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思考的美麗約會

2023-05-30 03:01蔡宏圣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3年1期
關鍵詞:專業發展思考

摘要:一個有銳氣的教師,可以不是思想家﹐但必須是思索者,在與思考的美麗約會中成就意義人生:專業發展,應從樂于思考起步;要跨越專業發展的高原,步入一個新的境地,必須勤于思考;而要從優秀走向卓越﹐需要深度思考,不斷追問自我,明白自己一輩子能做什么,并且一輩子踏踏實實地做好一件事。

關鍵詞:名師成長;專業發展;思考

每一棵樹的生長,都會留下記憶。同樣,教師的成長路上,也都會留下歲月的印記。教師的成長,大凡都離不開讀書、磨課、課題研究、成果表達。只是,相同之中,要道出自己的獨特感觸才是要義,所以,掠過大致相同的成長印記,通過成長碎片表達成長感悟的個性之處,便是自然的事。

一、樂于思考,步入專業發展的高速路

1983年7月,我中考考入了南通師范學校。這所全國辦學最早的中等師范學校,給了我非常好的職業訓練和精神熏陶。從師范二年級起,我就和很多同學一樣,開始嘗試撰寫教學論文。幸運的是,畢業前夕即在當時相當有影響力的《自學導報》上公開發表文章。這一篇“處女作”寫了什么內容,現在的記憶已經相當模糊了,然而,當時那種成功的喜悅卻一直溫暖著我,引導著我。如果問我什么時候開始對教育產生感情,這一篇文章的發表應該算是一個重要的起點。人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它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可能并不適合,因為這太需要堅韌的毅力和堅持的勇氣了。我的體會是,不好高騖遠,而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找容易成功之處,讓一個個小成功來完滿自我。這樣,從教之路可以走得更為充實和久遠。

轉眼就到了師范畢業的前夕。按照慣例,學校組織了前往蘇州、杭州的畢業考察活動。我悄悄地留了下來,整整一個星期,每天從早到晚泡在圖書館里,《當代國外著名教育家教學論思想》的精彩章節摘錄了一大本。我記得,那時摘錄得最多的是盧梭的《愛彌兒》。想法很樸素:家鄉圖書館的教育類書籍又少又舊,要盡可能地利用師范學校的有利條件多積累一些資料。這個摘錄本現在還保存著,有時候打開看看,心里還會升騰起一種感嘆:當時怎么就一筆一畫地抄了那么多呢?

1987年12月,工作不到一年半時間的我,就以《學生間信息傳遞、轉化及其最優化問題》一文,獲得南通市小學數學論文評比二等獎。而一等獎獲得者,則是當時已在小學數學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特級教師張興華。這使我大為振奮,充分體會到了教育的樂趣在于思考。

以一種思考者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學,把理論的思考與實踐的問題結合起來—此后的三四年時間里,我幾乎每個月都有文章發表。而這更有力地促動了我全身心地投入研讀與思考中。大部分星期天,我都要來到辦公室,花上半天時間,看看書,翻翻資料,記記筆記。幾年下來,摘錄的卡片足有半米高。一看到有關資料,一有了點滴教學體會,都及時記下,貼進教材。日積月累,用過的每一冊教材,厚度幾乎都翻了一番。

就這樣,我踏上了專業發展的高速公路。

1997年12月,南通市小學數學年會在海門市實驗小學舉行。觀摩課后,在閑談中,我就所聽的課與張興華老師談了一些思考。張興華老師馬上鼓勵我:你這個小伙子有想法!不久,我加入了張興華老師的課題組,與華應龍、徐斌、賁友林、張齊華等一起組成了學習共同體,站在了專業發展新的起跑線上。

2000年2月,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召開“新世紀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研討會”,我應邀出席。以平時的思考做基礎,我對幾套小學數學教改實驗教材“統計”部分的內容做了分析。這引起了盛大啟、邱學華、王林等專家的注意,我由此被吸收參加了蘇教版小學數學大綱教材的修訂工作,以及后來的課標教材的編寫工作。

2006年,南通市教育局組織名師培養對象第一梯隊遴選,我更是經歷了一次思考的高峰體驗。遴選的第二階段是封閉式備課和上課。剛拿到課題的瞬間,我腦子中一片空白。一晚上準備一節課,好像時間綽綽有余,但仔細一琢磨,要做的事情還真多。讀教材一理思路一定環節—究細節一成教案一背教案一做教具,每個流程都不能少,而能調動的外在資源,只有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中相應內容的復印件。

我首先給上面所列的七個流程粗粗地分配了時間。此外,容不得我想其他,只有把周圍的一切忘卻,投入教材、自我和設想的學生中,在這三者之間不斷地穿梭往返、冥思神游,以把設想中的課變成白紙上實實在在的教學實施步驟。讀教材,運用既有的數學素養積淀,對所教內容作出準確解讀;理思路,是已有教學理念與當下教學內容和學生現實究間的碰撞,力求扎實中見創意、平淡中顯功力,反反復復斟酌,還要當機立斷;定環節、究細節,不可能有試講和多次修改,考量的是長期教學實踐中積淀的教學習慣和“課感”,考量的是對學生數學學習心理的細膩的把握,考量的是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全面而周到的預設……全身心投入的準備,如同一次心智的極限訓練,激發了自我的全部心智積淀與潛能。在忘我的境地里,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行者,既充滿著對名師的向往,又懷揣著對最終結果的忐忑;既想堅守教學的平和,又想展現出不俗的創意;既想再有一些時間精雕細刻每一個環節,又不得不當機立斷……在這種種沖突中,思緒太多而又理不出頭緒,于是,某段時間里知覺似乎已麻木,思維似乎已停頓,心智似乎已耗竭,只由著心靈順著天性向遠方奔去。驀然間,豁然開朗的感受得以釋放、擴展,祥和與欣喜彌漫了整個身心。這種封閉式“修煉”,穿透了心智中的淺表層面,直抵感覺、習慣和本色,純粹地展示了內在的軟實力和可以打造的潛能空間。正因為有平時的積淀為基礎,我進入了南通市名師培養第一梯隊,有機會沐浴在南通市名師培養導師團各位專家的智慧之光中,專業視野與發展潛能獲得了質的飛躍。

二、勤于思考,從高原再次起飛

傳說,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壽命可達70歲。但當老鷹活到40歲時,便會遭遇瓶頸: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阻礙了它的進食;它翅膀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變得十分沉重,飛翔不再自如敏捷。為了獲得新生,老鷹必須飛到一處陡峭的懸崖,一個其他鳥獸都上不去的地方。首先,它要把彎如鐮刀的喙摔向巖石,直到老化的喙連皮帶肉掉下來,靜候新的喙長出來。然后,它要以新喙當鉗子,把趾甲一個一個從爪子上拔下來。等新的趾甲長出來后,它還要把舊的羽毛都薅下來。就這樣,5個月后,老鷹告別了過去,重新開始飛翔。

如果說老鷹重生的痛苦主要是肉體上的話,那么教師專業成長途中跨越高原期的那種脫繭般的痛苦主要是思想上的。

2000年8月,我從啟東市南苑小學調入啟東市教育局教研室,擔任分管小學教學的副主任,兼任小學數學教研員。離開了一線課堂,思維觸角反而遲鈍了,專業素養也停滯不前。在焦慮苦悶中,我努力尋求突破。2003年初的南通市課改研討會上,我執教了《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注重乘法概念形成過程的原創設計。聽課老師們感慨:原來,“乘法的初步認識”還可以這樣教!當年年底,我據此課例撰寫了《文化視野中的小學數學教育實踐與思考》一文,獲得了“教海探航”征文比賽一等獎。記得,頒獎活動報到的時候,有教師心急地翻閱著獲獎論文集:“咦,文章里還留有孩子們寫的字,真有趣!”也記得,《江蘇教育》編輯部王偉老師和我交流:“這篇文章,首先吸引我的是那個課例,呈現出的孩子們的學習過程天然自成?!彪m是片言只語,卻大致勾勒出了這樣一個道理:文章因生動的課例而成經典。我也驀然明白了,課堂是思維的根,是成長的載體,絕對不能離開它。

對課堂的追求,大致有兩條路:一是墨守成規,在工藝上、細節上求精致;一是銳意進取,在思路上求突破,即便工藝上有瑕疵,也能給予人啟示。課堂是教師的試驗田,只有不斷播種新的種子,才能有新的收獲??梢哉f,課前你思考了多少,決定了課后你能收獲什么,能收獲多少。沒有對某一課例傳統、成熟的教學設計的揚棄,就沒有新的感悟和提高。

要跨越專業發展的高原,步入一個新的境地,必須更勤于思考。勤于思考,意味著能不斷地探索、提高自己的認識,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式;意味著能從不同的角度,對那些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現象作出新的解釋,對那些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進行新的審視,對那些似是而非、盲目偏激的做法給予自覺的反思。如此,你就可以感受到原有的認知在剝離脫落,新的認知在暗暗滋長。而滋長起來的新的認知,能夠助推你站到某個視角的前沿。2000年,我引入“持續發展”理念指導小學數學教學,撰寫了《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持續發展》一文,獲得了全國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評比一等獎;2002年,我針對“無探究、無合作就不成課”的實踐誤區,提出了“接受式學習也可以是自主的、有意義的、愉悅的”;2007年,我提出了“為理解而教”;2008年,我提出了“和諧是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新視角”;2009年,我提出了“數學視界是數學教育的應有視角”。這些思維火花無不是勤于思考的結果,據此寫成的文章均在當時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理性思維碩果頻頻的同時,我的課堂教學也毫不落后。每個課例,我都要求它是原創的,在一定的意義上超越原有的典型教法。新穎、深刻、靈動,也就成了我課堂的標志。在全國各地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認識負數》《平行》《混合運算》《24時記時法》等課例中的新穎教法被紛紛效仿。關于課的探索、感悟也都撰文發表了。其中,對《用字母表示數》一課的不同視角的感悟,分別成文《和諧: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新視角—以“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設計為例》《捕捉數學史中的教育基因—以“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為例》《數學視界,引領課堂走向深遠—“用字母表示數”教學的重構》,刊發在《課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小學教學(數學版)》上。

三、深度思考,明晰了一輩子做一件事黎巴嫩著名詩人哈利勒·紀伯倫說:生命是一支隊伍,走得快的因為走得快離開了隊伍,走得慢的因為走得慢離開了隊伍。這句話雖然概括的是人生的某種境地,但對于名師成長也有啟示—你首先得努力在一支隊伍中行走,然后再努力帶出自己的隊伍。

回頭來看,自己專業水平的高質量發展更多的是在南通市名師培養第一梯隊起步和初步完成的。2006年,南通市教育局從全市小學、初中、高中各學科中遴選出了23位教師,成立了名師培養第一梯隊。我有幸被選入,和一群有志向、有才氣的同伴一起行走。我雖然2005年已經被評為特級教師,達到了一定的專業高度,但在無意識中逐漸有了一定的滿足與懈怠。進入南通市名師培養第一梯隊后,我經?!氨唤M織”開展“青年名師學校行”“個人教學主張研討”等活動,最大的感受是被賦予了期待。我猶如一顆小苗,被喚醒了參天的渴望,產生了不斷打破專業發展天花板的成長內驅力。在南通市名師培養第一梯隊組織的各種教學展示中,我經常被導師追問的是:“你到底要給予學生什么?”在這樣的追問下,我不由得把自己對學科內容、對學科教學、對學科價值的各種碎片化的感悟,凝聚為一個系統的想法,并圍繞著這個想法上下求索、左右考證,使得其越來越清晰化、理論化、體系化,直至平和而又周全地呈現為顯性的教學主張。從而,完成了在哲學層面上對學科教學一系列基本問題的獨到回答。

在教師的專業成長中,一個表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那其中一定是有重要的事件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我看來,重要的事件不是第一次上公開課、第一次發表論文、第一次獲獎,而應該是遇到了重要的他人、加入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團隊。在專業的團隊里,能不斷得到鞭策,長久煥發前行的勇氣;能不斷拓展視野,無限啟迪教學的智慧;能不斷拷問自我,積極構建成體系的主張。2011年8月,《江蘇教育》編輯部推出“蘇派新生代名師教學主張”專輯,我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諧數學”的主張。我認為,追根溯源,小學數學課堂是一個教師,一群兒童,一起學數學。兒童在年齡特征上是以具體形象為主的,但數學在整體上卻是以抽象理性為主的,因而數學教學要做的就是在兒童的具體形象和數學的抽象理性間達成和諧與平衡—兒童基點,數學視野。平白而又深刻、簡明而又豐富的教學主張得到了大家的認可。2014年12月,關于“和諧數學”的研究獲得了江蘇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一個團隊里跟著行走,獲得了專業發展蓬勃向前的勇氣和智慧,隨著時間的積淀,人也就能漸漸萌生走自己的路的智慧與勇氣。離開原先的隊伍,不是走得快或走得慢了要離開隊伍,而是發現了自己可以行走的路。專業成長的又一路徑應該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發現這也是一條路,這也是一支可以追隨的隊伍。

在“和諧數學”的探索和實踐中,我慢慢發現:對于教師,數學史是調適其數學觀念的重要基礎。數學是邏輯抽象的學科,但數學本身的發展卻是另外的景象,第一感覺、彎路曲折、錯誤想法、顛來倒去等,都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這樣的認識作為基礎,教學中就不僅僅是交流“巧妙想法是什么”,也會有意識地呈現“巧妙想法是怎么得到的”,把思考過程中曾經的猶豫、反復、嘗試、失誤等等“不光彩”的東西都呈現出來。這樣,數學就富有了人性,不再神秘,讓兒童樂意親近。一個教師教出來的數學,和他所理解的數學總是一致的。而要更為全面、科學地理解數學,必須有數學史的積淀。

對于兒童,數學史是把握其思維歷程的獨特視角。我們只有明白了兒童是如何建構一個數學概念的,我們的教學才能更好地為他們的學習服務。但實際情況是,遇到學習障礙的時候,兒童常常是說不清楚自己哪里不懂的。因而,需要我們從數學知識產生、發展的歷史中去把握,因為“只有理解人類如何獲得某些事實或概念的知識,我們才能對人類的兒童應該如何獲得這樣的知識作出更好的判斷”。

對于教學內容,數學史是厘清其數學本質的厚實背景。英國數學家阿蒂亞爵士說,一個新思想最有意義的部分,常常不在那些最一般的深刻定理中,而寓于最簡單的例子、最原始的定義,以及最初的一些結果中。也就是說,要透徹理解一個知識的本源意義,就需要回到人類認識提升的歷史過程中—歷史解釋了一個知識為何被創造,又是如何被創造的。

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地方,只要是課堂教學的方式,都離不開教師、兒童、教學內容三個基本要素。數學史于這三個基本要素都具有價值,且都不可替代。為此,我對“和諧數學”進行了迭代升級,“基于數學史的數學學科育人實踐”應運而生。數學史的內容宏大而又豐富,數學史的立意高遠而又深邃,數學史是挖掘教學智慧的富礦,值得一輩子去堅守、去努力。一個教師要從優秀走向卓越,就需要不斷追問自我,明白自己一輩子能做什么。一輩子踏踏實實地做好一件事,足矣!

2016年起,經南通市教育局批準,我帶起了自己的名師工作室。2018年5月,教育部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按照《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的部署,在全國范圍考察選拔150位名師名校長,啟動了“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領航工程”。我被遴選成為該工程成員,并成立了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組織管理的“蔡宏圣名師工作室”。兩個名師工作室,我都以“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智慧共享,美美與共”為研究宗旨,以“基于數學史的數學學科育人實踐”為研究方向,不斷提升工作室成員視野的高度、積淀的厚度、思想的深度、思考的廣度、行動的寬度。全體成員潛入數學產生、發展的歷史,捕捉啟迪教學探索的思想與智慧,踐行原創性的教學路徑,思辨數學教育的一般規律。整個研究以“由史而生思,由思而生課,由課而生道”為路徑,基于案例又超越案例,追求經驗實操與學術水平并重,得到了廣泛關注。該研究被原國家督學成尚榮先生譽為“一項創造性的研究”,“為小學數學教學研究開辟了新領域,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口和生長點”。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博導汪曉勤教授認為,該研究“彌補了國內小學數學HPM研究的缺憾”,所研發案例達到了“世界級水平”。近年來,共有20多萬字的研究成果分別在《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表。2017年,研究獲江蘇省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018年,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兩個工作室成員中,有8人獲評特級教師。我也被聘為長三角基礎教育小學數學學科專家。

行者無疆,思者無域。一個有銳氣的教師可以不是思想家,但必須是思索者。我在思考中起步,在思考中成長,更在與思考的美麗約會中成就意義人生。

(蔡宏圣,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教師發展中心,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教育部“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領航工程”培養對象,江浙滬三地省教研室聯合聘任的“長三角基礎教育小學數學學科專家”,西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等高校特聘教授。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分冊主編。)

猜你喜歡
專業發展思考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