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法的合理運用

2023-04-20 11:09盧玲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7期
關鍵詞:合理運用初中歷史教學

盧玲

摘? 要:現當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加快發展,當前初中歷史教材涵蓋人類歷史中有重要意義和影響的部分歷史事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結果而不知其由來,因此學生在課堂上通常都感覺枯燥乏味,而史料教學法讓學生明確了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為學生以史明志提供了充足的事實依據,也為學生參與歷史學習更新了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史料教學法;合理運用

引言

史料是對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各類事件的真實記載,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授課活動中融入史料教學,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初中生的歷史認知層面,還能讓學生加深對社會背景、社會發展規律、歷史事件內涵等知識點的深度理解。與此同時,學生通過對史料的探究與感悟可以逐漸形成較強的歷史思維能力,擁有良好的歷史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并使史料證實素養和學科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升。

1以教材作為課外史料教學依托

歷史教材的編纂充分體現了歷史發展的時間線,初中歷史教學內容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因此教師在運用史料教學法時,史料也應以教材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為切入點。比如,在學習明中期的歷史時,就應該以明故宮作為教學的基礎,以明故宮的建造者朱棣作為基點展開,分析朱棣在位時明朝內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內容,了解當時的社會形勢,戰事動態,分析“永樂盛世”出現的原因。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的過程中,應當通過世界經濟與晚清社會經濟、政治制度、人文思想等方面的對比,引導學生詳盡了解中國屈辱近現代史產生的具體原因,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2設計動態史料情境,培養正確情感態度

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還可以結合史料創設動態情境教學活動,將枯燥的文字制作成生動形象的動態影像,利用聲音和圖片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感官,使其與歷史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并借此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意識。以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成就為例,教師先找尋互聯網中與之相關的歷史史料,如“兩彈一星”科研過程的紀錄片、“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的記錄影像、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紀實新聞、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資料或采訪視頻等,并將其與教材知識點融合在一起制作成微課視頻。之后,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看,利用直觀的視頻影像引發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深度思考,使其認識到科技發展對提升國家在世界影響力的積極作用,明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本質內涵,并借此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科技觀,并借此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教師通過利用史料創設動態學習情境,不僅強化了歷史史料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提高了學生主動研究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感受到歷史知識的深刻內涵,進而使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

3創設歷史情境,強化歷史體驗

教師可以根據歷史史料的記載,仔細地研究并挖掘其歷史本質,并結合歷史教學的內容對其進行再度加工和重新組織,創設一個歷史情境,將學生放入歷史事件中,讓學生親身感悟和體會歷史的演變,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在歷史進程中自己扮演的人物的言行舉止和動作神態以及最終的歷史抉擇?;诖斯膭顚W生對特定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可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為課堂活動的進行營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氣氛。例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上冊“五四運動”的教學設計中,可以先讓學生收集一些關于五四運動的背景知識,然后根據五四運動的情境做出假設,假設自己是五四運動中的一員,在情境中結合自己搜集到的五四運動的背景資料,開展一次課堂中的模擬“五四運動”,從而切實感受當時五四運動的經過,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然后教師再給學生提供一些指導,讓學生能夠完整地把課堂上模擬的“五四運動”呈現出來,從而達到本堂課程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對五四精神產生更直觀的感受。

4運用史料分析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

現代教育要求各學科教學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為主線,歷史學科亦是如此。初中歷史教師在使用史料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積極進行相關內容的探究,逐步養成對歷史事件的研究和推理思維方式。因此,學生面對史料首先就會想到是該段歷史中意義深刻的歷史事件或是具有標志性的歷史人物,從而引導到當時社會政治制度、生活現象的思考,再返回所學的歷史內容,完成對這一歷史史料的分析。比如,在學習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等渠道搜尋與三大戰役有關的真實史料,包括相關人物采訪、紀錄片等,學生在對史料分析的過程中除基礎的信息之外,還會聯想到當時人民的信仰、社會經濟制度、生產力等相關內容,從而了解解放戰爭三大戰役背后所代表的意義。而不是僅僅通過教材中幾個自然段內容解讀分析,從而完成由史料對完整歷史事件的推理過程。運用史料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能夠為學生學習和研究歷史提供新的思路,在對不同史料分析過程中的思路轉變,促進了學生思考問題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學生歷史思維的產生,從而為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歷史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史料教學是輔助歷史教學的有效手段,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結合學情精選史料、精心設計史料教學來輔助歷史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 孫達.基于史料角度的初中歷史核心素養培養思考[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11):20-21.

[2] 張莉莉.史料對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促進意義[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2):12-13.

[3] 李志偉.初中歷史核心素養中“史料實證”研究[J].教育界,2021(11):32-33.

[4] 張廣麗.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法的運用[J].求知導刊,2021(18):77-78.

[5] 褚燕雨.例談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2(03):50-53.

[6] 唐云鵬.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讀寫算,2022(04):108-110.

猜你喜歡
合理運用初中歷史教學
多媒體在小學教學中之我見
淺析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游戲的合理應用
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應用漫談
涉眾型尋滋案中視聽資料的運用
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教學途徑
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培養策略
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科學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激勵機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