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的價值及建構

2023-04-18 14:59江蘇省蘇州市蘇州高新區通安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華山園王葉晴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3年22期
關鍵詞:幼兒教師生命幼兒園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高新區通安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華山園) 王葉晴

生命教育課程是幼兒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內容,該課程的開展和建構不能長期停留在理論教學層面,還要結合社會、家庭、幼兒自身特點展開教學。同時還需要提高社會各界對該課程的重視性,在家、社、園三方協作下,為幼兒建構科學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

一、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的價值

(一)有助于推動教學改革

在幼兒教育中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可以讓幼兒從小養成珍視生命、正視生命的意識,還可以掌握生命安全防范技能。顯然,生命教育課程的開設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理念中的健康教育思想,且能有效地推進幼兒教育事業的改革。同時,幼兒教育的改革,也從側面推動了生命教育課程的有效實施,使幼兒園提高了生命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長此以往,在生命教育課程輔助下,幼兒園逐漸摒棄傳統滯后的教學手段,積極把握教育改革方向,逐步將幼兒培養成多層次的健康學生,為今后的高階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二)有助于了解生命的意義

幼兒正處于各項認知形成的黃金階段,在此期間,幼兒教師要做好教育引導工作。生命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也是貫穿幼兒學習生涯的教育工作,因此幼兒教師要積極開展生命教育,使幼兒在早期成長階段便對生命有正確的認知,及時塑造正確的價值觀,為其未來發展打下扎實的思想基礎。但是很多幼兒并不知道生命的概念,也不知道生老病死,這在無形中為教育增加了難度。如何讓幼兒領悟生命概念,懂得愛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成為幼兒教師首要的教育問題。

(三)有助于幼兒懂得關愛他人

由于幼兒年紀小,大部分教師和家長認為幼兒是關愛對象,并沒有考慮到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意識,通過開展生命教育課程,可以讓幼兒懂得每個人的生命有且僅有一次,知道生命的寶貴性,通過生命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寬以待人,學會換位思考,增強幼兒關愛他人的意識。在關愛他人的過程中,幼兒不僅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懂得朋友的珍貴,還可以通過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關愛互動,提高幼兒的包容性,為幼兒健全人格的培養做好準備。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培養幼兒對動植物生命的關愛之心,呵護幼兒純粹的心靈,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四)有助于幼兒釋放生命價值

關于生命的價值,幼兒需要終其一生去探索,而生命的價值并不是一時一刻的成就,而是一個不斷提升自我、追求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對生命寬度的探索,無形中使幼兒的生命更有意義。在幼兒園開設生命教育課程,讓幼兒知道生命是有限的,而如何拓展自己生命的厚度和寬度,便成為他們一生要探尋的事情。而隨著他們對生命概念的理解,他們對生命的“好奇”可以正大光明地提出來,在教師和家長的解惑下,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提升。

二、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建構準則

(一)主體性

生命教育課程的主體是幼兒,在具體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堅持以幼兒為主體原則,通過幼兒特有的學習形式與他人、環境進行互動,探索社會和未知世界,實現自身生命價值理念的構建。因此,生命教育課程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要不斷彰顯幼兒的主體性,為幼兒創造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以及平臺。相較于傳統說教式教學,在新時期背景下,幼兒通過實踐領悟生命知識,掌握生命安全技能。與其一味地對幼兒進行灌輸,不如對幼兒放手,在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的同時,盡可能設計滿足每位幼兒生命發展需求的活動,在教師與幼兒的高效互動中,提升幼兒對生命的感悟力。

(二)本質性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和家長誤認為幼兒教育只是將每個幼兒培養成一棵好苗子,卻忽視了如何教育幼兒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意味著幼兒學習能力不僅要好,還要掌握其他的生命知識、生活技能、勞動技能、社交禮儀以及道德意識等。教育的本質是生命需要,通過教育傳授幼兒正確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態度,這些積極向上的思想將會使幼兒終身受益。在生命教育課堂中,教師通過極具代表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內容,實現傳統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融合,對傳統教學目標進行升華,使幼兒和家長重新定義教育本質,通過生命教育引起家長和幼兒對生命健康發展的重視,為幼兒生命意識的增強做好鋪墊。

(三)生活性

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的開展還需要重視生活性,在授課過程中要不斷將生活與生命教育結合起來,要立足幼兒實際情況,選擇生活中幼兒熟悉的案例和場景,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幼兒的生命觀。一方面,教師要依據幼兒生活經驗進行生命教育,滲透正確的生命觀,促進幼兒對生命教育課程的深入學習;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挖掘幼兒熟悉的生命教育課程內容,如圍繞熟悉的話題展開教學,組織幼兒探索生命起源,只有這樣才能使生命教育課程更具有生活性,發揮其教育價值。

三、幼兒園生命教育現狀

(一)生命教育存在缺失

幼兒教育改革政策推行已久,但是部分幼兒園依然存在生命教育缺失的情況,且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主要是受到了傳統教育的影響,對幼兒所開展的一系列教育措施均有著很強的目的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命教育的推進。近年來,素質教育理念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愈加重視,然而小部分幼兒園依舊采用傳統教育模式,過早地開展幼小銜接教育,使幼兒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理論知識,很少開展生命教育。如此一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幼兒對生命概念的認知出現了差異,對整個幼兒生命教育事業的推進極為不利。

(二)忽視家庭與社會的融入

開展生命教育不僅是幼兒園教師的主要責任,更是社會各界、家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幼兒園在開展生命教育時,要重視與家庭、社會的接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幼兒教師的責任,并沒有主動參與到家校生命教育的共育中,加之父母對孩子頗為寵溺,使得家長忽視了生命教育課程在家庭教育中的延伸。除此之外,很多家長和教師認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多,使幼兒缺乏社會實踐機會,并不了解社會環境中可能出現的生命危險,以至于社會和家庭在生命教育中有所缺失。

(三)教師生命教育素質待提升

調查發現,在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大部分都是由班主任進行講授,而很多幼兒教師的生命教育專業素養并不強,導致生命教育無法達到預期目的,或者是對幼兒產生了一定的誤導。幼兒教師的綜合素養不僅包括職業素養,還包括生命教育心理素養,如果教師自身生命教育知識匱乏,則無法在教學活動中帶領幼兒感悟生命真諦,而生命教育目標不僅是培養幼兒珍愛生命意識,還要讓幼兒懂得生命安全。

四、幼兒園生命教育課程建構策略

(一)提升生命教育重視程度

在幼兒教育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先決條件是幼兒園對生命教育課程的重視,因此,幼兒園要為教師和幼兒營造濃厚的生命教育氛圍,在日常課時安排中凸顯生命教育課程,讓教師提高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提升自己專業素養以及精心備課上。即使是大班的幼兒,對生命的認知也不夠深入,甚至還存在迷茫心理,所以從小班開始進行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科學的生命教育課程的安排,能讓幼兒循序漸進感悟生命概念,在潛移默化中向幼兒輸送生命安全知識,使幼兒從小端正生命觀,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強化幼兒園和教師對生命教育課程的認知,有效推進并貫徹生命教育。

(二)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為了更好地提升生命教育質量,幼兒教師首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框架體系,框架的完整性直接決定了生命教育課程內容質量的高低和優劣,比如,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收集與生命有關的教育資源,并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篩選適合幼兒生命發展特征的內容,不斷進行課程框架的建構。二是根據幼兒的年齡設計教學活動,大、小、中班幼兒年齡不同,對生命的理解和認知也不同,意味著教師要設計至少三個層次的教學活動,分別對大班、中班、小班不同年齡幼兒展開研究,將幼兒特定年齡與生命教育課程之間建立起聯系。

(三)生命教育生活化

關于教育生活化,即幼兒教師應該將生命教育課程與幼兒的生活構建相聯系,這也是生命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生活化教育背景下,幼兒的主體性得到有效提升,而生澀的生命課程知識也變得通俗易懂。無論是對幼兒教師,還是對幼兒,生活化教育不僅能提升教育質量,還能提升幼兒學習效率。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普遍喜歡小動物,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征,帶領幼兒觀看小馬出生的視頻,在小馬出生后,看到小馬堅強地站起來,引導幼兒感受生命的頑強。再或者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丑橘,讓幼兒利用丑橘搭建積木,擺成美麗的圖案,這時再問幼兒“你還覺得丑橘丑嗎?”讓幼兒懂得丑橘也具有獨一無二的生命力。

(四)發揮社會、幼兒園和家庭聯合作用

在幼兒生命教育課程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社會、幼兒園和家庭聯合作用。其一,全社會要加大幼兒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投資力度,主要是生命教育課程的研究,研究適齡幼兒生命教育課程,為幼兒園生命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還可以為教師和家長提供多樣化輔助資料。其二,幼兒園作為生命教育的主陣地,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責任。其三,家庭對幼兒生命安全意識的培養也起著重要作用,家庭生活是幼兒日常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家長可以從細節入手,對幼兒園教育進行有效的延伸和監督。以常見的兒童溺水為例,每年暑假期間均會發生溺水事件,而預防兒童溺水不僅是教師的責任,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幫助。在社會方面,需要加強溺水安全宣傳,尤其是附近有水域的村莊,要做好應急準備;在家庭方面,則要照顧好孩子,與孩子一起觀看溺水新聞,通過生活化方式讓幼兒懂得深水區的危險;在幼兒園方面,幼兒園需要在暑假之前做好生命安全告知,還可以傳授幼兒防溺水技巧,加強幼兒安全意識,三管齊下共同提高幼兒生命安全防范意識。

(五)積極開展養殖活動

養殖活動是生命教育課程的常見形式之一,幼兒在播下植物種子之后,就要對自己的植物負責,保護植物生命。在此過程中,需要幼兒對其精心呵護和照顧,種植活動還可以融入親子教育,鼓勵家長和幼兒共同養殖。首先,在每學期開始,幼兒選擇一顆自己喜歡的植物種子,如草莓、黃豆、小雛菊等,教師要避免對幼兒進行強制性種植,只有幼兒感興趣的植物,他們才能長期堅持照料。其次,幼兒選定種子之后,與家長一起合作種植,借助互聯網查詢其生長喜好,如黃豆喜暖,在種植后要為它提供一個溫暖的環境,且要保證環境溫度不低于14℃。再次,在養殖過程中要求幼兒做好種植記錄,將種子發芽、生長、結果這一過程記錄下來,如有的幼兒種植失敗,則鼓勵他們分析原因,及時補種。最后,隨著種子的成長,幼兒對收獲的盼望得到滿足,且可以真正感受到植物生命的寶貴,也可以從中領悟到生命的力量。

(六)在日常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課程并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在幼兒園日常教育中,教師可以將其與其他基礎課程、區域活動之間建立聯系,根據班級幼兒實際教育計劃,制訂合適的生命教育計劃,最大可能地提升日常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緊密性。比如,在手工活動中,教師可以邀請幼兒一起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如如何正確使用剪刀、小刀等,可以提問幼兒“如果不小心割傷,要采取什么應急措施?”“是用酒精還是碘伏消毒呢?”通過生活化問題提升幼兒基礎醫療能力,提高健康服務能力。再如,地震安全知識教育中,可以有效地融入生命教育,掌握防震本領,在擁擠通道中如何避免被踩踏,這些都是生命教育課程內容之一。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挖掘生命教育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聯性。除此之外,幼兒園還需要將生命教育與園區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通過生命教育研究,進一步優化現有的文化建設方法,如制定標語、制作園歌,培養幼兒的歸屬感,在展現幼兒園品牌形象的同時,提升幼兒園文化團隊內涵。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生命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可以端正幼兒對生命的認知,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通過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生命的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懂得珍視生命、尊重生命。

猜你喜歡
幼兒教師生命幼兒園
我愛幼兒園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策略
歡樂的幼兒園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愛“上”幼兒園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