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2023-05-30 10:48宋超英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

宋超英

摘要:在幼兒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背景下,親自然園本課程開始受到幼兒工作者的廣泛重視。本文對幼兒園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進行深入探究,同時分析其實施策略,在探究親自然園本開展必要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幼兒園落實改革工作的主要途徑,為類似課程的組織與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親自然園本;構建實施

自然環境對幼兒的身心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為實現教育目標,幼兒園需要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并積極探索其實施方式,提升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使幼兒可以在自然環境下實現身心健康成長的最終目標。

1? ?幼兒園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的必要性

1.1順應時代要求

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構建屬于時代發展的客觀體現,在教育需求快速變革的當下,親自然園本課程可以有效落實生本理念,為幼兒園教育的發展提供助力。在新時代背景下,針對幼兒的教學課程需要將可持續發展、中期發展、近期發展這三個基礎內容列入考慮范圍,保障實際教育能夠以幼兒為核心,貫徹落實生本原則,實現教學目標。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可以使幼兒教育滿足社會需求,使幼兒能夠充分利用環境要素,積極探究基礎知識,為幼兒養成良好的環境認知做準備。

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構建屬于時代要求的重要體現,應得到幼兒園的重視。除此之外,幼兒時期是個體成長的重要階段,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能夠使幼兒在健康理念的指導下成長。因此,教師應調整教學內容,使其向有利于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方向轉變,為幼兒提供快樂、有意義的童年記憶。因此,幼兒園需要積極構建相關課程,融合立德樹人原則,從實踐層面著手,讓幼兒回歸自然,豐富其基礎體驗,為達到提升其精神層面的教育效果做準備。

1.2迎合幼兒成長規律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深入探索日常生活與游戲流程中的知識內容,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經驗。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迎合了幼兒的這一成長特征,能夠使幼兒在日常游戲活動中不斷感知、積累經驗。同時,親自然園本課程還可以增強幼兒對環境的親近感,滿足他們的模仿欲與想象欲,有利于其訓練個體挑戰精神,為其以后的成長提供有力支持。幼兒自然缺失癥已成為現階段常見問題之一。此類問題實質上是現代城市環境與自然環境割裂所致。在自然缺失癥的影響下,幼兒缺少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不了解食物的來源,不熟悉家鄉的動植物,對各區域的地理知識不感興趣,這會對其產生負面影響。通過開展親自然園本課程,能夠有效預防幼兒自然缺失癥,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自然認知。因此,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構建屬于幼兒園的重要任務之一,幼兒園需要做好相應的規劃工作,從實踐層面著手,幫助幼兒養成感性特質,并鼓勵其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予以充分發揮。通過發揮感性特質,幼兒在主觀認知色彩的引導下,逐漸接觸自然并感受其內涵,這有利于提升幼兒自身想法的表達能力,能幫助其順利探索世界,進而實現幼兒園的教學目標。

2? ?幼兒園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的途徑探究

2.1選擇課程地點

在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的過程中,幼兒園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地區進行課程布置。本次研究選擇江蘇省南通市狼山國家森林公園作為主要地點,以園內的軍山綠野為基礎,開展親自然園本課程活動。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有狼山、軍山、劍山等一系列景點,其地理位置極佳,山環水抱,綠蔭疊翠,擁有天然水石盆景的美譽。選擇該地點作為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構建基礎,使幼兒的感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有利于提升課程效果,能夠有效培養幼兒親近自然的基礎觀念。

2.2安排課程內容

在構建課程的過程中,幼兒園應當以自然環境為核心元素,探索生態教育與幼兒生活相關聯的基礎因素。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幼兒去親近自然,為其接觸自然、了解自然提供有利條件。在構建課程的過程中,幼兒園不應僅圍繞項目活動進行教學,應當進一步探索幼兒生態教育方式,使他們能夠與自然形成和諧關系,尊重自然。幼兒園還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生態活動,例如,軍山綠野是以“保護、生態、原鄉”為主要設計原則打造的具有農耕田園特色的森林公園,設置課程內容時可圍繞這一特點組織幼兒展開種植活動,通過親手種植青豆、豌豆等農作物,培養幼兒生態意識。這既能滿足其探索自然的愿望,同時還能讓他們在參與過程中學習自然知識內容,并將其內化為自身認知,達到理想的課程教學目標。幼兒園需要找尋合理的自然環境開展教學項目活動,利用這些特色化授課元素,進一步提升實際教學效果,讓幼兒能夠感受到親近自然、認識自然、理解自然的重要性,最終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與行為習慣。幼兒園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通過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實現幼兒培養目標。

3? ?幼兒園實施親自然園本課程教育的策略研究

3.1注重挖掘親自然課程的基礎價值與安全需求

在實施以軍山綠野為基地的親自然園本課程教育的過程中,幼兒園應當將生本理念作為核心,探索整合相關課程,確保親自然課程能夠合理實施。幼兒園可以將課程項目作為基礎載體,融入軍山綠野獨特的辦園特色,同時搭建適于交流與研討的平臺。通過此類方式,使親自然園本課程的實踐方案能夠得到綜合論證,為后續教學指導創設優良條件。同時,幼兒園還需要注重課程開發,以規范架構方式,建立科學、有效的課程實施方案。例如,幼兒園管理層需要圍繞“軍山綠野”這一基地調查自然課的實際開展地點,并通過考察的方式,分析場地是否具有安全性、空間是否能滿足教育需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親自然園本課程的安全性,排除潛在的風險,保障幼兒學習與生活的安全。同時,幼兒園還需要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讓他們能更專業、更安全地引導幼兒接受特定的活動目標,并讓幼兒按照規則標準進行活動,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現意外的可能性,使幼兒樹立自我保護的認知。

3.2融合生本理念開展生活經驗自然教學

基于“軍山綠野”這一課程地點實施親自然園本課程教育時,教師需要重視對幼兒生活經驗的引導,并將這一過程融入教學活動中,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活經驗的支持作用,為幼兒利用感官理解外部生態世界做好準備。實踐教學階段,幼兒園管理層需要對教師進行引導,讓他們正確理解激發幼兒興趣的重要意義。通過這種方式,使親自然課程能夠發揮本質功能,為幼兒創設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使他們被美麗環境所吸引,達到身心放松的狀態。與其他教學階段相比,幼兒的活力更加充沛,同時具有天真的認知特性。在親自然園本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幼兒自主參與軍山綠野生態知識的相關學習活動,并尊重其客觀選擇,使幼兒的感受與體驗能夠得到充分的重視,進一步提高教與學的協調性。

幼兒園管理層應做好教師引導工作,讓他們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豐富自身的自然知識儲備。通過這種方式,為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有效設立、開展提供前提條件。通過設置科學合理的考核體系,可以進一步提升課程的實施效果,有利于強化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對于考核標準的設計,幼兒園可以從多個層面著手,為教師提供全面、合理的引導。例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準備好授課內容,并能及時準確地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同時,如果幼兒突然提出的問題是教師也不了解的內容,教師應當保持坦蕩的態度,與幼兒一同探索。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引導幼兒的自主性,使他們能夠認識到學習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在親自然園本課程中進行深入探究,最終實現理解自然、親近自然的成長目標。將學習理論與生活經驗相結合,能夠有效發揮課程教育的引導效果,讓幼兒的生活經驗得到合理利用,為實現高質量的生本教學目標做好準備。

3.3關注幼兒獨特性并革新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學背景下,幼兒園教師往往會要求幼兒保持規范的秩序,并希望其按這個方向成長。這種模式屬于教師主導體系,通過教師傳遞教學指令,幼兒往往只能被動接受相關信息,并維持順從的狀態。此類教學方式無法有效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容易導致幼兒自主能力欠缺,在未來學習生活中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因此,在親自然園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間,使他們能夠充分釋放自身天性,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并將這些熱情投入自然生態課程中,進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還必須重視幼兒的獨特性,在親自然教學活動中做好引導工作,使幼兒能夠自由表達內心的想法,對大自然產生獨特的認知。幼兒對于自然的親近方式存在差異性,有的幼兒喜歡待在一個地方進行觀察研究,有的幼兒喜歡觀看自然界的生物,還有的幼兒可能傾向于觀察植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避免采用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應當以欣賞的態度進行教學和引導,使幼兒能夠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進一步強化幼兒的獨特性,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從而實現授課目標。

教師還需要明確幼兒的發展性特征,了解其作為個體的自然成長特性。所有幼兒的成長特性都存在不同之處,同時每次成長都需要經過學習、實踐和積累,這個過程有時需要的時間會很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客觀認知,明確幼兒屬于可發展個體的事實,將親自然教學活動分散到多次課程中實施。通過此類方式,可以有效引導幼兒成長,使他們能夠實現螺旋式的認知發展,進一步提高幼兒對自然環境的探索興趣,為積累豐富的自然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需要引導幼兒逐步發展,使他們能夠在親自然課程的引導下,以輕松、快樂的心態參與相關活動。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兒的能力,避免過度追求教學效果,導致幼兒產生緊張情緒,出現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

3.4結合游戲化形式開展親自然課程教學

在實施以軍山綠野為課程地點的親自然園本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采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幼兒對相關內容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實踐教學效果。通過將授課模式與主題教學相結合,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自然環境認知,并使其了解各個生態知識點中包含的內在聯系,有利于強化基礎學習效果,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相關活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為幼兒園親自然園本課程教學的合理開展提供有利條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拓展游戲化內容,加入比賽、運動項目等元素,使幼兒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參與自然學習,有效提高探究效率與質量,提高幼兒身心健康水平。在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自身意愿組成小組。積極完成親自然課程的核心任務,并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可以自由參與親自然課程活動,提升團隊協作能力與表達能力,為實現教學目標夯實基礎。將游戲化形式作為課程開展核心,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能夠減輕教師的基礎負擔,使幼兒在穩定條件下參與相關學習流程,充分發揮親自然園本課程的引導價值,為幼兒實現身心健康成長做好準備。因此,相關課程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如自然環境條件以及課程開展需求等,探索游戲化項目的組織落實方式,并做好幼兒的安全保障工作,避免在游戲過程中出現問題,從而收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幼兒園在構建親自然園本課程的過程中,應當做好相應的設計工作,并深入探究主要實施方法。積極落實相應策略,提高親自然園本課程的開展質量,使相關活動能夠在理想條件下進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讓幼兒可以實現身心健康成長的最終目標,使幼兒達到認識自然、親近自然、理解自然的學習效果,為構建相關認知體系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陳華芳.幼兒園親自然活動的設計與實施[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21(12):55-56.

[2]彭衛衛.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的行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1.

[3]邵東霞.親親自然:有效推進鄉村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J].幸福家庭,2021(16):41-42.

[4]林青縈.幼兒園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構建[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3):13-14.

[5]陳海燕.幼兒園園藝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探索:以永福中心幼兒園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2):22-23.

猜你喜歡
幼兒園課程
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策略探討
兩漢文化資源在徐州市區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班級區域游戲創建的新思路
游戲與幼兒園課程整合的現狀及對策探析
鍋莊納入幼兒園課程的適宜性及策略研究
讓幼兒園課程妙筆生花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與思考
如何在五大領域中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游戲整合幼兒園課程的可能性與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