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升級視域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市場導向及需求研究

2023-05-22 18:26胡鳳宗
時代汽車 2023年9期
關鍵詞:市場導向產業升級市場需求

胡鳳宗

摘 要:財政補貼、購置稅優惠、停車路權等方面的保障性政策支持,能夠對純電驅動技術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一以貫之,電池技術成熟度、續航里程、價格與成本、電機性能等方面存在的顯著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純電驅動技術,全覆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制約性因素。產業升級視域下,為提高新能源汽車消費積極性,提高純電驅動技術市場占比,可以通過統一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市場標準、完善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產業政策、宣導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推廣優勢等措施,應對影響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市場需求的現實性因素。

關鍵詞:產業升級 新能源 純電驅動技術 市場導向 市場需求

1 引言

交通運輸產業是時代樣貌下的基礎性支撐產業,能夠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持續發揮經濟增長點關鍵作用。產業升級視域下,為加速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架構可持續發展的交通路網,全球通過協同發展交通運輸產業提高純電驅動技術的市場普及范圍,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所占市場份額迅速提升。足見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在普及過程中,需要市場導向性政策的拉動。有鑒于此,文章明確純電驅動技術的主要特征,分析產業升級視域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政策導向、目標市場、路線趨勢,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從功能和性能、耐用和易用、價格與成本等維度研究現實性影響因素,提出應對市場導向及需求的有效性措施。

2 純電驅動技術的主要特征

2.1 純電驅動技術概述

汽車依靠機械動力驅動,“純”的基礎性表述意義在于驅動汽車的機械動力模式,屬于單一來自于電機所輸出的機械力[1]?!凹冸婒寗印奔夹g屬于我國新能源汽車工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路向,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遏制空氣污染,可以促使汽車工業從單純節能,全面進入新能源環保領域。

2.2 純電驅動的技術特征

產業升級視域下,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主要通過高載量、高柔性拖鏈電線傳遞供能能量,大量減少剛性機械件連接部件實現動能傳導,依靠VRLA、Ni-MH battery、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等動力電池、SIC IGBT逆變器、電機變速單元驅動。新能源汽車在前進過程中,動力電池放電輸出,一旦汽車減速運行,動力電池處于充電輸入狀態。按照布置位置,電機可以分為前置驅動、中置驅動和后置驅動,因此,在純電驅動技術應用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獲得較為靈活的部件布置可能性[2],逐漸衍生出數個電機協同驅動的技術模式,以集中驅動與分散驅動模式為主。其中,集中驅動模式可以細分為單電機方案和雙電機方案兩種類型,分散驅動模式主要以后輪輪邊電機、輪轂電機及全輪輪轂電機三種類型為主。不同布置的新能源汽車純電驅動系統,能夠促使新能源汽車在質量、尺寸與形狀上產生明顯區別,主要表現出0污染、小噪聲、運維便捷、高能量轉換效率的優點,可以有效平抑智慧電網的峰谷差。

3 產業升級視域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市場導向分析

3.1 產業升級視域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政策導向

按照我國《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號)通知內容,我國已經全面實施純電驅動技術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標準化、數智化、一體化部署。在規劃目標上,預計至2025年,我國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料將達到4.0L/100km;預計至2030年,乘用車(含新能源)平均燃料消耗料將達到3. 2L/100km,足見我國對推動純電驅動技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決心[3]。經過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按照汽車用途、車載電源數量及驅動系統組成來講,我國單輛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分為轎車、貨車與貨車三種類別,REEV、PHEV、BEV、FCV汽車均屬于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充分解讀我國對純電驅動技術的高度重視。其中,純電動中巴車充電已經實現僅需要20分鐘的“快充“效果”,對應最大行駛公里數將超過300公里?,F階段,該類型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吉林省大規模投產,首批產品已經全部上線。

3.2 產業升級視域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目標市場

純電驅動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預計至2025年,產業升級視域下的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目標市場將產生超3000億的市場份額,以純電驅動技術迭代升級迅速推動降本增效。純電驅動技術有效代替發動機與變速箱混合驅動的市場地位,能夠在混動、內燃機組合過程匯總,形成差異化混合動力方案。在純電驅動技術方面,預計將在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導向性市場引領下,迅速掀起純電驅動技術革命,呈現出技術加快滲透速率、技術供應及材料降低成本及技術集成化多維度發展趨勢。例如,雙電機的發展趨勢將迅速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能效,以特斯拉Model3 Y、BYD 漢 EV、問界M5和M7的大規模市場放量,將帶來持續增長的目標消費市場,需要重點關注電機扁線化、油冷化、高速化,高速響應及高精度技術升級轉型,對生產成本及多合一集成化發展予以側重了解[4]。

3.3 產業升級視域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路線趨勢

當前,我國集中多方技術力量聯合攻關純電驅動技術,勢頭強勁。自產業升級以來,根據我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連續8年持續占據全球產銷數據首位。為實現我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數智化、可視化和輕量化發展,新能源汽車工業需要解決好動力電池技術、電機驅動技術、、控制技術及汽車整車技術,對能量予以更加科學、合理地管理。REEV(增程式新能源電動車)、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BEV(純電動汽車)、FCV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等等,均屬于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不同類型的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在優缺點、市場認可程度上截然不同[5]。從現階段市場發展情況來看,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具備巨量商業價值,需要在路線趨勢上明晰未來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目標,將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作為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的階段性過渡產品,科學調整純電驅動技術的動態發展水平,同時針對市場政策導向下的環境、消費需求、市場成熟度進行規劃,及時矯正純電驅動技術的發展路向。

4 產業升級視域對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市場需求影響

4.1 產業升級視域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市場需求

純電驅動技術對新能源汽車工業市場的較高增速產生直接作用,能夠在產業升級視域下,穩定提升滲透率。近年來,伴隨國際市場半導體短缺等顯著的制約性因素得到有效緩解,新能源汽車工業成為我國戰略支撐產業,有希望保持持續擴張變化趨勢,具備技術開發及生產能力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企業、汽車零部件供應企業、驅動電機制造企業、電機生產企業等第三方,將在市場發展格局上不相上下,有效滿足市場需求,促使產業向集成化和扁線化趨勢加速前行[6]。

4.2 影響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市場需求的現實性因素

4.2.1 功能和性能

現階段,熱銷的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的單次充電里程公里數,大約在150公里-300公里左右,充電時間較長,較適合短途交通需求,難以解決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熱問題。根據新能源汽車平均每天里程數不超過100公里的數據進行計算,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采取一日一充的方式,可滿足80%的使用需求。目前,純電驅動技術最大的爭議性在于續航里程出現續航縮水、續航虛標,長續航是消解里程焦慮、強化消費意向、滿足里程需求的客觀現實[7]。

4.2.2 耐用和易用

在耐用性方面,動力電池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衰減表現,而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對電池充電循環壽命的依賴較為明顯,動力電池的循環壽命設計能夠直接決定新能源汽車的耐用程度。例如,在理論上來講,三元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包采用三元鋰、磷酸鐵鋰電芯進行混合排布,充電循環壽命設計為1200次,以總電量30kWh計算,電池包百公里消耗電能20kWh,電池包1000次循環充放電,在幾乎未產生鋰枝晶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使用年限為5-8年,折舊率較高。

在易用性方向上,純電驅動技術下的新能源汽車,在汽車用電機芯片、高速軸承、自適應AI毫米波雷達軟件、檢測裝置等零部件領域,表現出明顯的技術短板,主要針對配套性充電設施匱乏、充電設施功率過低和充電耗時較長來講,上述方面直接決定純電驅動技術無法在長時間、高里程使用過程中,產生優質表現,不能有效規避環境和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一般來講,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在交流充電的“慢充”條件下,需要達到6小時-8小時左右的充電時長,在使用充電樁“快充”技術的條件下,至少需要1個小時才能夠達到短途使用需求。

4.2.3 價格與成本

在充分考慮價格與成本的基礎上,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往往需要16.8元-27.9元左右的百公里費用,平均計算折合每公里0.17元-0.28元[8],在能耗費用上,純電驅動技術的市場優勢較為明顯。折舊率規律能夠成功反饋動力電池的充電循環壽命,從動力電池的折舊率上看,純電驅動技術不占據初始成本優勢。

5 應對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市場導向及需求的有效措施

5.1 統一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市場標準

在能源問題和環保要求的雙環驅動下,開展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節能降耗迫在眉睫。我國需要針對性制定針對純電驅動技術市場導向的配套性標準,通過統一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市場標準,深層次研判動力電池標準,通過設置統一充電樁,統一不同類型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接頭、接口,制定出統一的收費門檻。針對與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市場相關產業,我國需要出臺相應法律法規與規范制度,對純電驅動的新能源汽車里程、安全、性能等標準予以明確。同時,通過設置獨立的新能源汽車保險體系,對新能源汽車保險業進行收口處理,避免市場消費需求和消費意愿受到電池技術成熟度、續航里程、價格與成本、電機性能等不穩定因素的制約性限制[9]。

5.2 完善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產業政策

為驅動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產業獲得綠色發展,需要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工業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有效保障能源的安全使用,促使純電驅動技術成為現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工業產期發展的戰略性支撐。其一,在財政補貼方面,我國需要通過生產、市場消費雙向回溯的政策,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同時建立雙向回溯監督保障性體制,避免財政補貼產生大面積浪費。其二,在新能源汽車采購上,我國需要明確純電驅動技術新能源汽車的具體采購范圍和采購標準,通過落實采購標準,確保新能源汽車采購政策真實、有效落地。其三,在市場準入機制及監督管理方面,我國需要持續性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擴大動力電池等技術性產品的研究、開發、試驗力度,對于檢測機構來講,需要對純電驅動技術產品的考核力度予以階段性整合,以此確保純電驅動技術能夠在汽車生產過程中,高質量提升汽車技術品質,塑造優質企業品牌形象[10]。

5.3 宣導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推廣優勢

純電驅動技術促使汽車工業全面進入電動化發展階段,伴隨數智化理念大規模普及,新能源汽車通過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云與區塊鏈等新生代技術,影響汽車市場?,F階段,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伴隨產業升級政策導向的推動,得到眾多消費群體的認同。在此過程中,為提倡綠色、環保消費,純電驅動技術成為提升產業電動化的顛覆性創新技術,消費群體可以通過互聯網+、多媒體、融媒體等接受宣導推廣信息,提高對純電驅動技術內在和外在的重視,便于消費群體對消費市場、消費需求做出客觀、真實的消費評價。

6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在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技配套性產業集群上領跑全球,能夠在汽車工業上有效規避技術發展壁壘,擺脫全球競對弱勢。為滿足產業升級視域下,實現新能源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需要重點關注影響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市場需求的現實性因素,有效應對,順利完成市場轉型的根本性目標。

基金項目:2023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教師類項目《產業升級視域下新能源純電驅動技術的市場導向及需求研究》,項目批準編號:2023J2118。

參考文獻:

[1]劉建華,馬瑞俊迪,姜照華.基于“結構—動力—績效”視角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以日本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0(09):96-104.

[2]王佳琪,陳立鐸,尚慶波.出口歐盟電動車用電池系統的測試標準對比研究[J].電源技術,2021(03):414-418.

[3]吳方圓,王浩楠,賴立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的專利競爭態勢研究[J].汽車工業研究,2020(02):54-57.

[4]何德峰,侍宇潔.四驅電動汽車驅動力分配階梯式模型預測控制[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20(01):7-12+24.

[5]張健豪,高興奇,張莉.基于容量增量曲線與充電容量差的電池組微短路診斷方法[J].汽車工程,2023(02):191-198+230.

[6]楊順吉,王天寶,炊軍立,等.基于場路耦合的永磁電機高頻徑向電磁力波分析[J].電機與控制應用,2023(02):24-35.

[7]鄭文斌,周欣雨,吳艷,等.基于遷移學習的鋰電池SOH估算實驗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2(08):55-59.

[8]王瑞,宋樹祥,夏海英.融合阻抗模型與擴展卡爾曼濾波的鋰離子電池荷電狀態估算[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03):1-10.

[9]王橋,魏孟,葉敏,等.基于灰狼算法優化極限學習機的鋰離子電池SOC估計[J].儲能科學與技術,2021(02):744-751.

[10]宋俊輝,沈峘,閆志偉,等.基于AEKF在線辨識的電池SOC估計[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21(05):170-176.

猜你喜歡
市場導向產業升級市場需求
市場導向下的科研監管困境
麻紡標準緊貼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不旺 紅棗行情暫穩
全球磷肥市場需求減少
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
基于組織文化理論的市場導向本質及系統框架
我國生產性物流業促進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策略分析
濉溪縣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
關于福建自由貿易區發展理念和輻射帶動海西產業升級模式的探究
商貿流通業集聚對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