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體檢人群肛腸疾病調查及外科干預策略

2023-05-29 05:16黃晨容
外科研究與新技術 2023年1期
關鍵詞:肛裂肛腸肛瘺

黃晨容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上海 200065

肛腸疾?。ǜ亻T直腸疾?。榕R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的改變,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目前,國內統一范圍內的肛腸疾病流行病學調查次數較少,和肛腸科門診就診病人發病特點不同,體檢中發現的肛腸疾病陽性人群以無明顯癥狀者居多,主動就醫者更少,對這些無明顯癥狀肛腸疾病是否有外科手術干預治療的必要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為了解肛腸疾病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探討肛腸疾病不同病種的發病率,更好地為外科手術干預治療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在健康體檢人群中做了肛腸疾病普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用2020年3月—2022年1月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健康體檢人群(包括單位團體、個人健康體檢等),共3 250人,年齡16~80歲,平均(41.2±6.3)歲;其中男性1 690人,女性1 560人。

1.2 方法

在常規體格檢查同時,詢問生活習慣及肛腸病史,由外科醫生作肛門直腸檢查(包括肛門視診、肛門指診、肛門鏡檢查),記錄結果,肛腸疾病診斷參照《現代肛腸外科學》制定的相應疾病診斷標準[1],如同一人檢出多種肛腸疾病,只將主要一種疾病作為統計。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率的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本次調查肛腸病發病情況概述

共普查3 250人,年齡16~80歲。共檢出肛腸病陽性者人數2 178人,總發病率為67.0%,以痔和肛乳頭肥大發病率最高。見表1。

表1 2 178例肛腸疾病病種構成情況[n(%)]Tab.1 Composition of anorectal diseases in 2178 cases [n(%)]

2.2 對檢出不同肛腸疾病的分類詳述

痔包括內痔、外痔和混合痔,體檢普查時也很容易混淆,在體檢中盡可能予以區分。1 530例痔病檢出者中包括混合痔425例,外痔(無內痔)517例,內痔(無對應外痔)588例,在外痔及混合痔的外痔部分中最常見的是結締組織型外痔。

肛乳頭肥大占所有檢出肛腸疾病的第2位,共333例;該病常常繼發于多種肛腸炎癥性改變,比如肛隱窩炎、慢性肛裂等,大小不等可以單發或多發,一般體積較小,直徑多在0.2~0.8 cm,少數可以超過1.5 cm,形成肛乳頭狀纖維瘤,伴有肛門下墜不適感或者便后脫出肛門外。

低位直腸息肉共檢查113例,本次調查檢出的息肉均為低位直腸息肉,直腸息肉基本為炎性息肉和結締組織增生性息肉;直腸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炎性、增生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息肉的分型最終取決于病理檢測結果,但腺瘤性息肉的指檢手感和肛門鏡下的形態觀察還是比較具有特征性的,在體檢中可以初步判斷,低位直腸息肉的大小形態各不相同,部分帶蒂息肉便后可脫出肛門外。經初步形態質地篩查113例息肉中腺瘤性息肉有十余例,其中3例較大,超過2 cm。

本次肛腸疾病普查中未檢出直腸癌病例,直腸癌在肛腸外科門診中并不少見,大多患者就診時往往已有便血、里急后重等明顯臨床癥狀。本次調查無直腸癌檢出我們認為可能是樣本數還偏少,其次根據筆者多年的臨床和體檢經驗,無癥狀人群體檢中發現直腸癌確實較為少見,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忽視肛門指檢在體檢中的重要性,可以早期有效發現直腸癌及息肉等良惡性病變。

2.3 性別與發病

男性受檢者1 690人,發病1 012人,發病率為59.9%;女性者受檢1 560人,發病1 166人,發病率為74.7%;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差異有顯著性(P<0.05)。男女不同發病情況對比見表2。

表2 男女不同病種發病情況[n(%)]Tab.2 The incidence of different diseases in men and women [n(%)]

2.4 男女發病情況差異及原因分析

本次調查女性發病率為74.7%,顯著高于男性59.9%的發病率,其中女性痔、肛裂、肛乳頭肥大發病率均高于男性,而肛瘺患病以男性居多;女性痔、肛裂、肛乳頭肥大發病率高主要由于女性患便秘者較多,此外與妊娠、生育有關[2];肛周膿腫及肛瘺的發病與男性激素密切相關[3],故男性患肛瘺者遠多與女性。

2.5 年齡與發病

由于16歲以下及80歲以上體檢人數較少,不列入本次調查范圍,2 178例陽性檢出者中,16~30歲為543例,31~60歲為851例,61~80歲為784例,相對來說中老年人發病率較高。

2.6 發病與就醫情況

本次普查的發病人數主要為檢出陽性體癥人數,合計為2 178人,其中有癥狀及主訴人數為639人,占陽性人數29.3%;曾就醫人次為380人,僅占陽性人數的17.4%。我們認為肛腸疾病就醫率低主要原因有相當部分肛腸疾病沒有明顯疼痛出血等明顯癥狀;其次是人們對肛腸疾病的普遍不重視,認為肛腸病就是痔瘡,有點不舒服就自行買藥治療,從而耽誤了病情和治療。

3 討論

本次調查的3250例健康體檢人群中,發現肛腸疾病患者為2178例,患病率為67.0%,其中痔的發病率最高,占所有病種的70.2%,其次為肛乳頭肥大,低位直腸息肉,肛裂,肛瘺等,可見肛腸疾病在健康人群中是常見病,多發病。本次調查發現肛腸疾病患病率女性(74.7%)顯著高于男性(59.9%),女性的痔、肛乳頭肥大、肛裂發病率高于男性,而男性的肛瘺發病率高于女性,這些與男女的生理結構,激素水平不同相關。調查也發現肛腸疾病患者中無明顯癥狀人群比例較高,有就醫史者更少,說明人們對該類疾病缺乏認知,重視程度不夠,對醫務工作者在臨床和體檢工作中普查普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本次調查表明健康體檢人群肛腸疾病發病率較高,但以無臨床癥狀病例居多,對這些肛腸病例是否需要外科手術干預,即是否需要外科手術治療,要根據不同的病種以及同一病種的不同發病階段具體分析。以下按照不同病種分別簡述。

肛乳頭肥大是肛門直腸病的繼發疾病,常常繼發于肛乳頭炎、肛竇炎、慢性肛裂、肛瘺等疾患。在青壯年人群中較為高發,普查也證實女性發病率明顯更高,根據本次調查和文獻顯示[4],肛乳頭肥大直徑一般在0.8 cm以內,大于2.0 cm的情況較為少見,根據文獻顯示[5]肛乳頭的病理改變主要是上皮細胞增生和炎性細胞侵潤,沒有惡變趨向。對于直徑小于0.5 cm,無任何臨床癥狀的肛乳頭肥大可不必處理,每年體檢隨訪觀察即可;對于直徑較大,甚至便后脫出肛門,反復摩擦不適,合并肛隱窩炎肛門下墜灼熱疼痛者,均需手術治療,肛乳頭手術操作較為簡便,直接切除出血量較大,一般采用基底部結扎后切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伴有肛隱窩炎的肛乳頭肥大,手術時需切開感染的肛隱窩,結扎切除部分肛門腺,否則容易術后復發造成手術失敗。

本次調查采用是肛門直腸檢查,檢出的息肉均是距肛門7 cm以內的低位息肉,對于低位直腸息肉,大多數情況下需要手術治療,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相關研究[6]表明,直腸息肉的癌變風險與息肉大小分類有關,小于1 cm的管狀腺瘤癌變風險為5%,而大于2 cm的絨毛狀腺瘤癌變風險可高達50%。低位直腸息肉均可采用直接經肛門切除息肉,對于息肉切除后病理結果提示息肉已經惡變的患者,應根據腫瘤的侵潤范圍,局部切除的徹底性,有無不良腫瘤學特征等,決定是否追加直腸癌根治術。

這類常見的肛腸疾病需根據患者的發病程度,發作頻率,有無明顯臨床癥狀來綜合判斷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原則上長期反復出血和脫出的內痔混合痔,長期不愈合的陳舊性肛裂,大多數的肛瘺均需要手術干預治療,手術方法包括痔PPH(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肛裂切除擴肛術,肛瘺切除及掛線術等[7]。

總之,流行病學調查是以期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為目的的研究。針對肛腸疾病的流調結果能夠指導人們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發現肛腸疾病后即使無明顯不適癥狀也需要及時就醫,外科和肛腸科醫生根據具體病情采取隨訪、藥物保守治療以及手術干預治療等,在肛腸疾病的手術治療中,需要準確的術前診斷,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并且采用合理的手術方式,尤其近年來不斷發展的肛腸微創術式和技術的運用。作為體檢部門,在外科體檢中尤其要注重肛腸疾病的檢查,早期排查出腫瘤、息肉等隱患性疾病,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

猜你喜歡
肛裂肛腸肛瘺
當心特殊腸癌的“幕后黑手”——肛瘺
磁共振成像不同掃描序列診斷肛瘺診斷價值
常見肛腸疾病的診治
30例肛裂手術臨床治療分析
直腸腔內超聲和MRI在復雜性肛瘺診斷中的對比分析
外括約肌皮下部離斷術治療肛裂50例臨床療效觀察
活血潤腸湯治療肛腸術后便秘40例
中醫“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運用
中醫護理干預肛腸術后患者排便50例
針刺聯合坐浴治療老年肛腸術后疼痛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