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重要論述的多維闡釋

2023-04-23 22:27
大慶社會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政課大思

王 艷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強調“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盵1]“大思政課”的提出彰顯了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建設的高度重視,是推動新時代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高度,圍繞“大思政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形成了科學系統的內容結構,體現出對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構思謀劃,指引著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行動方向,對于進一步提升高校立德樹人實效具有重大意義。

一、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

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論述,延續了馬克思主義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行觀的內容,回應了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論依據和充分的現實觀照。

(一)理論之基:馬克思主義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思想的科學延續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教育的性質、方法、目的等有著詳細的論述,形成了主題鮮明的教育思想,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蘊含其中的重要命題。馬克思恩格斯從工人階級的未來甚至整個人類的未來出發,多次指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性。他們在談到兒童教育時強調要把教育與物質生產、工廠勞動結合起來,認為“生產勞動和教育的早期結合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盵2]這表明參與一定生產勞動是年輕的工人一代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由此也明確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列寧從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反對脫離社會實踐的教學和教育,強調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統一。他指出:“我們不可能把脫離生產勞動的教學和教育或者把脫離相應的教學和教育的生產勞動,提到現代技術水平和科學知識現狀所要求的那種高度?!盵3]列寧在這里進一步揭示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的緊密結合是培育青年一代成長成才的重要手段,是推動未來社會變革進步必不可少的條件。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是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重要論述的鮮明特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4],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思想的時代發展。馬克思主義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思想為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重要論述提供了理論基礎,是新時代建設高質量思政課的根本理論指引。

(二)歷史之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行觀的賡續發展

知與行的關系是對認識與實踐關系的傳統表達,也是中國古代哲學重點探討的重要命題之一。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中國古代哲學家們對知與行的關系進行了探索與爭論,先后經歷了“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行合一”等觀點的演變發展。以老子為代表的哲學家們主張“知先行后”,認為必須先學習知而后才能付諸行,強調知的重要性。以荀子為代表的哲學家們主張“行先知后”,強調行的重要性,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發展到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他認為知與行之間沒有次序上的先后之分,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此處“知行合一”思想的宗旨是克服“一念不善”“去惡為善”,是一種內省自察層面上的道德修養方法,并未從認識論角度科學地指明知與行的辯證統一關系。不過,雖然上述幾種觀點在知與行的先后次序上存在爭議,但是都沒有否認知與行的不可分離性。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行觀的合理內核進行了繼承發展,對知與行的關系問題作了新的見解,提出“‘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盵5]“大思政課”建設突出強調認識與實踐的統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行觀為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重要論述提供了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滋養。

(三)現實之需: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戰略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思政課建設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發表重要講話、召開相關會議,把思政課建設置于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全局之中,進行了戰略部署,推動思政課建設在內容改革、隊伍建設、育人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同時,思政課建設重擔在肩、道阻且長,還有許多長期想解決但還沒有解決好的老問題等著我們去解疑,也有許多不斷出現的不太熟悉的新問題等著我們去答惑。目前,思政課教學仍存在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聯系不密切、課程思政“硬融入”“表面化”、教師隊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思政課改革進入“深水區”?!按笏颊n”的提出是繼續深化改革、破解現實之困的必然選擇?!按笏颊n”強調把實踐納入思政課課程教學視野,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的原則,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認清“兩個大局”的時代背景、投身人民群眾正在推進的偉大實踐。我國邁入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面對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等戰略任務,思政課必須深化改革,以“大思政課”為著力點,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培養符合黨和國家戰略需求的優秀人才。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重要論述聚焦時代新人的培育,致力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結合,為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行動指南。

二、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

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論述思想深刻、內涵深厚且主旨鮮明,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育人保障、育人目標、育人方法及育人主體,形成了系統完備的內容體系。

(一)育人保障: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關鍵在于堅持黨的領導,在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黨對“大思政課”建設的領導,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應有之義,是辦好“大思政課”的根本保障?!按笏颊n”不僅是傳授知識、傳播真理的課程,更是引領方向、塑造靈魂的課程,具有非常強烈的政治屬性,是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人才的關鍵課程。加強“大思政課”建設,要從維護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抓好后繼有人根本大計的全局來考量,立足于推動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致力于引導學生堅定理想堅守信念,著眼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通過出臺文件、召開會議等方式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為思政課建設和改革提供了指導思想和根本遵循。各級黨委要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把思政課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聚焦限制思政課創新發展的瓶頸,要求相關負責部門高度重視、各司其職、密切協作,調動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機制,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政策供給和專業服務。學校黨委要把思政課建設納入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建立黨委書記和校長“三帶頭”機制,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參加現場辦公會、進行專項督查等形式,推進“大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確保高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二)育人目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培養什么人”首要問題的思考和回答,是新時代育人目標的內在規定和根本依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絕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的頑強拼搏、努力奮斗,當代中國青年恰逢其時、重任在肩。一方面,用科學理論武裝青年頭腦??茖W理論是指導人們進行實踐的指南,青年時期是價值觀形成確立的關鍵定向期,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青年頭腦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寶貴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年頭腦,引導青年基于對中國客觀事實的了解篤信理論的科學性,激勵青年突破“小我”成就“大我”,用自己掌握的廣博學識、專業能力自覺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責任。另一方面,立足實踐提升能力。列寧在回答青年“學習共產主義”的方法時指出:“如果說,學習共產主義只限于領會共產主義著作、書本和小冊子里的東西,那我們就很容易造就出一些共產主義的書呆子或吹牛家,而這往往會使我們受到損害?!盵6]列寧非常強調把青年的培養、教育、訓練與實踐相結合,而重視社會實踐對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性正是“大思政課”的突出特色。青年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頭腦中的想法、課堂上習得的理論,只有到社會中深入人民群眾才能練就本領、增長才干,在知識與行動的融會貫通中成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實干家。

(三)育人方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

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被認定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作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方法。從課堂要素結構角度看,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在教學主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存在差異,同時二者統一于時代新人的培育、思政課質量的提升,相互貫通、互為補充。一方面,改革創新思政小課堂教學。思政小課堂即指嚴格意義上學校所開設的思政課,思政課通過講道理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較高理論性與學術性。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第二條對思政課建設作出了明確部署,從6個方面對思政課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進行了精心安排,體現了思政小課堂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善用社會大課堂教學。社會大課堂是指按照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利用社會資源進行教學活動的育人場域。實踐教學基地在社會大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繼《方案》之后,教育部辦公廳等八部門公布了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名單,學校要與基地之間探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真理魅力,堅定服務人民、報效國家的信念。

(四)育人主體:多元力量共同發力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1]是習總書記對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的明確要求,如何準確理解“我們”關系到對“大思政課”教學主體的科學把握?!按笏颊n”強調面向社會吸納多種力量參與教學活動,構建多元力量共同發力的師資隊伍?!按笏颊n”的師資隊伍是包括專職思政課教師、輔導員隊伍、特聘教授與兼職教師等主體在內的教師團隊。其一,專職思政課教師是辦好“大思政課”的關鍵力量。思政課是向學生科學系統地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自信”的主渠道。思政課教師要以正確的政治立場、過硬的業務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為學生解思想之惑、精神之憂、文化之渴、心理之壓。其二,輔導員隊伍是辦好“大思政課”的重要力量。輔導員負責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能夠及時動態地掌握大學生思想行為變化,是對大學生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擔者。輔導員要遵循“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原則,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師益友。其三,特聘教授與兼職教師是辦好“大思政課”的助推力量。各級各類學校要建立健全思政課特聘教授制度與兼職教師制度,選聘黨政領導、科學家、老同志、先進模范等各行各界代表參與思政課教學,為思政課教師隊伍注入新鮮活力。

三、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重要論述的實踐指向

落實習近平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論述,必須推動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和課程思政建設,形成全社會協同育人大合力,實現新時代“大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一)拓展育人資源:依托雙向互動大課堂

社會實踐生活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將生動鮮活的實踐引入課堂教學,將課堂設在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一線”[7]是建設“大思政課”的基本原則。一方面,善于將生動鮮活的現實素材引入課堂教學以擴展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是學生系統地學習知識、全面地接受理論教育的主要途徑,教材的有限性、規范性與教學內容的廣泛性、靈活性之間的矛盾是造成思政課“缺少吸引力、干巴巴”的重要原因。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必須引入社會生活中豐富多彩的素材、資源,進行創造性工作,將教材里簡要的基本結論與實踐中生動的案例素材相融合,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避免陷入“照本宣科、應付差事”的局面。另一方面,善于將課堂設在廣闊天地間以延伸思政課教學空間。將社會生活視作思政課堂,突破學校課堂固定的、有限的教學空間,是增強思政課教學實踐性的有效手段。各級各類學校既要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教學,嚴格按照思政課實踐教學要求,持續開展大學生“三下鄉”、社會調研、志愿服務、理論宣講等緊扣思政課教學目標和內容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也要積極搭建多類型的實踐教學基地,利用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產業基地、紅色遺址等現有場館,搭建不同專題的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了解革命歷史、時代變遷,感受紅色震撼,厚植理想信念,增長見識才干。

(二)堅持整體統籌:構建縱貫橫聯大課程

個體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是在內部與外部多種因素影響下不斷發展變化的,這就決定了“大思政課”建設必須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注重一體化協同化原則。一方面,深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按照大中小學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規律,構建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組建統編統審統用與各地負責審定相結合的教材體系,形成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相互銜接、內在統一的課程教材體系。各學段學校要堅決打破校際壁壘,在師資培育、聽課評課、教學科研等方面加強溝通交流,深入推進大中小學集體備課,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建設一體化教學基地,形成可推廣的、能借鑒的經驗做法,全面增強思政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課堂教學是學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思政課發揮著關鍵課程的作用,其他各門課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關乎國家長治久安問題、關乎民族偉大復興問題、關乎人才培養質量問題,必須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觀引導相統一。課程思政建設要圍繞建立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目標,結合不同專業課程特點,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機融入各類課程教學,貫穿于課前備課、課堂授課、課后練習、實驗實訓各環節,在塑造學生價值觀方面與思政課程同向發力、相輔相成。

(三)深化多方參與:凝聚協同育人大合力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盵8]生活在現實社會的學生處在層層交織的關系網絡之中,其成長成才的過程,受到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其一,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家庭教育,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既重視孩子知識的獲取,更重視孩子品德的培育,并且“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養,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成才?!盵9]其二,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學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個體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復雜性、長期性、多變性等特征要求學校從時間與空間、靜態與動態、部分與整體的維度,統籌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構建一體化育人工作體系,使得各項育人工作同向同行、協同發力,推動育人質量的提升。其三,政府和社會要積極支持與配合。政府要把“大思政課”建設作為“十四五”時期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在教學資源轉換、教學基地建設、教學經費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推動“大思政課”建設落實落細。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動員各級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大思政課”建設,形成人人關心教育、支持教育、投身教育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政課大思
同心協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學習《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
走進社會大課堂,善用“大思政課”
文化自信視域下思政課意識形態教育研究
正確把握善用“大思政課”的精神實質
“大思政課”的理論要義與實踐導向
高?!按笏颊n”格局下舞蹈課堂與思政內容融合的思考與探究
淺談大思政視域下有機化學課程“金課”打造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統一引領下思政課互動式教學探索
“大思政”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藝術生思政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