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先秦道家思想對心靈歸屬感建立的啟示

2023-04-20 06:28武靜文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楊朱列子歸屬感

武靜文,周 玲

(貴陽學院 陽明學與黔學研究院,貴州 貴陽 550005)

心靈歸屬感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穩定的感覺,表現在個體在應對外部環境時表現出的確定感和可控制感,對于個體生命具有穩定價值作用。道家,又稱“道德家”,司馬遷在《論六家要旨》中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膳足萬物……旨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笨梢?道家對于與外部世界產生摩擦的個體生命的價值意義重大?,F代科技迅猛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社交活動頻率不斷增加,現代人面臨高度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以及人際關系交往壓力。在外部選擇增多、信息繁雜的當下,人們如何從容應對個體與群體、個體與自身的關系,獲得心靈歸屬感,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先秦道家主張對個體生命的重視,倡導以順應自然的“無為”反哺自身的“有為”;倡導通過不加妄為,放下我執從而順應自然,打破壓力給與自我的囹圄,面對拼搏人生,如何減輕外之負荷,讓自己在急匆匆的步伐中也能輕暢呼吸?道家給出的答案是:要貴虛守靜,輕名重實才能不為外物所累;要揚棄我執,天人合一才能超脫俗世,以恬養智。先秦道家希望在個體生命和群體生活之間營造出和諧融洽的氛圍,這對當前生活節奏加快下的個體增加心靈歸屬感,增強自我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不加妄為,放下我執——順應自然

老子認為“道”是萬物所產生的本原,生生不息的萬物有其自然之序,而“道”作為推動自然之序流轉的“序”本身給予萬物發展內在的力量,人的發展也應該順應“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超出生命本身的“益”會反噬自然之德、傷害人自身,所以老子認為要損傷外性而益于內,去矯飾而潤自然。且事物有其本身的潛在性和可能性,如果勉強參與、不順應其原本規律的意志、限制其發展,是非常危險的,輕則“尤”,重則失去本我,在世俗浪濤中浮沉?!笆且允ト颂師o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盵1]4老子認為圣人,即得“道”之人,處理世事是以不加干涉、不恃己能的無為態度,不囿于言語教導的行為方式和不居功自傲的行為準則,以此呼吁人們回歸本然自我。

楊朱的“貴己”“重生”被部分學者認為是自私主義,“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好像是不愿為公貢獻,只是求“私”己?!读凶印钪炱分星葑訂枟钪?“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鼻葑釉?“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曰:“為之?!泵蠈O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禽子默然有間。孟孫陽曰:“一毛微于肌膚,肌膚微于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則以子之言問老聃、關尹,則子言當矣;以吾言問大禹、墨翟,則吾言當矣?!盵2]可見,楊朱所提倡的輕物重生,是反對儒家倡導的“名教”。老子說“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1]78。正因為人們所追逐的都是不合于“道”的東西,所以才會為此所困,只有放棄追求這些外物,發揚本心,方是順“道”而為,才能愛護本然自我,增加心靈安全感。楊朱強調對生命個體的關注,他對生命個體在“養生”“貴生”“全生”“存我”“全性”“保真”等方面的重視,不僅是對老子思想的傳承,更對民眾建立心靈安全感有較大的引導意義。

“度在身,稽在人”[3]240?!叭瞬蛔鸺?則危辱及之矣”[3]241。在列子看來,做到什么程度在于自己,如何評價交給他人,無論世間的嘈雜如何染我,我也只是將期待歸于自身?!吧⒄唑?力盛者奮,未可以語道也”[3]242,人際交往中并不是努力就有回報。面對環境,并不是自己努力就能跟上時代腳步,就能應對社會變革的林林總總,但也不必因為跟不上就對自己失望。列子也認為與因氣色強盛而驕傲的人,力量強盛而奮勇的人不可談論道的真諦。對當下的我們來說,選擇的擴大強化了人們對于“外”的重視,從而忽視了對自身“內”的關切,“自我”在選擇面前越來越被忽視。重而穩,輕而浮。增加對“我”的關注和涵養,增加心靈的歸屬,可以增加我們做人之穩、行事之穩。老子不加妄為,放下我執,不僅是對“我”的回頭,更是歸于“我”的第一步。

二、輕物重生,舍末求本——回歸本然

“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中非常重要的觀念,老子從天道出發,認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1]11。降至人道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1]11。從“自然”推至社會,要順其自然,保持虛靜?!爸绿摌O,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1]34。老子強調以致虛守靜來消解心智,認為運用心機的人會閉塞原本明澈的心靈,固執成見的人會妨礙原本可以獲得的明晰認識。只有順應自然,不加妄為才可以生“靜”,透過“靜”的功夫才能不加妄念,回歸本我。

《列子·楊朱》中的第一則故事就以楊朱與孟氏對話的方式引出了“若實名貧,偽名富”[3]217的結論,認為“實無名,名無實。名者,偽而已矣”[3]218。真名聲可能會貧窮,虛假的名聲也可能會富貴。做實事的人可能沒有名聲,有名聲的人卻不做實事,由此觀之,名聲實際上是虛偽的,不應該為了名而“苦身燋心”,失去本然自我,最終導致慘淡收場。楊朱說“遑遑爾競一時之虛譽,規死后之馀榮;偊偊爾慎耳目之觀聽,惜身意之是非;徒失當年之至樂,不能自肆于一時。重囚累梏,何以異哉?”[3]219惶恐不安地去競爭一時的虛偽聲譽,以圖死后所留下的榮耀,生活在層層束縛的藩籬之中。這與生活在一層又一層牢籠中、罪惡深重的囚犯又有什么區別呢?當前社會環境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時間也在碎片化地被利用。人們忽視對自己心靈的照拂,忘記本然自我也需要被關懷,逐漸成為了社會生活附屬物。不斷追求華服豪宅等奢侈外物,使得自己疲憊不堪卻不舍停止,最終被欲望操縱。

《列子·天瑞》中記載,或謂子列子曰:“子奚貴虛?”列子曰:“虛者無貴也?!弊恿凶釉?“非其名也,莫如靜,莫如虛。靜也虛也,得其居矣;取也與也,失其所矣。事之破碣而后有舞仁義者,弗能復也?!盵3]29列子認為,虛即是無所依憑,不要只注重事物的名,要以虛靜之理探尋名背后之實。在列子看來,為人處世的最好辦法是由靜而致虛,這與老子思想一脈相承。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盵1]34萬物生生不息,最終都要歸于滅亡,老子稱之為“歸復”,意即靜。虛,即看透萬物本不恒常的本性,靜的目的即是明白這一恒常不變的規律,擺脫物我的束縛,達到精神的絕對自由。列子繼承老子修真養性的實質,以絕對的精神安寧為追求。精神安寧在人的生命中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心靈安寧才能有良好的心靈歸屬感,才能徜徉于本我,不為外物所累。就當下來看,輕重之分就像是個別與群體的博弈,但是少數在“重”上下注,多數人在“輕”中沉浮。為了錢而剝削生命,為了名而嘩眾取寵,為了利而喪盡天良,在這世界上多享一天樂就多忘記原本的自己一分,追逐的一生里無“我”,方向盡是“他”或“他們”。而虛中生靜,靜中生明,回歸本然是我們當下分清孰輕孰重,在本末倒置的迷途里返程不可缺少的一步。

三、貴虛守靜,輕名重實——不為外物所累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盵1]46老子認為求全之道莫過于“不爭”?!安粻帯敝涝谟凇安蛔砸?現)”“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多少人在瑣碎的“面子”征伐戰中迷失自我,因為所謂的爭口氣傷害了自己最親近的人。追逐事物的顯相,強于求“金”求“盈”,或急于彰揚顯溢引起無數紛爭。老子看到蕓蕓眾生處于失去本然、追名逐利的紛爭中,提出只有回歸自然的本我才能讓靈魂安定,獲得心靈歸屬感。

“且趣當生,奚遑死后”,在楊朱看來,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要說生前的賢愚之分和高下之別,更何況生前之事,我們又能決定幾分呢?死后同為“臭腐、消滅”,卻為求一時的名而使身心陷于焦灼苦楚,有什么樂趣可言?用一生去追逐虛浮,疲抑身心卻不可得,實為不值,更是不堪,不如好好地享受當下的生命,“從心而動”[3]220“從性而游”[3]220,不為外物所累,增加心靈歸屬感??梢姉钪炫c老子的思想一脈相承,老子強調“見素抱樸”“少思寡欲”,楊朱強調“貴己”,都是從涵養自身出發,而這在春秋戰國時為民眾休息精神,增加心靈安全感做出指引。在子產相鄭的故事中,楊朱進一步否定禮義和名位,認為正是因為人們執著追求名位,才身心憔悴,不能得其本然性情,應該順應自然?!凹壬?則廢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將死,則廢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盡。無不廢,無不任,何遽遲速于其間乎?”[3]230輕物重生,但不應為“生”所累,重的是自然的本性,重的是生命自身,而不是求外物享受之“生”。

“天下有常勝之道,有不常勝之道。常勝之道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盵3]82柔軟則有韌性,不輕易大喜大悲。在應對社會變革的沖擊時,因為柔而沒有過強的反應,因而更容易適應。老子曾舉例,小草柔軟的時候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它可以在復雜的環境下存活,面對巨石,它可以彎曲生長尋找陽光雨露;面對踩踏,它也會先彎曲再重振旗鼓。在抑郁癥患者數量急劇增多,心理問題越來越應該被關注的當下,壓力是造成心理疾病的罪魁禍首。而貴虛守靜,輕名重實是對生命的重視,更是對壓力的釋懷。當代人心靈的廣度可以很大,心靈的韌性卻不夠強,我們需要站在高處看自己、觀人生,增強心靈的韌勁兒,通過增加心靈歸屬感穩定自己的心性。

四、揚棄我執,天人合一——超脫俗世,以恬養智

《老子》第十九章中有“見素抱樸,少思寡欲”[1]40,第二十章中有“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馁?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1]41在老子看來,善惡美丑貴賤是非,都是相對的,人不能在價值判斷浪潮中追捧世俗卻迷失本我。最可貴的“本”與“真”是我們的財富,更是心靈穩定的源泉。老子堅守自我,堅守“道”,不反自然也免被侵蝕,眾人之聲鼎沸嘈雜,因我愚之,從而不為所動。人之“真”在何處?愈真愈假,以假亂真。真假之間的錯亂是當下人迷了眼的原因,更是當下人不能逃避的選擇。

《莊子·逍遙游》中寫道:“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4]13莊子在廣袤無垠的北冥看到一飛沖天的鯤鵬,“其翼若垂天之云”,它從世俗的限制中脫離出來,悠游自在、無牽無掛,沒有被功、名、利、祿、權、勢、尊、位所捆綁。明道者只有胸懷著“大”而沖破自我狹窄又可憐的認知才能超脫俗世,獲得靈魂的安慰。王仲庸說“逍遙游,是指的明道者——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以后所具有的最高精神境界?!盵4]13世人總是徜徉于俗世的瑣碎,醉心于追求消極的現實,沒有了本我,沒有了靈魂,循環往復到不了彼岸?!叭舴虺颂斓刂?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盵4]20陳鼓應在注釋“無己”時認為其意指沒有偏執的我見,即去除自我中心,亦指揚棄功名束縛的小我,而真至于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只有脫離塵海浪浪,來到彼岸的本我面前,專注自我的靈魂,因虛而靜,由靜養虛,才能促進心靈歸屬感的建設,讓自己暢游,甚至“御風而行”?!敖裾呶釂饰?汝知之乎?”[4]43“大知閑閑,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盵4]52“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盵4]6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盵4]67“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盵4]67莊子從“喪我”的精神境界出發,提出“莫若以明”的結論似乎是想要平息世間被擾亂的靈魂,成心作祟而起意氣之見,爭執不斷卻不是為了自我的安逸和舒心,為的是名利場上的一席之地,莊子大批“非也!非也!”“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4]46莊子認為,窮盡一生去追尋的東西不是靈魂的救贖而是使自己更加疲憊的東西實屬遺憾,身心俱疲的人生并不值得追求。在瞿鵲子與長梧子的對話中,有“奚旁日月,挾宇宙,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隸相尊?眾人役役,圣人愚芚,參萬歲而一成純。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4]101-102從預言中莊子批評了意見與限制,強調“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4]71的精神境界。世界的紛紛擾擾,我們如何逃離呢,如果不能逃離我們,又能如何呢?用自己去改變世間或是自身嗎?怕是不足取的。莊子在《人間世》篇中告訴世人,人間種種紛爭,追根究底也不過是在求明用智罷了,不如“心齋”,不如“坐忘”,以靈魂歷歷萬鄉。莊子用涵養空明的心境來保存、涵養我們對所處世界最后一點穩定和可控制的踏實?!胺虻啦挥s,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盵4]108

從老子建立自然本體論倡導修道、體道,到楊朱、列子轉向養生養性之學,莊子作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開啟心性說,先秦道家塑造了一條層層遞進的修養路徑。莊子不愿意處亂,堅守“道”,走向“真”,以自然為始為終,以曠闊之心靈培育“我”,以舍而得,舍的是世間的束縛,得的是心靈的廣袤無垠。莊子之逍遙,得之于忘,處之于生;得之于喪我,處之于得我;得之于不拘,處之于自由;得之于生死齊一,處之于愜意自適。當下的社會中,人們都太過于“急”,有限的機遇,無限的焦慮,有限的時間,無限的需求。人們忘記了身處自然界的我們本就是自然的一分子,忘記了人的精力有生理的限制,忘記了“上升”的快樂比“下降”的快樂更加豐富持久。超脫俗世不僅僅是對我們心靈的關切,更是我們安撫靈魂的技巧,不拘于當下之小,永遠保持曠闊的向往是莊子的以恬養志,更是我們加強自我穩定,從容應對人生的法寶。

五、結語

總而言之,先秦道家以“自然”“無為”為基調,以“致虛守靜”來消解心智,不加妄念;用“滌除玄覽”來濯其心性,不以世俗煩擾,回歸本我;用“儉以養德”來減少外物追求,減少妄念;用“為道日損”少思寡欲,進而無為自然,不在世俗的價值判斷中迷失自身。楊朱提出“輕物重生”,認為“實無名,名無實。名者,偽而已矣?!痹跅钪炜磥?人生的最高追求在于讓生命體驗到快樂,讓身心體驗到安逸,持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而不是為了外物而損害自己。在莊子看來,人類的困境在于并沒有將自身視為大自然的一分子,也不愿遵從天地運行的規律。他反對背離自然規律的社會規范,追求人的絕對自由,呼喚萬物依照天性進入大自然的流轉,以實現天人和諧。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思想文化發展以儒學為主流,至宋明發展至鼎盛時期,儒家對中國人思想的影響舉足輕重。儒家士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理想,強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強調有為、力行,強調積極進取的人生選擇,為社會和國家發展做出卓越貢獻。但是儒家對人類為文明和社會進步所付出的代價的曲折性估計不足,對人類在不斷進取的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問題以及對人性本身的扭曲與傷害缺乏思想準備或不予重視,沒有留下足夠而必要的回旋余地。而以先秦道家為基礎的哲學觀察到社會發展中人類因為競爭而產生人性異化的現象,力圖用回歸自然,“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觀來矯治人性的異化,倡導凈化、穩定心靈,返璞歸真,使社會和諧寧靜。而且,不同于儒家倡導的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代表剛性有余而韌性不足的民族性格,道家提倡柔弱、無為、知足、謙下、知止、淡薄、居下、處順、靜觀,崇尚“不爭之德”。先秦道家關注個體生命價值,在個人與群體的關系調和中增加個體生命的彈性,引導人們養成自我調節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無為而無不為”“夫唯不爭,故無尤”,這些人生智慧為現代人心靈歸屬感的建立提供了啟示。

猜你喜歡
楊朱列子歸屬感
價值感與歸屬感
楊朱及其思想再考
列子學射
楊朱之弟曰布
“一毛不拔”未必吝嗇
蔣佩琪 在大陸打拼更有歸屬感
總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漲,城鎮歸屬感較穩定——這代農民工,就是不一樣
《列子》研究綜述
《列子》文體的分類梳議
NORTHERNMOST COUNTRY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