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科學技術概論”課程建設初探

2023-05-06 02:26陳躍韓乃寒
科技風 2023年12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陳躍 韓乃寒

摘?要: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是高校的三大基礎建設,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和落腳點。刑事科學技術概論是低年級本科學生接觸公安技術的第一門科,是引導學生樹立法律意識、科學意識和證據意識的最好契機。通過課程思政體系建設、教學案例庫建設、教學視頻庫建設和創新實驗設計等,建立了刑事科學技術概論課程體系,為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培養應用型公安專業人才提供支撐。

關鍵詞:刑事科學技術概論;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

“刑事科學技術概論”(下文稱“概論”)是山東警察學院刑事科學技術系面向全校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類必修課程。它以培養應用型公安專業人才為目標,通過本課程學習能夠熟練掌握刑事科學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其內涵,具備運用所學的刑事科學技術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培養綜合性、高素質警務人才的必修課程?!案耪摗笔茄芯啃淌掳讣F場所涉及的各類物證的發現、提取與檢驗方法,刑事科學技術的基本原理、犯罪現場保護、勘查的基本手段一門綜合性課程。課程內容體系包括刑事影像技術、痕跡檢驗、文件檢驗、微量物證和毒物毒品檢驗、法醫學及電子物證技術等,是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原理和方法應用于刑事案件偵破、解決訴訟紛爭的應用型課程。

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是高校的三大基礎建設,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和落腳點?!案耪摗闭n程是公安院校學生了解公安技術工作的第一堂課,是種下學生證據意識的第一粒種子。因此,講好這門課程是培養學生學習刑事技術其他專業課程興趣的關鍵,也是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背景下引導學生樹立法律意識、科學意識和證據意識的最好契機。在同一門課程中能兼顧上述三種意識培養,又和公安工作緊密結合,“概論”課程是最好的平臺。同時可以讓低年級本科學生及時了解公安一線技術發展現狀和通過檢驗鑒定相關案例,加深對刑事科學技術原理的認識和理解,認識犯罪現場勘查和保護證據的重要性。

作為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教師,都應該具備講授“概論”課程的能力。但是,同其他普通高校類似,公安院校新入職的青年教師來源主要以國內外研究型科研院所和高校畢業的碩士、博士為主。這些教師們對刑事科學技術知識體系了解不夠全面,很難在刑事科學技術專業教學和科研方面快速進入角色?!案耪摗闭n程是青年教師全面掌握刑事科學技術知識體系,快速熟悉公安業務的最好途徑,通過本項目建立的課程體系,既有利于新教師盡快全面掌握刑事科學技術知識體系、了解刑事科學技術工作內容,也可以讓教師們在課程規劃、授課內容、授課重點等達成同步,利于教學。

一、研究現狀及問題分析

目前,專家學者們關注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體現在多個方面。第一,在專業建設方面。李序迎[1]總結了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課程改革所面臨的問題,提出應當從轉變考核評價方式、創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加強綜合實驗等方面加強專業課程的改革和創新;周長明等人[2]關注了“雙一流”視域下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建設,提出課程建設應該以需求為導向,貼近實戰、服務實戰;貴州警察學院袁瑛等人[3]結合大數據時代背景,提出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建設應主動吸納大數據的理念和技術手段,需要在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師資隊伍、教學實踐和實習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進。這些研究立足于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建設,結合政策和科技的發展根據當下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其中關于課程建設部分的主要觀點是需要突出實戰、改革教學為主。

第二,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王凱[4]通過實際調研中發現的刑事科學技術人才隊伍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從優化專業課程設置、強化理論與實戰結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提高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人才培養質量;翟佳麗等[5]根據刑事科學技術交叉學科發展的特點,提出多學科交叉融合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模式,探索多學科交叉融合下刑事科學技術人才培養模式;顏磊等人[6]根據政法類院校的特點,結合“新工科”建設,通過完善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等多種方式探討刑事科學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第三,在教學方法研究方面。陳維娜[7]、王樂[8]等人論證了案例庫建設在刑事科學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性,通過創新案例教學法教學設計,加強案例教學的應用比例等方法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劉康康[9]根據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特點,提出以參與式教學法開展課程教學的方式,通過實踐取得了較好應用效果;趙雅彬等人[10]通過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究,提出了基于微課小視頻的刑事科學技術教學模式,認為微課小視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符合當下教學改革趨勢,通過微課視頻建設更能提高課堂開放程度、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優勢資源共享的目的。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極大改善了刑事科學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各種條件限制,將成為未來實踐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熊曉波等人[11]、曾俊菱等人[12]開展了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在現場勘查實訓和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的研究。

不論是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建設探討,還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建設都是研究者們關注的重要組成部分。上述研究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均強調了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刑事科學技術課程建設的方法,如改變考核評價方式、創新課程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加強綜合實驗[1]以及優化聚焦實戰化需求[2]、主動融入科技發展[3]、加強學科融合[5]等方式。

這些研究均清晰地認識到了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但是,目前尚未檢索到“概論”課程相關教學改革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在教學實踐中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方法的探討也相對較少,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也是當前公安院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無論是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還是課程體系改革都需要加入創新能力培養的內容。筆者結合“概論”課程授課過程與目前的研究現狀,總結出目前在課程建設與授課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部分教學案例陳舊,未能與公安實戰緊密聯系

在“概論”課程授課過程中合理加入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公安實戰案例,既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展現授課知識點。因此,案例教學法是公安院校教師在授課中最常用到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實踐經驗不足,與公安機關聯系不夠緊密等原因,未能將具有代表性的、最新案例加入課堂教學中,甚至可能存在把發生時間較久,相關刑事科學技術方法已經被更新的案例應用到教學中。

(二)教學素材展示不夠充分,無法滿足學生擴展學習的需求

“概論”課程體系涉及文檢檢驗、痕跡檢驗、理化檢驗、法醫學、刑事影像技術等傳統刑事科學技術以及電子物證、聲紋檢驗等新興學科,同時還涉及刑事科學技術原理及方法、犯罪現場勘驗檢查等知識。內容多、知識面廣,單純課堂授課不能充分展示課程中涉及的內容。另外,刑事科學技術與新技術、新設備的發展密切相關,部分大型儀器設備無法實現在課堂中展示的要求,無法滿足學生對刑事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新型設備應用的學習興趣。

(三)課程中創新教學引入不夠充分,未能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型應用工程師是公安院校學生培養的方向,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新工科建設,對學生多元化和創新型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是促進學生畢業后持續進步的原動力。目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多以雙創、社團等形式開展,在課程授課中未充分引入創新人才培養內容,未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刑事科學技術概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案例式教學[78]、參與式教學[9]、微課小視頻教學[10]和基于虛擬仿真實訓教學[1112]是改革教學模式,構建課程體系的重要基礎,公安院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相關方法也多有研究。本研究在吸收借鑒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針對“概論”課程中存在的問題,以課程體系改革為基礎,通過課程思政體系建設、案例庫建設、視頻庫建設和創新能力訓練等方面豐富“概論”的授課內容,強化“概論”課程建設體系,使其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和課堂授課。

通過系列課程體系的構建,培養學生學習刑事科學技術的興趣,促使該課程成為低年級本科生開始接受公安專業知識的“引子”和新入職教師熟悉刑事科學技術工作的“楔子”,并為將該課程打造成為一流課程和“金課”提供基礎。

(一)教學案例庫建設

案例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案例為主線”,通過引導學生基于案例的分析、討論和互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相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一種教學方法。連續兩屆全國公安院校教學技能大賽中教師組現場教學單元全部采用案例教學模式,體現了案例教學在公安院校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通過與公安機關合作收集案例,通過新聞、網絡、專業期刊收集案例,通過參加學術會議、培訓收集案例等多種方式,關注刑事科學技術相關最新、典型案例。建設一批具有代表性、能突出體現授課內容、能恰當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教學案例庫,將新案例、新技術等內容通過案例庫建設體現到教學之中。

(二)教學視頻庫建設

刑事科學技術是一門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成果應用于刑事技術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尤其是儀器設備的發展在案件偵破和檢驗鑒定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刑事科學技術系儀器設備較齊全的優勢將案件偵查和鑒定中使用的新型設備通過視頻方式向學生展示。采用以線上線下混合的方式,既能滿足學生回顧復習的需求,也可以在視頻播放過程中及時解答學生疑問。

除利用刑事科學技術系的現有資源外,將積極爭取一線公安實戰部門的支持,將實戰機關應用的新設備、新技術等納入教學視頻庫建設中。分別建成儀器設備展示及原理介紹和在案件中使用方法介紹兩種類型視頻庫。

建成視頻庫之后,既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充分地展示課堂教學中無法展示的知識體系,還利于學生的回顧性復習。

(三)創新能力教學設計

創新能力是促使學生畢業后能持續學習進步,具備面對復雜局面、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關鍵。學生創新能力正逐漸受到各高校的重視,作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公安院校,同樣不可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概論”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主要通過兩種方法實現。第一是創新實驗設計,通過從案例庫建設項目中篩選一批具有典型性、反映刑事科學技術最新發展成果的案例,設計成創新實驗項目,使全體上課學生均能參與到實驗當中。第二是科研創新培養,利用任課教師的科研課題,積極吸引同學參與到課題研究過程中,將課題研究的成果及時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和創新意識。

創新實驗項目和科研創新培養均需要學生深度參與到教學中,也是參與式教學的最佳體現。

結語

在學生培養體系中,課程建設是基礎、是平臺,課程建設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培養質量的“底色”和“成色”,因此每所高校都非常重視課程建設的質量?!靶淌驴茖W技術概論”課程建設立足于本校實際,在“雙一流”建設和“新工科”建設背景下,以培養適應公安實戰需求的應用型卓越工程師為目的,通過課程建設提高學生學習和從事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興趣,提高學生培養的質量。

同時,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建設又是不斷變化和進步的過程。本研究結合實戰部門對公安院校學生培養的需求和教育教學發展規律,充分利用好思政教學、案例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和創新能力培養這幾種方法對“概論”課程體系建設提出了探討。隨著后期本校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成,在課程改革和建設中又會加入新的方法,作者將結合實際再次研究豐富“概論”課程建設體系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序迎.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芻論[J].成才之路,2021(32):3435.

[2]周長明,代勇.“雙一流”視域下的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建設初探[J].公安教育,2020(11):5458.

[3]貴州警察學院.大數據背景下的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建設研究[J].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9,31(02):9094.

[4]王凱.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人才培養芻議[J].山西警察學院學報,2019,27(04):109112.

[5]翟佳麗,王闖.多學科交叉融合下刑事科學技術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8):225226.

[6]顏磊,喻彥林.“新工科”背景下刑事科學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西南政法大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170171.

[7]陳維娜.案例教學中案例庫的建設模式研究——以公安院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為視角[J].公安教育,2019(03):6567.

[8]王樂,周澗青.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法在刑事科學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29):188189.

[9]劉康康.參與式教學模式下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21,19(26):111114.

[10]趙雅彬,王璐.基于微課小視頻的刑事科學技術研究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以手印檢驗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10):133135.

[11]熊曉波,裴煜.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現場勘查實訓教學系統研究——以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為例[J].教育觀察,2019,8(07):105107.

[12]曾俊菱,王仲來,宮雪,等.虛擬仿真實驗在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展望[J].甘肅科技,2019,35(03):7980+106.

基金項目:山東警察學院2021年度院級教研項目[JY2021(7)、JY2021(28)]資助

作者簡介:陳躍(1983—?),男,漢族,山東臨沂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藥物毒物分析。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高職機械類專業“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