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RT 時液體負荷狀態對膿毒癥并發急性腎損傷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

2023-05-15 03:39黃雪敏岑樹坤嚴海燕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2023年2期
關鍵詞:膿毒癥死亡率生存率

黃雪敏,岑樹坤,嚴海燕

膿毒癥是感染引起機體全身炎癥反應或器官功能障礙,導致器官衰竭的嚴重感染性疾病,多數為手術或創傷引起的并發癥,具有較高的病死率[1]。腎臟是膿毒癥發生發展的重要靶器官,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 導致的腎功能下降是臨床膿毒癥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其病死率高達60%,即使多數重癥患者不存在嚴重的基礎疾病,病死 率 也 可 達 到20%[2-3]。連 續 性 腎 臟 替 代 治 療(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是治療膿毒癥并發急性腎損傷 (sepsis acute kidney injury,SAKI)的主要手段,相較于傳統血液透析,能延長血透的治療期、降低血濃度與體積變化對患者身體的影響, 但臨床行CRRT 治療的SAKI 患者死亡率仍然較高,影響其預后的因素尚不明確[4-5]。液體負荷作為CRRT 治療的指征之一,其液體平衡狀態是近年來許多學者研究的重點,故本研究擬通過對CRRT 啟動時的SAKI 患者進行研究, 分析不同液體負荷狀態對患者行CRRT 治療后生存結局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賀州廣濟醫院118 例行CRRT 的SAKI 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0 例,女性58 例;年齡26 ~73 歲;體質量指數(BMI)17.5 ~29.4 kg/m2;肺部感染45 例,腹腔感染21 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16 例,皮膚軟組織13 例,尿路感染12 例,血源性感染11 例;AKI分期1 期5 例,2 期56 例,3 期57 例。

納入標準:(1)膿毒癥診斷標準符合《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管理國際指南》[6];(2)AKI 診斷和分 期 標 準 符 合KDIGO 指 南[7];(3) 患 者 符 合 行CRRT 的指征,即血液肌酐(SCr) >300 μmol/L;血尿素氮 (BUN) >25 mmol/L;pH≤7.2 或6h 內患者尿液累積量<100 ml,對液體復蘇不具有反應性[8]。排除標準:(1) 既往有腎臟移植史或急慢性腎衰竭病史等非膿毒癥所致的AKI 患者;(2) 存在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等器官功能障礙患者;(3)伴有其他腫瘤或惡性腫瘤患者。

1.2 方法與指標 收集患者入住ICU 后的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歲)、BMI(kg/m2)、感染部位、AKI 分期、血液生化指標、液體超負荷(FO,%)、從確診至行CRRT 時間 (h)、CRRT 總時間 (h)、行CRRT 前1 天患者尿量(ml)、液體正平衡量(ml)、利尿劑(mg/d)、序貫器官衰竭(SOFA)評分和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PACHE Ⅱ)。其中,血液生化指標主要包括白細胞計數(WBC,×109/L)、C 反應蛋白 (CRP,mg/L)、 肌酐 (SCr,μmol/L)、 白蛋白(ALB,g/L)、乳酸(LAC,mmol/L)、血 尿素氮(BUN,mmol/L)、降鈣素原(PCT,pg/L)和pH 值。FO 以百分比表示,計算公式為:FL=∑[每日入量(ml)-每日出量(ml)]/入住ICU 時體重(kg)×100%[9]。SOFA 評分和APACHE Ⅱ評分由調查人員于患者行CRRT 前1 天進行調查,SOFA 評分包括呼吸、循環、腎臟、凝血功能、 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等6 方面的功能評分,每部分0 ~4 分,滿分24 分,得分越高,表示器官功能衰竭越嚴重[10]。APACHE Ⅱ評分有急性生理評分、 年齡評分和慢性健康評分3 大組成部分,總分范圍0 ~71 分,得分越高病情越嚴重[10]。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數據符合正態性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采用logistic 多因素進行回歸分析,以Kaplan-Meier 生存曲線分析不同液體負荷組間的30 d 生存情況,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AKI 生存與死亡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118例SAKI 患者在CRRT 啟動后30 d 內的死亡44例,死亡率為37.29%。死亡組與生存組在性別、感染部位、AKI 分期、BMI、WBC、CRP、SCr、ALB、LAC、BUN、PCT、pH 值和利尿劑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死亡組患者的年齡、FO、液體正平衡量、 從確診至行CRRT 時間、CRRT 總時間、 尿量、SOFA 評分和APACHE Ⅱ與生存組患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2.2 多因素分析 以CRRT 啟動后30 d 內患者結局為因變量(死亡=1,存活=2),以表1 中有統計學意義(P <0.05)的因素為自變量(具體賦值:FO≥10%=1,FO <10%=2, 其余指標代入具體數值),采用logistic 多因素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FO、SOFA 評分和液體正平衡量是CRRT 啟動后30 d內SAKI 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OR >1,P <0.05)。見表2。

表1 SAKI 生存與死亡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例(%),±s]

表1 SAKI 生存與死亡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例(%),±s]

注:FO,液體超負荷;BMI,體質量指數;WBC,白細胞計數;CRP,C 反應蛋白;SCr:血清肌酐;ALB,白蛋白;LAC,血清乳酸;BUN,血尿素氮;PCT,降鈣素原;APACHE Ⅱ,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SOFA 評分,序貫器官衰竭評分

自變量 B SE Wald 值 P 值 OR 值 95%CI FO(%) 2.288 0.725 9.959 0.002 9.859 2.380 ~40.841 SOFA 評分 0.265 0.117 5.095 0.024 1.303 1.035 ~1.640液體正平衡量(ml) 0.002 0.001 6.480 0.011 1.002 1.001 ~1.004

項目 死亡組(n=44) 生存組(n=74) χ2/t 值 P 值性別 1.908 0.167男26(59.09) 34(45.95)女18(40.91) 40(54.05)感染部位 1.371 0.927肺部 19(43.18) 26(35.14)腹腔 9(20.45) 12(16.22)中樞神經系統 5(11.36) 11(14.86)皮膚軟組織 4(9.09) 9(12.16)尿路感染 4(9.09) 8(10.81)血源性感染 3(6.82) 8(10.81)AKI 分期 1.222 0.543 1 期 3(6.82) 2(2.70)2 期 21(47.73) 35(47.30)3 期 20(45.45) 37(50.00)FO(%) 31.024 <0.001<10 7(15.91) 51(68.92)≥10 37(84.09) 23(31.08)年齡(歲) 68.54 ± 13.97 59.11 ± 15.72 3.282 0.001 BMI(kg/m2) 19.26 ± 5.74 20.68 ± 4.38 1.514 0.133 WBC(×109/L) 18.47 ± 6.15 17.23 ± 5.91 1.086 0.280 CRP(mg/L) 82.16 ± 24.65 84.31 ± 27.87 0.423 0.673 SCr(μmol/L) 152.98 ± 35.73 162.55 ± 40.16 1.303 0.195 ALB(g/L) 30.01 ± 3.82 31.14 ± 3.10 1.754 0.082 pH 值 7.36 ± 0.15 7.31 ± 0.13 1.907 0.059 LAC(mmol/L) 10.97 ± 4.31 11.56 ± 5.11 0.642 0.522 BUN(mmol/L) 18.32 ± 7.92 19.07 ± 8.86 0.462 0.645 PCT(pg/L) 8.18 ± 2.43 9.22 ± 3.07 1.917 0.058液體正平衡量(ml) 2168.46 ± 568.41 1571.58 ± 613.75 5.249 <0.001確診至CRRT 時間(h) 31.25 ± 12.58 25.14 ± 10.36 2.857 0.005 CRRT 總時間(h) 70.22 ± 19.46 83.67 ± 21.15 3.440 0.001利尿劑(mg/d) 65.45 ± 8.91 65.68 ± 9.02 0.135 0.893尿量(mL) 761.54 ± 130.47 966.41 ± 153.98 7.386 <0.001 APACHE Ⅱ(分) 29.87 ± 7.35 26.16 ± 8.22 2.464 0.015 SOFA 評分(分) 12.20 ± 3.74 9.93 ± 3.52 3.309 0.001

表2 CRRT 啟動后30 d 內44 例SAKI 患者死亡的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2.3 不同液體超負荷狀態的生存分析 繪制FO≥10%和FO <10%兩組患者的Kaplan-Meier 生存曲線,兩組的累計生存率分別為44.20%和77.30%,整體平均生存率為62.70%,FO≥10%的患者在CRRT啟動后30 d 的死亡率明顯高于FO <10%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3.970,P <0.001)。

3 討論

臨床認為, 膿毒癥是由革蘭陰性菌細胞壁上的脂多糖所引起,SAKI 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機體炎癥反應、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或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損傷均可能為SAKI 的潛在機制,CRRT 是SAKI 患者的重要治療方法, 但其治療預后較差[11-13]。因此,本研究從患者行CRRT 時液體不同負荷狀態為切入點,分析其對SAKI 患者的預后影響。結果顯示,118 例SAKI 患者的死亡率為37.29%,表明行CRRT 治療SAKI 患者的預后仍有待改善。同時,結果還顯示,年齡、FO、液體正平衡量、從確診至行CRRT 時間、CRRT 總時間、尿量、SOFA 評分和APACHE Ⅱ評分是SAKI 患者CRRT啟動后30 d 內死亡的主要因素, 其中FO、SOFA評分和液體正平衡量是獨立危險因素 (OR >1,P<0.05)。

SOFA 評分是評估器官衰竭程度的工具,常用于AKI 和膿毒癥患者預后的評估,盧發菊等[14]以SOFA聯合血漿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鈣蛋白水平在行CRRT 重癥AKI 患者的預后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郭峻氚等[15]采用未成熟粒細胞聯合SOFA 評分評估膿毒癥患者預后, 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液體復蘇是ICU 治療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的基礎措施,通過早期的液體復蘇維持患者血壓和腎臟的穩定灌注狀態, 但大部分SAKI 患者由于腎功能受損,機體液體每日入量大于出量,容易發生累積,出現液體正平衡,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FO,進而升高腎靜脈血壓,發生腎間質水腫,明顯增加AKI和膿毒性休克患者的損傷和病死率[16]。李燕玲等[17]研究表明, 液體正平衡量越大,SAKI 患者的預后越差;Gorga 等[18]研究發現,在CRRT 開始前,不同程度FO 與患者不良預后之間存在明顯的獨立關聯;李玉婷等[19]的報道則指出,從CRRT 開始前3 d 至轉出ICU, 存在FO 的AKI 患者比非FO 患者生存率更低,死亡率為其1.53 倍。以上報道均支持了本研究的結果。

本研究將FO 分為FO≥10%和FO <10%,分析兩種不同超負荷狀態的患者生存曲線, 結果顯示,FO≥10%患者累積生存率為44.20%,FO <10%患者累計生存率為77.30%, 整體平均生存率為62.70%,FO≥10%組患者在CRRT 啟動后30 d 的死亡率明顯高于FO <10%組。提示實際臨床工作中, 在行CRRT 治療時應重點關注FO≥10%的患者, 可從液體正平衡量、CRRT 開始時間、 尿量和SOFA 評分等方面進行干預。尿量、液體正平衡量均為患者機體液體出入量參數, 是液體管理的依據。趙永波等[20]提出,對CRRT 患者進行每日液體出入量的準確精測,能保證液體平衡,穩定患者病情。馮舒云等[21]則提出對FO 程度較高的患者進行諸如限制性液體輸入和利尿劑的管理策略, 以此降低FO過高的死亡風險。SOFA 評分為評價臟器功能障礙的工具,醫務工作者可在治療前通過對患者的腎臟功能進行初步評估, 對SOFA 評分較高的SAKI 患者及早啟動CRRT 治療。林俊偉[22]以SOFA 評分為基礎對惠州地區SAKI 患者啟動CRRT 時機進行探索, 結果表明,SOFA 評分對SAKI 患者行CRRT 的指導價值優于胱抑素C,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患者的腎功能恢復率,減少超濾總量。CRRT 在液體清除上具有穩定、清除炎癥因子的優勢,在介入時機方面,因FO 能通過多重機制促進AKI 發生發展,而AKI 也能同時加重FO 和膿毒癥, 故對CRRT 的治療應盡早進行[16]。林長煜等[23]和甘偉忠等[24]研究表明, 早期啟動CRRT 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緩解腎臟損傷程度,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FO 是SAKI 患者啟動CRRT 后30 d內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尤其是FO≥10%時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臨床工作中患者出現液體超負荷時應盡早啟動CRRT。

猜你喜歡
膿毒癥死亡率生存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養雞這樣降低死亡率
血清IL-6、APC、CRP在膿毒癥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為何難確定?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急性爛鰓、套腸、敗血癥…一旦治療不及時,死亡率或高達90%,叉尾鮰真的值得養嗎?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預測
膿毒癥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進展
日本首次公布本國居民癌癥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