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嘉靖張氏家塾刻本《李詩選》選源考

2023-04-20 06:28陳君憶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古本元豐楊慎

雷 磊,陳君憶

(1.湘潭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2.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2)

明代題“張含精選、楊慎批點”的《李詩選》十卷,最早的版本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楊慎序張氏家塾刻本,現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楊序云:

吾友禺山張子愈光,自童習至白紛,與走共為詩者。嘗謂余曰:“李杜齊名,杜公全集外,節抄選本凡數十家,而李何獨無之?”乃取公集中膾炙人口者一百六十余首,刻之明詩亭,屬慎題辭其端云[1]卷首。

由此可知此選刊刻之大概。需特別提出的是,其刊刻動因之一乃在于此選之前杜詩選本已多至數十家,而迄無選李詩者。事實大致如此①(1)①就李詩而論,元有選本,《千頃堂書目》及《補元史藝文志》著錄元范德機批選《李翰林詩》四卷元刻本。明代李詩選本較復雜,在嘉靖二十四年楊慎序刻《李詩選》之前,僅有二種:一是明宣德賴進德刻《李杜詩解》三卷本(《千頃堂書目》著錄),是李杜合選本,且未見傳本。二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刻《李杜律詩》四卷本,亦為李杜合選,且僅選律詩。楊慎似未將此二種算在獨立的李詩通選之列。嘉靖二十四年刻成二種李詩選(一是王寅編閔朝山刻《李翰林詩選》五卷,系與《杜工部詩選》六卷合刻;二是朱諫輯注朱守宣刻《李詩選注》十三卷《辨疑》二卷),雖曰選注,然僅刪除疑偽之詩,實同全選。以上二種,張、楊恐均未閱及??傊?張含、楊慎李詩選本“獨無”之說,似可成立。。動因之二則是楊慎一派持李優于杜論,如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云:“李杜光焰千古,人人知之,滄浪并極推尊,而不能致辨。元微之獨重子美,宋人以為談柄。近時楊用修為李左袒,輕俊之士往往傅耳?!盵2]王氏是以批判的態度來評論楊慎李杜論的,但顯然可見楊慎持李優于杜論。而張含實為楊慎弟子,屬楊慎一派之核心人物——“楊門六子”之首。有上述動因,則張、楊選評李詩乃在情理之中。張、楊《李詩選》是明代第一部有明確文學宗旨的李詩通選選本,具有相當的文學和文獻價值,而楊慎實為張、楊《李詩選》編刻的核心人物。

楊慎頗為重視李白詩集的版本和李白詩歌的??眴栴},楊慎《李詩選》批注26條,有8條論及上述問題,楊慎《升庵詩話》也有多條詩話論及于此。對于《李詩選》的選源問題,張含并無言說,楊慎又語焉未詳,本文即對此問題加以探討。

一、“古本”為選源之校本

關于李詩集版本,楊慎有“古本”“今本”“俗本”等提法。欲明確《李詩選》的選源,則需先厘清“古本”“今本”“俗本”等的含義或指稱。通常的“古本”,則當指明本以前之唐本、宋本、元本,但楊慎所謂的“古本”則僅指其家所藏的宋代樂史刻本,這一結論可由以下三言參證得出:

升庵曰:今本無此四句,以慎家藏本補之[1]卷二《長干行》。

升庵曰:予家古本作“夜臺無李白”[1]卷十《哭宣城善釀紀叟》。

此詩余家藏樂史本最善,今本無“憐腸愁欲斷”四句,他句亦不同數字,故備錄之[3]361。

樂史本即《李翰林集》二十卷,由樂史于宋咸平元年(998年)編刻,今佚。樂史又編刻《李翰林別集》十卷,今有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刻宋淳熙本,載樂史《李翰林別集序》,有云:“李翰林歌詩,李陽冰纂為《草堂集》十卷,史又別收歌詩十卷,與《草堂集》互有得失,因??迸艦槎?號曰《李翰林集》?!眲t可知《李翰林集》二十卷所收均為歌詩,凡七百七十六篇②(2)②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繆曰芑重刻宋元豐三年(1080年)晏知止刻《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本,中有宋敏求《李太白文集序》,言及凡七百七十六篇。。詹锳先生據上述三條引文,認為“樂史本在明中葉尚存”[4],則樂史本之亡佚在楊慎身后。由楊慎所謂的“古本”僅指樂史本這一事實大概可推知,宋本之最早者樂史本為張含選刻、楊慎批點《李詩選》時所見唯一之元以前李白詩集,其先之唐本③(3)③如魏顥刻《李翰林集》、《李白集》稿本、李陽冰刻《草堂集》十卷、范傳正刻《李白文集》二十卷、《李白歌行集》三卷等。似均已亡佚,其后之宋本亦在若存若亡之間。唐本和樂史本今均不存,即以楊慎用樂史本??焙驮u點《李詩選》此點而論,可證張、楊《李詩選》具相當之文獻和文學價值?!肮疟尽币嗖恢冈?因元本在明代多有翻刻,而成了“今本”。因此,楊慎所謂的“古本”就成了樂史本之專名了。

那么,樂史本是張、楊《李詩選》之選源嗎?我們認為,選本之選源有底本和校本之分,而樂史本僅為選源之校本。上引三條文獻,楊慎均提出了??币庖?僅有一條被《李詩選》所采納,另二條未被采納。采納的是上引第一條,《李詩選》卷二收《長干行》二首,其二中“北客真王公,朱衣滿江中。薄暮來投宿,數朝不肯東”四句,“今本”未收,而據樂史本補入。因此,“今本”和“古本”(即樂史本)均為《李詩選》之選源,但有先后主次之關系,大概張含系先據“今本”選入《長干行》二首,其第二首并無“北客”四句,稿本交由楊慎批點后,刻本則據楊慎意見補入了今本無而樂史本有的此四句詩。那么,所謂“今本”即為《李詩選》之編選底本,而“古本”即樂史本為編選之校本。由此又可知,楊慎不僅參與了《李詩選》的批點、作序工作,而且還參與了《李詩選》的編選和??惫ぷ?。

??币庖娢幢徊杉{是上引后二條。先看第二條,《李詩選》卷十《哭宣城善釀紀叟》有“夜臺無曉日”句,并未據樂史本改為“夜臺無李白”。上引第三條也是如此,楊慎《升庵詩話》“李太白相逢行”條引其家藏樂史本《相逢行》全詩中“今本”所無之“憐腸愁欲斷,斜日復相催。下車何輕盈,飄飄似落梅”四句,張含《李詩選》卷三收入此詩,但并未補入此四句,而且楊慎所云“他句亦不同數字”也未被《李詩選》采用。

總之,“古本”僅指宋樂史本?!独钤娺x》選詩者和刊刻者為楊慎弟子張含,張含大概系據“今本”而選李詩,楊慎則予以批點,其部分批點為??眱热?系以“古本”即樂史本?!敖癖尽?且僅有一條??苯Y論被采納,則“今本”為選源的底本,而“古本”為校本。

二、宋樂史本之優

宋樂史本后之宋本,宋敏求分類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曾鞏考次本《李白詩集》二十卷、南宋當涂刻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楊齊賢注本《李翰林集》二十五卷均已亡佚,無從詳考?,F存宋本或翻刻宋本尚有三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繆曰芑重刻宋元豐三年(1080年)晏知止刻《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本(世稱繆本,可視同為宋元豐本),北宋蜀刻《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本(世稱蜀本),明初重刻南宋咸淳(1265—1274年)刻《李翰林集》三十卷本(可視同為宋咸淳本,簡稱咸淳本)。蜀本系據元豐本翻刻,與繆本屬同一系統(即元豐本系統),文字并無大異,二本訛脫、漫漶處可互校。因此,本文即以元豐本統稱繆本和蜀本。下文將上引三條文獻所提及的樂史本文字與元豐本、咸淳本進行比較,以考察三者之差異或關系。

《李詩選》卷十《哭宣城善釀紀叟》云:

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1]卷十《哭宣城善釀紀叟》。

“夜臺無曉日”句下,楊慎批云:“予家古本作‘夜臺無李白’,此句絕妙,不但齊一死生,又且雄視幽明矣。昧者改為‘夜臺無曉日’,夜臺自無曉日,又與下句‘何人’字不相干。甚矣,士俗不可醫也?!盵1]卷十《哭宣城善釀紀叟》就文義而言,“夜臺無李白”確優于“夜臺無曉日”。但各本均作“夜臺無曉日”,咸淳本即如此,唯元豐本此首有校語云:

一作《題戴老酒店》,云:戴老黃泉下,還應釀大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5]卷二十四。

但已改題,恐非樂史本之原文。則宋三本頗有差異,且宋樂史本似優于元豐本。因有校語,元豐本又優于咸淳本。另二條文獻亦可佐證此一推論。

《李詩選》卷二《長干行》二首其二中八句云:

北客真王公,朱衣滿江中。薄暮來投宿,數朝不肯東。好乘浮云驄,佳期蘭渚東。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1]卷二《長干行》。

前四句楊慎批云:“今本無此四句,以慎家藏本補之?!盵1]卷二《長干行》不僅“今本無此四句”,咸淳本亦無此四句。元豐本有此四句,但文字略有差異:

北客至一作真王公,朱衣滿汀一作江中。一作“比①(4)① 筆者按:當作“北”??透≡乞?經過新市中”。日暮來投宿,數朝不肯東[5]卷四。

“至”“汀”“日”三字與樂史本不同,但其有校語:“至,一作真”,“汀,一作江”。似可推知“一作”之本即為樂史本。宋本往往有后本出而前本隱(佚)之情形,元豐本出,則樂史本隱;蜀本出,則元豐本隱;咸淳本出,則蜀本隱。樂史本明中期以后亡佚,元豐本至清康熙才得以重刻,而咸淳本有明初重刻本,顯隱漸變,當為上述規律之旁證。樂史本雖佚,其文字往往通過元豐本之校語得以流傳??梢韵胍?元豐本校語中所謂“一作”“一云”之類尚存大量樂史本文字,但很難確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樂史本雖亡而略存。另外,元豐本有上“北客”四句,但無下“好乘”四句;而咸淳本無上“北客”四句,卻有下“好乘”四句??梢姌肥繁?、元豐本、咸淳本并非一個系統而分屬三個系統。有學者認為咸淳本源于樂史本,恐非是。因樂史本不存,則宋本三個系統就只剩下元豐本和咸淳本兩個系統。

楊慎《升庵詩話》全引樂史本《相逢行》如下:

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秀色誰家子,云中珠箔開。金鞭遙指點,玉勒乍遲回。夾轂相借問,知從天上來。憐腸愁欲斷,斜日復相催。下車何輕盈,飄飄似落梅。嬌羞初解佩,語笑共銜杯。銜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見。相見不相親,不如不相見。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春風正澹蕩,暮雨來何遲。愿言三青鳥,卻寄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壯年不行樂,老大徒傷悲。持此道密意,無令曠佳期[3]361。

因文字差異頗大,亦全引《李詩選》卷三《相逢行詩》,以作比較:

胡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秀色誰家子,云車珠箔開。金鞭遙指點,玉勒近遲回。夾轂相借問,疑從天上來。蹙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銜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見。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春風正澹蕩,暮雨來何遲。愿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1]卷三《相逢行詩》。

更可證《李詩選》其選源底本非為樂史本,而是更接近元豐本或咸淳本,原因如下:一是元豐本、咸淳本、《李詩選》三本均無“憐腸”四句。但元豐本有校語:“一本更添‘憐腸愁欲斷,斜日復相催。下車何輕盈,飄飄似落梅’?!睂嶋H上將樂史本逸句攬存,更勝于咸淳本及此后之元本和明本。二是樂史本“嬌羞初解珮,語笑共銜杯”二句,三本均作“蹙(或邀)①(5)①《李詩選》作“蹙”,元豐本和咸淳本均作“邀”。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皨尚摺闭Z正承前言“輕盈”“飄飄”之意,似符楊慎“太白號斗酒百篇,而其詩精煉若此,所以不可及也”[3]361之評,亦當以樂史本為勝?!皨尚摺倍?元豐本亦有校語錄存。三是樂史本作“朝騎”,而三本均作“胡騎”?!昂T”與下句不侔,實不可解。而“朝騎”之“朝”與下文“斜日”相對,又與“春風”“暮雨”“壯年”“老大”相應,共同表達相見相親、及時行樂之主題。后清代王琦注本采“朝”為正文,且校云:“世本作‘胡’,誤?!盵6]其他還有多處文字差異,不詳論。以上三例似已可證實楊慎“此詩余家藏樂史本最善”[3]361之論。同上,因元豐本多有校語,在文獻上實優于咸淳本。

總之,樂史本有優于其他元豐本、蜀本和咸淳本之處,楊慎據此??焙驮u點李詩,是《李詩選》文學和文獻價值的重要體現。

三、元本為選源的底本

上文已言,“今本”可能是《李詩選》選源的底本。但是,“今本”究指何本呢?我們認為,“今本”應屬元本系統。所謂的元本系統是指元本和明翻刻元本。而元刻本并無多本,特指元蕭士赟《分類補注李太白詩》二十五卷,初刻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重刻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即余氏勤有堂刻本,今存元至大本。而明翻刻元本則有重刻本和刪節本之分,在張、楊《李詩選》之前,重刻元本可以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劉宗器安正書堂刻本(簡稱安正堂本)為代表,而刪節元本就是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郭云鵬寶善堂刻本(簡稱寶善堂本)。本文主要考察元至大本、明安正堂本、明寶善堂本,此三本屬同一系統,即元本系統(既有元刻本,又有明翻刻本),我們統稱為元本。

宋本、元本均為分類本,《李詩選》亦如此,可列其歌詩類目,以作比較。元豐本歌詩二十三卷(卷二至二十四),類目如下:

古風(卷二)、樂府(卷三至卷六)、歌吟(卷六、七)、贈(卷八至十一)、寄(卷十一、十二)、別(卷十三)、送(卷十四至十六)、酬答(卷十六、十七)、游宴(卷十七、十八)、登覽(卷十九)、行役(卷二十)、懷古(同上)、閑適(卷二十一)、懷思(同上)、感遇(卷二十二)、寫懷(同上)、詠物(卷二十三)、題詠(同上)、雜詠(同上)、閨情(卷二十四)、哀傷(同上)。

樂府有四卷(卷三至六),分別稱為“樂府一”“樂府二”“樂府三”“樂府四”,他類或稱上下、或稱上中下者,為便省覽,均合并一處,下同。咸淳本歌詩二十卷,類目如下:

古風(卷一、二)、樂府(卷三至五)、贈(卷六至八)、寄贈(卷九)、餞送(卷十、十一)、酬答(卷十二)、留別(卷十三)、雜擬(卷十四)、懷(卷十五)、登覽(卷十六)、歌吟(卷十七)、游宴(卷十八)、雜詠(卷十九)、閨情(卷二十)。

某類多卷,亦稱上下或上中下者,均已合并。咸淳本歌詩類目同元豐本比,不同之處主要有兩種情形:一是咸淳本歌詩分14類,而多三卷歌詩的元豐本有21類,前者少7類。減少的是行役、懷古等3類(懷古、懷思、寫懷)中的2類、閑適、感遇、詠物、題詠、哀傷等8類。咸淳本有雜擬,而元豐本無此類,則實際少7類。二是類目順序不同。如“歌吟”,繆本在第三,咸淳本在第十一。又如元豐本“別”在“送”之前,而咸淳本“留別”在“餞送”(和“酬答”)之后。其他類目順序不同處甚多。

元本二十五卷,除“古賦”類外,歌詩二十四卷,類目及其順序全同元豐本,差異有三:一是分卷有異,二是元本一類多卷者,未標序號(上、下,或上、中、下,或一、二、三、四),三是詩歌排序大同而小異??傮w而言,差異并不大,可證元本或據元豐本編刻而成?!独钤娺x》之類目及其順序亦同于元本和宋元豐本,僅詩歌排序略有差異而已。

經過上述考察,僅排除了咸淳本為《李詩選》選源之底本的可能性,但并不能確定其選源底本是元本還是宋元豐本。這可從文字差異的方面進一步加以考察。

元豐本卷二類目為“古風上”,標題為“古風五十九首”,但檢其文本,并無“古風下”類目,且古風也僅57首,少2首。元本59首古風全,同元豐本相較,順序大致相同,但元本第20首(“昔我游齊都”)實合元豐本第18(“昔我游齊都”)、第19(“泣與親友別”)二首為一首。則元豐本與元本相比,少3首,即元本之第8(“咸陽二三月”)、第16(“寶劍雙蛟龍”)、第22(“秦水別隴首”)。我們再看《李詩選》古風共選5首,而第2首(“咸陽二三月”)正為元豐本所缺者,且第20(“昔我游齊都”)亦為合元豐本第18(“昔我游齊都”)、第19(“泣與親友別友別”)二首為一首者??梢?《李詩選》當以元本系統為選源底本而非宋元豐本。

楊慎《李詩選》和《升庵詩話》中??毙耘Z和詩話提及6題11首詩:《長干行》二首其一、《長干行》二首其二、《相逢行》、《橫江詞》六首、《贈郭將軍》、《哭宣城善釀紀叟》。元本系統之元至大本、明安正堂本、明寶善堂本等,于上述六首李詩,文字大同小異①(6)① 惟《橫江詞》六首其一“一風三日吹倒山”句,二明翻刻元本皆作“一風二日吹倒山”,恐為翻刻之誤,“三日”當是。,亦可合并一處討論。此六首詩,《李詩選》同元本只有4處差異,而其中2處差異顯然系因楊慎??倍?一是《長干行》二首其二“北客”四句,楊慎批語已明言“今本無此四句,以慎家藏本補之”。二是《長干行》二首其二“八月胡蝶黃”,亦明言“今俗本作‘來’,非也”,“今本”和“俗本”均誤,張含當據楊慎意見而改。再分析另2處差異,都在《贈郭將軍》詩中:一是元本“薄暮垂鞭醉酒歸”句,《李詩選》作“薄暮垂鞭信馬歸”。二是元本“疇昔雄豪如夢里”,而《李詩選》作“疇昔豪雄如夢里”。但是,《李詩選》之前的宋本(元豐本、咸淳本)和明本均同于元本系統,作“醉酒”和“雄豪”,則此二處差異,實為張含所改,“醉酒”似有意改之,“雄豪”似刊刻倒乙。因此,4處差異,雖原因不同或不明,但均為《李詩選》編者所改,不能據此而否定元本為《李詩選》選源底本的事實。

總之,《李詩選》選源底本屬元本系統,但究竟是哪一本,因各本間差異不大,一時難以斷定,需待細心??焙?或能得出答案。

四、明本系“俗本”

“俗本”又指何本呢?還是要回到楊慎??毙耘Z中去考察。楊慎批點提及“俗本”者亦有三條,第一條云:

《唐文粹》作“黃”,今俗本作“來”,非也。胡蝶以春時來,八月作來時也。秋蝶多黃,感金氣也。白樂天詩:“秋花紫蒙蒙,秋蝶黃茸茸”,此可證也[1]卷二《長干行》。

“今”“俗”并稱,但元本和明本均作“來”,則無法判定。所謂明本系指張、楊《李詩選》之前刊刻的非元本系統(題名為蕭士赟注《分類補注李太白詩》二十五卷者)之李詩集,主要有三種:一是明成化刻《唐翰林李白詩類編》十二卷本,二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李濂刻《李白詩集》十二卷本,三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萬虞愷刻《唐李白詩集》八卷本。因未見李濂刻本,今以上述成化本(簡稱明十二卷本)和嘉靖本(簡稱明八卷本)為考察對象,此二本最大的特點在于將李白詩先分體再分類編排,且二本體目類目完全相同。其文本的來源大概也是元本系統。楊慎第二條??毙耘Z云:

楊慎曰:太白《橫江詞》六首,章雖分局,意如貫珠。俗本以第一首編入長短句,后五首編入七言絕句,首尾衡決,殊失作者之意[1]卷四《橫江詞》。

此批語即單言“俗本”。而分編者正是明十二卷本和明八卷本,前者卷十“長短句”體“歌吟”類只收各本《橫江詞》六首之第一首,而于卷十二“七言絕句”體“歌吟”類中收《橫江詞》六首之后五首。后者分法完全相同,可見八卷本系源于十二卷本①(7)① 明八卷本有李濂序,可推知源于李刻《唐李白詩》十二卷。八卷本又與《唐翰林李白詩集類編》十二卷體類全同,文字大同,則八卷本和二種十二卷屬同一系統。。宋本、元本都是合收六首,僅明本(十二卷本和八卷本)分收,即此而論,楊慎所謂“俗本”當指明本。第三條云:

俗本首句作“將軍豪蕩有英威”,乃妄人亂改者,當以古本為正[1]卷五《贈郭將軍》。

宋本、元本、《李詩選》均作“將軍少年出英威”,亦唯明本作此,則俗本亦指明十二卷本或明八卷本??傊?由上二例顯證楊慎所謂“俗本”即指明本(明十二卷本或明八卷本)。

綜上所述,楊慎所謂的“古本”是指宋樂史本,“今本”屬元本系統,“俗本”指明本(明十二卷本或明八卷本)?!独钤娺x》選源底本為屬元本系統之“今本”,而選源校本則有“古本”樂史本等。通過考察,我們還可知道,宋三本中,樂史本優于元豐本,元豐本優于咸淳本。但是,樂史本已佚,幸賴楊慎校語略存一二,彌足珍貴。元豐本系統(繆本和蜀本)亦多有校語,其中應有樂史本文,惜多數難以確指,樂史本仍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和價值。元本系主要依據元豐本編成,明本又系主要依據元本編成,可見元本在明代前中期頗為盛行??傊?張、楊《李詩選》有相當的文獻價值。

猜你喜歡
古本元豐楊慎
《古本戲曲叢刊》五集目錄考述——兼談《古本戲曲叢刊》的目錄學意義
存世箏譜集古本所承載的文化價值研究
重慶市中醫藥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涪陵古本傷寒雜病論》影印本首發式
書字酬醫
略談《古本戲曲叢刊》中的幾部碧蕖館舊藏傳奇
元豐五年宋朝進筑橫山雜考——兼論《種太尉傳》中的一些問題
論楊慎詞學思想對其詞創作的影響
小楊慎智對先生
楊慎:這個狀元郎沒有情趣
楊慎的妙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