確定性和合法性,地區始終處于不停的變化之中。在冷戰期間,東歐地區、高加索地區、中亞地區是隸屬于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對這些地區的研究被納入蘇聯研究之中,統稱為蘇聯學。然而,蘇聯解體后,這些地區紛紛脫離蘇聯,努力探求本國自主發展之路。東歐國家在冷戰后更多傾向于向西歐靠攏,很多國家陸續成為歐盟的成員國,從原來的蘇聯研究轉移到歐洲地區研究的麾下。高加索地區和中亞地區也因為周邊不穩定因素影響而變得動蕩不定,已經很難作為蘇聯研究的一部分而存在。同樣,隨著冷戰的終結、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等因素的變動,地區化的世界正在發生基礎性位移。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哪些國家之間會抱團取暖而轉型為一個有意義的地區,哪些原本是一個戰略地區的國家會分崩離析,這一切都是不確定的,需要地區學或地區研究作出新的回答。

不難看出,地區學在本質上是戰略之學和政策之學,政策研究、定量研究和社會科學相關研究方法是地區學的主力軍。對從事地區學研究的學者來說,在知識結構上,他們是“國別通”和“地區通”,他們必須忙于奔走于地區各地,及時跟蹤和追蹤熱點問題,不僅是一個國家政府決策咨詢會議上的座上賓和智囊團,更是在大眾傳媒各種評論席上的“鐵筆桿”,甚至還是眾多企業、智庫、媒體等社會機構的顧問專家。地區學的學者之所以如此八面風光,完全因為地區學是現狀之學,問診把脈、答疑釋惑、引導輿論是地區學不可回避的社會責任。只有做到對目標對象國和地區無所不通、無所不曉,才能真正滿足國家戰略需要和多樣化的社會需求。

(三)區域國別學的知識之用:全球學

在一國的域外知識體系中,全球學是新的學術增長點,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全球公共問題的日益增多,世界各國和各個地區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責任共同體。面對這一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原有以民族國家為軸心構建起來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體系,越來越難以滿足和適應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對新知識體系的需求。從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國別區域研究的未來時是全球學(Global Studies),全球學是人類社會的未來之學。

20 世紀中后期以來,世界各國的國際問題研究、國別區域研究,甚至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都越來越重視全球性問題的研究,全球學是一門時代新學,是回應全球化浪潮的知識建構需要而產生出來的新學問。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大變局的重要特征是不可阻擋的經濟全球化趨勢,新技術變革日新月異,數字化和智能化成為時代潮流,整個人類日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新冠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進程,人類社會越來越成為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同時,全球性問題不斷涌現,恐怖主義、金融危機、氣候變化、能源資源短缺、大規模傳染病肆虐等跨國性問題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生活,要求人們突破狹隘的民族國家視野來重新審視當今世界,在全球范圍內建構與時俱進的新的知識體系。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全球學應運而生。從20 世紀70 年代開始,以羅馬俱樂部的系列報告為標志,比如《增長的極限》《人類處于轉折點》,世界各地從事全球學研究的機構和隊伍越來越壯大,關于全球化的研究、全球治理的研究和全球政策的研究成為一切人文社會科學關注的焦點。1995 年,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蒙特雷灣分校率先設立全球學本科專業;1997 年,日本東京的一橋大學設立首個全球學碩士專業;2006年,美國羅格斯大學設立了首個全球學博士專業;2012 年,中國政法大學設立全球學博士學位的培養項目,成為中國首個授予全球學學位的研究機構。蔡拓教授、俞可平教授、吳志成教授、楊雪冬教授等一大批學者長期致力于耕耘全球學學科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全球學,又稱全球研究,關注跨國、跨地區的全球現象和問題,綜合運用國際關系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哲學、文化學等理論和方法進行跨學科研究。根據中國政法大學蔡拓教授的解釋,全球學以全球化和全球問題為前提和研究對象,致力于探討全球化時代出現的全球現象、全球關系和全球價值,以探尋全球治理為研究歸宿,以挖掘、解釋全球性問題為學術宗旨,探究世界的整體性聯系和人類作為一個類主體的發展特點、進程和趨勢的新興綜合性學科。全球學包括三組十四個范疇:(1)全球化與全球問題。它們是全球學的時代和學科前提、基礎和歷史背景,也是全球學的內核。(2)全球經濟、全球政治、全球法律、全球文化、全球體系、全球秩序、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會。它們是全球學的外在表征和基本內容,構成了全球學的骨架和主干。(3)全球進程、全球利益、全球倫理、全球性[11],和諧是全球學的價值追求和內在本質。全球學的上述三組十四個范疇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全球化和全球問題是全球學的邏輯起點,全球經濟、全球政治、全球法律、全球文化一起構成了全球學的第一級平臺,全球體系、全球秩序、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會則構成了全球學的第二級平臺,全球進程、全球利益、全球倫理、全球性構成了全球學的第三級平臺,構成了全球學的整體框架和內在邏輯。盡管全球學的體系和邏輯仍處于不斷完善之中,但這一體系的確描繪出了全球學的基本脈絡,邏輯連貫,渾然一體。

全球學是一門日益完善的交叉學科,與眾多學科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是一門獨立的、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同時,全球學也確立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具體來說,全球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方法論全球主義、復雜性科學方法、哲學方法、跨學科方法、比較方法、定性比較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等。所有這些研究方法與國別區域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完全可以在研究過程中協同推進。

總之,國學、地區學和全球學構成了國別區域研究的完整體系。其中,國學研究是國別區域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地區學是國別區域研究的主干,全球學是國別區域研究的新的增長點。上述三門學科分別解決了國別區域研究從哪里來,現在在哪里以及往哪里去的問題,只要在研究過程中將上述三門學科有機結合起來,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國別區域研究的康莊大道。

四、結論與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這一根本要求為繁榮發展新時代的中國區域國別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推進區域國別學過程中,要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區域國別學需要回答時代之問,堅持文化自信,打造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區域國別學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與世界潮流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區域國別學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跨越。中國風格的區域國別學要吸收外來,面向世界,廣泛借鑒其他國家和其他民族對區域國別學的有益成果,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實現中國區域國別學與他國區域國別學的取長補短、互通有無。中國氣派的區域國別學要堅持以我為主,精準定位,實現中國區域國別學在世界區域國別研究中自成一派。

總之,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區域國別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極其繁重的任務,需要以我為主,精準定位,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推進區域國別學交叉一級學科建設的過程中,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加強頂層設計,尊重學科規律,統籌各方面力量、整合國內外資源一起協同推進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和學術創新,不斷走出一條中國區域國別學的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之路。

猜你喜歡
國別區域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國別比較研究
國別成謎的紀王崮春秋大墓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區域
2012年8月不銹板(帶)分國別(地區)進口情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