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實踐研究

2023-05-26 06:37王冠中譚平王駿飛
經濟師 2023年5期
關鍵詞:新工科工科背景

王冠中 譚平 王駿飛

摘要:當前,在“新工科”的建設過程中,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養必須結合當前社會的實際發展情況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高質量的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實際技術能力為基礎,以當前產業所需為導向,創設相應的教學課程與培養計劃,以此達到人才培養與產業所需的高度契合,保障“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新工科 地方高校 應用型 本科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240: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5-224-03

前言

我國近年來的工業發展整體來說保持在較好狀態,在這種穩步向前的發展過程中,社會對于工科人才的需求程度也越來越大。這就對高校方面所培養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標準有所增加,轉變工科教育模式與人才培養策略勢在必行。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與國家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高校是為國家與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要場所,也是國家實力的重要體現。因此,教育部先后在京、滬、津等地開展的關于高?!靶鹿た啤卑l展的會議反映出了國家對培養“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應用型人才的重視程度。

一、“新工科”背景下對本科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我國近年來工業領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對工科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以往的工科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于工科人才的需求。當前“新工科”背景下所需求的人才,不僅需要由較強的專業知識基礎,還需要有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并且能夠將多個技術方面的內容進行結合,從多元化的視角來看待工作任務。此外,高質量的本科應用型人才還需要具備充分的學習能力,從而來妥善解決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這是因為在發展過程中有了新的新技術發展。在這個基礎上,在“新工科”背景下,對人才的培養也是需要與時俱進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更好的滿足“新工科”背景下對本科應用型人才的需求[1]。

二、“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

1.校企結合,開展“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艾F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通過校企結合來為學生創建一個能夠深入實踐的學習環境,能夠跟著教師學理論,跟著師傅學技術,還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與個人優勢來針對性的個性培養?,F代學徒制中的教師除了在學校任職的專業教師以外,還有著企業與工廠中的高級技術人員,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提升。而作為現代學徒制中的學生,還需要接受學校的理論教學與企業的技術教學。在這種人才培養的方式中,學校、企業與學生需要明確自身的任務與職責。當然,學校在選擇企業合作對象時,也應該充分掌握企業的實際用人情況以及發展規模,并邀請企業來到學校進行實地考察,通過這種雙向選擇來促進校企結合的發展。此外,“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還需要當地政府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滿足“新工科”背景下對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2]。

2.以行業需求為前提,開展預定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人才預定,顧名思義就是當前地區的相關企業直接在高校進行人才預定,并與學校方面進行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平臺。這種人才培養方式所培養的學生,能夠獲得更廣泛的學習視野,掌握更全面的知識與技術。這種培養方式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促進自己的不斷進步,還能讓學生為今后學習更高深的技術奠定牢固的基礎,讓學生形成優質的崗位工作能力。學校方面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利用假期安排到企業去進行崗位實習,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的運行情況,對企業的整體運作流程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同時也能讓企業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實際能力,根據分析與評定來判斷學生是否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除了上述培養方式外,學校方面還需要在學生入學后,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來設置相應的教學課程內容,讓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讓學生接受到更全面更優質的專業教學。

3.政校企與科研院所共建科研技術場地??蒲屑夹g場地能夠滿足當前行業發展的新技術需求,可以通過政府牽頭,龍頭企業與高校進行合作建設,由科研院所提供技術支持,通過這種方式建立的科研技術場地,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技術成果,高校學生獲得在企業深入學習的機會,以此來滿足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需求。同時,也能夠通過這種科研技術場地提升教師的科研與技術水平,更好地培養優質工科人才[3]。

三、“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工科高校對自身發展方向較為模糊。在當前我國部分工科高校的發展過程中,有一部分高校往往并沒有重點發揮自身的工科特點,突出自身的作用與價值。通常來講,工科高校應該積極的發揮自身專業特點,將多個學科進行結合以此來建設“新工科”的發展。地方高校所培養出來的工科人才,往往都會選擇在當地或者是附近城市參加工作,因此地方高校與當地的工業產業有著極強的關聯性。但這也是出現問題的主要背景,一些高校因為對自身的發展方向較為模糊,使得在培養新工科人才時往往不了解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是什么。培養人才的方式往往也是延續傳統工科人才的教育方式,最終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配不能契合當地市場的需求,不論是在知識基礎還是在技術能力上都打不到行業的人才標準,這不僅對于學生的就業情況造成了困難,對于學校整體的人才培養效率也具有消極的影響[4]。

2.相關課程建設亟待完善。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既需要專業的理論基礎教學,也需要相應的技術能力實踐,只有將這兩者充分融合才能充分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應用型本科是指辦學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與學術型本科有區別的一種本科類型。但是有些高校,沒能做到深入了解應用型本科的實質,沒有明確應用型本科的具體要求,而是盲目地去設置相應的專業,將傳統的工科課程進行重新整合,來形成相應的新工科課程。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難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也無法保障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理解,在這個基礎上開展校企合作也存在諸多的困難,更不能滿足“新工科”的建設和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3.相關課程的內容與行業的需求契合度較差。在應用型本科的建設發展意見提出后,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實際經驗,并沒有科學劃分不同課程之間的比重,例如理論課程比重遠高于實踐課程的情況。這種課程設置的方式明顯與當前我國工業領域發展的人才需求契合度不足。此外,由于高校對應用型本科的理解不夠深入,使得課程內容也沒有與時俱進的進行更新,工業領域的技術是一直發展的,這種固定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并不能掌握前沿技術,自身的綜合能力沒有得到切實提升。

四、“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實踐策略

1.多學科融合人才培養策略。隨著工業領域的技術進步的加快,導致遇到的問題難度不斷上升,這就需要多種學科知識融合才能解決問題。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多學科融合并不是數量上的增加,而是需要在了解相應學科之后,將這些學科的實際理論內容進行相互融合,最終形成新的知識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滿足我國未來的工業發展。因此高校應該基于這個情況,制定多學科融合人才的培養策略,與工業領域中的優質企業進行合作,確定學生所需要具備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術能力[5]。

多學科融合人才培養策略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這也是新工科建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路徑。在設計多學科融合課程的過程中,高校方面應該充分了解課程內容,讓學生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的知識內容與技術能力越來越多。學校方面還可以制作或選用優質的線上課程,讓學生的學習能夠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同時在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還可以及時的利用線上功能進行搜索答疑。學生通過互聯網借用優質教學資源,豐富知識結構,提升學習能力。

2.以“產學研”為基礎培養應用型人才?!爱a學研”是由企業、高校以及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由各自的不同分工在人才培養上提供相應的資源與作用。通過這種人才培養方式,能夠在源頭解決科研成果的轉化問題,還能充分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新工科的建設發展來說,產學研也能夠為其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今后培養優質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極大的便利條件。但若想充分發揮“產學研”的人才培養價值,就必須要明確當前“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例如當前部分地方高校自身的競爭能力不足,教育資源缺乏,企業方面與學校合作的積極性不高,成本較大負擔不起等等,這都是“產學研”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6]。

只有解決上述問題,才能更好地發揮“產學研”的人才培養效率。高校應該積極開展“產學研”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地方龍頭企業進行合作,建立相應的產學研培養平臺,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優質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此外,根據學校的自身發展情況,來可以尋求與發達國家的相關高校形成合作關系,開展人才交換培養,通過這種方式來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世界前沿的工業技術能力。

3.轉變培養模式建立豐富教學環節。在設計培養模式上,可以先從升級更新的方式進行入手。高校應該積極探索與企業合作方式,讓企業直接參與人才培養。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轉變企業對人才的觀念,從使用人才朝著培養人才轉變,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為企業今后的發展提前培養優質的應用型本科人才,讓學生能夠在優質的實踐環境中接受到技術能力的培養。此外,根據應用型本科四年制學制的特點,可以采用三年在校學習,一年在企業進修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了解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7]。

此外,學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的技術實踐能力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重點,還需要結合當前的前沿技術與企業的實際用人要求去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學校方面與企業進行合作,將實踐教學作為重點豐富教學環節。

4.開展“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建立實訓基地。人才培養離不開優質的教學團隊,應用型本科與學術性本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具備優質的技術能力。鑒于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設發展處于一個初期階段,因此學校方面可以積極聘請企業中的高級技術人才來學校擔任教師,同時也可以對已經退休的教師開展返聘,以此來形成完善的師資結構,形成雙師型隊伍。同時也可以委任校內的專職教師前往企業進行進修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術水平[8]。

除此之外,學校方面還可以聘請行業領域知名的專家學者來到院校內開展講座,讓教師們與專業人才互相交流學習,互相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與教學心得,通過這種方式來創建一個優質的教學環境。還需要建立優質的實訓基地,利用校內的教學資源來成立實際培訓基地,讓學生能夠在實訓基地中實際體驗到各類工業設備。學??梢耘c企業進行合作,從企業處獲取相應的先進設備供學生們進行學習與掌握,優秀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前往企業進行工作,通過這種合作方式來滿足學校與企業的雙向需求。最后,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充分收集學生的實際學習意見與建議,通過這種方式來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讓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充分契合,這對于今后的教學發展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5.完善教學質量監管體系。高校在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過程中,還要積極的開展教學質量的監管工作,對各個教學環節與培養步驟進行監督管理,從而保障教學質量,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氣。學??梢耘c企業進行合作,成立教學監督機構,通過對學生進行實時的監督管理,來對人才的培養質量進行評價,并在學生畢業后進行一段時間的跟蹤調查。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充分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實際要求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將重點從教師向學生的身上進行轉移,從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轉向個人能力的培養,滿足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需求。

結語

高校在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積極掌握當前相關行業的發展態勢,通過與優質企業進行合作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以此來保障學生既能夠在學校中學習到日后所需的理論知識,也能夠掌握工作崗位上所需要的技術能力。其次地方高校需要積極的與政府與企業方面進行溝通,保障“新工科”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效果,讓人才培養計劃落到實處。最后,還要加強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用這種人才的培養方式來體現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效率。

I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委托項目“面向‘新工科’建設的應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JG220190052)。]

參考文獻:

[1]郭林,李靖靖,王少鵬,孫浩冉,謝光輝.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與實踐[J].河南化工,2021,38(11):60-63

[2]尤磊,馮巖,郭頌,李蕾,吳宏,張帆,劉欣,郭旭展.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J].計算機教育,2021(11):14-17

[3]曹團武,徐建華,何樹華,譚曉平,茍銓,陳錦楊.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制藥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廣州化工,2021,49(20):171-173

[4]肖珊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糧食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以地方高校為例【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10):128-130

[5]張弛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小眾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宄【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3):166-167

[6]王仁芳,楊曉燕,岑仲迪,董晨地方高校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探索【J】計算機教育,2020(05):75-77+81

[7]郭文俊,楊澤民,張葉娥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宄[J]歟件,2020,41(01):102-105

[8]李波,貝紹軼,周亭,張蘭春,孫煒,劉若晨,丁月“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高教學刊,2020(01):149-151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黑龍江哈爾濱150022)

【第一作者簡介:王冠中(1976-),男,黑龍江科技大學教務處,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實踐教學研究與管理?!?/p>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新工科工科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晚清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背景
工科研究生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