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路徑

2023-04-19 12:22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媒體化紅色思政

李 鵬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江蘇 鹽城 224005)

引言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作為主旋律文化,紅色文化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新時代,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融媒體傳播模式應運而生。該模式充分整合網絡、電視、廣播、書籍和報刊等傳播媒介的優勢,形成了融合發展、協同創新的格局[1]。融媒體的發展不僅為傳播紅色文化提供了便利,也極大地改變了新時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深刻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簡稱“思政教育”)理念的創新。發揮融媒體優勢,積極探究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教育的價值和路徑,對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推進紅色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

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豐富思政教育資源,創新思政教育方式,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一)有利于豐富思政教育資源

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紅色文化是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新時代大學生感悟紅色歷史的重要載體,具有精神激勵、道德培養和價值引領等重要價值。高校借助融媒體技術,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能夠突破時空限制,進一步豐富思政教育資源,對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升華道德境界、塑造價值觀等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融媒體技術能夠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運用融媒體技術,物質樣態的紅色文化資源可以以文字、視頻、影像等數字化形式呈現出來,進一步豐富思政教育資源。其次,融媒體技術能夠深入整合紅色文化資源。隨著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融媒體技術可以打破時空界限收集并整合分散于各地的紅色文獻、文物等資源,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2]。最后,運用融媒體技術有利于迅速傳播紅色文化。以融媒體技術為支撐的紅色文化資源傳播能夠跨越時空限制,快速為各地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二)有利于創新思政教育方式

運用融媒體技術傳播紅色文化不但能夠整合更多紅色文化資源,而且有利于創新思政教育方式。一是促使教學方式更加新穎。融媒體技術的運用促使思政課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多種媒介手段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二是促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種媒介手段的應用使沉浸式思政教育得以實現,使大學生對紅色文化遺產的感悟有身臨其境之感,思政學習獲得感得以增強[3]。三是促使高校思政教育更有針對性。在融媒體技術支撐下,思政課教師可以結合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向他們精準推薦不同類型的紅色文化資源,更加充分地發揮紅色文化特有的育人優勢。

(三)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運用融媒體技術,能夠以融視覺、聽覺、感覺于一體的方式向大學生展示紅色文化資源,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一是有利于延伸思政教育的場域。融媒體技術支撐下的思政教育融合了文字、圖片和影像等形式,可以滿足更多場域的教育需求。二是有利于增強思政教育對大學生的吸引力。融媒體技術支撐下的思政教育,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更加活潑、生動,更加具有吸引力。三是有利于強化思政教育的感染力。融媒體技術支撐下的思政教育能夠有效深化大學生對紅色文化資源的體驗和對紅色基因的感悟,進而激發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情感共鳴,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二、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融媒體時代,充分運用融媒體技術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牢牢把握時代發展機遇的必然選擇。目前,部分高校在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紅色文化認同危機、紅色文化資源開發有待深入、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尚需加強、融入思政教育尚需優化完善的問題。

(一)部分學生當中存在紅色文化認同危機

當前,在部分大學生當中還存在紅色文化認同危機,例如,缺乏對紅色文化生成歷史的深入解讀,缺乏對紅色文化價值內蘊及其話語體系的系統性理解。紅色文化認同危機導致他們并沒有深刻、全面地把握紅色文化的價值內涵,更沒有認識到了解紅色文化的重要性,阻礙了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加之一些大學生信仰不夠堅定,在當前多種思想、文化碰撞、交融的大環境下,容易動搖對本土文化的認同[4],降低學習、了解紅色文化的訴求,從而削弱了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二)紅色文化資源開發有待深入

在融媒體時代,除了傳統媒介,多樣化的新興網絡媒介不斷融入媒體大家族。在融媒體時代洪流下紅色文化資源也要利用好融媒體技術,以使內容更加鮮活、生動,從而更好地實現教育、傳承和保護的目標。紅色文化資源融媒體化開發是一個持續性過程,目前部分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與立體開發,導致紅色文化資源融媒體化開發滲透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容不足[5]。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高校領導尚未認識到利用融媒體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性,缺乏引進融媒體技術的動力,相應的經費投入不足,專業的融媒體技術人員較少,不利于運用融媒體技術深入開發紅色文化資源;二是相關部門尚未深刻認識到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融媒體化開發的重要性,沒有形成上下融通、全方位、多層次的紅色文化資源整合與共享的成熟機制,融媒體開發缺乏具體可行的政策支持,欠缺專項資金,相關部門對開展這項工作的具體職責尚未明確和細化,短時間內很難真正凝聚起利用融媒體技術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的強大合力。

(三)紅色文化資源利用尚需加強

受高校政策、師資水平和教學設備等條件的制約,部分教育意義深刻的紅色文化資源難以與融媒體技術充分結合,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尚需加強。具體而言,不少高校尚未設置專項資金用來購買有關融媒體的教學設備,缺乏能夠熟練運用這些設備與資源的思政課教師,致使紅色文化資源的融媒體化利用不理想,育人成效不夠明顯。例如,部分教師在融入紅色文化開展思政教育時,仍然習慣于借助傳統教材,很少利用或不善于利用融媒體化的紅色文化資源;再如,部分高校依然只采用博物館陳列等形式靜態展示紅色文化資源,沒有充分發揮融媒體技術支撐下的紅色文化獨特的育人功能。

(四)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尚需優化完善

目前,高校以融媒體技術為支撐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工作有待進一步優化完善,主要表現在融入方法不夠靈活、新穎、精準,影響了紅色文化對大學生的價值引領作用,不利于培養大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例如,有的思政課教師不注意結合新時代大學生接受知識的新特點,不能靈活采用集動畫、影像、聲音、文字等于一體的新媒體語言和多樣化表達方式實施思政教育,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6]。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部分思政課教師沒有深刻認識到思政教育因材施教、因時制宜的重要性,很少真正放下身段深入大學生中間與他們多溝通、多交流,未能充分了解融媒體時代大學生對紅色文化融入思政學習的實際需求。

三、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

(一)深化紅色文化價值認識,不斷增強紅色文化認同感

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要不斷深化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認識,進一步增強他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為此,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層面的體驗,最大限度滿足他們的情感訴求,進一步升華其情感。一方面,重視培養大學生學習了解紅色文化的意識和觀念。思政課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科學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同時,思政課教師要把解決大學生思想困惑作為落腳點和著眼點,緊密結合大學生成長需要精準開展針對性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積極性,努力引導學生深刻感悟紅色文化的獨特價值和意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道德修為、思想水平和政治定力。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科學融合情景式教學,積極組織大學生參與紅色文化體驗實踐,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情感上的困惑,增強他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另一方面,針對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進一步創新教育方式。新時代大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個性比較強,對自身發展和社會熱點問題都有自己的見解與思考。教師要根據大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特征,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獨特優勢,運用多樣化方法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引導其深入學習紅色文化精神的精髓,不斷深化其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認同。

(二)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開發特色更鮮明的創意產品

在媒體技術迅猛發展、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創新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開發特色更鮮明的創意產品,是最大限度發揮紅色文化育人功能的正確選擇。首先,相關部門要更加重視對紅色文化的融媒體化開發,為其提供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融通多方的多媒體資源,構建紅色文化資源大數據庫,突破傳統的紅色文化傳播形式與傳播格局,使紅色文化活起來,為紅色文化傳承創造更好的條件。其次,高校要準確把握新時代大學生的新特點,利用紅色文化對大學生開展價值引領。成長于信息時代的學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這就要求高校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設計符合新時代大學生認知規律的教育活動,開展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教育,引導他們不斷堅定紅色理想,厚植紅色基因[7]。最后,高校要加快開發特色鮮明的融媒體化創意產品。高校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要充分運用融媒體技術,提升紅色文化的立體感、直觀性,讓大學生在融媒體化的創意產品中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三)發揮融媒體技術優勢,構建紅色文化共享媒體平臺

構建紅色文化共享媒體平臺是促進紅色文化融媒體化的必然要求,更是豐富思政教育資源的重要途徑。各地紅色文化資源地域性特點明顯,傳播范圍往往局限于當地,利用不充分。為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率,更好地傳承與保護紅色文化,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相關部門要聯合主流媒體,積極推進紅色文化共享,充分發揮融媒體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廣泛匯聚各地紅色文化資源,構建紅色文化共享媒體平臺,突破地域限制,推進資源共享,進一步豐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育人實效性[8]。此外,高校要深入研究各地的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品牌,進一步增強紅色文化資源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開展思政教育的水平。

(四)緊跟融媒體時代發展,促進思政教育的融媒體分享

在融媒體時代,高校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新趨勢,促進思政教育的融媒體分享,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明確思政教育融媒體分享的主要內容。高校要深入了解新時代大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實際需要及學習特點,以融媒體技術為支撐組織紅色文化分享活動,使大學生發自內心地認同紅色文化的價值所在,從而進一步增強育人效果。其次,選好思政教育融媒體分享的時機。在具有較強紀念意義的重要歷史節點,采取課堂教學、課外實踐等多樣化方式,將紅色文化資源以融媒體形式傳播分享給大學生,深化他們對紅色文化的感悟,促使紅色文化育人真正落到實處。最后,拓展思政教育融媒體分享方式,不斷深化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程度。例如,高??梢园鸭t色文化遷移到校園網、校園廣播及學校官方微博,并在校園網開通紅色故事、人物專訪、紅色檔案、紅色文物、紅色遺跡等專欄,同時開設紅色文化微博學習專欄和紅色文化主題校園廣播,打破傳統媒體資源的局限性[9];也可以組織大學生拍攝紅色文化微視頻,并推送到快手、抖音等新興社交媒介。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高校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深切感悟紅色文化的獨特價值和內蘊所在,真切領悟黨的初心使命,從而不斷增強大學生對紅色基因的認可和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激勵他們繼承革命傳統,弘揚紅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

猜你喜歡
媒體化紅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紅色是什么
平臺媒體化與媒體平臺化建設的研究——由《新媒體廣告》課程改革引發的戰略思考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新媒體環境下黃龍戲的媒體化傳播策略研究
紅色在哪里?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追憶紅色浪漫
淺析利用媒體影響強化高校后勤管理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