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眼江西發展新要求拓寬‘兩山’轉化新路徑”研究(筆談)

2023-04-18 17:44黃細嘉吳淑琴
南昌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現代化文明生態

劉 兵,黃細嘉,殷 劍,吳淑琴

劉 兵

(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黃細嘉,惠 榮

(南昌大學江西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昌大學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

殷 劍,李梁平

(上饒師范學院校長、教授;上饒師范學院講師)

吳淑琴

(中共資溪縣委書記)

高標準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①

劉 兵

(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① 本文系作者在南昌師范學院“著眼江西發展新要求 拓寬‘兩山’轉化新路徑”學術研討會上的專題報告,發表時稍作改動。

習近平總書記時隔四年再次親臨江西考察指導,并在南昌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規格之高、意義之重,對于江西而言前所未有,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老區的親切關懷、深情大愛,廣大干部群眾深受感動、倍感鼓舞。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對江西提出了“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善作為”的殷切期望,明確了堅持把共抓大保護擺在第一位、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主動力、堅持把服務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重要使命、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堅持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任扛在肩上等“五個堅持”的重要要求,并希望江西支持生態優勢地區做好生態利用文章,把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為江西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江西作為唯一兼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的省份,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責任“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加快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

2023年7月,中國共產黨江西省第十五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將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作為重點打造的三大高地之一,對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共江西省委提出的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當前,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省委、省政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高標準高質量落實到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情上,腳踏實地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推動江西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效

近年來,江西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論述,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和生態環境“高品質”協同并進,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全省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穩居全國第2。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2年獲全國優秀,生態質量指數居全國第3。江豚時隔40余年重返南昌主城區贛江江段,“江豚微笑”“萬鳥齊翔”成為美麗江西生動名片。

二是綠色發展水平快速提升。2022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27.1%、40.5%,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躍居全國第4位,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突破50%,“綠色發展”靖安模式、贛南產業扶貧模式得到習近平總書記點贊。

三是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邁上新臺階。生態文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全面建立,連續8年由省政府向省人代會報告生態文明建設情況,35項改革舉措、36項改革成果案例在全國推廣。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論壇、婺源篁嶺、大余丫山、鄱陽湖觀鳥季等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作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牽頭部門,江西省發改委積極統籌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制定印發工作要點,縱深推進年度重點任務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制定并推動綠色發展、“雙碳”、生態綜合補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政策實施;江西連續2年榮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制度創新和模式探索國務院督查激勵,國家先后在江西召開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生態綜合補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等全國現場會。

二、加快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面臨的現實挑戰

一是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壓力不小。江西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交通運輸結構偏公,面臨著推動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使命。

二是環境治理能力與生態保護要求還不適應。城鎮生活污水管網等歷史欠賬較多,工業園區環境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還面臨較大挑戰。

三是良好生態資源與生態產品價值轉換還不通暢。生態資源產業化利用規模偏小,叫得響的品牌不多,生態產業鏈條不強,市場化投融資機制不完善,與先行省份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四是生態文明制度集成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仍有待提升??绮块T改革措施的協同性、系統性有待加強,規劃、政策、制度還需進一步統籌銜接。

三、聚焦聚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的重點任務,奮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江西篇章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江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以“雙碳”工作為引領,始終牢記“一個囑托”,聚焦打造“一個高地”,努力做到“四個走前列”,全面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一是始終牢記“一個囑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是江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方針、總綱領、總遵循。要牢記囑托,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努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二是聚焦打造“一個高地”。中共江西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提出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這是新時代江西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要全面貫徹省委工作部署,以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為工作主線,協同推動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江西。

三是努力做到“四個走前列”。其一,以“雙碳”工作為引領,努力在綠色低碳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全面落實“1+N”政策體系,有計劃分步驟推進“碳達峰十大行動”,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建筑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深化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力發展航空、電子信息、鋰電和光伏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大力培育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未來產業。

其二,以“兩山”轉化為戰略路徑,努力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上走在全國前列。重點圍繞產業化利用、價值化補償、市場化交易,持續優化核算評估制度,建成全省統一的生態產品信息共享與GEP核算平臺,健全生態資產評估機制和評估方法,積極培育第三方評估機構和專業評估人才。建立健全市場交易機制,探索建設省市縣三級生態資源儲蓄運營平臺,引導和鼓勵生態資源和權益性資產收儲聚集,推行規?;\營。大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綠色有機農產品產業鏈,做大做強油茶、毛竹、藥材等林業特色產業,積極培育研學科普、民宿經濟等新業態。

其三,以系統保護修復治理為主要抓手,努力在生態環境質量上走在全國前列。扎實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狠抓大氣、水、土壤等重點領域污染治理,有效管控環境安全風險。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深入推進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廬山國家植物園建設,積極創建井岡山國家公園,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深入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示范省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全方位打造富有贛風鄱韻的城鄉人居環境。

其四,以“多元要素”為支撐保障,努力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上走在全國前列。統籌推進生態文明領域法律制度修訂,縱深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打造一批生態文明改革攻堅示范樣板。實施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探索建立重點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持續推進排污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碳匯市場化、綠電/綠證交易,探索生態環境綜合治理EOD等新模式。加快構建具有贛鄱特色的生態文化體系,引導全社會爭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兩山”轉化理論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①

黃細嘉,惠 榮

(南昌大學江西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昌大學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

① 本文系作者在南昌師范學院“著眼江西發展新要求 拓寬‘兩山’轉化新路徑”學術研討會上的專題報告,發表時稍作改動。

習近平總書記2005年8月15日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山”理念在中華大地結出累累碩果,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對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總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本質要求、戰略安排和重大原則。不斷推動實現“兩山”轉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一、“兩山”理論與中國式現代化內涵的共性特征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有機組成部分,可以說,其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是人、自然和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所取得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皟缮健崩碚撌切聲r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要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共生共榮,既“富”又“綠”,體現了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體現的是人類的目的性需要與和規律性需要的統一,體現了當今世界生態文明的基本特質,是走向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遵循。

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集中體現。

“兩山”理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聯系體現在:高度的科學性,都是在尊重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原則基礎上,確定發展方法與路徑、發展方向與道路;徹底的革命性,都是在徹底剔除不合理的發展方法和方向的基礎上,自我革新、自我革命,樹立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新發展道路;強烈的人民性,堅持環境即民生的鮮明立場,使人民能夠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享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多樣的生態福祉;鮮明的文明觀,無論是“兩山”轉化理論,還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無不貫穿著生態文明理念。由此可見,“兩山”轉化與中國式現代化有機統一于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之中。

二、“兩山”轉化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

“兩山論”超越了傳統工業社會“先污染后治理”發展模式的窠臼,真正找到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推進的現實途徑,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方法論。

第一,“兩山”轉化是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的重要依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發展進程中,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現代化素質的提高,環境意識、健康意識逐步從萌發到占據重要位置,對生態環境問題日益關注,對生態環境質量日趨敏感。中國式現代化以集體主義為邏輯,以全民共建共享為原則,踐行“兩山”理念,將我國人口規模巨大這一獨有特征轉變為生態治理的巨大優勢,實現“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的愿景,更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走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第二,“兩山”轉化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核心理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生態文明作為一種高級文明形態,既是人類現代文明體系的基礎,又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其核心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是自然基礎、資源基礎、要素基礎,是共生的必要前提;金山銀山是發展愿景、前進動力、現代表征,是和諧的必要前提。堅持踐行“兩山”理念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第三,“兩山”轉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在主體覆蓋上,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在指涉向度上,共同富裕不僅包括豐裕的物質經濟福利,也同時體現為生態文明等更高層次的福利保障,鮮明彰顯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獨特優勢。踐行“兩山”理念,不斷轉化生態優勢、強化生態功能、實現生態價值,成為我國經濟新增長點、發展新動能。拓展“兩山”轉化通道,變“生態資源”為“富民資本”,是對傳統發展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變革,既是實現生態富民的最佳路徑,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第四,“兩山”轉化是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的特殊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生態文明建設,既要靠物質,也要靠精神?!边@一重要論斷突出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對于有機統籌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重要意義,是以“兩山”理論為核心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豐富、深化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用實際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需要物質層面的持續保障,也需要精神層面的鼓舞,這與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追求不謀而合。

第五,“兩山”轉化是實現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的創新理論?!皟缮健崩碚撜蔑@了當今世界生態文明的基本特質,體現了繼承性和創新性的統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我國積極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向聯合國交存《巴黎協定》批準文書,支持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積極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響應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生態系統恢復十年”倡議,為推動自然資源和生態保護全球治理貢獻出中國力量。

三、中國式現代化內在規定“兩山”轉化的實踐要求

“兩山”轉化與中國式現代化,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需要將這二者密切關聯、協同推動。

其一,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中國”為目標引領,厚植“兩山”轉化生態優勢。從對中國基本國情科學把握的維度看,生態資源的制約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決定了我們不能走美歐現代化道路,要求我們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突出位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實現“真發展”與“好發展”的有機統一。助力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的整體保護和有序利用,使自然資源稟賦多樣性的價值和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厚植“兩山”轉化生態優勢。

其二,以推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基本遵循,打通“兩山”轉化實施路徑。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綠色經濟運行,讓“綠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是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的經濟,是“兩山”轉化的內在要求。高質量發展要求經濟發展高效、社會發展協調、制度建設健全、環境發展良性,跟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并進的發展異曲同工。要深刻領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引導和強化綠色消費理念,積極探索綠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構建綠色流通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打通“兩山”轉化具體實施路徑,助力物質與精神文明協調統一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其三,以構建人口巨大和共同富?,F代化的長效實現機制為政策保障,夯實“兩山”轉化法制根基。中國式現代化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態環境需要,讓優美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為此,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完善生態文明立法體系,持續加強生態環境法治建設,構建為人口巨大和共同富?,F代化服務的長效法制和政策保障機制,夯實打造生態文明發展新范式的法治根基。

其四,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發展道路為中國方案,彰顯“兩山”轉化中國智慧。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觀,倡導全球生態治理的共享原則,以平等協商的態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確保全球生態治理成果公平公正惠及每個國家和全體人類?!皟缮健鞭D化理論是對新時代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關照,是保護和改善生產力的全新價值理念。該理念把自然生態環境視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活躍因素,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貢獻了中國智慧。

拓寬“兩山”轉化新路徑 實現鄉村振興新發展①——上饒望仙谷景區踐行“兩山”理論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殷 劍,李梁平

(上饒師范學院校長、教授;上饒師范學院講師)

① 本文系作者在南昌師范學院“著眼江西發展新要求 拓寬‘兩山’轉化新路徑”學術研討會上的專題報告,發表時稍作改動。

2023年10月10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江西省生態旅游資源豐富,拓寬生態旅游“兩山”轉化的新路徑,著力化解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對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上饒望仙谷將昔日礦區變成4A級景區,成為江西踐行“兩山”理論的又一典范,并成功打造江西鄉村振興的“上饒樣板”。望仙谷的案例對推動江西生態旅游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具有一定的經驗與啟示作用。

一、望仙谷踐行“兩山”理論帶來四個蝶變

(一)從滿目瘡痍廢“礦區”到綠水青山靚“景區”

望仙谷是花崗巖峰林地貌,1998年開始逐步成為著名的花崗巖板材基地。但由于技術落后,石材廢水將河水染成了牛奶色。政府于2011年引進九牛文旅公司開發,如今望仙谷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礦山一躍變成國家AAAA級景區、“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二)從礦停業衰窮“荒山”到業態興旺富“金山”

當年石材產業關停,礦山成為荒山,約5000名礦工失業,村民失去主要收入來源。景區自2020年對外開放以來,2021年游客量達到10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5億元;2022年達到10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65億元;預計2023年游客量可達300萬人次。

(三)從打工經濟向“外流”到旅游經濟往“回流”

石材產業關停后,因未找到接替產業,當地居民選擇外出打工,望仙、上鎮、大濟等行政村漸漸變成空心村。景區的興起增加了就業崗位,吸引人才回流。景區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使其戶均年增收達到4萬元以上,并帶動當地周邊就業5000余人。

(四)從舉步維艱空“絕望”到共享紅利滿“期望”

受限于貧瘠的土地、落后的交通,當年望仙鄉發展總體陷入“絕望”。景區的發展推進了農村供水、電、氣、排污等基礎設施改善,森林覆蓋率提升至81%。群眾投身旅游發展,一改過去耍賭博、搞迷信的陳風陋俗,鄉村環境和精神文明得到有效提升。

二、望仙谷踐行“兩山”理論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經驗與啟示

(一)構建生態治理新體系:探索生態治理的“三綠”模式

1.政府“關停+政策機制”的復綠模式。一是政府關停采石產業,錨定生態旅游道路。二是制定礦山修復行動方案,引入生態修復資金,爭取省流域生態補償資金、申報專項債、包裝項目融資約10億元。三是建立長效管控機制,實現區、鄉、村三級“河長”全覆蓋,并建立環境應急管理隊伍。

2.市場“改造+變靚美化”的增綠模式。一是開展生態專項整治工程,采取植樹種草、回填礦坑等措施,恢復生態。二是實施景觀提升工程,推進核心景區打造、景觀變靚提升、污水處理等工程建設。三是構建生態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通過生態產品的交易獲得門票、旅游消費等收益,形成生態保護市場體系。

3.群眾“監督+常態保護”的守綠模式。一是開展縱深化宣教活動,通過宣講、標語、“村村響”等形式宣傳。二是持續開展造林綠化活動,鼓勵居民利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四房”空閑土地,栽植綠化樹種及經濟果林。三是搭建鄉村治理大數據平臺,建立鄉村治理大數據平臺在望仙鄉試點。

(二)塑造生態宜居新風貌:探索宜居宜游的“三復”模式

1.再現夯土風貌的“復原鄉村建筑”模式。一是尋找建筑文化根基,復原地域風貌,使用夯土、碎石為原料,傳承贛東北傳統建筑形制。二是因山就勢布局,就地取材建設,保持錯落有致分布,營造形態各異無一重樣的特色。三是通過古建筑易地搬遷,復興古村風貌,復原老宅10余棟、古街1條,仿建古宅40余棟。

2.再造鄉愁故鄉的“復活鄉村生活”模式。一是構建鄉村生活居所,景區民宿、客房數量達到2600間,打造出古樸的鄉村生活居所。二是激活鄉村味蕾記憶,匯聚贛東北紅糖、造紙、布染等十多個傳統手工坊和小吃店。三是復活鄉村村莊文化功能,重建曬場、圖書館、戲臺等公共空間,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3.再生地域文化的“復興鄉村文化”模式。一是讓非遺民俗文化活起來,為橋燈、串堂班等非遺搭建藝演平臺。二是主打跨越千年的望仙文化,依托史料、傳奇、在地文脈點亮望仙谷傳奇,打造沉浸式體驗劇。三是固態展示非遺手工藝和文創商品,保留鄉村生產方式、風俗習慣,再現鄉村鄉土文化。

(三)開創產業興旺新局面:探索網紅景區的“三新”模式

1.緊跟國家號召善借“新時代”政策東風。一是爭取“點狀用地”政策為項目落地謀出路,將景區納入集鎮規劃,解決用地指標問題。二是依托政府“保姆式服務”為項目推進做支撐,制定土地、資金、行政審批等環節的支持措施和辦法。三是爭取“財政扶持”為項目持續添動力,落實旅游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2.立足懸崖特色構筑“新IP”品牌符號。一是挖掘IP符號,樹立“懸崖望仙”IP地標。二是讓IP落地消費,營造體驗IP場景,通過“仙俠盛典”“盛月游俠”“跨年盛典”等活動,創造沉浸式體驗空間。三是延伸IP產業,提升IP價值鏈,通過手工作坊、民宿酒店等延伸旅游IP產業鏈。

3.順應文旅潮流破解“新媒體”流量密碼。一是創新景區設計,打造景區“網紅點”,設計出38間懸空民宿、圖書館和白鶴樓等景點。二是建立頂流媒體推廣機制,吸引頭部、腰部達人推薦,對播主提供1至2萬元補貼,對一般網紅減免門票、免費食宿。三是搭建草根共生平臺,引發去中心化裂變,發揮“草根”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力量。

(四)創造共同富裕新生活:探索紅利共享的“三創”模式

1.搭建商鋪永不收租的“創客空間”模式。一是創立“一店一品”模式,打造農產品和非遺工坊40余間。二是建立“永不收租”模式,以永不收租、共創共享的方式經營。三是構建“創業合作”模式,商家店鋪統一由景區進行店鋪外部設計、營銷運營和引流,營業景區店鋪已超過135家。

2.構建利益巧妙分配的“共創共享”模式。一是創新店鋪利益“532分配”模式,所有消費進入統一賬戶,店鋪收益占50%、景區占30%、店鋪間平衡調配占20%。二是建立聯農帶農利益共享機制,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組建農業合作社,帶動500余人參與。三是“兩保一增”帶動鄉村富裕,保障脫貧兜底,帶動100余戶貧困戶脫貧;保障穩崗就業,在公司穩定就業的村民達150余人;增強集體經濟收入,周邊民宿客棧已達1500余家。

3.帶動居民共同富裕的“大眾創業”模式。一是延伸旅游農業產業,周邊新增各類農業經營主體82家。二是打造旅游民宿業態,緊鄰的樟澗村由2家民宿發展到40余家。三是建構全域旅游格局,在華壇山、望仙、鄭坊、石人、清水、煌固6個鄉鎮發展全域旅游,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20萬元。

三、生態景區踐行“兩山”理論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錨定“一個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現代化,又要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卑l展生態旅游,實現鄉村振興,要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論”理念,錨定“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持續提高農村生活質量,讓廣袤山鄉成為廣大農民樂享現代化生活的幸福家園。大力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人們愿意走進農村,渴望“望得到山、看得到水、感受到鄉愁”的最大期盼。

(二)把好“兩個關系”

一要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辯證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撬動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新天地。二要處理好利益相關者的分配關系,實現主體多元化、業態多樣化,豐富和創新生態旅游的產品體系,完善生態產品價值轉換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動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三)保持“三個堅定”

一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堅持新時代“三農”工作根本遵循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方略。二是要堅定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把傳統村落風貌和現代元素結合起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讓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三是要堅定文化自信,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凝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合力。

全力推進“兩山”轉化的資溪實踐躍上新臺階①

吳淑琴

(中共資溪縣委書記)

① 本文系作者在南昌師范學院“著眼江西發展新要求 拓寬‘兩山’轉化新路徑”學術研討會上的專題報告,發表時稍作改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西時強調:“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全面綠色轉型,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边@為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推進綠色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資溪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為抓手,積極踐行“兩山”理念,逐步走出了一條“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之路,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稱號。資溪縣在推進“兩山”轉化實踐中,主要作了以下探索。

一、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全力守護一方純山凈水

自2002年確定“生態立縣”發展戰略以來,我們視“生態”為“生命”、把“環境”當“眼睛”,二十余年如一日保護生態環境。

一是以最有力的舉措推進生態保護。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全面啟動實施新“八大標志性戰役、30個專項行動”,系統實施“最優森林、最凈溪河、最美山城、最真鄉村”四大工程,持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提升攻堅戰,努力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資溪的空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綜合質量持續領跑全省,生態環境綜合指數(EI)位居全國前列。

二是以最有效的手段推進生態治理。堅持把山水治理和城鄉建設、產業發展、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每年安排3000萬元以上用于城鄉環境整治等生態文明項目建設,并引入社會資本6億余元參與生態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維護管理。創新落實“河(湖)長、林長+警長”生態綜合執法機制,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縱深推進國家林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強城鎮、農業和生態的管控和引導,嚴格落實耕地、生態、水資源三條環境保護紅線,全縣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等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以最嚴格的制度保障生態發展。落實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要求,編制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先后關閉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拒絕了一大批與發展戰略不相符合的產業項目,有效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發展。在全省率先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探索建立“先評價、后建設”項目開發機制、生態環境訴訟機制,創新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企業承諾與雙隨機抽查制度等十項制度,為保護綠水青山提供長效機制。

二、堅持生態創新的理念,全力打通“兩山”轉化通道

立足良好自然稟賦,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路徑。

一是摸清生態底數。以第三次國土資源調查和第七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為契機,在全省率先開展縣域GEP圖斑級精算,聘請專業團隊推進GEP核算數字化平臺建設,編制生態資產和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參與起草《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規范》江西省地方標準,形成“縣—鄉鎮—村—圖斑”四級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為每一個生態圖斑都貼上“價值標簽”。2021年,資溪縣生態產品價值(GEP)為376.13億元,同比增長2.7%,是當年地區生產總值的7.25倍。

二是搭建轉化平臺。堅持把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的思維,借鑒銀行存貸理念,在全省率先成立“兩山”轉化中心,搭建起“四中心一平臺”(生態價值評估中心、資源收儲中心、資產運營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資產交易平臺)的內部組織架構,通過實體化運作,收儲山林、河湖等生態資源資產20余項,總價值超過20億元。同時,創新“兩山”金融服務機制,在全省率先開展“一行一品”,試點推進“森林贖買抵押貸款”“特定資產收費權支持貸款”“林權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竹木產業鏈金融”“面包貸”等產品,為生態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目前已落地河道經營權抵押貸款2億元、“VEP+項目貸”500萬元,“森林贖買抵押貸款”榮獲全省金融創新一等獎,森林收儲運營改革入選中國改革2022年度典型案例,牽頭制定的《“兩山”轉化中心運行管理規范》作為江西省地方標準正式實施。

三是推動“雙碳”試點。對標國家“雙碳”戰略部署,依托“智匯資溪”縣校合作平臺,聯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8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撫州(資溪)碳中和實踐創新中心”,系統開展生態產品碳排放量化核查等探索,完成全球首單縣域碳盤查,2021年全縣溫室氣體凈排放量為-14.1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榮獲全國首個縣域“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核查聲明證書,資溪“整竹砧板”“大莊戶外竹材”獲得全國首次頒發的“吸碳產品足跡證書”。探索零碳會議,第十五次黨代會、中國森林康養大會等活動均實現“碳中和”。開展碳匯金融試點,創新金融支持林業碳匯價值實現,制定林業碳匯權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鼓勵縣域內金融機構加強碳金融產品的開發與對接,在全省率先落地“百?!ぬ紖R貸”,個人碳幣貸授信1300多萬元;發放林業碳匯權益質押貸款1.83億元。資溪入選全省“雙碳”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員名單。

三、堅持生態賦能的思路,全力推進綠色產業發展

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導向,以優質生態為產業發展賦能增值。

一是做強低碳工業產業。資溪是“中國面包之鄉”,借助圣農集團和面包“大軍”,圍繞建設生產、研發、培訓、集采“四個中心”的目標,打造了面包食品產業城,形成了以“圣農肉類食品加工和面包烘焙食品”為主的食品產業鏈,面包食品產業城創成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資溪面包師”代表江西省唯一勞務品牌,榮獲全國勞務品牌專項賽三等獎。資溪也是中國特色竹鄉,按照“產城景”融合發展思路,突出專業建園、科技立園、文化興園,建設了全省首個竹科技產業園,以雙槍科技、竺尚竹業、未家家居等為代表的一批竹行業龍頭企業落戶資溪,形成以戶外重組竹板材、室內竹家居為主攻,竹機械、竹粗加工為配套的產業鏈條,加快推動毛竹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竹產業發展優勢。第十二屆中國竹文化節于2023年10月26日至28日在資溪開幕,受到廣大參會嘉賓和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

二是做優旅游康養產業。以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引領,以打造“金資南”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區為契機,持續深挖山水資源,形成了以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大覺山為龍頭,以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支撐的生態旅游發展格局,全縣旅游正由觀光型向度假型加快轉變,資溪連續4年被評為全省旅游工作先進單位,先后榮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江西省“風景獨好”旅游名縣稱號。以唱響“文化撫州、夢想之舟”品牌為契機,持續深耕“生態+康養、運動+康養、醫療+康養”等新領域新業態,南源民宿獲評省級五星民宿并正式通過國家甲級民宿初評。資溪先后榮獲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全省首批“美麗活力鄉村+民宿”聯動建設先行縣。

三是做大現代農林產業。堅持按照工業化思路發展農業,一體化推進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區等建設,成功創成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圣澤901”白羽肉雞成功首發出籠并入選全國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典型案例,被農業農村部列入白羽肉雞全國唯一主導品種。按照金字塔發展林業思維,緊抓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機遇,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林權收儲23.15萬畝,推動生態資源集約化、產業化,樹牢“大食物觀”,大力發展以筍竹兩用林、仿野生靈芝、食用菌等為特色的林下經濟,全縣林下經濟種植面積超過8萬畝。

猜你喜歡
現代化文明生態
邊疆治理現代化
請文明演繹
“生態養生”娛晚年
漫說文明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