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鄭州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研究

2023-04-23 07:20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鄭州遺址黃河

趙 蕾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4)

一、前言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被喻為哺育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在今天中國14億人口中,在今天散布在海外的數千萬華人和華僑中,究竟有多少人自己或他們的先人是由黃河哺育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相當困難,但大量歷史事實足以證明,黃河曾經哺育了華夏民族的主體,曾經哺育了中華民族的大部分先民,黃河兒女已經走向世界各地。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2]。

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對于河南的高質量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河南圍繞黃河國家戰略進行了專門部署,成立了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020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要點》提出構建黃河文化主地標體系,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等項目,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推動黃河國家博物館規劃與論證。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鄭汴洛“三點一線”建設,到“三座城、三百年、三千年”,打的是鄭州、洛陽、開封三大文旅“王牌”,要借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以黃河為主線整合鄭汴洛新焦濟6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游核心隆起帶,形成河南文化與山水為主打產品的國家旅游目的地。以黃河串聯6市的旅游資源,實現河南由旅游過境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根本轉變。

鄭州,位于黃河之濱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是3600年前商代前期都城的所在地,1994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2004年成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并加入了世界歷史都市聯盟。2022年是河南省委實施“十大戰略”開局之年,作為正在全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鄭州,肩負著重大責任和使命擔當。鄭州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總目標,緊扣“整體工作爭先進成高原,重點工作創一流起高峰”總要求,其中深入推進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為未來全市文旅工作指明了方向。以鄭州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為線索,鄭州有太多可以挖掘的黃河符號。

二、黃河與鄭州文明關系

(一)黃河孕育了鄭州文明

黃河是母親河。她自鞏義楊溝入鄭州,在鄭州長約160公里,在中牟東狼村東入開封。鄭州境內有35條河流,分屬于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黃河為鄭州古代文明的發展提供了諸多有利條件:其干支流為古人類發展帶來必需的飲水;瀕河地區的生態系統穩定富庶,給人們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河谷中的土壤疏松,適于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于先民們挖洞聚居;流域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人類生存。特殊的地理環境,為鄭州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3]織機洞遺址的發現證實了舊石器時代鄭州就有古人類活動。新石器時期,黃河及其支流孕育了鄭州地區的原始農業。目前,在鄭州發現最早的農業遺址屬于裴李崗文化時期,裴李崗遺址發現了與農業有關的生產工具、農作物等,說明當時原始農業已經產生。大河村遺址位于鄭州市東北部柳林鎮大河村微崗坡地上,作為仰韶文化時期的典型代表,出土遺物中有罕見的彩陶雙連壺、白衣彩陶缽等,造型美觀,彩繪圖案有太陽紋、月亮紋等30余種。西山古城遺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城址,距今約5300 ~4800年,位于鄭州市西北郊23公里的枯河北岸。大河村遺址和西山遺址等眾多史前文化遺址的發現說明,史前時期鄭州地區就已經是黃河流域先民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

(二)黃河促進了鄭州文明的發展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歷史學界,學者們通常認為具備城市、金屬冶鑄、原始文字、國家政權4個條件,才能說真正進入了文明社會。這些條件在夏、商、周時期,鄭州地區已基本具備,可以說鄭州是黃河文明的中心之一。

李家溝遺址、裴李崗遺址、大河村遺址反映出舊石器到新石器時期鄭州地區人類活動的頻繁。夏、商、周時期,鄭州長期作為國家政權意義上的都城以及諸侯方國的國都。黃帝都有熊(新鄭)、祝融氏黎都鄶(新密古城寨)、禹都陽城(登封)、夏啟都陽翟(新密古城寨)、成湯亳都(鄭州商城遺址)、仲丁隞都(鄭州市區西北郊)、鄭武公都新鄭(在今新鄭市鄭韓故城),鄭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國家政權中心。

鄭州商城是商代前期的政治經濟中心。古文獻記載,從商湯王建國到商紂王滅亡,一共經歷了17世31位國王。20世紀20年代,甲骨文的發現確認中國歷史是從商代開始,從殷墟開始,即從晚商開始的,殷墟和甲骨文的發現發掘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

商湯建國后都亳(即今天鄭州商城遺址)。鄭州作為商都延續的時間,是從商湯開始一直到盤庚遷殷期間,前后延續達300年左右。鄭州商城遺址有較為完備的城市規劃與布局,處于由豫西延伸而來的嵩山余脈丘陵高地東端和黃河沿邙山北側峽谷東流與黃淮大平原銜接處,既利于防洪,又有較為充足的水源,有較為優越的生態環境。經歷3600年的風吹雨打和人為破壞,至今仍有近5000米長、高1~7米的商代城垣赫然屹立在鄭州市繁華鬧市區。在這里,考古工作者不僅發現了商代的宮殿群遺址、祭祀活動遺址、手工業作坊區、居民區、墓葬區等,還出土了大量的王室青銅禮器,出土文物中有高1米、重達86.4千克、花紋繁縟、工藝復雜的杜嶺大型方鼎(現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青銅禮器花紋裝飾中包含平面花紋和立體花紋,反映當時人的審美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

進入國家時代后,鄭州地區在夏、商、管、虢、鄶、鄭、韓7次為都。鄭州被稱作“商城”,一方面因為鄭州是商代早期的都城,是商湯建國的國都所在;另一方面,鄭州是我國商業的發源地,中國商業文化的第一頁華章,應該就從鄭州寫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用牧野之戰結束了商王朝的最后時刻。武王立國后,為了加強對商代遺民的管理,就把弟弟管叔鮮分封到管(今鄭州)一帶。商人主要活動在今北至安陽、東至商丘、西至偃師的區域內,而位于中心的管正是監管商代遺民的最佳地點。在周人眼里,做生意的就是商代的遺民,所以習慣上就把他們叫做“商人”或者“商賈”。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商人”一詞,就是《左傳》上所記載的“鄭商人弦高”,而商湯的宰相伊尹善于進行商品交換,堪稱我國第一個經濟學家。伊尹發現夏桀揮霍無度,僅宮中的樂女就上萬,而且衣著華麗,就勸商湯命自己的部族日夜趕織華服,以換取夏人的糧食,結果導致夏國庫空虛,商族日益強大,最終取代了夏朝。伊尹重視商品流通,認識到“重則至,輕則去”的商品流通規律,促進了經濟發展。

鄭州這片熱土曾經誕生過無數歷史名人,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火神祝融、箕山隱士許由、治水英雄大禹、思想家列子、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商朝開國名相伊尹、春秋首霸鄭莊公、鄭國名相子產、愛國商人弦高、潁上名相管仲、訴訟鼻祖鄧析、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水利專家鄭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帝王之師張良、美男子潘安、世界最早區系植物學家嵇含、禪宗大師慧可、天文學家密宗大師一行、詩圣杜甫、嵩岳詩豪劉禹錫、詩壇巨星白居易、晚唐杰出詩人李商隱、北宋建筑大師李誡、明代政治家高拱等,他們或誕育,或成名立業,或宅居,或安息于鄭州的山山水水,他們的思想行為與鄭州結下了更多的文化情結。

中岳嵩山成為三教薈萃之地,以少林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中岳廟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嵩陽書院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教文化共融共生。鄭州地區是中國歷史上佛教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南朝末年,菩提達摩在嵩山少林寺創立了禪宗?!搬陨狡呤隆笔青嵵莸貐^佛教發達的歷史見證。嵩陽書院位于登封峻極峰下,是我國四大書院之一。理學大家程灝、程頤曾經在嵩陽書院主持講學,世稱“洛陽理學派”,“理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自宋到清一直被奉為官方哲學。

(三)黃河也給鄭州帶來災難

幾千年來,人們總是以愛懼交織的心態看待黃河。愛是因為黃河哺育了華夏民族;懼是因為黃河無數次的改道致使河水泛濫成災。因此,用河與治河一直是歷代王朝在黃河問題上非常關注并努力做好的兩件大事,興利除害也一直被作為矢志不移的準則而奉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里,黃河下游共改道26次,決溢1500多次。歷史上,黃河在鄭州境內發生過多次決口,僅明清時期鄭州段黃河決口就高達35次之多,近代民國時期的38年間,黃河下游堤防曾有17年發生潰決。1938年,國民黨軍隊希望利用黃河水阻止日軍,在花園口決堤的洪水雖然暫時阻止了日軍進攻,但是給豫皖蘇人民造成巨大災難,被淹死和餓死的難民據不完全統計達89萬人。

總體來說,舊中國黃河水利未能得到有效的開發,河患一直延續。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和地方投入資金和力量開發、利用和治理黃河,基本實現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自然生態的平衡與和諧。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從2023年4月1日起施行。70多年來黃河歲歲安瀾,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三、鄭州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建設中的難點和不足

(一)地下資源多于地上資源,難以形成較強的可視景觀

鄭州文物遺存雖然非常豐富,但由于年代久遠且地點分散,呈現碎片化現象,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修繕和維護,才有可能形成旅游文化的良性循環。譬如鞏義北宋皇陵群,盡管每年有政府的專項維護資金,但是數額僅僅能維護原狀,現在基本是門可羅雀。在鄭州市區的文化資源是有限的,許多景點分布在郊縣,如登封、新鄭、滎陽在歷史上都是名城。但是這些景點較分散,且距離市區較遠。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務體系的便利、快捷、完善直接影響文化旅游的發展。目前,鄭州市內的公交地鐵已經到位,但針對各個文化遺存旅游景區點對點的公交體系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如果沒有便捷的游客公交,這些文化資源難以形成集合優勢來集中表現鄭州的歷史文化形象。

(二)高知名度的品牌資源缺乏

鄭州獨特性的文化亮點相對較少,沒有形成強大的文化傳播力。在許多人印象里,相較于有著兵馬俑的西安,有著龍門石窟的洛陽,鄭州仿佛依然是一個歷史景深不足的“新興城市”,是“紙上有說頭,地上沒看頭”的地方。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鄭州的歷史文化遺存多集中于華夏文明源頭期的黃河沿岸,由于華北平原地理升降與黃河泥沙淤積的共同作用,遠古遺存多在地平面以下,非經考古發掘則不可見,這給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塑造鄭州古都形象增加了難度。另外,歷史文化資源產業化運作水平不高,專業人才短缺,也是制約鄭州歷史文化資源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鄭州黃河歷史文化名城宣傳不到位

城市景觀是城市文化的窗口。通過對現有文化景觀的實地調研,發現鄭州還沒有形成黃河文化綜合景觀序列,只有點式景觀呈現,只是在公園廣場的某個雕塑或焦點景觀采用黃河文化表達,并且在景觀造型方面創新不夠、雷同較多。針對黃河文化繼承和保護的現狀,鄭州需要盡快打造黃河文化品牌,搭建起以鄭州黃河文化為主題的立體公共信息平臺,利用現代數字技術擴大網絡宣傳力度。

四、打造鄭州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的現實路徑

(一)梳理文化資源,打造黃河文化符號

厘清黃河文化資源清單是當務之急。黃河鄭州段有2處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人文景觀330多處,自然景觀50多處,非物質文化遺產300多項。在此基礎上,開展鄭州黃河文化資源的摸底與普查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黃河文化傳承舉措。農耕文明中成長起來的鄭州位于黃河中下游,不論從歷史、地理或人們的傳統認識角度來看,“中”是最合適的定位詞。黃河是黃色的,鄭州城市以黃色為基調塑造城市特色,古樸、典雅,不失厚重。

(二)創新文化產品,擦亮黃河文化品牌

城市文化建設不能僅停留在表層的吃、穿、住、行,還應更深一層,對精神文化的挖掘與推廣是非常必要的。隨著中國全面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會越來越多,黃河人文資源的價值會越來越大。曾經生活在黃河邊的歷史人物、思想、文化、藝術、習俗、事件等,以及與此相關的檔案、繪畫、戲劇、民謠、園林、書院、古鎮、服飾、飲食、驛站、村落,等等,都可以形成文化傳承、旅游休閑、養老修身等方面的資源,結合時代精神推出有豐富內涵的文化產品,形成規模市場和規模產業。

黃河文化需要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在講好黃河故事的同時增強公眾身份認同。講好黃河故事,挖掘和創新缺一不可。依托數字化平臺,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打造鄭州黃河文明IP樂園,用5G和AR技術讓文物“活”起來,人們仿佛穿越千年,在虛擬場景中看見遺址的本來樣貌和修建過程,體會古人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譬如,可以采用VR技術讓游客在《商都奇幻之旅》《大河村穿越之行》等數字交互空間中到王宮中旁觀商朝君王處理朝政的場景,到大河村村民家中做客飲酒,沉浸式感受鄭州厚重文化,構建多樣化的黃河文化傳承創新平臺。我們欣喜地看到,“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吸引了大批年輕粉絲,“唐宮夜宴”系列產品火爆出圈。

把“大遺址”或“考古遺址公園”等充分利用起來,把展示與長期的考古發掘統一起來,培育文化區域游、自然風光游、紅色歷史游等品牌,運用數字化手段打造沉浸式、體驗式項目。據悉,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中國仰韶文化博物館已在緊鑼密鼓地施工;黃河生態文化帶正在全力打造;黃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黃河國家博物館、商代王城遺址保護、雙槐樹“河洛古國”等重大遺址項目的建設也有了很大進展。

(三)推進文化教育,弘揚黃河文化精神

講好黃河故事,需加大黃河文化在基礎教學中的比重,可以采用課內課外聯動的方式深化認知。歷史名人、訴訟鼻祖鄧析就是鄭州人,通過街頭隨機調研發現相當多的鄭州市民表示沒聽說過、不了解。胡適評價鄧析是與孔子、老子比肩的思想革命家。鄧析不僅是法家先驅,還是名家始祖。通過街頭文化墻展示、電梯間視頻公益宣傳、網絡短視頻傳播推廣這些方式加大鄭州名人宣傳力度。在中小學開設黃河文化專題講座,使青少年從小對家鄉名人耳濡目染。

黃河華夏文明旅游帶是10條重點打造的國家精品旅游帶之一,高標準實施鄭州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計劃是我們的頂層設計,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傳承彰顯區是歷史賦予鄭州文化名城建設的一次絕佳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在發展中保護,在傳承中利用,不遺余力助力鄭州出彩!

五、結語

黃河是有生命的,人們在她面前心懷感激,沒有她的供給,就沒有沃野千里的大平原,這塊土地上的人類生活就失去了保障。黃河永在奔流,人們由衷地尊稱她為“母親河”,孕育了華夏民族的初祖和文化。

為了《詩經·鄭風·溱洧》里的那一句“溱與洧,方渙渙兮”,筆者找到了鄭州新密古城寨的溱洧河,在那里仍有漢時造紙作坊的大隗,還保留著古時宮廷樂與軍樂融合而成的“吹歌”的超化鎮,以及傳說中為大禹王都“陽城”的王城崗。在黃河兩岸,常常能遇到一些時代久遠、規模卓然的古時遺留:索須河與賈魯河交匯處的大河村,古溱水與洧水交匯處的鄭韓故城,五渡河與潁河交匯處的王城崗,索河與須水交匯處的岔河遺址,旃然河入黃口的西山古城。這不是巧合,這是黃河與中原人生存關系的明證。我們的先祖發現了河流的多重功效——水源、農作物、便利的交通。農業文明仍然是黃河文明的組成部分,但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是以現代科技為生產手段的大農業?,F代農業文明已經與工業文明結合,隨著科技革命的深入,新的黃河文明將會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煥發新顏。黃河萬古流,鄭州兒女將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猜你喜歡
鄭州遺址黃河
三星堆遺址
神秘的地下遺址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第九屆“博博會”將在鄭州舉辦
哥哥從鄭州來
哥哥從鄭州來
多彩黃河
黃河寧,天下平
『黃河』
夢啟鄭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