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中藥材產地初加工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

2023-05-11 04:38唐成林劉佳慧馮文豪
耕作與栽培 2023年5期
關鍵詞:初加工太子參單品

凡 迪, 唐成林, 劉佳慧, 馮文豪

(貴州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 貴陽 550001)

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是指對藥用植物根據藥材性質和商品銷售運輸保管的要求,在產地進行的初步加工處理,藥材采收后除了極少數種類需要新鮮和保持原樣,大部分需進行產地初加工。標準化的產地初加工,根據品種和初加工環節不同,可顯著提升藥材綜合產值。筆者以貴州省中藥材產地初加工為重點,收集匯總了全省各市(州)中藥材產地初加工的發展情況,走訪了調研縣區的中藥材產業規?;N植基地及初加工企業(合作社、大戶),從中藥材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視角,簡要總結了中藥材產地初加工發展現狀,剖析了中藥材產地初加工發展的突出問題,針對性提出了對策建議。

1 全省中藥材產地初加工發展現狀

1.1 種植規模迅速擴大,對產地初加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2019年,中藥材產業被列為十二大重點產業之一,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全省中藥材總面積44.8萬hm2、總產量193.8萬t、總產值16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8%,50.3%,40.8%,帶動貧困農戶13.1萬戶、貧困人口41.8萬人增收。中藥材種植規模的擴大,既為產地初加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對產地初加工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迫切的需要。

1.2 全省產地初加工增值效益明顯

經對全省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情況調度分析顯示,全省共有298家規?;跫庸そ洜I主體,年總初加工能力42.4萬t(占總產量的21.88%),覆蓋面積8.9萬hm2(占總面積的19.88%)。全省年初加工總產值42.17億元,通過標準化產地初加工,共新增總產值20.32億元,增加13.71%(注:根據全省15個重點品種面積、鮮品產值、初加工產值等加權平均計算得出平均鮮品產值3 554.15元/667 m2,初加工后產值5 076.56元/667 m2,新增產值1 522.41元/667 m2,增加42.83%)。產地初加工帶來的增值效益明顯,例如:太子參鮮品價格14~16元/kg,經過清洗、干燥(3 kg鮮品加工成1 kg干品),干品藥材統貨產地價格至少80元/kg,價格提升2倍,挑選分級后,選裝貨價格最高可達140多元/kg,價格可提高3倍以上;天麻鮮品價格一般為12~16元/kg,經清洗、蒸透、烘干后(3 kg鮮品加工成1 kg干品),價格至少可達100元/kg,價格提升3倍,挑選分級后最高可達300元/kg以上,價格提高10倍以上;前胡鮮品價格10元/kg,經去須、蘆頭,烘干、分級、扎把后(3 kg鮮品干燥成1 kg干品),統貨達100元/kg以上,價格提升3倍以上。

1.3 重點產區產地初加工體系初具雛形

貴陽、安順、遵義等9個市(州),從年初加工能力來看,黔南州最強,為13.41萬t,其次為黔西南州(7.16萬t)和銅仁市(5.35萬t);從初加工產值來看,遵義市最高,為11.2億元,其次為銅仁市(8.7億元)和黔南州(8.64億元);從初加工覆蓋面積來看,黔東南州最大,為2.32萬hm2,其次為遵義市(1.64萬hm2)和銅仁市(1.32萬hm2);從初加工經營主體來看,銅仁市最多,為77家,其次為遵義市(45家)和六盤水市(37家);從初加工技術人員來看,銅仁市最多,為300人,其次為黔東南州(278人)和遵義市(269人);從初加工能力占總產量比重來看,黔南州最高,為74.89%,其次為銅仁市(44.99%)和六盤水市(31.08%);從初加工覆蓋面積占總面積比重來看,六盤水市最高,為65.42%,其次為黔東南州(37.18%)和銅仁市(32.64%)??傮w看來,銅仁、遵義、黔南、黔東南、六盤水等市(州)初加工能力總體相對較強,貴陽、安順、黔西南、畢節等市(州)初加工能力總體相對較弱,亟待提升。

1.4 重點單品產地初加工效益穩步增長

天麻、石斛、太子參等8個重點單品,從年初加工能力來看,薏苡仁最強,為3萬t,其次是鉤藤(1.48萬t)、太子參(0.96萬t);從初加工產值來看,石斛最高,為13.79億元,其次是天麻(1.8億元)、薏苡仁(0.96億元);從經營主體數量來看,天麻最多,為23家,其次為白及(19家)、石斛(17家)和太子參(17家);從初加工能力占總產量的比重來看,白及占比最高,為54.43%,其次是石斛(50%)、黃精(34.75%),太子參和半夏占比最小,僅為8.98%和8.81%。8個重點單品產地初加工能力共7.72萬t,占全省初加工能力的18.27%;初加工產值19.71億元,占初加工總產值的46.74%;初加工經營主體數量107家,占全省總量的35.91%;初加工能力占單品總產量的比重為17.72%。2019年以來,省級大力支持8個重點單品產業發展,從生產基地建設、產地初加工等環節給予全力支持,總體看來,8個重點單品初加工產值已占據全省初加工總產值接近一半,產地初加工效益凸顯。

1.5 調研中發現的產地初加工模式典型案例

在調研過程中,筆者發現了一些好的初加工模式。例如:貴州金草海藥材發展有限公司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行業協會+基地+農戶”組織方式開展太子參產地初加工,牽頭成立了黃平縣中藥材協會,吸納了太子參種植大戶、合作社等510余名會員加入協會,在太子參大面積收獲季節,按照3元/kg的優惠價格為協會會員、合作社社員提供初加工服務,平均每天加工太子參鮮品50 t,以產地初加工為基礎,保障了協會會員,合作社社員產后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一是通過標準化初加工提高藥材品質,提升藥材附加值,使藥農增加了效益;二是采收后及時加工,解決了種植戶因天氣影響,豐產不豐收的后顧之憂;三是通過統一加工倉儲,吸引采購商直接來加工點收購,形成了一個小環境的產地交易市場,解決種植戶東奔西走找市場而賣不出好價的難題;四是通過集中初加工,回收利用原本要丟棄的藥材粉末制成飼料添加劑,進一步提升了綜合效益;五是初加工后集中倉儲,通過倉擔質押的方式,使藥農更容易獲得融資貸款,解決了農戶資金不足的問題。

2 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2019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進下,中藥材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種植規模、產量、產值呈現三增長的態勢,重點單品、重點產區初加工能力穩步增加,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產地初加工能力不能滿足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總體看,全省各地仍多以“種藥材、賣藥材”的單一形式為主,產品附加值低,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全省初加工能力僅占總產量的21.88%,覆蓋面積僅占總面積的19.88%,仍存在151.43萬t中藥材無法通過標準化的初加工實現增值。局部看,8個重點單品中,僅有石斛、白及初加工能力可覆蓋總產量50%以上,其余單品均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的問題,例如半夏初加工能力僅占總產量8.81%、太子參初加工能力僅占總產量8.98%、鉤藤初加工能力僅占總產量12.89%,雖然這些單品在全國已具有一定的優勢地位和話語權,但初加工能力仍遠遠不能達到需求。另外,9個市(州)初加工能力也存在不平衡的問題,貴陽、安順、黔西南、畢節等市(州)初加工能力總體相對較弱,其中貴陽市2019年中藥材總產量11.17萬t、總面積17 860 hm2,但初加工能力僅能覆蓋1.28%;安順市總產量38.12萬t、總面積29 280 hm2,但初加工能力僅能覆蓋5.53%。產業雖然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但產地初加工能力沒能與種植規模相匹配,無法形成協調的加工體系,100多萬t中藥材缺少產地加工所需的場所、設施、設備,大量產新的藥材不能保質保量入庫,若遇多雨天氣,會造成中藥材大量腐爛、賣不出、售價低等問題,嚴重影響藥材品質,產業加工效益無法提升。

2.2 產地初加工標準化程度低,藥材質量不穩定、商品性欠佳

調研發現,現有加工技術標準化程度低、加工方法混亂,工藝不統一,技術不規范,各地各法、一藥多法甚至一地數法是中藥材產地初加工中的突出問題。例如,金(山)銀花產地初加工方式中,有的采用直接烘干,有的采用硫磺燃燒密閉烘烤加工,還有的采用硫磺浸泡烘干及殺青烘干的方式;天麻的初加工方法中,僅干燥的方式就有數10種之多,有的采用直接烘干法、有的采用白礬水煮透心后干燥,有的采用天麻與小米共煮透心后干燥、有的采用熱風循環烘干法、有的采用鮮品速干法等,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對藥材的外觀與藥效會造成較大影響。同時,這些初加工方法均無具體的加工工藝技術參數,多憑主觀判斷,再加上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及藥農普遍缺乏加工技術,加工隨意,導致腐爛、變質較多,成品率低,進而影響中藥材質量參差不齊。

2.3 初加工經營主體總體較弱,大企業加工設備閑置率高和小企業加工能力不足現象同時存在

從調研的總體情況看,全省雖然有298家初加工經營主體,但其中龍頭企業數量僅占總數的13.42%,大部分初加工企業成熟度偏低,發展較弱,普遍存在起步晚、規模小、底子薄、實力弱、基礎條件差、產業化水平較低等問題,多數企業年初加工能力不足100 t。例如,都勻市中藥材經營主體33個,其中種植企業7家,合作社12家,有一定規模的種植大戶14個,但具有中藥材初加工能力的企業僅2家,產地初加工仍處于起步階段。同時,部分地區大型中藥材初加工企業卻存在原材料“不夠吃”、大型加工設備閑置率過高的現象,制約一些初加工企業有效運轉和擴大規模。例如,貴州金草海藥材發展有限公司雖然在太子參集中收獲的7-9月份,加工設備連續運轉24 h都不能滿足本地藥農的初加工需求,但一年下來也僅有這3個月能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景象,其余大部分時間設備均處于閑置狀態,無法充分利用其價值。

2.4 初加工環節投入高,資金短缺問題突出

初加工設施、設備,廠房的建設等整體資金投入較高,但近年來,政府對初加工環節的整體補貼較少,且由于銀行對中藥材初加工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授信門檻普遍較高,初加工企業普遍存在資金匱乏、金融資本渠道不暢等一些痛點、難點,主要體現在抵押難、審批慢、融資貴等問題。例如,收獲倉儲的中藥材產品市場價格具有不確定性,金融部門無法評估作為抵押物進行抵押融資貸款用于發展生產;企業固定資產多為廠房、專用設備等,位置偏、權利弱、變現難,多被銀行視為無效抵押物;貸款審批流程繁瑣,經常出現漫長的審批通過后,早已過了初加工時節,初加工企業發展資金大多靠原始投入、滾動發展,部分企業靠民間借貸,很難在短期內做大做強。

2.5 初加工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科技支撐不足

目前,從事中藥材產業的專家多是農業或者植物學、園藝學專業的居多,對中藥材產地初加工了解不深,產業科研基礎薄弱,對于初加工環節和關鍵技術上缺乏系統研究,技術服務體系有待完善。長期以來,產地初加工環節的技術培訓與指導主要由企業承擔,而中藥材品種種類差異大,種子類、花類、果實類、皮類、全草和葉類、根及地下莖類等不同品種的初加工方法均不同,企業技術服務難以滿足生產需要,中藥材初加工的質量難以保證。據調研結果顯示,全省初加工經營主體中,專業技術人員僅有1 680名,其中安順市僅有31名、貴陽市僅有15名,產地初加工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短缺。

3 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問題的原因分析

貴州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存在以上問題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對中藥材產地初加工認識不足。政府和大多數生產者十分重視在生產環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往往忽視采后的初加工處理,重生產輕加工的觀念導致對初加工環節支持力度不大,資金投入不足,導致豐產不豐收現象時有發生。二是產業規?;潭绕?且中藥材生產季節性很強,決定了初加工設施的使用期也有明顯的季節性,導致設施利用率低,企業等社會資本投入積極性不高。三是現有初加工條件明顯不足,初加工設施、設備落后,多數僅以烘干設備為主,清洗、分級、儲藏等一體化初加工設施設備不配套。四是初加工技術成果轉化率低。產地初加工技術相對匱乏,70%以上的科研資金在產前、產中階段,對產后初加工的研究重視程度不夠,可以推廣應用的成熟技術也明顯不足,現有初加工技術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五是生產組織化程度不高。目前仍然是以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生產經營為主,產地初加工社會化服務嚴重缺乏,導致農戶多以傳統或土辦法進行初加工。

4 加快推進中藥材規?;N植與產地初加工融合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要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堅持抓具體抓深入,精準施策,全面發力,加快推進中藥材規?;N植與產地初加工融合發展,加快提升產地初加工能力,助推全省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

4.1 全面推進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基地建設

聚焦石斛、天麻、太子參、艾納香、淫羊藿等重點品種、特色品種、民族藥藥用品種的重點產區,重點推進一批中藥材產地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設,全面提升產地初加工水平,促進中藥材質優價高。重點在大方、七星關、德江、雷山等天麻核心產區建設天麻初加工基地,加強蒸煮、干燥、切片等關鍵環節建設;在錦屏、荔波、赤水等石斛核心產區建設石斛初加工基地;建設以印江為核心的梵凈山多花黃精產業帶初加工基地,重點加強清洗、蒸煮、烘干、炮制等環節;建設以黃平、施秉為核心的太子參產區初加工基地,重點圍繞清洗、烘干、分級等環節;建設以赫章為中心的半夏初加工基地,重點加強干燥設施的建設和設備提升等。在推進重點品種初加工基地建設的同時,兼顧艾納香、淫羊藿等地方特色道地品種。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針對各重點單品初加工特性針對性改善儲藏、烘干、分級等設施設備,提升產地初加工能力,促進藥材產地初加工的集聚化發展和規范化發展。同時,對于有中藥材種植但面積尚小且無產地初加工基地的地區,整合食用菌、蔬菜等農產品清洗、烘干、冷藏設施設備綜合利用,避免資源閑置。

4.2 著力培育壯大初加工經營主體

扶持和引導生產基地的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現代化清洗、烘干、分揀、分級等初加工,每個主產縣重點扶持、壯大一批初加工企業(合作社、大戶),分級扶持、重點推進。針對規模小種植面積不大的合作社和散戶,重點以補貼高效的小型清洗、烘干設備為主;針對規模一般的種植基地,重點以扶持清洗、干燥、分級、分揀等設施設備為主;針對產業規模集中度較高的種植基地,如黃平施秉太子參、大方德江天麻等,重點扶持建設、提升大型的初加工廠房,配套建設精深加工基地等,提高產業附加值。通過大中小有機結合、初加工與深加工緊密結合,做好協調服務工作,通過初加工和深加工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合作社或散戶逐步提高初加工水平,逐步實現區域性中藥材產業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市場的良好局面。

4.3 著力破解資金難題

進一步增加財政資金投入,設立省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基地建設專項資金,重點扶持一批中藥材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設,幫助七星關區等種植規模大但無初加工基地支撐的縣、經營主體建立初加工基地;加強與省基金辦溝通協調,積極指導企業建立健全現代經營管理制度,完善綠色產業扶貧基金申報條件,幫助初加工企業申報使用;按照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帶動社會資本、金融資金投入的思路,積極探索“農銀企”產業共同體(SPV)發展模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金融資金投入;加強金融創新,增加對中藥材產業風險資金池的資金投入,進一步發揮好政銀擔合作新型融資擔保模式,切實解決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4.4 著力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引領

一是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作用,加快培養中藥材初加工生產一線專業技術人才;二是加強產業技能培訓,對企業、生產大戶、專業合作社等開展產地初加工技術培訓,制定重點單品產地初加工技術指導意見,全面提升中藥材初加工技術水平;三是通過技術入股、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共享、項目合作等多種形式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企業家,參與全省中藥材產地初加工基地建設;四是設立科技專項,針對中藥材各單品特性,加強清洗、烘干、分級等專用型初加工瓶頸技術攻關與技術組裝,結合各地初加工設施設備資源及特性,加強中藥材初加工設施設備與其他產業加工設施設備共用研究,促進加工設備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太陽能、空氣能、生物能源,降低加工成本,加強中藥材加工技術提升和設備更新,強化科技支撐。

4.5 著力拓寬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范圍

積極向農業農村部爭取,將中藥材清洗、分級、切片、冷藏特別是小型烘干設備納入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拓寬農機補貼范圍,提升設備購機補貼幅度,減輕農民經濟負擔。通過農機具示范推廣,激勵和引導廣大藥農購買和使用,提高小型初加工設備普及率。

4.6 著力加強藥材加工體系、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建設

針對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逐步推動中藥材加工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建立健全質量監控體系,不僅要重視終端質量檢測,而且要注重“生產、加工、貯藏、銷售”全過程質量監控,嚴格按標準化要求組織生產、加工、貯藏,提高產品質量;加強標準化建設,制定完善產品標準,初加工技術規程標準,指導按標準化組織初加工生產。構建和應用專業的產地初加工、質量檢測、規范包裝、專業倉庫、集中存儲、專業管理、氣調養護、賦碼追溯等質量管理規范與追溯管理規范。

4.7 著力推進產地初加工與中藥炮制一體化發展

因產地初加工與中藥炮制都包含了凈處理、切制處理的過程,而炮制進一步運用臨床理論為中藥材藥性的加強,降低毒副性等方面有深一步理論技術依據,產地初加工與中藥炮制一體化發展可以更好地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同時可以減少中間的加工環節,省去廠房、設備、加工環節的消耗,更符合中藥產業發展的趨勢。下一步,從黃精等重點單品著手,重點推進一批產地初加工與中藥炮制一體化發展示范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產業附加值。

猜你喜歡
初加工太子參單品
加快推進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
太子參品種栽培特性及其高產配套技術研究
OFFICE LADY之嬌美清新型美妝必備單品
熱賣單品
超難搭配的單品也可以輕松駕駛
正交設計優化太子參ISSR—PCR反應體系
搭配 如果說這個夏天有什么單品是必買的
農產品初加工設施3年獲補16億
農業部:繼續加大農產品初加工機械補貼力度
太子參危情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