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氣管切開患者家庭護理安全性分析及應對措施

2023-04-29 14:12劉曉娟張艷霞
婚育與健康 2023年7期
關鍵詞:家庭護理應對措施安全性

劉曉娟 張艷霞

【摘要】目的:分析長期氣管切開患者家庭護理的安全性及其應對措施。方法:納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15例長期氣管切開患者,15例患者出院后家庭護理觀察時間總計240個月,隨訪時間最長24個月,最短5個月。分析家庭護理對患者的安全性及其應對措施。結果:根據隨訪結果,患者的通氣情況與呼吸力學指標均有改善,且肺部感染率為6.67%(1例)與器官黏膜出血率為6.67%(1例)均較低。結論:針對氣管切開患者實施家庭護理,必須嚴格遵照兩條原則:(1)患者病情穩定;(2)家屬有能力與有意愿可以護理患者,以此為基礎才可保證有效的家庭護理,減少或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長期氣管切開;家庭護理;安全性;應對措施

Safety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m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tracheotomy

LIU Xiaojuan, ZHANG Yanxia

Jinan Childrens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25003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afet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m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ong-term tracheotomy.Methods: 15 patients with long-term tracheo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included,the total time of home nursing observation of 15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was 240 months,with the longest follow-up time of 24 months and the shortest follow-up time of 5 months.The safety of home care for pati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analyzed.Results:According to the follow-up results,the ventilation condition and respiratory mechanics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were improved,and the 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was 6.67%(1 case) and the organ mucosal bleeding rate was 6.67%(1 case),both of which were lower. Conclusion:Two principles must be strictly followed in the hom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1)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s stable;(2) Family members have the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care for patients,on this basis,which can ensure effective family care,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Long-term tracheotomy; Home nursing; Safety; Countermeasures

呼吸道梗阻需行氣管切開方可解除、確保呼吸道通暢。部分患者受疾病影響,加之自身體質問題與治療需求,需長期開放氣道[1]。以往對長期氣管切開患者要求必須出院治療,嚴重增加了患者家庭乃至社會的經濟負擔。對氣管切開患者實施家庭護理,可避免患者長時間住院治療,不僅可以為患者節省治療費用,也避免了不必要醫療資源的浪費[2]?;诖?,文章為明確長期氣管切開患者家庭護理的安全性及其應對措施,選取相關病例展開分析,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15例長期氣管切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齡3個月~8歲,平均年齡(5.23±2.14)歲,原發疾?。杭毙院硌?,氣管軟化,上呼吸道重度阻塞等;患者術后住院時長40~240d,平均時長(140.34±11.23)d,病情穩定,獲準出院,出院后家庭護理觀察時間總計240個月,隨訪時間5~24個月。納入標準:①均行氣管切開;②呼吸介入科規范治療者。排除標準:①既往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史者;②肺部感染者。

1.2 方法

家庭護理具體如下:(1)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以贏得配合。讓患者家屬了解患者存在的風險,叮囑其保持24h看護。告知常見的病狀,需要保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積極控制風險。向患者家屬宣教護理知識,了解基礎的吸痰操作,嚴控吸痰時間,并知曉無菌操作的必要性,教會患者家屬沸水煮沸消毒法。(2)準備必備護理用品。吸痰器、加濕器、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無菌手套、無菌紗布、膠布、無菌換藥碗、無菌棉簽與無菌生理鹽水。上述物品可由社區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幫助準備。(3)室內環境控制。保證患者居住環境干凈整潔,囑咐家屬盡量減少人員探視。告知患者家屬購買加濕器,24h開啟,加濕器與患者氣管切開創面保持60~70cm距離。保證室內空氣新鮮,每天定時窗通風2次,每次30~40min。無菌鹽水浸濕紗布,雙層覆蓋導管口,以免氣道干燥,加重損傷。加濕器內的水必須是煮沸過的涼開水,且叮囑患者家屬每天更換,定期消毒水槽。(4)定期上門護理。①每天1次上門護理。上門內容,需了解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情況,痰液增多、色澤變黃、粘稠或帶有血絲時,提示患者出現呼吸道感染,應及時補液,予以抗炎藥物治療。同時,使用少量生理鹽水與抗生素藥物,以氣管套管滴入,達到濕化與治療的目的。②落實氣管切開創面護理。觀察創口情況是否存在紅腫、膿性分泌物,每天以無菌換藥包對創口進行清洗、消毒、換藥,更換無菌紗布。操作時嚴格遵照無菌原則,固定好紗布、氣管套管。叮囑患者家屬時刻觀察與保護患者的氣管切口狀況,確?;颊哳i部干燥清潔,避免落入細小異物,避免患者出現肢體牽拉氣管套管等危險動作。③吸痰操作示范。由護理人員進行正確的吸痰操作示范。家庭護理期間無法保證24h專業護理,因此,為了避免痰液窒息,發生危險,需要患者家屬掌握正確的吸痰操作示范,過程中反復強調注意事項,將吸痰時間掌握在15min以內,負壓6.7Kpa,囑咐吸痰操作間隔時間。④必要時予以氧氣吸入。家中自備一套氧氣裝置,告知患者家屬注意事項,患者房間內必須防熱、防油、防火、防震。告知患者家屬正確的吸氧操作流程和流量,以免損傷患者氣道,例如:首先調試氧流量,罩上氧氣面罩,每天更換濕化液,保證氧氣濕化瓶定期消毒更換。⑤其他護理。強化營養支持:有效的營養支持能夠加快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教會患者家屬鼻飼護理,以保證患者每日營養攝入充足;口腔護理與皮膚護理:患者口腔無法進食,需要每天進行口腔護理工作。并且,皮膚護理至關重要。確保床品整潔,以減少褥瘡;拔管:視患者吞咽、呼吸功能而定,若符合拔管條件,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先堵管24~48h,如果患者在活動、睡眠時呼吸均可達到平穩狀態,便可在次日凌晨拔管。但是,拔管前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再考慮是否拔管。拔管后1~2d內應加強護理。

1.3 觀察指標

(1)統計第1次隨訪與最后1次隨訪患者的肺部通氣指標與呼吸力學指標數值。(2)統計患者肺部感染、氣管黏膜出血的發生率。

2 結果

2.1 肺部通氣指標分析

15例患者最后1次隨訪時,各項肺部通氣指標均有顯著改善(P<0.05),見表1。

2.2 呼吸力學指標分析

15例患者最后1次隨訪時,各項呼吸力學指標均有顯著改善(P<0.05),見表2。

2.3 肺部感染、氣管黏膜出血的發生率分析

根據隨訪結果,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為6.67%(1例)與器官黏膜出血為6.67%(1例),均較低。

3 討論

結合文章隨訪結果,統計氣管切開家庭護理的常見護理問題:氣管套管脫管、氣管套管堵管、內套管置管困難、管壁形成痰痂、肺部感染、誤吸、切口皮膚紅腫、管內出血、頸部皮膚系帶勒痕[3]?;谏鲜鲈?,對氣管切開家庭護理的安全性進行分析:(1)內部因素。①患者自身因素。受疾病影響,患者心理負擔較重,回家后難以適應,不愿與人交流,比較自卑,不愿面對需要長期帶管現實,存在抵觸護理的行為。②家屬因素。由于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家庭護理,患者家屬受自身工作、生活影響,無法持續照顧患者[4]。家庭護理人員改變,替代者操作不當,動作粗暴,致使患者管道淤堵,甚至出血。家庭護理能力與技巧缺失,護理不到位,雖然提前接受過培訓,但是無法照顧到護理細節。(2)外部因素。①家庭環境因素。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氣管切開患者。室溫較高導致濕度不夠,患者氣道缺乏水分,形成痰痂。濕度過高,氣道口輔料濕潤,易滋生細菌[5]。居住環境冷濕的患者,切口皮膚紅腫,久治不愈,改變居住場地后病情轉歸。同時,家庭經濟水平不同的患者,選擇吸痰管存在差異,吸痰操作壓力不當,導致氣管內出血。②社會環境因素。社區服務條件較差,且醫護人員專業操作不當,無法予以患者相應的健康指導。部分農村居住患者得不到上門服務,購買醫療物品時條件受限。

以此制定應對措施:(1)人為因素。首先,堅定患者的治療、護理信念,讓其家屬相信可保證積極護理。對護理患者的家庭成員進行嚴格篩查,評估患者的生活環境與社會關系,選定護理家屬,每名患者必須擁有兩名及以上可具備意外事件處理能力、具備一定教育背景的家屬[6]。對其進行培訓,宣教重點在于吸痰技術與消毒技術,患者家屬在床邊學習護理步驟,了解插管的正確方式和綁縛方法,醫護人員監督,保證操作規范、正確?;颊叱鲈呵鞍l放相關護理手冊,手冊中記錄帶管常見異常的緊急處理操作,并強調確保穩定與連續護理,嚴禁隨意更換護理人員[7]。對護理中的問題進行明確,并以示范的形式進行糾正,落實無菌理念。居住環境的選擇,應保證陽光充足、有空調的房間,嚴格控制室內溫濕度。隨訪初期,隨訪人員現場觀看操作并當堂指導,保證操作規范。(2)按時復診。叮囑患者按時回院復查?;卦侯l率結合患者的病情變化而定。復診時,決定是否進行喉鏡、電子喉鏡、電子支氣管檢查,判定依據:病情、帶管情況、切口膚狀以及主訴。(3)完善社會支持系統。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使得腦血管疾病患病率逐漸升高,因此,臨床帶管出院的患者數量逐漸遞增[8]。目前,本院帶管出院患者的家庭護理培訓由我院康復小組成員負責,組內成員來自我院ICU、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等相關臨床科室護理人員,主要職責在于針對本院重癥患者康復期提供康復指導,對出院后患者予以家庭護理指導。針對每一位帶管患者,建立護理檔案,檔案中詳細記錄患者的基本情況,并在線上組建QQ群,以便隨時接受患者家屬的咨詢。

總結全文,對滿足家庭護理條件的氣管切開患者實施家庭護理,首先,需要對護理家屬進行統一完整的護理培訓,做好充分的準備后,同時,醫院與社區予以積極的護理指導,可有效降低氣管切開家庭護理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家庭護理能讓家屬與患者回歸正常的生活,可從節約治療費用方面顯示出充分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徐諸鳳,侯黎莉,王悅平,等.基于德爾菲法的口腔頜面頭頸腫瘤患者氣管切開居家護理方案的構建[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22,20(4):371-377.

[2] 許露,馬苗苗,吳崔熠.優質護理對氣管切開合并氣道狹窄患者行持續氣道濕化治療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13):195-197.

[3] 彭懷銀,李藝君,黃春秒.居家護理在ICU長期留置氣管切開套管出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2,8(17):172-175.

[4] 李秀萍.集束化吸痰護理管理對氣管切開患者吸痰耐受性及呼吸道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2,29(6):76-79.

[5] 焦林雪.集束化氣道護理在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2,34(10):169-172.

[6] 王曉媛.針刺結合康復護理對氣管切開腦梗死患者的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2,37(4):206-207.

[7] 李瑛,武欣.綜合氣道護理管理方案在氣管切開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22,38(8):97-99.

[8] 馬勤,蔣文萍,顧佳.循證護理聯合心理干預在重癥醫學科患者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護理中的實施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5):138-140.

猜你喜歡
家庭護理應對措施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電動汽車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檢測與安全性鑒定
脛腓骨骨折患者體外固定裝置術后家庭護理效果分析
家庭護理干預預防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尿路感染效果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ApplePay橫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質疑 拿什么保護你,我的蘋果支付?
社區家庭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護理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