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重構

2023-04-18 17:44馬春霞
南昌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生命

馬春霞

(伊犁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伊寧 835000)

隨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暴露出教育內容、形式僵化,教育缺乏實效性等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未能及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重構勢在必行?!吧窘逃崩砟顝娬{的是充分尊重學生,體現出教育本質與教育功能?!吧窘逃崩砟钍墙逃粩喟l展的體現,更是教育回歸生命本源的詮釋。將“生本教育”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體系重構中,突出個性教育作為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手段,強調的是讓廣大教育工作者更多地關注“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教育方法,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是重點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吧窘逃崩砟畹闹笇?有利于加快重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步伐。然而,在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體過程中,“生本教育”理念貫徹尚存在問題和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善。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內涵

“生本教育”理論要求教育者根據受教育對象的發展實施教育,其根本特征在于鼓勵受教育對象主動“學”,而非教育主體“教”?!吧窘逃崩碚撘允芙逃龑ο鬄榻逃K端,根據受教育對象的需求制定教育本源、目的、過程,體現“生本教育”的本質。[1]“生本教育”認為學生是實施教育的主體,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自然生命,將師生間的情感作為教育紐帶,兼顧學生的文化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獨立的人格。

(一)確立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大學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成為適應社會生活的獨立個體。大學生在參與各類活動中能夠促進自身注意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也有利于提升意志等感知能力;在加強文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強調大學生重視身體鍛煉,保證其身心共同發展。從根本上看,大學生全面發展意味著在身體、心理領域的綜合發展?!吧窘逃崩砟钫J為大學生作為生命體的全面發展,而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綜合素質、知識、創新能力、個性的發展。[2]由此可知,“生本教育”理念的教育目標與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有較多重合部分,二者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這一目標上具有一致性。

(二)強調學生主動構建的教學過程

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于日常交往和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在校課堂教學、開展講座等積累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基礎知識,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同時學生也能通過實踐活動將理論外化于行,使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逐漸成為自己的觀點、道德信念。通過長期實踐,學生學到的思想道德知識升級成為學生思想感情的一部分。[3]學生的思想道德又反作用于實踐,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這一過程體現著學生主動思維的建構,意味著學生應自發主動地培養思想政治素養。學生以日常生活的體會和思考為主要學習需求,將自身的感悟轉化為自己的思想、行為、精神,這也就是學生主體性的展現。我國教育學家郭思樂教授在研究中發現,一旦明確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整個生命的發展并實現學生作為生命主體的價值,就能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教育之中,同時使教育本身獲得生命力。[4]此時,教育便真正實現了訴諸生命、依靠生命、回歸生命的目標。教育主要圍繞實現生命主體的目標,這是教育解決問題的途徑,也是實施教育的新思路,這一過程即為“生本教育”?!吧窘逃敝匾晫W生主動構建的過程,因此“生本教育”對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三)建構促進學生生命整體協調發展的教學內容

“生本教育”理念認為教育應當以人的生命為本,因而教育應當給予生命充分關注,教育內容應當與人的成長發展需要契合,而教育形式應當符合人的發展路徑。學生作為生命個體,主要表現為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高校應整合學生知識、能力、品德要求,構建具有生命意義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如在講解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兼顧基礎理論與課外時政知識,同時融入倫理道德教育、法學教育。在培育學生的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價值,尋找在學習、生活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方法。[5]在協調學生知識、能力、品德的教學內容的同時,必須體現對學生生命個體的尊重,學生能夠構建精神世界,真正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重構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能通過重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對提升大學生生活質量、生命發展產生正向作用?;凇吧窘逃崩砟?高校應從教學內容、課程結構、教學方式與過程評價等方面探尋重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策略。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現狀

郭思樂教授最早提出“生本教育”理念,并將這一理念引向教育實踐。運用“生本教育”理念將其內在價值、倫理行為、教育形式緊密相連,真正促進教育本質與教育功能的釋放,“生本教育”理念實現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構建?!吧窘逃崩砟钍墙逃钊氚l展的體現,是教育對回歸生命本原的詮釋。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生本教育”理念強調轉變教師思維,指導教師注重學生的個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積極將個性教育作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主要手段,關注思想政治教育“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教育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歸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當下,“生本教育”理念已經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認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對學生德育的教育,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實踐作用,體現知識與德育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統一性。在現代化技術手段應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體現出新的教育方式,不僅做到了更新教育理念,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熱情,學生積極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自身的德育修養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生本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呈現出新思想、新方法,教育成效顯著。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重構策略

1.立足學生生命成長制定課程規劃

教育是具有生命意義的事業,保證每個人能夠發揮自主性,獲得需要的情感、技能是教育最基本的職能。教育應當致力于促進學生生命的和諧發展,同時關注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吧窘逃崩砟盍⒆銓W生的生命發展制定教育體系,基于學生的生命發展制定教育體系意味著教育者需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有著深入了解。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的教育體系必須具有實踐性、個性化的特征,這一教育體系強調尊重學生的信仰,兼顧學生心理、人格的發展,以培育學生自主、創造的生命整體為前進方向。關乎學生生命成長的課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體驗中獲得創造性思維,同時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新的認識,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動性逐漸增強。高校教師將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知識講解過程轉化為學生主動體驗的實踐性環節,極大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同時,基于生命教育理念構建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蘊含著發展生命的內涵,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生命主要表現在自身的成長與發展。生命成長也是個性體現、自我發展的過程,有著深刻的人文價值?!吧窘逃崩砟钜蠼逃咧靥骄扛咝K枷胝谓逃w系中的動力因素與發生機制,實現學生情感表達的教育目的,從追求某一具體目標過渡到行為取向,在這一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體現著高校對學生意識形態與實際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視。

2.確立以生為本的和諧課程文化意識

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應當是富有生命力的、開放的動態系統,而和諧的課程文化意識能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重構,使思想政治教育朝著尊重學生生命成長的方向發展?!吧窘逃崩砟钕轮貥嫺咝K枷胝谓逃w系包含三方面的基本內涵。一是指“均衡”內涵,“生本教育”理念重視尋求能使學生的能力、知識與素質均衡發展的教育途徑,體現著文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配合,這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成為引導學生尋求生命意義的重要課程。二是指“多樣”內涵,即引導學生構建適合自身的個性化課程,為學生追求個性,促進自身發展提供便利。三是指“整體”內涵,這一內涵要求教育主體促進學生與教育內容的互動,同時增進學生間的溝通交流,將整個教育活動的全過程都視作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耙陨鸀楸尽崩砟钍箯V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準確地把握教育的本質,從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中重塑教育思維,不斷探索與掌握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從本源上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教育的本質是提高生命質量、提升生命價值,在“以生為本”理念下將新時代人文知識、生命教育內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創新發展,促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以生為本”理念高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主要特征是靈活、轉變、聯結,能夠關注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構建具有開放性的課程內容

在“生本教育”觀念的指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應當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服務于學生發展的全過程,同時要貼近社會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緊緊圍繞學生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如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建設現代化社會過程中經濟發展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從“生本教育”理念內涵中,可以清晰地理解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兼有對生命的尊重與理解和對生命情感的啟發。實現教育促進生命個體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個體實現生命價值。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課堂教學主要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結合,是探尋德育教育與思政理論教育平衡的構建過程。在“生本教育”理念和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內容,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生活的校園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相結合,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教學內容的時代性。當前,我國經濟、科技、政治等領域發生著新變化,但也產生諸多的社會問題,大學生作為重要的社會群體之一,其思想隨著社會變化而變化。然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老化,因此教育者應該從教材、課程入手進行教育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內容應當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在聽取學生的意見與建議的前提下,講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課堂教學案例也要具備啟發性,貼近學生實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能夠基于教材、課程本身開展創造活動。思想政治課程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位置,倡導學生作為構建教育體系的參與者,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本教育”理念。

4.探索科學、活躍的教學模式

“以生為本”理念為指導,強調廣大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以學生為主體,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為目標。一直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部分學生視為較為枯燥的課程,不少學生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在“以生為本”理念融入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呈現豐富的教育項目、教育內容、教育方式,這會改變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給學生的刻板印象,教育體系更加人性化,顯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發展優勢,樹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中的教育形象,使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在不斷探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中,高??梢試L試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藝術學科進行跨學科交融,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歷史、黨史等學科知識跨學科交融,同時也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藝術表達,引導學生關注思想政治學科,激發學生能夠主動探求教學內容,實現對思想政治理論的深刻理解。在“以生為本”理念下,教師導入一些開放性的教學題目,根據時事引入生動的教學案例,運用現代融媒體進行教學模式創新,并大膽鼓勵學生發表觀點,在發表觀點后給予及時評價,引導學生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下提升自身素質。教師在踐行“以生為本”理念下積極摸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完善、整合教育方式,促進教育方式更加科學化。

5.完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構建教育體系必須科學、有效,這不僅需要經過教學實踐的檢驗,更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撐全面體現“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是不同的個體,在“以生為本”理念下,教育回歸學生的本性教育,注重個性教育,為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加了一定的教學難度。由于學生個體差異性,學生在理解力、創新性、主動性等都有所不同,即使在“以生為本”理念支撐下,對學生的教育也未必能做到因材施教,實現高校教師對所有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更是不現實的。因此,多元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清晰地體現出一種教學方法、一門教學內容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影響,為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模式提供評價前提。完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不但要具備可以量化的對于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筆試部分,更要有對學生的行為表現、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項目、社會活動等的評價內容。將學生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態度,課堂表現狀態、成長狀態等細節內容囊括其中,使教學評價體系從量化和質性評價全面結合,體現新時代“以生為本”理念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的影響,確認“以生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全過程教學成果反饋,全面真實地體現學生成長狀態,促進“以生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科學構建。

三、結 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積極探索。要積極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保障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豐富教學內容、方法、管理機制、評價體系等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與吸引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提高能力。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中,必須要時刻圍繞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立足學生生命成長制定課程規劃,確立以生為本的和諧課程文化意識,構建具有開放性的課程內容,探索科學、活躍的教學模式,完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為學生主體性的激發創造必要條件,滿足學生作為獨立生命的發展需求與期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積極貢獻。

猜你喜歡
生本教育理念生命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探索
關于小學數學單元感受小研究設計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