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暖的校園讓每個人都閃閃發光

2023-05-22 00:56錢紅雨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4期
關鍵詞:教育公平情感體驗

【摘 要】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既要關注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師資配置的均衡,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我成長。從學校教育出發,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應該是:建設溫暖的校園,讓每個人都閃閃發光。學校應傾聽并回應學生的心聲,尊重每一個學生;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關愛每一個學生;構建有溫度的評價體系,成全每一個學生。

【關鍵詞】教育公平;情感體驗;自主生長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17-0026-04

【作者簡介】錢紅雨,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第三小學(江蘇無錫,214177)黨支部書記、校長,高級教師,無錫市德育帶頭人,無錫市“紅雨潤心”德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學校既要關注辦學條件的改善、師資配置的均衡,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我成長。我們通過建設溫暖的校園,傾聽學生心聲,探索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評價制度,尊重、關愛和成全每一個學生,讓每個人都閃閃發光。

一、共筑“心時光”,尊重每一個

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學校應認真傾聽并積極回應學生的心聲,尊重每一個學生,打造富有生命力的精神家園。在溫暖的校園里,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都將被看見、被期待、被認可,師生心心相印、以情激情,共筑童年溫暖時光。

(一)傾聽內心音韻

每一朵花開都有自己的聲音。教師要耐心傾聽,全面了解。學校的文化環境建設應充分體現“開放性”“互動性”“成長性”,為學生敞開心扉提供各種可能。我校打造屬于全體學生的“亮晶晶暖心街區”,以立體平臺全納學生心聲,以系列課程激活學生表達。

1.以立體平臺全納心聲

校園內的每一處設計都充分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尊重:“涂鴉墻”“表白墻”是學生盡情表達的自由天地;“心靈氧吧”“誠悅聊吧”是師生敞開心扉的溫馨空間;“告白郵局”“快樂轉盤”是學生訴說悄悄話的安全島;“寄情長廊”“祝愿墻”是學生心動時刻的存儲臺。

2.以系列課程激活表達

學校依據各年級學生心理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表白”課程。如“心靈驛站”課程一至六年級的主題分別是:“嗨,這是我呀”“分享我的‘甜秘密”“我的情緒我做主”“大家都來‘照鏡子”“總有一把鑰匙屬于你”“我和未來有個約定”?!案姘仔℃偂闭n程一至六年級的主題分別是:“我想和你交朋友”“夸夸我的小伙伴”“曬曬我的全家?!薄懊葘櫯蓪文耆A”“有愛就要說出來”“敦親睦鄰我倡議”。教師通過系列課程引導學生充分表達,每個學生的需求都能被看見、被尊重。

(二)引導暖心交往

溫暖的校園里,學生不僅能獲得盡情表達的安全感,更能獲得暖心交往的幸福感和自主成長的價值感。學校積極回應學生的發展需求,一方面努力打造生活化的場域,引導學生在屬于自己的成長空間里友善交往;另一方面悉心指導學生建立自治組織,在崗位履責中實現自主成長。

1.“釀造”甜蜜的集體生活

學校引導學生享受有花有果、有笑有愛的集體生活,給予學生精神上的滋養。在學校的“云上田園”,學生開啟六年的快樂旅程,擁有美好的集體記憶。在學校的“匠心廚房”,學生們用愛烹飪,用情分享。

2.創設拔節生長的履責崗位

學生的自治組織能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在履責中賦能成長。學校建立“童心聯盟”,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自治活動,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街區環保小分隊”“志愿超市快樂多”“我有一份小提案”“競爭上崗開始啦”“今天我值班”……每個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都能被聽見和被重視,每個人的“自我”都能在活動中被喚醒。

二、凝聚“愛之鏈”,關愛每一個

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學校應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共創健康的教育生態,真真切切關愛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而言,什么是愛、如何去愛,需要不斷學習。學校應發揮教育主導作用,在家校社共建聯盟中聚焦“慧愛”,專業引領,積極促進,凝聚“愛之鏈”。

(一)創建“慧愛”生活圈

學校應以學生為中心,共建共享理念趨同、行為協同的生活圈。當下,學生、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對愛的理解不盡相同,所以大家要在共同的生活中體驗、對話、澄清,最終達成共識。學校整合校內外資源,組建“慧聯盟”,打造“慧愛”生活圈。

1.創建融通的生活圈

學校要打造基于學生的生活圈,注重育人資源的整合融通,建設開放融合的教育生態。我校積極建設“三廳”“二中心”“六基地”?!叭龔d”,即校內的“悟廳”“悅廳”“覓廳”;“二中心”,即惠城社區中心、惠南社區中心;“六基地”,即紅色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敬老愛老教育基地、自然資源科普教育基地。從校內走向社區,從所屬社區拓展至全市區域,教育資源的整合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生活圈。

2.創建共享的生活圈

學校要創建共享的生活圈,家校社共創美好的教育生活,共育美好的生命個體。我校的“慧聯盟”構建了“四線三級”體系。四線,即慧議部、慧學部、慧玩部、慧務部;三級,即校級、年級、班級。美美與共的校園、共生共長的家庭、和諧共融的社會,一起描繪“好孩子”“好教師”“好父母”的樣子,從而達成家校社的理念認同和行為協同。

真實的、共享的生活圈,為“慧聯盟”各方成員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地在活動中參悟愛的真諦提供了平臺。

(二)打造“慧愛”活動鏈

我們以“慧愛”為主線,打造同頻共振、增智生慧的活動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成長需求,學校組織家校社各方開展多樣互動活動,集聚“慧愛”能量,共享溫暖生命場。

1.家?;釉觥爸恰?/p>

家?;有枰休d體,親子陪伴需要有紐帶。我校一年級新生家長在拿到入學通知書的同時,會收到《“誠智父母學堂”入學通知書》《五星“誠智好父母”成長手冊》?!段逍恰罢\智好父母”成長手冊》從“榜樣形象我樹立”“慧聚時光我參與”“志愿活動我助力”“育兒經驗我分享”“親子共讀我記錄”五個方面引導家長科學陪伴孩子走過“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悉心陪伴的二年級、耐心傾聽的三年級、用心欣賞的四年級、心心相印的五年級、得心應手的六年級”。學校和家長積極研討,達成以下行動共識。

第一,手冊是觀念的引領。父母做好榜樣,孩子成長才有力量;父母有愛且有智慧,孩子離幸福才能更近。第二,手冊是親子的紐帶。記錄不是目的,實現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才是目的。所以手冊每一版面的活動記錄都要讓孩子參與進來,親子一起評議,積極互動。第三,手冊是成長的足跡。每一頁都承載著全家人對孩子美好未來的期許,記錄著家校雙方為孩子共同努力的點點滴滴。

2.各方聯動生“慧”

各方聯動,聚焦“慧愛”,充分關照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求。學?!盎勐撁恕狈e極開展“慧聚時光”五大系列活動:一是“愛的啟迪”,包括“親子共讀樂陶陶”和“家校共讀一本書”兩個主題,通過系列讀書活動讓親子雙方感悟愛的真諦;二是“愛的澄明”,圍繞“實現親子優質陪伴”“營建家庭幸福生活”兩個主題開展系列沙龍活動,引導家長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積極回應孩子的內心需求;三是“愛的回響”,以“年少讀懂父母恩”和“我的老師我能懂”為主題,組織多維互動活動,增進學生、父母、教師對彼此的了解;四是“愛的助力”,借助社會力量開展實踐活動,共建和諧生態圈;五是“愛的交融”,通過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家校社凝心聚力,共享溫暖生命場。

家校社各方在“慧愛”活動鏈中增“智”生“慧”,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始終關注學生的生命在場,讓學生在和諧的教育生活中感受愛、感恩愛、學會愛、傳遞愛。

三、聚焦“暖鏡頭”,成全每一個

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學校要構建有溫度的評價體系,成全每一個學生。溫暖的評價要求教師:學會看見,聚焦每一個“暖鏡頭”;學會激勵,強化每一份正能量。教師始終相信學生會將這些積極的情感體驗積淀成優良品格,根植于內心并自覺踐行,從而發現真正的自我,做積極向上的時代好少年。

(一)傳遞“閃光卡”里的暖意

好的評價是恰如其分的,能走進學生的內心;好的評價是有溫度的,能激活學生自我成長的力量。

1.從“看見”出發

教學中,教師要始終秉持科學育人觀,努力“看見”每一個學生??匆娒總€學生的閃光點,看見每個學生的努力,看見每個學生的感受,看見每個學生的需求,看見每個學生的生長點。對每個生命的尊重,是教育的起點;讓每個生命都閃光,是教育的價值。

2.為“成長”喝彩

教師從“看見”出發,在日常教育情境中積極捕捉評價契機,以常態的互動點贊和即時的敘事評價,讓學生感受成長的意義、體驗成全的暖意。我校秉持“每個人都閃閃發光”的辦學宗旨,為每個學生定制“閃光卡”,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給予學生細膩即時、動態持續的正向評價,尊重、欣賞、成就學生生命的多姿多彩。

“閃光卡”發給誰、何時發放、怎樣發放,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在認真研究和實踐。在學生眼里,“閃光卡”也具有了神奇的力量,新型“集卡”活動正在校園里推廣。一張張小小的“閃光卡”,彰顯的是教育的溫度,折射的是教育的智慧,可以預見的是學生一個又一個的閃光時刻。

(二)感悟“星天地”中的良善

好的評價堅持立德樹人,對標五育并舉;好的評價致力于為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構建一個序列化、立體化的體系,引領每一個學生成為“星天地”中那個閃閃發光的自己。

1.相信每個人都有光

學校要讓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萬紫千紅地綻放。我?!罢\悅好兒童”評價體系從“健康、自主、溫暖、優雅”4個維度構建,每個維度確定5條評價細則。橫向比照,每學期確定20條評價細則,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v向比照,評價細則按照由淺到深、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探索制定,具有連續性,呈階梯狀。評價細則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評價標準契合學生“最近發展區”。我們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評價的引領下發現自己的閃光點。

2.讓每個人都發光

學生是發展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學期初,家校共學評價標準,每個人明確努力的方向;學期中,階段回顧,繼續發力,每個人樂當“追星一族”;學期末,每位學生都會得到一張“誠悅好兒童”獎狀并接受表彰。對應20條評價標準,每一張獎狀上有20個得星點,得星點和得星數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學生的發展狀態。學生獲得的每一顆星,都是對他們努力付出的尊重;學生未得的星,是對他們潛能的召喚。當然,最終我們還要跳出評價體系,回歸校園、家庭、社區真實的生活,專注于學生生命的成長。

彼此成全、美美與共、幸福生活,是教育的最高追求,讓我們以“篤定”趕走“焦慮”,用愛與智慧擁抱一個個活潑潑、亮閃閃的兒童。

共建溫暖校園,我們在積極實踐;讓每個人都閃閃發光,我們正努力實現。

猜你喜歡
教育公平情感體驗
教育信息化促進基礎教育公平的探討
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觀念
教育公平視角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研究
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有效地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發展
巧用策略,“悅”讀繪本
淺談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課升華的金鑰匙
注重體驗,促進成長
財政教育支出區域公平性的雙權重泰爾指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