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改革研究

2023-04-19 18:36訾孝輝王安杰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創新改革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

訾孝輝 王安杰

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是由于技術的創新,使得信息的傳播具有了數字化、交互化和信息化的特點,與此同時,它也給大量的互聯網使用者帶來了一個具有很高的開放性和很強的時效性的信息世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傳播范圍和傳播效果。在新媒體構建的信息世界里,通過 QQ,微博,微信,抖音等媒體平臺,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達到信息的即時傳播和充分互動。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的沖擊下,我國的社會網絡化水平不斷提高,各個產業都呈現出了網絡特征。在此基礎上,對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創新改革展開研究,以供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時代;影響;創新改革

引言

新媒體的興起,給廣大聽眾帶來了更為便利的獲得資訊和知識的平臺。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掌握著在新媒體平臺上,可以進行發布與傳播消息的話筒,因此,隨著新媒體的不斷增多,對人們進行篩選的困難也隨之增大。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的虛假消息和錯誤消息。

一、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看技術方面的問題。新媒介自身就是以數字視聽技術、信息存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為依托,以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新媒體技術可以給思政課堂帶來嶄新的變化,讓學生在學習 APP、社交軟件等的幫助下,可以擴大思政學習的途徑,而老師也可以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幫助下,將文字的思政教學理論知識,轉變為多種方式的視頻、音頻、圖片等,再加上老師精彩的思政板書講解,可以打造出一堂精彩紛呈的思政靈動課堂,讓師生的思政學習、教學更具趣味。其次,從“職能”的觀點出發。與常規的媒介相比,新媒介具有大數據分析、個性化服務等多重作用,可以在將觀眾分成不同的類別之后,利用新媒介本身的信息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即時的信息公布的優越性,讓觀眾可以得到更多的選擇。這有利于拓展教學思維,讓思政教育能夠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更有價值的探討,比如現在很受歡迎的“線上+線下”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就是以新媒體的優點為根基,可以在線下課堂思政教學的基礎上,構建出以線上慕課、微課等為代表的各種形式的線上教學,讓思政教育變得更加立體。

二、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虛擬化與碎片化的介體挑戰

大學生是高校黨建與思政教育的對象,在傳統的工作方式下,他們一直處于消極的狀態,所有的教育工作的組織和實施都是由老師來進行的。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的虛擬的信息,這些信息的傳播存在著不確定性,因此,人們很難分辨出這些內容的真實性,同時,還缺少了對這些內容的有效的監督,這就造成了在高校中,在確定黨組織的黨建與思政課主題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困難,因此也就沒有辦法進行具體的教學工作。

(二)發展進程緩慢

盡管目前,大學的網絡基礎建設已經相當完備,但是,許多大學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教育機制的了解,導致他們不能將其它學科中的優良觀念和方法融會貫通,從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根據現代教育理念,理論創新的根本在于實踐創新,保證理論創新的發展對于推進實踐創新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許多大學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中存在的最前線的矛盾,也沒有能夠利用一個高層次的工作平臺,把自己的思想觀點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這就導致了許多創新的經驗很難在大范圍內得到有效的推廣,導致了整個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緩慢的問題。這一現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教學規模的擴大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三、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改革的實現策略

(一)搭建新媒體教育平臺

在新媒體的背景下,大學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推動其適應新的發展,并將其與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相結合,構建現代化的教育平臺等,促進其適應新的發展特點,從而促進其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好地將其教育功能發揮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優點和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會,利用新媒體,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改革。特別是構建新媒體教育的平臺,在此基礎上,大學思政教師要注重構建新媒體的矩陣,為提高信息的傳播力和滲透力,增強信息的傳播力和滲透力。構建新的媒介矩陣,可以分為水平和垂直兩個層次。在這當中,構建一個橫向矩陣,具體表現為了大學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多種平臺的運用,比如:對社交類平臺、新聞類平臺、短視頻平臺進行綜合運用,保證了在線思想政治教育擁有更大的覆蓋面。

(二)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學效果

當前,大學思政課正面對著教師普遍偏老、高學歷教師數量不足、研究成果較少等問題,同時,新媒體環境下對大學思政課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主體,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就必須強化思政師資的力量,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高水平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新媒體時代給思政老師的教學模式帶來了新的思考,這就需要老師們在課堂上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得爐火純青,并與圖片、聲音、視頻等手段相結合,從而讓思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所以,大學要對老師們進行定期的培訓,讓他們的教學方法與時代的發展需求相適應。除此之外,大學還應該積極地采取相應的措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從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新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畢業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件長遠的工作,必須要在全國、全社會、全校園的齊心協力下,促進傳統的教學工作與新媒體的深入結合,對已有的資源進行最優的配置,從而進行結構的調整,才能持續地創造出一個新的理念。在這個進程中,還必須借助信息化和網絡技術,來應對一些外在的問題,大學要起到領導的效果,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觀念,自覺地去引導和引導大學生,向他們展示一些與他們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思辨教學,提高教學工作的魅力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龐廣永.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創新思考分析[J].陜西教育(高教),2021(01):15-16.

【2】鄺家旺,張一星.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4):52-53.

【3】陳建旭.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研究[J].知識經濟,2020(15):77+79.

【4】劉蓉.論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創新[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2):167-168.

【5】李杰.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思路[J].智庫時代,2018(36):26-27.

猜你喜歡
創新改革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改革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