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研究

2023-05-06 06:34黎石美
遼寧農業科學 2023年2期
關鍵詞:陜西省子系統階段

段 凱,黎石美

(商洛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陜西高校新型智庫商洛發展研究院/商洛市公眾科學素質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陜西 商洛 726000)

長期以來,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中面臨一系列涉及農業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問題,例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全、人口素質較低、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問題。陜西省2021年印發了《“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指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導向、目標、重點任務等相關農業方面的規劃。因此,對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科學評價,客觀認識陜西省各年度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階段表現,指出陜西農業生產的優勢和不足,為該地區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指導價值。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研究,目前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系的建設和評價方法的選擇上。本文從社會、經濟、資源環境3個子系統出發,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熵值法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水平進行評測,指出3個子系統在發展中的不足,為陜西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1 陜西省農業發展現狀

“陜西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農業歷史悠久。它的南北狹長,地形多樣,有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3個氣候帶。生態多樣,農業資源豐富的同時,農業科技力量雄厚,特色產業優勢突出,但跟全國農業強省還有一定的差距?!笆濉币詠?陜西省不斷加強現代化農業體系,同時加強生態治理,加強土壤修復,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陜西省印發了《陜西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重點,改善人居環境,使廣大農民對生態文明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在發展中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治理中劃定197個“千噸萬人”水源地保護區,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綜合利用畜禽糞污;種植業污染持續推進;強化資金保障,實施效績管理。截至2021年,組織對192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開展水質監測,占水源地總數的97.5%,建垃圾收集點1.8萬余個,清理亂堆放點20萬余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 89.8%,規劃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98.5%。開展有機化肥替代化肥試點,全省農藥化肥量負增長,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91.34%,農膜使用量4.48萬t,回收利用率3.6萬t,回收率達80.4%。建立有害農作物防控示范區43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經濟環境系統協調發展,近幾年的可持續發展穩定,農業的產值產量得以提高。農業科技方面,陜西省重點扶持綠色高效種養技術研發及資源利用生態農業技術研發。第四屆全國油菜科技大會,以“廣種油料,科技先行”為主題在楊凌成功舉辦。在優化土壤環境,改善土地質量方面,中育華教授團隊推出“腐植酸+五位一體關鍵集成技術”針對農業的沙化,鹽堿化肥力下降,農作物減產,利用天然礦源結構特征研制出改善土壤團里結構、利于農作物生長、改善作物的腐植酸、水污染治理等新產品,研制出抗菌、保水、防護等功能的蘋果液態膜。各個農業科研成果,為陜西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2 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

2.1 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從系統學的角度看,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共同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產生作用,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因此,本文從社會、經濟、資源環境3個方面構建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體系

2.2 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

收集2013~2020年陜西省農業相關相關數據,整理后得出的原始數據(見表2)。

表2 2013~2020陜西省可持續發展水平各項指標原始數據

用各個指標的評價值和該指標的權重加權求得各年份可持續發展水平(見表3);假設3個子系統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貢獻相同,權重均為1/3,以每一個子系統各年份的可持續發展水平乘1/3,求和后得出農業綜合可持續發展水平(綜合可持續發展水平見表3)。

由表3和圖1可知,在2013~2020年7年間,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呈現波動式上升態勢,其中,2013~2016年為可持續發展快速階段,綜合可持續發展水平由0.331上升到0.496,年均增長率為0.76;2017~2018年為可持續發展衰退階段,綜合可持續發展水平由0.496下降到0.403,年均增長率為-0.09;2019~2020年為可持續發展平穩增長階段,綜合可持續發展水平由0.403增長到0.750,年均增長率為0.36%。

圖1 2013~2020年陜西省農業各子系統和綜合可持續發展水平變化曲線

表3 各子系統可持續發展水平(B1 B2 B3)和綜合可持續發展水平(A)

總體上來說,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具體分為3個階段??焖侔l展階段:2013~2016年,各子系統呈現快速發展。資源環境系統可持續發展度波動較大且不穩定。衰退階段:2017~2018年為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衰退階段,該階段可持續發展呈現下降趨勢。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3個子系統可持續發展呈現衰退現象。該階段受資源環境、人口增長率、人口數增長緩慢和城鄉收入差距減少等有關。平穩發展階段:2019~2020年,為平穩發展階段。該階段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綜合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呈上升態勢,2020年綜合發展水平達到0.750。

3 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3.1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目前,隨著城鄉收入縮小,脫貧攻堅成果顯著,農民的收入增加,要進一步發展農業就必須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使得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步伐。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加強水利化建設,編制科學有效的施工計劃,高度重視建立項目專職管理隊伍;強化陜西農業設施的機械化水平,增強其生產基地的生產數目和質量;強化公路建設,為農產品的優質交通提供保證。農村現代化方面,發展優勢產業如蘋果核桃,結合新技術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融合,以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提高農民收入,防止規模返貧。

3.2 加強生態保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提高有機化肥利用率,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藥化肥使用量,大力宣傳農藥的危害,使農民認識到農藥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全省開展化肥農藥減施行動,利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提高有機化肥使用率。關注自然災害,防治自然災害。首先加強監測預警防范次生災害,其次強化統籌協調,做好災害應對,最后積極發揮市場機制,落實好各類農業保險政策。政府部門應積極組織農業自然災害方面的保障工作,建立農業農村保障體系,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全省農業保險工作。

3.3 加大農業科技力量的投入

陜西省目前農業科技力量明顯不足,科技的投入顯得較為重要。從政府,科研部門,教育部門,社會層面考慮。加大省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讓更多資金能夠放到農業科技上,促進陜西農業科技的成長;增加農業科研項目的比重,加大“新品種”項目的支持力度。組織陜西省的各級研究所、院校及農業企業之間的農業科技聯動,促進農業科技的發展和創新,同時發展區域優勢產業技術及綠色產業技術,緩解環境問題,提高作物產值產量,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為陜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同時引導社會資金向農業科技方面的投入,引導企業與農村地區的合作,發展智慧農業,積極建立起農業經濟體,如農業示范區、農業專業合作社等,同時向農家樂,農莊方向發展。

4 結論

本文構建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對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進行評價,研究表明:陜西省可持續發展水平總體呈上升,2013~2016年,為陜西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快速發展階段,2017~2018年為可持續發展衰退階段,2019~2020年為可持續發展平穩上升階段,3個子系統在發展中呈現不協調發展態勢。陜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受到農業基礎設、農業現代化水平、資源環境、農村教育、農業科技力量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提出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強生態保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加大農業科技力量的投入。

猜你喜歡
陜西省子系統階段
不對中轉子系統耦合動力學特性研究
陜西省自強中等專業學校簡介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GSM-R基站子系統同步方案研究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陜西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
聚焦兩會
駝峰測長設備在線監測子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陜西省閱讀文化節
大熱的O2O三個階段,你在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