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華德莊園》中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審思

2023-04-19 03:24王艷麗劉知國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福斯特霍華德克斯

王艷麗,劉知國

《霍華德莊園》中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審思

王艷麗,劉知國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教學部,安徽 蕪湖 241002)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霍華德莊園》主要以瑪格麗特和海倫兩姐妹尋找真愛和精神居所的經歷為主線,描述現代社會初期英國中產階級人們之間的矛盾、隔閡和沖突,進而揭示人們遭遇的種種精神生態困境,堪稱一部發人深省的經典佳作。從精神生態視角審思《霍華德莊園》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頗具現實意義,它既能體現福斯特極富創造性和前瞻性的精神生態價值觀,又能為當代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啟示。

福斯特;《霍華德莊園》;精神生態;迷失;冷漠;焦慮

一、引言

作為20世紀初期英國杰出的批評家、理論家、散文家和小說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 M. Forster,1879—1970)一生共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其中,《霍華德莊園》被視為福斯特早期最優秀的作品,堪稱英國小說由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轉型時期的經典。小說主要以瑪格麗特和海倫兩姐妹尋找真愛和精神居所的經歷為主線,描述了現代社會初期英國中產階級人們之間的矛盾、隔閡和沖突等,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經典佳作。在《霍華德莊園》中,福斯特用清新淡雅的語言深刻地揭露了愛德華時期城鎮都市化及工廠機械化背景下,生活在倫敦城的中產階級人們所遭遇的種種精神生態困境。

根據中國知網數據檢索可知,1994年8月7日至2023年10月25日以“《霍華德莊園》”為主題發表的中文文獻總量為138篇,其中包括期刊論文84篇、碩士學位論文50篇、博士學位論文3篇和會議1次。對上述文獻成果進行梳理發現,大部分國內外學者主要從生態女性主義、敘事學、人文主義思想、文本分析等視角解讀小說中的“聯結”思想和“焦慮”主題,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有13篇。其中,曉峰、秋風(2001)和夢杳(2005)從電影敘事學角度解讀《霍華德莊園》中的人物形象。[1-2]岳峰(2005)從人文主義思想方面分析小說的“聯結”主題并指出“這種‘聯結’往往是借助于隱匿在人際關系中的婚姻母題來闡述的,福斯特希冀通過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聯結’給普遍疏離的世界注入溫情、睿智和靈魂,最終拯救冷漠頑固的心靈”[3]。岳峰(2006)再一次重申小說中“聯結”主題并指出“福斯特式的‘聯結’其本質上是一種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和人道主義者對工業文明帶來的種種不‘和諧’進行補救的方法”[4]。王青青(2010)認為福斯特所推崇的“聯結”實質上是用生態主義和女性主義的視角重新審視世界,并從生態女性主義視角對小說進行解讀,解構長久以來存在的人與自然的分離,男權社會的男女不平等,以及人與人之間嚴格的等級觀念,從而達到社會與自然及社會內部的和諧統一。[5]唐瑩(2010)通過分析文本中的詞匯、敘事及話語手段揭示小說中所表達的“聯結”愿望。[6]同年,胡強和肖科苗在論文《一部典型的“英國狀況”小說——論福斯特<霍華德莊園>中的焦慮主題》中提出,“小說《霍華德莊園》的中產階級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示了轉型時期人們的精神狀況、價值標準和倫理取向”[7]。首次關注小說中人物的“精神狀況”。此后,國內學者們紛紛將小說中主要人物在文化層面所反映的“精神狀況”作為研究焦點,如2012年許婭的《單一反諷還是雙重反諷?——論<霍華德莊園>對自由—人文主義全民文化觀的深層反思》、2017年納海的《尋找英倫的神話:<霍華德莊園>中的“英國問題”和國民性》、2019年文蓉的《“找家”的書:<霍華德莊園>中的共同體重塑》和2022年苑輝的《<霍華德莊園>中的文化與國民性重塑》[8-11]。然而,以“生態”為主題發表的文獻總量較少,更鮮有人對小說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進行全面系統的審思。

精神生態學是現代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傳統的自然生態主義不同,主要關注的對象是社會生活中的人。[12]魯樞元(2000)在《生態文藝學》中提出精神生態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精神主體的健康成長;二是一個生態系統在精神變量協調下的平衡、穩定和演進,即內在關系如人的內在精神生活的平衡和穩定,外在關系如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和諧?!盵13]當精神變量無法有效地協調生態系統平衡時,人作為精神主體便無法健康成長,甚至出現各種精神生態失衡現象,如“人性的極度扭曲導致精神的匱乏,信仰的不斷缺失導致精神的困頓,愛與被愛能力的喪失導致精神的混亂”[14]。朱鵬杰(2010)指出“精神生態的平衡與健康是解決地球生態危機的關鍵”[15]。故分析《霍華德莊園》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頗具現實意義,既為我們了解福斯特超前的精神生態思想提供了契機,又能為構建和諧的現代社會提供價值啟示。

二、《霍華德莊園》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

福斯特筆下的《霍華德莊園》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主要表現為施萊格爾姐妹愛情觀的迷失、亨利和查爾斯父子情感的冷漠和倫納德?巴斯特的焦慮等。從精神生態視角審思小說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態失衡現象,剖析造成精神病癥的原因,進而探索在社會高速發展時期,如何重構健康的精神生態,探尋實現精神生態和諧之方法,意義重大。

(一)施萊格爾姐妹愛情觀的迷失

福斯特筆下的施萊格爾姐妹(瑪格麗特和海倫)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富有、敏感而又不乏善良。在父親理想主義觀念的熏陶下,注重精神追求,有著豐富的內心生活,但在感情方面毫無經驗,可謂是一片空白。姐妹倆自信美麗、家境殷實,整日醉心于倫敦城里的各類思想沙龍和文藝社團,努力塑造著她們遠離凡塵的精神世界,希望生活永遠像文學作品中描寫得那么美好和諧。然而,與威爾科克斯一家和倫納德?巴斯特的相遇把她們拉回了現實世界,打破了她們這一平靜而又美好的愿望,進而使她們的愛情觀出現了短暫的迷失。

施萊格爾家的姐姐瑪格麗特是位知識豐富、富有想象力的中產階級“少女”。與亨利?威爾科克斯結婚之前,她始終保持著獨立自主的個性。之后與亨利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愛德華時代中產階級上層女性對愛情的迷?!,敻覃愄刂砸藿o亨利,一部分原因是出自一位“老姑娘”的恨嫁之心。在瑪格麗特看來,她既不像海倫那樣年輕,也不像貴族小姐那么富有,一個有身份地位的人看上了她,恰巧填補了她的情感遺憾。另一部分原因是當亨利表白時,她正為找居所而困擾。如若嫁給亨利,便不必再為“找房子”發愁。此外,她還看到了亨利身上現代人的“奮斗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促進了社會發展,讓我們擺脫了“原始荒蠻的生活”。她也洞察到亨利的生活缺乏激情和對“舊的文明”的尊重。于是,瑪格麗特便想通過婚姻來改造亨利,激發亨利潛在的情感活力,彌補他精神世界的空虛?!半m然他老練成熟,她或許還是可以幫他建起一座彩虹之橋,把我們內心的平淡與激情聯結起來”。換句話說,瑪格麗特愛上的不是亨利這個具體的人,而是愛上了自己頭腦里的某種思想和理念。在某種程度上,瑪格麗特起初同海倫一樣,對于愛情的理解有所偏頗,認為愛情就是一種救贖。

施萊格爾家的二女兒海倫朝氣蓬勃富有活力,性格上熱情率直、同情心泛濫,對愛情擁有美好的憧憬。在與威爾科克斯家相處的過程中,海倫第一次接觸到了新的思想,這種思想讓她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讓她頭暈目眩。即使亨利?威爾科克斯先生駁斥她推行婦女選舉權的主張,粉碎她男女平等的愿望并稱她為傻妞,她也不介意,反而對威爾科克斯先生增添了些許崇拜,不僅違背了自己的初心,而且心甘情愿接受威爾科克斯一家的說教。甚至當施萊格爾家長期奉行的文明禮貌的觀念被一個一個打破時,她還暗自思忖“我被虛偽的說教蒙蔽了,撕開這層偽裝,對我來說也是好事”[16]23。此時,海倫并沒有意識到她已經偏離了自己所要追求的精神信仰,沉迷于物質享樂而無法自拔。這一切都為海倫對保羅懵懂的愛情幻想埋下了鋪墊。雖然海倫與保羅素未謀面,但通過周圍人的描述和自己的幻想,海倫誤以為保羅是一位陽光、溫暖、勇于承擔責任的紳士,能夠給她帶來“積極向上”的思想。此時,她已天真地將保羅認定為自己一生的靈魂伴侶。正如小說中描寫的:“她的所思所行,一呼一吸,都在默默為迎接保羅做好準備。保羅就是她命中注定的那個人?!盵16]23直到威爾科克斯家的小兒子保羅到來,一切的幻想成為現實。在與保羅曖昧熱吻后,保羅的懦弱害怕,以及威爾科克斯一家人的若無其事讓海倫頓時明白了自己的愚蠢,并產生了對愛情的絕望和迷茫。結束與保羅的荒誕戀情后,她才意識到當時只是著迷于威爾科克斯一家的活力,并不是對某一個人的愛。而在與倫納德?巴斯特的關系中,海倫則更多的是出于同情、憐憫和愧疚。當得知他們提供的錯誤信息導致巴斯特夫婦毫無生活來源,快要餓死時,海倫的同情感、愧疚感被激起。于是在某個夜晚,兩人產生了共鳴,發生了一夜情。事后,海倫回憶道“兩次都是因為孤獨,都在夜晚,事后都有恐慌”[16]311。從海倫的兩次情感經歷可以看出,正是海倫的沖動及對精神世界的完美追求導致了她內心的孤獨失落和絕望,使自己的愛情觀出現了短暫的迷失。

施萊格爾姐妹的感情經歷,映射了工業革命后期,現代人一方面享受著身體的舒適,另一方面也承受著“精神異化”的煎熬。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在深陷精神生態困境時容易做出荒謬的決定,進而承受無盡的感情挫折,付出昂貴的代價。盡管如此,福斯特依舊呼吁在迷茫與絕望中的人們,嘗試各種方法來拯救英國現代社會中 “發育不良的心”,不惜以“愛情與婚姻”為代價達到聯結的效果,也要將物質生態與精神生態“調和”起來。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通往和諧的道路很多,何必以“愛情與婚姻”為橋梁。由此可見,福斯特想要通過創造和諧的生態環境來拯救日漸衰落的帝國的迫切愿望和執著之心。

(二)亨利和查爾斯父子情感的冷漠

在貧富差距極大的愛德華時代,實業者們過度癡迷于物質財富的積累和享受,而對精神層面的生活不屑一顧,以致整個社會彌漫著金錢的“銅臭”味。福斯特筆下的亨利和查爾斯父子正是這一時期實業者的象征,他們一方面信仰物質財富至上,倡導“金錢萬能論”。另一方面對待親情、友情和愛情極度淡薄。由于人性的淡漠和扭曲,他們長期飽受著精神層面“恐懼和空虛”的煎熬。

小說中被諷喻為“奧林匹亞神”的亨利?威爾科克斯是一位成功的生意人,更是物化時代精神生態異化的典型代表。[17]在亨利潛意識中,物質財富勝于一切,精神情感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值一提。他一貫秉持的觀點是“文學和藝術除了有益于磨煉性格,都是胡說八道?!辈⒐虉碳阂姷卣J為自己的內心從不貧窮。然而,對威爾科克斯太太遺囑的蔑視、巴斯特失業的無視和海倫未婚先孕的鄙夷無一不體現其精神的空洞和情感的冷漠。小說中,房屋霍華德莊園與其說是威爾科克斯太太的陪嫁之一,不如說是其情感的依托和精神家園的象征。為了使其精神和情感得以延續,威爾科克斯太太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寫下遺囑:“我要讓施萊格爾(瑪格麗特)小姐繼承霍華德莊園?!盵16]95亨利在得知遺囑內容后,腦海里閃現的詞語竟然是“背叛”“荒唐”,并絲毫不顧及太太露絲的遺愿,也無意探究露絲將霍華德莊園贈給瑪格麗特的深刻寓意,無情地將遺囑焚毀。原因竟是他將霍華德莊園視為其物質財產的一部分,而他的財產不容外人分割,這將其冷漠自私的一面暴露無遺。足以見得,在物質財富與精神情感面前,亨利會永遠堅守其“初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當巴斯特因失業食不果腹選擇向亨利尋求幫助時,亨利情感的冷漠和內心的虛偽被進一步呈現。在埃微婚禮上,亨利遇到了自己在海外殖民地時期的情婦雅基??吹綒v經身心折磨而落魄的舊日情人,亨利并未心生憐憫,而是因擔心自己的聲譽受損而命人將其趕出。更是在得知雅基的現任丈夫是巴斯特時,殘忍地拒絕了幫助。之后,更將巴斯特的失業歸為“鞋子夾腳”事件,并冠冕堂皇地告訴旁人,巴斯特的失業與貧窮是由底層階級基因里自帶的“好逸惡勞”的低劣品質導致,與自己“善意”的提醒無關。事實上,這位可憐的巴斯特先生恰恰是聽從了他“好心”的建議而失去工作的。對巴斯特失業的無視證明亨利內心的虛偽和情感的冷漠至極。亨利在得知海倫未婚先孕的消息時,內心對其充滿了鄙夷與不屑。當瑪格麗特請求讓妹妹海倫在霍華德莊園休憩一晚時,為了維護自己在人前塑造的美好形象和物質利益,他在故作“掂量”后冷血地拒絕了,并美其名曰“住旅館更舒適”。由始至終,亨利考慮的只有自己的聲譽和利益,全然不顧未婚妻瑪格麗特的感受,并在激烈的爭論中,完美地呈現了其“虛偽”“自私”“冷漠”的一面。

“人皆為己”是威家大兒子查爾斯的座右銘。查爾斯為了自身的“享受”隨意踐踏自然環境和人的自尊。汽車是他喜愛的交通工具,而汽車疾馳后的灰塵把路邊艷麗多彩的花草染成了白色,還有一部分進入了村民的呼吸道。此時,查爾斯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卻將責任歸咎于人們沒有在路上鋪柏油。甚至當朋友汽車碰到一只狗還是貓時,只是留下司機處理后續。最后,還得意地說是只“爛貓”??梢?,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逐漸疏離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部分人不再敬畏自然,反而多了一份冷漠。當查爾斯得知巴斯特是海倫未婚先孕的“罪魁禍首”后,便拔劍揮斥瘦弱的巴斯特先生。由于查爾斯的“魯莽和沖動”導致了巴斯特的死亡。然而,他卻用“死翹翹”這種調侃的語氣形容巴斯特的死亡狀態。由此可見,查爾斯對巴斯特之死沒有絲毫自責和內疚,反而“愚蠢”地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巴斯特這種人就應該受到教訓。為了維護所謂的“好名聲”,竟將他人死亡當作兒戲,查爾斯?威爾科克斯人性的冷漠由此可見一斑。

亨利和查爾斯父子在精神生態層面的空虛,以及“冷漠”的利己主義思想導致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種種沖突和生態困境,也造成了威爾科克斯太太突然離世和查爾斯鋃鐺入獄的悲劇??梢?,福斯特在現代社會初期便意識到資本貪婪的本性及精神貧乏的危機,必將造成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衰落。同時,為我們做出警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我們要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相互協調,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為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時代活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而培養人們團結奮斗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價值追求。同時,教導人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憐愛之心,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為創造美好和諧的社會提供應有支撐。

(三)倫納德?巴斯特精神的焦慮

生活在社會轉型時期的小人物往往會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各種無形的控制與壓迫,無法控制和掌握自己的命運,進而引發內心無盡的焦慮。

小說《霍華德莊園》中,倫納德?巴斯特作為資產階級的小職員,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卻對高雅的藝術有著強烈而又執著的追求。精神的理想化與生活的現實化使其飽受著孤獨與焦慮的長期煎熬。巴斯特來自中產階級的最底層,與那些“上流人士”相比,他在禮儀、才智、健康和人緣方面要稍遜一籌。貧窮讓他無法專心追求精神生活的富有,“打記事起,他總有需要操心的事情,總有些事情讓他不能專心的去追求完美”[16]38,這種物質與精神的嚴重失衡所導致的精神生態困境是巴斯特痛苦、焦慮的根源。

與施萊格爾姐妹的初識,是加劇巴斯特痛苦的催化劑。在一次高雅的音樂會上,由于海倫的“粗心”錯拿了他的爛雨傘。結果,倫納德卻憂心忡忡,無法安心欣賞貝多芬美妙的音樂?!八趺匆餐涣四前驯煌档挠陚?。是的,雨傘是真正的糟心事。在莫奈和德彪西身后,那把雨傘縈繞不去,如鼓點般持續不停?!盵16]38一把海倫不以為意甚至都不知道是“圓頭柄”還是“鉤柄”的滿是窟窿的“破傘”竟讓巴斯特如此痛苦和心懷焦慮。為了取回這把“破傘”,他寧愿跟著瑪格麗特徒步繞路了很久。只因為這把雨傘是他在所謂民主的呼聲下躋身中產階級上流社會的象征。倘若失去它,他就會跌落深淵,就此“煙消云散”。貧窮讓他萌發對人性的不信任,懷疑施萊格爾姐妹的好心,更認為“邀請他進屋喝茶”是一場騙局。然而,這一切猜測只是局限于他狹隘的思想“正經女人”不會這么做,他們的這種做法完全是因為“居心不良”“心術不正”和“冷漠無情”,進而緩解其內心的焦慮,增加其可笑的階級優越感。但其臆想很快被饑餓感揭破,“空空如也的肚子開始呱呱亂叫,告訴他,自己是個傻瓜”[16]44。

失業使巴斯特內心的焦慮感達到了高潮。在玻利菲昂火險公司任職時,巴斯特像機器一樣機械地完成公司任務,不與同事交流,對公司經營狀況更是“一無所知”。當施萊格爾姐妹告知他公司運營情況不妙時,巴斯特“崩潰”了,內心的焦慮瞬間轉化為憤怒,更是沖兩姐妹發起火來:“我不需要你們的恩惠,我不想喝你們的茶。我本來很開心的,你們干嘛要擾亂我的生活?!盵16]140施萊格爾姐妹善意的提醒,以及外在的生活壓迫使巴斯特寢食難安,內心更是充滿了無盡的憂慮。巴斯特為了擺脫其精神生態困境,選擇換工作月余后,很不幸地遭到了裁員,進而徹底淪為了中產階級的棄兒。巴斯特努力嘗試后,最終還是跌入了深淵,其內心備受打擊,精神極度焦慮?,F實的苦悶使巴斯特無力改變自身的困境,企圖通過精神追求而躋身中產階級上流的愿望破滅。自此便一蹶不振,依靠親人朋友的接濟度日,過著“職業乞丐”般的生活。外在環境的壓迫和自身的焦慮使巴斯特逃避責任,選擇“躺平”般的生活,最終不堪重負走向“死亡”。

福斯特筆下的倫納德?巴斯特“不是個體,而是一個案例”[18],他所代表的是現代社會初期千千萬萬個在機械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被扭曲的產物。福斯特更希望借助巴斯特的悲慘遭遇,警示現代人盲目追求精神富有而忽略物質財富的積累是不可取的。同樣,被現實擊垮,選擇“躺平”逃避現實的行為也終將走向破敗。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有良好的心態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即使深陷困境,也應重拾信心,有“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志氣,爭取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結語

如前所述,《霍華德莊園》描述了現代社會初期以中產階級為代表的英國人在物質、文化與精神等方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痕,并由此導致人們跌入了精神生態困境的深淵。從精神生態視角對小說中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加以審思,不難發現福斯特在反思人與自我精神生態問題的同時,對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彰顯了其極富前瞻性的精神生態價值觀。[19]他在小說中呼喚人們將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聯結起來,并督促現代人重新審視物質與文化和精神的關系。小說中,福斯特強調只有將新舊文化彌合起來,讓精神生態達到平衡和諧的狀態,社會發展才會更有希望,才能行穩致遠??傊?,《霍華德莊園》蘊含了福斯特對人們精神生態問題的深刻哲思,飽含幽默和反諷,極具社會批判意義。從精神生態視角審思該作品中主要人物面臨的精神生態困境,發現福斯特超前的生態價值觀,不僅能為我們解決社會現實問題提供有益參考,也能為我們當下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益借鑒,更能為我們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價值啟示。

[1]曉峰,秋風.左手與右手交鋒——穿越維多利亞時代的10部經典愛情電影[J].電影文學,2001(4):29-3.

[2]夢杳.霍華德莊園[J].電影評介,2005(6):73.

[3]岳峰.E.M.福斯特小說中的婚姻母題[J].名作欣賞,2005(20):9-14.

[4]岳峰.沖突·融合·隔膜——《霍華德莊園》的“聯結”主題解讀[J].南昌大學學報,2006(1):152-156.

[5]王青青.生態女性主義視域下的《霍華德莊園》[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10(4):218-220.

[6]唐瑩.對立下的“聯結”——對《霍華德莊園》的文體解讀[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3):76-79.

[7]胡強,肖科苗.一部典型的“英國狀況”小說——論福斯特《霍華德莊園》中的焦慮主題[J].外國語文,2010(5):7-11.

[8]許婭.單一反諷還是雙重反諷?——論《霍華德莊園》對自由-人文主義全民文化觀的深層反思[J].國外文學,2012(3):110-118.

[9]納海.尋找英倫的神話:《霍華德莊園》中的“英國問題”和國民性[J].外國文學,2017(4):14-26.

[10]文蓉.“找家”的書:《霍華德莊園》中的共同體重塑[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19(4):119-124.

[11]苑輝.《霍華德莊園》中的文化與國民性重塑[J].中國圖書評論,2022(8):86-97.

[12]趙謙.昆德拉《身份》中人物的精神生態困境審思[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16(2):89-91.

[13]魯樞元.生態文藝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8.

[14]劉知國.論愛德華·摩根·福斯特小說中的生態思想[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3-57.

[15]朱鵬杰.中國“精神生態”研究二十年[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0(5): 45-52.

[16]E.M.福斯特.霍華德莊園[M].巫和雄,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

[17]文蓉.《霍華德莊園》:追求失落的精神家園[J].綏化學院學報,2015(11):38-40.

[18]Norman Page. E.M.Forster[M].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7.

[19]劉貽偉.論《霍華德莊園》中福斯特的社會關懷[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17(5):42-47.

Ruminations on the spiritual-ecological predica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Howards End

Wang Yanli, Liu Zhiguo

Based on the vision of two sisters, Margaret and Helen, for finding true love and a spiritual home, Howards End , written by Edward Morgan Foster, is regarded as a thought-provoking classic, which describes the contradictions, estrangement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middle-class people in England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modern society, and reveals the spiritual-ecological predicaments that people encounter.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uminate on the spiritual-ecological predicaments confronted by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owards E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ecology, not only reflecting Forster's creative and forward-thinking spiritual-ecological values, but also offer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temporary harmonious society.

Foster; Howards End; Spiritual ecology; Loss; Indifference; Anxiety

2023-11-02

安徽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22AH052732);安徽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23AH052290)

王艷麗(1988- ),女,山東嘉祥人,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助教,碩士。

10.13685/j.cnki.abc. 000723

I561.074

A

1671-9255(2023)04-0063-05

猜你喜歡
福斯特霍華德克斯
Robin Hood!
吉祥物
吉祥物
第六章 珀克斯的生日
??怂箍?7.5億美元收購Infor EAM
偷畫的人
充分滿足K歌電影兩大需求 Linx(林克斯)CRMS-SERIES 5.1音響系統
維權事件
Glaucus/格勞克斯 GL609(DLCS01A)
布萊絲·霍華德:表演是我最好的證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