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養立意下的創意作業設計

2023-05-19 13:10朱榮輝
江蘇教育 2023年7期
關鍵詞:實踐思考

朱榮輝

【關鍵詞】素養立意;創意作業;學科特質;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14-0085-02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對廣大教師來說,無疑有了一種新的挑戰——在減少學生作業量的基礎上還要“提質增效”。為此,筆者提出了創意作業的構想,試圖通過讀、唱、寫、演、畫等立體方式,打破傳統的紙質平面作業形式,凸顯素養立意、學科實踐、回歸生活。創意作業根植立德樹人任務的落實,突出課程內容的創生、作業方式的創練、作業技術平臺的創新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作業從機械走向靈動、由單一走向綜合。創意作業絕不是為了追求形式或樣式的翻新,而是更多關注學科資源特質,充分挖掘學科中的育人元素,融合多學科知識,創生關聯資源,創新作業平臺,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引導他們經歷知識的重建過程,達成跨學科、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不斷發展核心素養。

1.設計深度體驗型作業,讓作業有趣

在作業中,把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體會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既可以讓作業更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如學習“千米”這樣的大單位,雖然學生在課堂上大概知道了1千米有多長,但還處于淺表層面,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足夠深入的體驗。教師可以設計如下作業:在操場上走1千米,并記錄所走的步數;從小區門口出發,按平時上下學的路線走,看看走到學校大約幾千米。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就對“千米”有了更加深入的體驗和理解。

2.設計聲情并茂型作業,讓作業有聲

為了鍛煉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有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伊索寓言》之后提出:同學們看過電視節目《朗讀者》嗎?請你從《伊索寓言》中任選一則寓言故事,朗讀給家人聽一聽,并錄制自己的朗讀作品。大多數學生都能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揣摩故事中各個形象的動作、神態、語氣,聲情并茂地朗讀出來。這樣的有聲作業讓文字和閱讀充滿情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表達熱情,而且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

3.設計情境相融型作業,讓作業有情

很多學生都喜歡上音樂課。把音樂課延伸到課外,延展到生活中,讓學生學會創編自己的音樂,有助于陶冶情操。例如,教師教唱《我愛我的家鄉》這首歌之后,布置學生試著把歌詞換成能夠反映地方特色美景的內容,用原來歌曲的旋律和家人一起唱一唱。學生興趣濃厚,課后自覺走進黃海濕地、梅花灣、荷蘭花海、麋鹿園等,采編具有區域特色的音樂元素,仿寫歌詞,試唱展示。把歌詞換成家鄉的美景地名,既使學生熟練掌握了歌曲旋律,又增強了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

4.設計觸景生情型作業,讓作業有感

語言表達是思維的載體和外顯形式,而這恰恰是不少學生深感為難的作業。如2021年的國慶閱兵儀式非常震撼人心,教師在組織學生觀看后往往會讓他們寫一篇觀后感,不少學生的表達都干干巴巴、枯燥乏味且十分雷同。表達是思考的呈現,是情感的流露,要讓學生樂于表達、自覺表達,需要教師設計一定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有感而發。一位教師在組織學生觀看閱兵式之后,讓他們課后去了解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軍隊發展的歷程,并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促使他們在調查史料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到當今中國的強大。如此觸景生情,學生的表達確實真切自然。

5.設計素養表達型作業,讓作業有形

文本閱讀感悟因人而異,讀者對文本中人物內心情感的揣度、自身情感的升華、素養積淀的狀態各不相同。如在學習《父愛之舟》一文后,教師設計如下作業:文本中,父親送“我”去無錫師范求讀,父親在漁船上為我縫補棉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什么樣的環境?“我”和父親可能會聊些什么?請你和同學或家人一起演一演。要完成這樣的作業,需要學生揣摩文中各角色的心理,并把文本文字衍化為角色語言、動作、表情呈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通過文字理解發展思維、建構語言,對父親和“我”進行審美重塑之后創造性地表達、呈現出來,這樣的作業設計真正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到了實處。

6.設計實踐應用型作業,讓作業有品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天是美麗的季節。教師可以通過作業引導學生走近秋天、觸摸秋天、品味秋天。如有教師設計了這樣的作業:尋找秋的足跡,搜集有關“秋”的五個成語、兩首古詩,畫一畫身邊的秋天,在小組內誦一誦自己眼中的秋天。這樣有品位的設計,打破了傳統抄寫關于秋天的詞語、背誦與秋天相關的詩句等作業的條框,通過“尋秋→畫秋→誦秋→悟秋”等一系列活動,通過“誦”“畫”等方式來呈現學生對秋天的感知和理解,有主題、有情感、有思考、有表達,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成效得到了檢驗和鞏固。

總之,創意作業是基于兒童立場,圍繞學科知識、學科實踐、傳統教育、生活教育、學科育人等主題而開展的創意設計,不僅注重學科知識的鞏固,而且重視語言情境的創設與應用,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期真正讓作業有趣味、有成效、有品質。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萬盈鎮沈灶小學)

猜你喜歡
實踐思考
分析小學語文的教學創新
“任務式”學習模式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加強油田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統籌財政支農政策培訓教材編寫的實踐與思考
對高校傳統音樂教育落實到教育實踐的思考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互助模式研究
國有企業落實中紀委“三轉”要求的實踐與思考
微課教學在成人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
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