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統整·多方協同:“雙減”改革的區域探索

2023-05-30 08:30吳樂樂蔡其勇
中小學管理 2023年1期
關鍵詞:五項管理家校協同作業設計

吳樂樂 蔡其勇

摘要為深入推進“雙減”工作,重慶市基于系統思維及原理,深度統整教科研、督導、考試、評價、群團等多方主體和資源協同推進,保障改革落地落實。一是聚焦作業設計、教學減負提質、課后延時服務等開展主題研究,強化專業支撐;二是通過加強督導、完善評價、跟進調研,強化責任機制;三是通過優化考試制度設計、命題實踐、配套保障,強化素養導向;四是通過出臺政策、深化研訓、加強指導,聚焦家校協同,強化育人合力。

關鍵詞 “雙減”;“五項管理”;作業設計;專項督導;考試評價改革;家校協同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2384(2023)01-0045-04

注釋:①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基于質量標準的中小學研學旅行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FHB1805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雙減”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涉及教育系統內部各主體各要素自身的價值需求、結構功能,還涉及教育系統外部各主體各要素的價值需求、利益關聯,更涉及教育系統內外部之間信息、價值、觀念的交流與轉換。因此,落實“雙減”不能僅僅依靠教育系統單兵作戰,而是需要堅持系統思維,調動多方主體共同參與。自“雙減”政策出臺以來,重慶市基于系統思維和原理,深度統籌教科研、考試、評價、督導等教育職能部門以及學會和婦聯等群團組織的資源協同發力,推進“雙減”改革落地落實。

系統突變性原理揭示,“雙減”改革必然是一個打破過時、偏離的形態,吸納科學、發展的元素,破立結合、與時俱進的過程,因此需要深化主題研究,提供專業支撐,確保改革實效。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重慶市教科院”)在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重慶市教委”)指導下,引領并協同全市基礎教育教科研人員及時、系統、深入地學習“雙減”“五項管理”等政策,并聚焦作業設計、教學指導、課后服務等難題開展研究,發揮專業支撐作用。

1. 緊扣難點,率先開展作業設計研究

優化作業設計既是“雙減”改革的亮點和熱點,也是重點和難點。重慶市教科院統整市內外專家資源,率先研制《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等12個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意見》,并由重慶市教委印發。指導意見在“雙減”改革導向下,從總體目標、具體要求、實施建議三個維度,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作業設計提供專業引領和實踐指導,并由區縣教研機構跟進加強研究與指導,使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得到提升、作業質量獲得一致認可?!爸貞c市分學科精細化指導作業設計與實施”還被教育部評為落實“雙減”工作十大典型案例之首,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

2. 狠抓落實,跟進教學減負提質研究

教學提質是重塑并強化學校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的重要抓手,也是教育系統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標,體現的是國家、社會對課堂教學的期待。重慶市教科院緊扣教學減負提質目標,分小學、初中兩個學段,研制出臺《重慶市義務教育語文等學科課程教學實施指導意見》,從課程基本要求、課標變化與課程設置、課程教學實施三個維度,全面解讀新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系統設計“雙減”導向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課程教學的具體實施意見,支撐教學減負提質。同時,重慶市教科院還引領全市教研系統將“雙減”改革納入核心教研工作,組織開展國家級、省際、市域“減負提質”“教學設計”等專題教研和特色教研220余次,有效推進課堂教學變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 研發資源,強化課后延時服務供給

課后延時服務是對課堂教學育人的重要延伸,承擔了以往校外培訓的部分功能,是“雙減”改革的又一重點和難點。重慶市教科院充分發揮信息技術促進減負增效、實現優質均衡的重要作用,積極協調重慶出版集團、重慶有線電視、重慶電信等部門,統籌區縣教研機構和優質中小學校力量,遴選確定114所優質課程資源研發基地學校,打造“重慶云課堂”,實施“重慶云教研”,構建協同一體的優質課程資源服務模式;同時探索“互聯網+教研”新樣態,運用現代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助力城鄉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為課后延時服務提供優質多樣的課程資源?!爸貞c云課堂”“重慶云教研”為全市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輻射農村偏遠地區,助力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21年,“重慶云課堂網絡教研平臺”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首屆高新視頻創新應用大賽三等獎。

重慶市政府教育督導室(以下簡稱“重慶市督導室”)把“雙減”督導作為一號工程,重慶市教育評估院(以下簡稱“重慶市評估院”)把“雙減”納入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有序開展專項督導、質量評價、綜合調研等,助推“雙減”落實落細。

1. 加強督導,壓實“雙減”主體責任

督導是深入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變革、實現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雙減”改革落到實處的重要舉措。重慶市督導室進一步完善督政、督學、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以“問題清單”為抓手,將區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貫徹落實“雙減”工作情況作為督導評價的重點內容,具體包括思想認識、組織領導、實施規劃、工作協調機制、“雙減”成效和群眾滿意度等。同時,重慶市督導室聚焦提高學校作業設計和課后服務水平、鞏固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成果、加大對隱形變異培訓的查處力度、嚴格非學科類培訓管理等主題,開展覆蓋全市所有區縣的“雙減”專項督導;針對社會關注度高、工作任務重、推進難度大的重點區縣和重點領域,開展市級實地直接督導檢查,并現場反饋督導意見,幫助相關部門剖析“病癥”、找準“病根”、開出“藥方”,確?!半p減”深入落實。

2. 完善評價,強化“雙減”育人導向

評價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重慶市評估院將“雙減”納入《重慶市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實施方案(試行)》,強化評價的引領作用。一是納入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將“五項管理”成效、“雙減”滿意度、“學業負擔指數”等列入評價細則。二是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評價,從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內部治理、教學規范實施等維度,引導學校優化教學方式,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三是推動學校素質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內外部相結合的常態評價機制,引導學校既關注橫向育人的質量水平,更關注縱向發展的增值變化,弱化“唯排名”的博弈、排他性評價氛圍,營造良好的“雙減”育人環境。同時,重慶市評估院還牽頭對全市中小學“雙減”“五項管理”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監測,涉及41個區縣的3800多所中小學以及66.8萬余名學生及其教師、家長,并通過梳理“雙減”成效與困難,直接服務教育行政決策和教育教學改進。

3. 跟進調研,確?!半p減”落細落實

“雙減”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改革,涉及對以往舊的教育系統要素、組織形態、運行狀態、結構功能等進行調整改良,并融入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因此需要跟進常態化專題調研,努力將實踐探索、研究反思、成果推廣密切結合起來。為此,重慶市督導室下發《關于開展“雙減”專項督導檢查工作的通知》,把“雙減”督導作為責任督學日常督導、調研的重點內容,充分發揮全市中小學責任督學助力“雙減”的價值職能。責任督學每月至少到校一次,通過校園巡查、推門聽課、查閱資料、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多種方式,面對面、點對點地調研學校推進“雙減”工作情況,實現全市中小學校督導、調研常態化。同時,重慶市教科院分批組織學科教研員深入區縣開展專項調研,依托各學科教研活動開展綜合調研,通過走進學校、深入課堂、與教師座談、訪談家長和學生,全面掌握“雙減”改革現狀及問題需求,并形成系列調研及決策報告供重慶市教委作決策參考,有效發揮了新型教育智庫的作用。

考試是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程度的重要途徑,直接影響“雙減”導向下的學生過程性評價及畢業、升學。重慶市教委指導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市教科院系統研究深化中小學考試評價改革,強化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導向,為“雙減”保駕護航。

1. 制度設計堅持育才與選才結合

考試制度設計是扭轉不科學的教育發展方向、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舉措,對“雙減”改革具有重要的保障支撐作用。重慶市系統設計了中高考及學業質量測評等制度,高考實行“3+1+2”模式,中考實行“全科開考+多元測評”模式,實現了“育才”與“選才”、“達標性”與“選拔性”、“全面性”與“選擇性”、“公信力”與“操作性”相結合,[1]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多機會。新高考和新中考改革與“雙減”改革內在關聯、一脈相承、相互支撐,有效推進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同時,“雙減”及考試制度改革的理念、方向還層層傳導到中小學階段性學業質量測評及相關考試評價中,引導區縣、學校關注學生全面和個性發展,助力“雙減”取得實效。

2. 命題實踐堅持減負與提質結合

命題理念及其信度、效度對考試評價及“雙減”改革至關重要。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市教科院在高考選考科目和中考科目命題中突顯核心素養導向,體現減負提質要求,釋放服務“雙減”信號。如2022年的中考命題中注重正確價值引領,融入我國最新的科技、社會、經濟等領域發展成就,體現時代特征和制度優勢;強化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堅持學科核心素養、學業質量標準等導向,突出學科育人核心價值,重視理性思維、關鍵能力、主干知識等考查;創新試題設計,減少死記硬背式的機械記憶內容,增強試題的情境性、綜合性、開放性、創新性。此外,區縣自主命制的小學生學業質量測試卷也吸納并體現了考試評價和“雙減”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引導學校、教師、家長摒棄傳統的機械刷題、超前訓練等應試做法,密切聯系社會實際,努力拓展學生成長空間,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3. 配套保障堅持糾偏與服務結合

考試改革是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硬骨頭”,具有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等特點,需要健全有力的配套保障機制。一方面,重慶市教委、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完善中高考成績發布渠道,明確要求任何單位不得擅自公布和對外提供考生成績,嚴禁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喜報”“升學率(或名校率)”等,對部分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分數采取暫時屏蔽等方式,有效杜絕高分炒作、狀元宣傳,營造良好的“雙減”輿論氛圍。另一方面,重慶市教科院、重慶市教育考試院深化中高考數據分析研究,撰寫試題分析報告,召開專題總結、研討活動,依托報告導讀、主題教研、培訓交流等活動,宣傳、解讀、引導考試改革和教學改革方向及應對策略,增強教、學、評一致性,助力“雙減”改革落實。

家校協同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以及“雙減”改革的育人成效。重慶市教委和市婦聯指導市教科院、市評估院、市教育學會,充分依托市級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家校社共育評估監測中心等平臺,有序開展相關政策研制、教研培訓、專業指導等工作,強化家庭教育的價值定位,促進家校協同育人,凝聚“雙減”改革的共識與合力。

1. 出臺政策,重塑“雙減”導向下的家校共育體系

配套政策的研制出臺能為家校協同推進“雙減”改革提供政策依據、法理遵循和技術支撐。為此,重慶市教科院研制了《重慶市高質量推進學校家庭教育工作行動計劃(2022-2025)》;市評估院研制并印發了《重慶市加強家校共育助推“雙減”落實十條措施》,從“雙減”改革的宣傳解讀、平臺搭建、專題培訓、任務清單、實踐活動、課余生活、社區協同、機制健全、專題研究、典范引領等方面,為全市家校社協同推進“雙減”提供行動路線和實施指南。重慶市評估院還率先研制發布“家校共育工作標準”,持續開展家校共育監測,強化學生為本、協同育人、科學規范、系統推進四大理念和原則,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

2. 深化研訓,錘煉“雙減”改革中的家校共育隊伍

重慶市聚焦“雙減”改革中家校共育所面臨的具體問題,統領家庭、學校、社區共同參與,突出問題解決、經驗總結、規律探索、理論提升等,引導并促進“雙減”改革向縱深發展。針對“某些家長和學生對于學科類培訓依然有強烈需求,一些家長對當地減負政策有負面評價等”[2]現象,重慶市深化專題研究和培訓,努力從思想認識、價值觀念、實踐行動等方面,提升家校共育隊伍的實力。

重慶市教科院堅持重心下移,在開展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主題研討、座談調研的基礎上,系統規劃并有序推進“雙減”改革導向下家庭教育的研究、指導、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包括創建家校共育示范基地、遴選優秀典型案例、研發家校共育課程、打造專業師資隊伍、拓展家校共育實踐平臺、深化專項課題研究等;同時引導學校采取專家講座、主題班會、家長課程、團隊輔導等方式,對家長開展“雙減”解讀培訓。重慶市評估院組織“家校共育助推‘雙減’落實”專項課題申報與研究,開展“‘家校共育工作標準’大家談”“我和‘雙減’同行”等研討活動,匯集案例8000余個,相關經驗在重慶市第三屆家校共育工作年會上進行交流,發揮了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3. 加強指導,引領“雙減”實踐中的家校共育方向

專業引領是推進“雙減”改革實踐中家校共育的重要方式。重慶市教科院面向市內外組建市級家庭教育教研團隊、專家團隊,常態化開展“雙減”實踐中家校共育、家庭教育等主題教研,并層層傳導到中小學校及學生家庭,確保家校共育的正確方向;同時堅持問題導向,指導學校建立學情診斷制度和家校溝通任務清單,引導家長科學規劃孩子成長、合理安排學生課余生活,促使學校與家庭摒棄“唯分數”“唯排名”“唯名?!钡儒e誤的人才培養觀念,關注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優秀思想品質、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等,由此構建教育良好生態。重慶市評估院組建宣講團隊,依托家長學校、家長網絡課堂等平臺,加強“雙減”改革的政策宣講、專業指導,增強教師、家長、社會對“雙減”以及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相關精神的理解,形成育人合力。重慶市教育學會常態化組織家庭教育公益講座、送教下鄉、對口幫扶等活動,面向社會先后發布《家校合力落實“雙減”,“點亮”學生精彩假期倡議書》《與孩子共同成長—致重慶市中小學生家長的倡議書》,引導全社會合力推進“雙減”改革,創建良好教育生態,形成正向育人氛圍。

(備注:本文獲得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重慶市教育學會等領導和專家的指導與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吳樂樂,徐輝.深化高中學??荚囌猩贫雀母锏穆窂椒治鯷J].課程·教材·教法,2018(5):111-115.

[2] 褚宏啟.以多元共治推進“雙減”工作[J].中小學管理,2022(4):61.

(編輯?王淑清)

猜你喜歡
五項管理家校協同作業設計
落實“五項管理”,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中小學“五項管理”的管理之道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印發通知:確保中小學“五項管理”督導全覆蓋
韶關市積極組織開展“五項管理”督導工作
利用博客平臺 強化班級管理
家校協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環境下家校協同發展教學策略的探究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