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四圣心源》探討心力衰竭的病機與辨治

2023-04-21 08:18杜藝菲許佳穎任景怡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周流一氣四象

杜藝菲,許佳穎,任景怡

(1.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醫院 心臟科,北京 100029)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由任何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所致的、以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損為特點的一組復雜臨床綜合征,以呼吸困難、疲乏、心悸、雙下肢水腫、活動受限等為主要表現[1]。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投入的增加,目前我國心衰的規范化診治已得到進一步推廣,但心衰仍面臨“預后差、難治療”等諸多挑戰[2,3]。許多接受最大限度治療后的心衰患者仍有保留癥狀和殘余風險,已造成巨大的公共衛生負擔[4]。中醫藥在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質量、減輕臨床負擔方面具有獨特優勢[5],基于經典中醫理論的現代心衰辨證論治探討有著重要意義?!端氖バ脑础肥乔宕t家黃元御的核心論著,為其學術理論及臨床經驗之集大成之作[6],其“一氣周流,土樞四象”的思想內涵,可系統闡釋臨床中心衰的病機,并對其辨證論治具有指導意義,現于閱讀經典后將本病的辨治思路總結如下,以期為臨床管理心衰提供參考。

1 “一氣周流,土樞四象”理論探討

“一氣”理論始見于《黃帝內經》,秉“氣一元論”之哲學內涵,歷經數代發展,至清代建立完備體系,由醫家黃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歸納為“一氣周流,土樞四象”。黃氏在《天人解》開篇中提到:“陰陽未判,一氣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碧岢觥耙粴狻钡膬群顷庩?,“一氣”之后,黃氏又再次提及“清濁之間,是謂中氣,中氣者,陰陽升降之樞紐,所謂土也”,表明“一氣”的實質亦是“中氣”,并引出了“土樞四象”這一核心模型?!八?、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陰陽之升降,陰陽即中氣之浮沉”,描繪了“四象”以“中”“土”為核心樞紐參與的“圓運動”。如《臟腑生成》篇中言:“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己土上行,陰升而化陽。陽升于左,則為肝,升于上,則為心。戊土下行,陽降而化陰,陰降于右,則為肺,降于下,則為腎。肝屬木而心屬火,肺屬金而腎屬水?!逼渲?,“四象”既對應“水、火、金、木”,又可延伸為腎、心、肺、肝四臟,以中焦脾胃(土)為核心,木火之氣主左升,金水之氣主右降,實為“一氣周流”,各臟氣機升降有秩、運序有常,共同構成人體發揮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

2 基于《四圣心源》主要理論的心衰病機

目前認為,心衰的基本病機在于本虛標實,本虛指“氣血陰陽虛衰”,標實則是指瘀血、痰飲的致病因素?;凇端氖バ脑础分饕碚?,筆者認為中土虛衰是造成心衰的核心要素,中氣不振,“一氣周流”不暢,造成體內瘀、痰、水等病理產物的堆積;氣行受阻進一步加重,“四象輪旋”失職,陰陽氣血失調,津液輸布失常,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發展。

2.1 中土虛衰,血瘀于內

《天人解》中提到:“腎水溫升而化木者,緣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緣戊土之右轉也,是以胃為化氣之原?!逼⑽笇偻?、居中,為人的后天之本,中土健運,則人的氣血生化有源,正常的生理功能方得以發揮;若中土虛衰,則氣血乏源,氣化不利,血行失常,致以血瘀于內,阻遏臟腑氣機,日久則見水、飲、痰、濕等病理產物的出現,并導致呼吸困難、心悸、乏力、水腫等心衰相關癥狀。黃氏在《四圣心源》內的理論闡釋十分重視中焦土氣,認為“四維之病,悉因于中氣”。心主血脈,而血液的生成與運行亦離不開中焦脾胃的運化有常,因此,在關注“瘀”之為標的同時,更要理解“虛”之為本,固護中土是辨治心衰時所要兼顧的原則之一。

2.2 金不降斂,水寒無升

肺為辛金,主降、性斂;若金不降斂,肺氣上逆,則可見“痞悶噯喘”,即心衰患者中常見的呼吸困難、胸悶、憋喘等癥狀。另一方面,氣機壅滯也會影響水液輸布,《雜病解》中提到“大凡陽虛土敗,金水堙菀,無不有宿痰留飲之疾”,表明痰飲之邪本由中焦土衰,同時又與肺腎二臟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腎者,主水、納氣,黃氏認為“陽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氣,是曰陽根”,同時提到“脾陷之根,因于土濕,土濕之由,原于水寒”,表明水寒則土濕,氣陷而無升,陽氣所遏之處,周流不暢,氣化失常,水布失調,最終導致痰濕、水飲等病理因素的出現。

2.3 木郁而陷,氣失條達

“凡病之起,無不因于木氣之郁?!备沃鞑匮?,與血液運行密切相關,同時,全身氣機的調暢亦有賴肝木疏泄之功。黃氏認為,肝木的郁滯與血瘀關系密切,“肝木左郁而血病……血病則凝瘀而不流”。肝主升,土為樞,故中氣下陷時肝木的升發也將受到抑制,“肝血不升之原在于脾,脾土滯陷,生氣遏抑,故肝無上達之路”。另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有賴于腎陽的溫煦,“蓋血中溫氣,化火之本,而溫氣之原,則根于坎中之陽”,“坎陽虛虧,不能生發乙木,溫氣衰損,故木陷而血瘀”??碴柤茨I中之陽,一身陽氣之主,是以腎陽虛衰,肝木因陷,則血中溫氣不足,血瘀與氣損將并見。故察心衰之病機須關注到肝木之條達與否,兼顧血行有暢與氣行有常兩個方面。

3 基于《四圣心源》探討臨床心衰治療

為規范化中醫藥管理,1997 年10 月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心系病類》中明確了“心衰”這一病名。心衰總屬本虛標實之證,臨床中可分證論治為氣虛血瘀證、氣陰兩虛證、陽虛水泛證、痰飲阻肺證、陰竭陽脫證等。辨治時須抓住主要矛盾且兼顧全局。應用黃氏的“一氣周流”相關理論可概述心衰疾病全貌,分析辨證之要,同時提供施治思路,指導遣方用藥。

3.1 補中培土復氣機

黃氏在辨治各類疾病時始終將土放于四維之“中”,認為升降之權,全在中土[7],中土樞運有異,則四維輪旋失常,故其施治尤重中焦土氣。一項基于證候要素的心衰相關研究[8]提示,心衰病性因素尤以氣虛為首,故補中培土以調復氣機是其證治關鍵所在?!秳趥狻分醒浴爸袣庵?,崇陽補火,則宜參、姜,培土瀉水,則宜甘、苓”,提出固護中焦土氣的關鍵在于“補火”與“瀉水”。其中,人參為大補元氣之品,補中培土效佳,同時其有效成分具有保護血管內皮、抑制心室重構、改善心律失常等作用[9];干姜辛熱守中,可行回陽通脈之功,助土樞以復氣機,現有研究表明附子配伍干姜可通過調節血流動力學紊亂、抑制神經內分泌系統異常激活、增強心肌能量代謝等途徑發揮抗心衰作用[10]。另一方面,甘草炙用補土益氣,擅長健脾,且能調和諸藥,而茯苓擅利水滲濕,又可益脾和胃、養心安神,此二味行培土之功的同時,亦有瀉水利濕之效,在治療中土虛損且常飲停于內的心衰患者時亦要考慮應用?,F代名家鄧鐵濤教授認為心衰病位在心但不局限于心,其與五臟相關且尤重于心脾,對于慢性心衰患者,中醫藥的介入治療必須重視綜合調理,尤其以調理脾胃為先[11]。

3.2 斂金溫陽助氣運

黃氏認為若中焦受阻,氣機郁滯,肺金不降,則會出現“痞悶噯喘,吐衄痰嗽之證”,故斂金降氣之品的應用對心衰也十分重要。黃氏善用麥冬、芍藥之品,收斂清利而不耗陽,是以氣有所斂,行有所憑,水液運化方可有常。另一方面,“氣不離水,水不離氣,氣滯則水凝,水積則氣聚”,心衰患者亦常見氣滯與水停并具,黃氏遵仲景之法,“腰以下腫,當利小便,便利則水行而氣亦達矣”,利水與行氣相輔相成。黃氏亦擅培土而生陽,如針對陽虛之證的天魂湯,其中干姜、附子暖脾溫腎,助長溫氣而陽有所化。

3.3 疏木解郁調氣行

《勞傷解》中言:“以血藏于肝而實生于脾,肝血溫升而化陽神,即脾土之左旋而變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長,不止徒溫腎氣也?!彼^“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利用茯苓、白術、甘草可補土疏木,調暢肝木之氣,培以生化之源。又如桂枝之品,可“行血分”“達營郁”,擅于扶陽,又可調木氣,臨床研究也進一步表明桂枝湯治療慢性心衰可有顯著療效[12]。若瘀血表現突出,或兼爪甲不榮、脈澀或弦等陰血虧虛之象,可酌情加用三棱、莪術破血行氣,或加阿膠、當歸等活血補血,疏調左路氣機以助血行?!把鲋C,其下宜溫,而上宜清……若木郁而為熱,乃變溫而為清……”是以辨寒熱之機,借疏木之力,調陰陽之變,平郁滯、痰飲之象。

4 驗案舉隅

患者,女,72 歲,于2021 年3 月15 日初診。主訴:雙下肢水腫2 年余,加重伴憋喘1 周?;颊? 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水腫,活動后可稍減輕,就診于當地醫院予托拉塞米片(20mg,qd)口服治療后水腫癥狀緩解。1 周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水腫加重,并伴憋喘,夜間自覺平臥不適,活動耐量較前明顯下降,于當地醫院行利尿等對癥治療。后于我院就診,實驗室檢查:cTnT 0.019ng/ml,NT-proBNP 3487pg/ml,考慮診斷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超聲心動圖:LVEF 49%,雙房擴大,左室稍大,主動脈瓣反流(輕度),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重度),肺動脈高壓,主肺動脈及分支增寬,左室舒張功能減低。KCCQ-23 評分為40 分?;颊呒韧哐獕?、2 型糖尿病、高脂血癥病史?;颊呱袂?,精神欠佳,胸悶憋喘,活動后氣促,下肢可凹性水腫,四肢欠溫,食欲差,入睡難,大便偏稀。舌黯苔白膩、邊有齒痕,脈沉細。西醫診斷:射血分數降低型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級(NYHA 分級)。中醫診斷:心衰,陽虛水泛證,證屬中土虛衰、水寒金逆。

治以健脾益氣、溫陽利水、降氣平喘。在口服沙庫巴曲纈沙坦片、螺內酯片、恩格列凈片、阿托伐他汀鈣片、托拉塞米片等西藥治療的基礎上,予以中藥湯劑口服改善癥狀。處方:黨參片10g,麩炒白術15g,黃芪20g,附片6g,干姜6g,炙甘草15g,桂枝12g,茯苓30g,麥冬10g,白芍10g,桔梗12g,制遠志10g,當歸12g,川芎3g,14 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二診(2021 年3 月29 日):服藥2 周后自覺下肢水腫較前緩解,但仍有間斷胸悶憋喘,食欲一般。舌淡苔稍膩,脈沉。辨證同前,仍見中焦斡旋失司、肺氣上逆,上方更茯苓為20g,加葶藶子10g、澤瀉10g、陳皮6g,14 劑水煎服,以斂金氣、助水行、健脾運。余西醫對癥藥物繼續服用。

三診(2021 年4 月12 日):憋喘較前明顯緩解,食欲改善,睡眠尚可,雙下肢仍偶見水腫。舌淡,脈沉細。辨證同前,上方繼續服半月后停用。囑其規律服用西藥,避免受寒。半年后隨訪KCCQ-23 評分為72 分,且未發生再入院等事件。

按:此例患者系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察其癥脈,概因中焦虛衰、土濕欠運,水寒無升、陽難上溫,金不降斂、肺失肅降,最終造成水瘀俱停、諸癥加劇。治宜健脾益氣、溫陽利水、降氣平喘,從而健運中土、達益坎陽、清斂金氣,恢復四象輪旋的正常功能。其中,黨參、白術健中補脾,以固護中土為重,滋養后天氣血生化之源;黃芪為補氣要藥,可升舉陽氣,助復“一氣周流”,另有相關研究[13]表明黃芪的有效成分能夠改善氧化應激障礙、心肌肥大和過度炎癥等病理過程所致的心臟重構等。遣方中以黃氏所創天魂湯為基礎,方用炙甘草、茯苓培土瀉濕,干姜、附片暖脾溫腎,黨參、桂枝達木扶陽,共奏健脾溫陽之功?!胺谓鸩粩?,君相升泄,則心液消亡”,麥冬、芍藥可雙清君相之火,斂金清利且固護陰液。另有當歸、川芎活血行氣,桔梗宣肺利膈,遠志寧心安神,諸藥相合,在補氣扶土的基礎上,助益周身氣機流轉,從而實現恢復“四象輪旋”的正常功能。二診患者仍有胸悶憋喘表現,納差,且輕微水腫,故在前方基礎之上,加用葶藶子斂金利水平喘,澤瀉利水滲濕,水利則氣行,又以陳皮理氣調中,合建中補土之要,復臟腑氣機之常。

綜上,心衰治療應在抓住中土虛衰之核心病機要素的基礎上,運用一氣周流理論,注重臟腑辨治,最終實現恢復機體中土斡旋、左升右降、輸布有常的狀態,達到改善癥狀、生活質量及預后的目的。

猜你喜歡
周流一氣四象
全真一氣湯治療中青年高血壓病驗案舉隅
黃元御“一氣周流”理論在針灸臨床中的應用
“一氣周流”理論與針灸補瀉手法思路探討
《四象》
一氣周瑜(二)
一氣周瑜(一)
方向漫談
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一氣周流新釋
大學生亞健康壓力癥狀與朝醫四象體質相關關系研究
“正統四象說” 與“醫家四象說” 相關問題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