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下的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建構

2023-05-26 07:36沐文揚
江蘇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課程建構生態文明建設

摘要: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貫徹落實到幼兒教育中,建構既符合國家要求,又滿足幼兒成長需求,具有特色的園本課程是幼兒園的重要任務。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以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為旨歸,以“整合滲透、豐富多元、參與行動、生發經驗”為特點,融入生態文明的理念和要求,建構具有生命活力的課程共同體,促進師幼、課程、家園和諧共生。

關鍵詞: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建構;生態文明建設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3)06-0038-05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全面系統總結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出重大戰略部署。把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到幼兒園課程之中,是落實國策之舉,遵循自然之規,也是幼兒成長之道。

一、幼兒園生態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從《人類環境宣言》到黨提出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已有50年的歷程,人們的生態意識逐漸增強,生態行為逐漸改善,但作為幼兒教育重要抓手的課程建設,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與生態文明的要求以及幼兒的成長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一)生態文明建設落實表面化

幼兒園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課程中整合滲透生態文明的理念和要求,使國策落到實處。目前,幼兒園課程多重視生態知識和環保教育,忽視幼兒生態情感體驗、生態行為習慣和生態思維方式培養。幼教工作者怎樣在課程中融入生態知識、生態文化、生態素養,用生態思維方式構建課程,幫助幼兒從小樹立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生態課程建構碎片化

幼兒園生態課程存在理念單一、缺乏系統性與整體性等問題,具體表現在:課程主體不突出,未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成為課程的規劃者、參與者和創造者;課程內容不完整,存在以顯現知識、記憶為主的現象,未能利用多種情境,與生活相連,豐富幼兒對自然、社會的感知;課程資源缺乏價值,沒有對資源進行有效開發,沒有分析資源與幼兒經驗之間的關系,不能為幼兒提供多樣、適宜的資源,課程來源和實施載體單一。

二、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的內涵及特征

(一)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內涵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是以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為指導,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以生態系統和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以尊重幼兒生命本真、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自然有序成長為要求,利用“博”課程資源,創設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覽”學習環境,激發幼兒強烈的學習動機和積極的學習興趣,支持幼兒從原有的經驗出發自主探索,主動建構知識,積累新的經驗,以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為實現幼兒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所采取的活動及活動方式的總和。

我園的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從環保教育開始,帶領幼兒走進自然、探究自然,學習環境知識;進入21世紀后開展生態主題教育活動的研究與探索,嘗試將生態的理念、原則和要求,滲透到課程中;在生態文明作為國策后,我們又將國家的要求和幼兒的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構建符合社會需要和幼兒發展的生態課程。歷經25年的不斷完善優化,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與游戲緊密結合、與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結合,將生態思維方式運用到課程中,注重課程的生成與開放,轉變幼兒學習方式,實現了課程的體系化建構。

(二)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特征

生態是自然的、豐富的、開放的,也是共享的。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是生態的課程,也是幼兒園的課程,更是具有獨特性的園本課程。它利用豐富的資源,創設學習的環境,以和諧生長的理念,在整體聯系、動態平衡課程中促進幼兒自然有序成長,實現幼兒和自然和諧共生。

1.生態自然性

“幼兒園課程應遵循兒童生命成長的基本邏輯?!盵1]尊重幼兒、尊重自然是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的前提。幼兒是生態博覽園的主體,是生態博覽園的規劃者和使用者,也是課程的創造者。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崇尚自然理念,教師盡量保持自然原有的面貌,減少刻意的改變和改造,也不人為地干預和影響幼兒自主探究活動,而是引導幼兒去發現、研究、創造,幫助幼兒通過愛護自然、順應自然、探索自然獲得生命的自主成長。

2.廣博多樣性

自然和社會為幼兒主動學習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學習資源,其中既有園內的資源,又有園外的資源;既有自然資源,又有社會資源、人文資源;既有現成的資源,又有需要開發利用的資源。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興趣愛好、獨特的智能點,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發展需要,提供不同層次的探究內容,供幼兒學習探究。

3.開放共享性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不是封閉的,課程的目標、內容和過程都是開放的,在實施中體現靈活性,課程跟隨兒童的發展而調整。課程的開放性還體現在資源、時間、空間、材料的開放和共享。各種資源形成良性的動態生成的學習環境,為園內的所有師幼以及社區和城市幼兒學習服務;時間是彈性的,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要而定;空間是開放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愿望自由選擇向往的地方;材料是開放的,一物多玩、一物多變,多數材料來自幼兒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不僅能夠讓幼兒想象和創造,也符合生態環境節約資源的要求。

4.自主探究性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成為課程的真正主人。教師只是支架的搭建者、材料的支持者,隨時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提供服務和支持。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強調環境既具有藝術性、主題性和教育性,又要體現出獨特的幼兒學習特點。通過與資源材料的互動,激發幼兒的探究動機和情趣,為幼兒提供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的機會、條件,實現有益經驗的不斷豐富。

5.平衡協調性

幼兒個體的發展具有多元智能性,每個方面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就整體的發展而言,不同幼兒發展的速度不一、發展的水平不同,需要教師在課程中不斷調節,引導每個幼兒在不同的發展水平上獲得應有的成長。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要“堅守兒童教育的核心理念”“讓兒童站在課程、課堂的中央”[2],平衡協調好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每種活動組織形式,不能顧此失彼。

三、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建構路徑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將生態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要求創造性地落實到課程中,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以教育活動的體系化、生態意識養成的持續化,實現課程從物到人、從教到學、從靜態到動態、從書本到生活的根本性改變。

(一)以整體性重構課程結構系統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及思想,將生態學文明的和諧理念貫穿整個課程中”[3],以生態平衡及和諧共生為原則,根據兒童需要、課程特征、社會要求靈活規劃課程,實現動態平衡。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以“游戲化創意設計、參與式深度沉浸、場景化視域增強、資源庫超市建設、自建博覽園展示”等方式拓展課程內容,以鮮活生動的博覽園激發幼兒想象創造,使課程可選擇、可循環。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確立和諧生長的課程理念,以培養“陽光好問、健康活力”的兒童為目標,讓幼兒成為“生態人”、課程的主人和創造者;構建“領域整合、虛實結合、內外融合”的課程結構,根據幼兒需要規劃課程,實現動態發展;選擇多彩的課程內容與資源,從幼兒興趣和能力出發,以“貼近生活、滿足生長”為要求,根據生態“全面、均衡、聯系、整合”的原則,開發、利用、整合廣博多樣、鮮活生動的資源,注重內容的趣味性、適宜性、發展性;以游戲體驗的課程實施與學習方式,以“整合課程資源、延展實施空間、自主學習探究”的策略,變革幼兒學習方式;創設有準備的學習環境,支持幼兒自主學習,以師幼共同創設“資源可選、材料可玩、空間可變、經驗可得、學習可見”的幼兒生態博覽園,支持幼兒以“自主選擇與規劃、自主設計與探究、自主調適與監控、自主交流與評價”為路徑的自主學習方式;形成持續發展的課程評價與支持機制,以尊重、參與和創造為原則,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多維度、評價方式多樣化,促進幼兒、教師和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自主性變革課程組織形式

懷特海指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盵4]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轉變幼兒學習方式,靈活地采用集體、小組和個別學習,特別提倡利用廣博多樣的資源,創設豐富多彩的環境,激發幼兒自主學習,形成“自主選擇、自主創設、自主探究、自主評價”的學習方式。

首先,以“自主選擇”為基礎使用學習資源庫。按幼兒自主選擇、自由取放的要求,設立隨到隨取、方便快捷的“資源超市”。其次,以“自主創設”為中心建構探究學習空間。建構以師幼共同設計、規劃、布局,滿足幼兒探究學習需要、供幼兒欣賞、互動、操作的專門游戲環境。最后,以“自主探究”為核心建設自主學習模式?!巴ㄟ^師幼共同調查、收集、整理、加工、存放、更替、利用和再利用,為幼兒和教師提供適宜、豐富、多元化的課程資源,真正為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服務?!盵5]

(三)以發展性豐富課程實施路徑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以“課程改編或適應”[6]為思路,以師幼共同發展作為課程建設的根本宗旨,以生態的豐富性、資源的多樣性和幼兒學習的自主性為基礎,以“領域整合、虛實結合、里外融合”的路徑[7]重構課程,探索專業化、可持續的課程系統和實施路徑。

1.領域整合:將生態文明整合到課程主題中

整合是當今課程的發展趨勢,不僅包括課程內容的整合,還包括課程實施路徑的整合。主題是課程的主要形式,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圍繞一個主題,有目的、有計劃地將生態知識、生態能力和生態情感等整合在主題學習中。如在中班主題活動“我愛家鄉”中,除常規的內容外,還融入了“河”與人民生活的關系,讓幼兒懂得保護母親河的意義。幼兒通過主題學習獲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方面的知識和情感。

一日生活皆課程,課程內容來自生活,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將自我服務、自然有序、友好合作、綠色消費、節約能源等內容融入一日生活中,引導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獲得健康成長所需要的經驗,養成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2.虛實結合:將生態文明滲透到學習環境中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立足生態、發展、和諧的理念,以整體協調、動態平衡的多元活動為主,不僅有專門組織的博覽園活動,還將生態意識和生態習慣的培養滲透到學習環境中,對幼兒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我們開展專門性生態文明學習活動,如“我是環保小衛士”,通過觀看視頻、講述交流、制作宣傳畫、走上街頭做小小志愿者等活動,引導幼兒樹立良好的生態文明意識,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養成有益于生態文明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關生態保護的節日和環境日都是開展專門性活動的好時機,幼兒園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幼兒樹立環保意識、養成生態文明習慣。

在環境中學習是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將生態意識和生態習慣滲透到環境中,充分利用每處空間,如班級、走廊、戶外和專用活動室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需要創設學習環境。設立生態主題環境,如生態館、資源庫、微農場、博覽園等。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思維、行動和學習方式發生改變,獲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的經驗。

3.里外融合:將生態文明拓展到園外教育中

大自然和社會是活教材,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帶領幼兒走進自然、探究自然,從園內走向園外,幫助幼兒對社會和環境進行分析,使課程內容與生活相聯系,利用身邊的多種情境,激發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幼兒與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能力。

自主探究的園內博覽園是根據兒童興趣、季節變化、時令節日、文化傳統等,創設生動形象、好玩有趣、隨時體驗、自由觸摸的系列博覽園,如園級博覽園——民俗博覽園,結合春節吉祥、喜慶的氛圍,師幼共同創設環境,了解各個地區人們過春節的習俗,制作各種特色小吃,幫助幼兒養成節約資源、杜絕浪費的好習慣。針對具體問題創設情境的班級博覽園,如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后創設的“英雄博覽園”,幼兒通過媒體、身邊人介紹了解到許多醫護人員為了抗疫不惜犧牲,鐘南山、李蘭娟等成為幼兒心中的英雄,幼兒用多種表達方式創設“英雄的家”,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和社會和諧共處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此外,還有根據經驗生發,和諧發展創設的生成性博覽園,如氣象博覽園、創博園、藝博園、橋博園等。

拓展空間的園外博覽園充分利用自然、社會以及家長資源,拓展學習的空間和時間,讓整個世界都成為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博覽園,如“遠足”活動,通過帶領幼兒走進森林、走進田地、走進工廠等,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不生態、不文明的行為,強化幼兒生態文明意識。

(四)以開放性形成和諧課程文化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采取全員參與、逐步推進、整體建構的開發策略,突破時間與空間、內容與方法、環境與資源的限制,使課程充滿生機。

課程建設采用教師、幼兒、家長、專家、管理者等共同研發的全體參與機制,關注課程價值、課程規劃、課程實施、課程質量以及幼兒發展的課程審議機制,根據課程實施中幼兒興趣與需要、學習與發展的變化,進行方案的動態調整,在實踐和研究中持續優化的課程研究機制,以及組織、制度、人員、物質的課程保障機制等,撬動和諧共生的課程文化,形成可遷移的開發機制,促進課程不斷完善與豐富、創新與拓展,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幼兒生態博覽園課程通過整合、變革、拓展、創新等手段,以課程的開放性、生成性、靈活性,激發幼兒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將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教育要求落實在幼兒園課程中,豐富了生態教育的課程形式,延展了園本課程的探索途徑,在幼兒幼小的心靈中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虞永平.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6.

[2]成尚榮.兒童立場[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35.

[3]沐文揚.和諧課程[M].揚州:廣陵書社,2009:21.

[4]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莊蓮平,王立中,譯.上海:文匯出版社,2014:23.

[5]沐文揚.幼兒園資源庫建設的策略[J].學前教育,2022(2):28.

[6]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8:131.

[7]沐文揚.整合滲透:生態文明巧入課程[N].中國教育報,2022-01-23(4).

責任編輯:殷偉

*本文系2019年度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生態博覽園:幼兒自主學習平臺建設”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1-14

作者簡介:沐文揚,揚州市機關第三幼兒園園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

猜你喜歡
課程建構生態文明建設
幼兒園混齡教育的探索與課程建構
農村幼兒園課程建構的問題與對策
高中生領導力培養課程群的開發與建設
關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
用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佳木斯經濟振興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及工具性價值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前置性學習:學生參與數學課程建構的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