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時代需要培養具有主體精神的學習者

2023-04-18 15:24尹后慶
教育傳播與技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建構學習者學會

尹后慶

我們身處時代的飛速進步之中,同時也經歷著世界的紛繁復雜和多變。過去的幾年里,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經濟起伏,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層出不窮地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使得人們面臨的挑戰陡然增加。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另一方面,人們又處于信息海嘯的包圍,井噴式的虛假消息紛至沓來。人們擔憂新技術是否會加速網絡虛假信息的生成,教育是否會滯后。對此,我們始終需要關注兩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智能時代的教育要培養學生什么樣的能力與素養?智能時代的教與學又會迎來怎樣的挑戰與變革?

對于這兩個問題,中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作出一些回應。然而,ChatGPT 的出現再次警醒我們,在課堂里容易被教授的內容在實際生活中可能變得容易被數字化和自動化所替代。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把教育目標從灌輸知識轉為培育素養,我們的課堂需要解決的是把知識為本的教學轉變為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把講授為中心的課堂轉變為學習為中心的課堂。這個轉變的關鍵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面對復雜問題的解決能力、社會和情感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因此,我們今天的學習應該在這樣的情況下作出改變。

我們期望的學習是學會探究。學習的本質是對問題的探究,學習過程既是使學習者能夠對外部世界的問題進行探究,同時也實現自己精神家園的建構。后者就是朱熹注《大學》講到的“誠意、正心”,“誠意、正心”也是人們學習的本意。學習不再是把外部世界的知識裝進腦袋里面去,而應該是在持續的自我發現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中,去探索世界、認知自我、發展理性。如果課堂上的學習能形成很多問題去激發學生的思維和討論,學生自己在真實情景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而且問題的解決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束縛,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樂于評論,這樣的學習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它對于社會的發展與創新也是重要的。

我們追求的學習是學會質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會質疑就如同掌握了在信息海嘯中突圍的武器。但是,我們的學生往往缺乏提問的能力,過于依賴老師的講解和答案,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是膚淺的,缺乏主體的學習意義。在當今時代,問題和探究不僅貫穿于學科知識結構的形成過程中,貫穿于學習認知結構建立過程中,還貫穿于能力結構的建構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問題和探究能夠為學習者建立起主動的學習意義。這種意義是學習者探索世界、認識社會、發現自我的動力源泉,也是實現自我覺醒與心靈成長的原生動力。為此,我們需要引導他們經歷真問題、真探究的學習過程。通過持續的問題探究,學習者可以不斷地產生新視角、新發現、新思考、新行動,從中釋放出無窮無盡的創造力,并對人類文明和先進文化產生堅定的價值認同。

我們還期望學習能夠讓學生學會擔責。學會擔責是實現學習者自我覺醒與心靈成長的關鍵。面向未來的學習方式,我們應當擺脫功利主義,回歸教育本源?;貧w教育本源的重要標志是學習者主體精神的確立。一個面向未來的學習者不應是社會中的冷漠旁觀者,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建構者。當他發現了許許多多的為什么,并通過行動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時,在他身上就會產生火花,并由火花燃成火焰,因而產生許許多多屬于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改造社會、改變世界的沖動與責任。

無論是科學學習還是人文學習,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具有主體精神的學習者。隨著2024 年的到來,我們迫切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加快學習方式的變革。如今,在技術和教育的競賽中,技術發展的速度令人嘆為觀止,它遠遠超越了教育。這使得我們的教育體系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教育進入了需要重新適應的艱難時期。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需要奮發有為,讓更新了的學習面向更好的未來。

猜你喜歡
建構學習者學會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學會分享
建構游戲玩不夠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學會分享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