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課堂融入勞動教育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

2023-05-25 07:05陳文俊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3年9期
關鍵詞:學生創新能力美術課堂勞動教育

陳文俊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素質教育逐漸得到重視。從古至今,勞動都是創造美的源泉,勞動教育與美育是不可分割且相互促進的,將二者融合起來,具有重要的價值。美術教師應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在美術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的理念,建構“以勞孕美、以美育勞、勞美共育”的課程教育體系,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以及美術教材中的素材,開展創新化的勞動教育活動,增強學生艱苦奮斗、尊重勞動成果的美好品質。

關鍵詞:美術課堂;勞動教育;學生創新能力;研究

引言

美術情感教育與勞動教育相輔相成,美術情感教育能彰顯勞動教育的價值,促使學生“五育并舉”、全面發展;勞動教育能促進美術情感教育的多樣化發展。教師可從目標定位、發展作用、實施途徑等方面開展中學美術教育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研究,以實現“以美帶勞,以勞育情,以情樹人”的根本任務。

1美術情感教育滲透勞動教育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勞動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美育和勞動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勞動教育的滲透將有助于促使學生身心成長,發展情感綜合素質的,陶冶審美情操,培養高尚的情感,端正勞動態度,使其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促進學生勞動素養的提高,更高效地培養學生的勞動情感素質,對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具有獨特作用。它們的結合是國家培養適應未來發展人才的需要,其在注重人格全面發展、教育目標、教育功能和教學實踐上具有共性,這種共性為兩者的整合提供了可能,這從教育部下發的有關勞動教育的文件中可見一斑。在美術情感教育中將兩者加以融合,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情感素養,而且能夠磨練學生的勞動品質,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促使學生的藝術境界獲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心由此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2初中美術教學工作中的困境

2.1學校、教師、學生不重視美術教學

因為美術不屬于中考科目,所以大部分的初中都不太注重美術教育,在不注重美術教育的情況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態度就會越來越松散,最終導致了學生的被動,導致了教育的不盡如人意,而對美術的認識也會慢慢發生變化。在初中美術教育方面,盡管作為領導者有權力對美術是否有必要嚴格規定,然而,問題的核心在于老師們有沒有起到領導的角色,所以到底要不要把美術教育放在首位,還要看老師,假如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很高,這樣的話,學生們就會有更多的興趣去學,最終美術教育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2.2教學方式老套無創新

在初中美術教育過程中,受傳統美術教育的制約,許多老師仍然堅持著原來的方法,沒有自己的特點,其主要的表現是老師在教室里用課本來解釋,而在課后則是被動地聽課,在老師講解完課文后,老師又讓同學們根據給定的情況來繪畫,這樣的方法既陳舊又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對美術的熱情。

3勞動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的滲透策略

3.1建設線下活動室

美術教學和勞動教育依托于一定的場域進行,尤其是在美育和勞動教育的融合教育模式中,物理場域和人文場域對教學效果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便要求校本資源平臺應以建設和拓展實地資源為基礎,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教學以及實踐探索的場地?;诖?,學??梢月摵蟿趧咏逃龑<乙约氨拘C佬g教師,針對如何建設線下平臺等問題展開討論和分析,著手建設線下活動室,保證該活動室既具有美術教學的功能,又具備勞動教育的作用。同時,線下活動室中應陳列類型多樣的美術作品,提供繪畫和手工制作所需材料,作為教師和學生后續的教學活動資源。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展開自主鑒賞和實踐操作的欲望明顯增強,他們也能在環境的熏陶下,感受到美術作品中蘊含的勞動創造元素。在擁有線下活動室的基礎上,教師也應掌握活動室的應用方法,通過創造開放式空間,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感悟和探索的時間,讓他們與活動室中的美術作品和材料進行親密接觸,利用視覺、觸覺等感官形式,感受作品和材料的“溫度”。另外,在繪畫、手工等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布置活動室,以主題化的形式創造美術實踐教學環境,從而達成“以美育勞”的教育效果。

3.2開展主題美術教育活動,深化勞動教育的效果

美術學科中包含理論知識、創作技巧等多方面的內容,學生只有熟練掌握知識和技巧,才能靈活運用技巧展開藝術創作,真正將理論與實踐相契合?;谶@一現象,教師可以開展主題化的技能活動,針對課內教學的理論知識、繪畫技能、剪紙技能、雕刻技能等舉辦主題訓練活動、競賽活動和項目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檢驗自身的技巧和方法,夯實課內學習的基礎。同時,在訓練、競賽等技能活動中,教師也要激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全部才能,不斷精進自身的技術和能力,以工匠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從而細心雕琢出具備審美元素的美術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體會到勞動的重要性,樹立起“勞動方能創造奇跡”的正確價值觀念。另外,在技能活動中,教師也應設置關卡挑戰、擂臺賽等形式新穎、驅動性強的板塊,以激活學生的創作欲望,讓他們自主進行勞動,將課堂和訓練中學習到的方法和技巧充分展示出來,這樣便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勞動意識,增強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3.3借助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引導學生學會創新

教師利用PPT課件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可以讓學生欣賞到各種不同的藝術品,并且欣賞和模仿優秀的繪畫作品,提高學生鑒別美丑的能力。眾所周知,這種能力是在不斷欣賞前人的作品中積累經驗得到提升的。學生要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善于積累這些素材,教師也要在課堂中注重介紹和分享各種名人畫作,讓學生積累素材。同樣以人教版八年級美術教材上冊的第一課“造型的表現力”為例,美術教師通過 PPT 課件展示毛主席的著名詩詞《沁園春·雪》和我國各處壯觀的山川與河流的實景圖片,引導學生根據詩詞和圖片進行創作,畫出中國版畫的輪廓線。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在講課前收集大學美術專業學生的優秀作品,在初中美術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示,讓學生仔細觀察與模仿,這樣的以多媒體技術帶動學生進行創作實踐,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些都是非常有創意的學習案例。在繪畫創作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繪畫的方法、技巧,同時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結語

在認識到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教師應秉承“勞美共育”的教育理念,將美術教學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創建特色化的校本教育品牌,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他們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并能在欣賞和創作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形成尊重勞動成果、勞動創造審美的正確理念,為今后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提供極強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 朱坤.略論美術學科審美教育與勞動教育的二位一體辯證關系[J].參花,2020(18):114.

[2] 嚴衛平.勞動教育與美術教育的融合[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6):99.

[3] 陳鋒.探究新形勢下初中美術教育教學[J].讀與寫,2018(35):223.

猜你喜歡
學生創新能力美術課堂勞動教育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論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就業導向視角下中職美術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能力路徑探析
用好課堂提問,讓美術課堂動起來
小學美術創新能力培養探析
美術課堂學生活動方式的空間定位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