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視域下史傳類文本的教學

2023-05-30 10:48樊興梅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教學策略

樊興梅

摘 要 教師要基于立德樹人視域設計史傳類文本的教學策略,通過翻轉課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戲劇表演深化審美意識,通過比較閱讀反思人生選擇,通過拓展閱讀提升文化自信,運用知人論世的方式,提升學生家國情懷。

關鍵詞 史傳類文本 立德樹人 教學策略

史傳類文本指記錄歷史事件與人物生平事跡,有傳記性質的作品。史傳類文本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教學資源。

一、翻轉學習,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由于史傳類文本展現的都是古代歷史事件和人物,如果學生對歷史不夠了解,理解有可能不太深刻。為此,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設計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后自主觀看。在多媒體課件中結合古人的思想提出相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例如,教學《周亞夫軍細柳》時,可以設計翻轉課堂。學生先在家中觀看多媒體課件,通過視頻了解相關的背景信息,了解周亞夫其人,了解當時漢朝的政治、軍事、社會情況。課件中提出問題:“周亞夫的行為是否有些僭越了?把守軍門的都尉說,只知道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命令,這種做法是否正確?”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確了自主探究的方向,他們可以課外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漢朝的政治制度,結合周亞夫的行為分析是否符合當時的制度。學生從周亞夫對天子的態度中,應該能看出他的價值觀念。在回到課堂后,學生可以圍繞問題互動探討。他們可以分成兩派,一方認為周亞夫的觀點過于機械,不懂得變通;另一方認為周亞夫強調制度信仰的價值,他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雙方在辯論的過程中,能提升價值觀念。他們逐步明白,天子雖然身處高位,但是也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所以周亞夫的做法體現了他對法律制度的堅守。結合現實,他們認識到在現實中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制度之上。

學生通過多媒體視頻了解了史傳類文本的內容,并在問題的引導下,找到了更多思考角度。再回到課堂上討論,他們就能抓住重點,挖掘更多德育內容,有助于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二、戲劇表演,深化審美意識

戲劇表演是適合史傳類文本的教學方法。因為史傳類文本有豐富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很適合改編成劇本進行表演。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讀懂故事,而且還要發揮想象,思考如何才能設計出符合人性特點的臺詞,如何才能形象生動地展現人物形象。這樣,學生的審美意識能得以切實提升。

戲劇表演可以分成改編、表演、品評這幾個環節展開。在改編環節,教師主要指導學生從語言表達、情節結構這兩個角度入手設計,分析如何編排課本劇。以《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為例子,在語言設計上,教師讓學生重點閱讀唐雎和秦王的對話,不僅要將原文翻譯成白話文,更要試著體現出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學生要著重體現唐雎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一面,展現他的愛國精神。對于秦王,則要體現出他驕橫欺詐、外強中干的本質。在情節結構設計上,可以讓學生思考采用獨幕劇還是多幕劇的方式設計劇本。如果采用多幕劇,是按照時間順序編排內容,還是采用倒敘、插敘等手法。在表演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如何提升舉止儀態美。學生可以上網搜索,了解當時的禮儀是怎樣的,唐雎要如何應對,才能給人不卑不亢的感覺。在品評階段,學生參與賞析點評活動,評選出最好的作品。

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圍繞人物語言表達美、劇本結構美、人物舉止儀態美等各種角度思考,編寫劇本,這樣就能逐步提升審美意識。

三、比較閱讀,堅守道義選擇

比較閱讀能提升學生的知識厚度,讓他們在對比分析中提升分析理解和判斷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不同作品不同人物對比、同一作品人物對比的研讀活動。在對比中,學生要分析人物的人生選擇,看看其選擇是否符合道義。

以《唐雎不辱使命》為例子,教師可以組織他們將唐雎和廉頗、藺相如等其他史傳類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比,說說異同點。學生發現,他們的身份、地位、國籍雖然都有不同,但都有著一顆愛國之心,面對強敵,他們都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和自己的國家共存亡。此外,學生還可以對比唐雎和秦王,說說唐雎如何讓秦王信服。他們發現唐雎在死亡威脅面前,依然選擇去秦國,試圖說服秦王。秦王卻為了個人欲望窮兵黷武,發動非正義的戰爭。這樣一對比,兩人優劣分明。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學生再試著反思自我,想一下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面前,自己該如何選擇,自己是否會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尊嚴而甘于犧牲。學生對比自己和史傳類文本中的英雄人物,能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思考在人生的關鍵轉折點上,應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多元對比能讓學生熟悉史傳類文本,找到多樣化的閱讀方法。結合人物反思自我,能讓學生思考如何堅守道義。

四、拓展延伸,增強文化自信

在解讀史傳類文本的時候適當拓展延伸,能讓學生開拓視野,增強文化自信??梢越o學生提供一些開拓知識類的史料,或在原文基礎上,組織“以一帶多”的閱讀活動,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影視資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唐雎不辱使命》《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等都展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教師可以組織“春秋戰國紛爭”主題閱讀活動,給學生提供輔助閱讀資料。學生閱讀史料,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了解各國家之間的關系。然后結合課文,分析哪個國家更強大,弱國的臣子在面對強國國君的時候體現出了怎樣的風貌。此后學生拓展閱讀《戰國策》《左傳》等作品,看看其中還有哪些和唐雎、曹劌、鄒忌類似的人物形象??梢詮膬蓚€角度分析:一是體會他們的人格魅力,感受他們的愛國之情。二是從行為、語言入手,了解他們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鼓動性,感受他們的智慧。在拓展閱讀的基礎上,可以布置學生自主創作,寫一篇小論文,全方位展現春秋戰國之人的風采。

拓展閱讀要和文史研究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認識到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名人輩出,使學生提升民族自信心,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

五、知人論世,升華家國情懷

解讀史傳類文本可以指導學生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分析。學生先了解作品的創作年代,體會古人的情懷。然后借古思今,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會有類似的場景,自己該如何對此事。這樣,學生認識到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都在為保護、建設自己的國家付出犧牲,學生能提升了家國情懷。

在閱讀《唐雎不辱使命》時,學生先搜索背景資料,了解當時安陵國的困境。學生認識到安陵國十分弱小,而秦軍十分強悍,秦王狡詐無比。在這種情況下,唐雎依然奮不顧身地前往,沉著應對,義正詞嚴。這展現了他的自信,體現出對國家的忠誠。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聯系現實,思考在中國歷史歷史上有過哪些生死存亡的危機,出現了哪些英雄人物,他們做了什么。此外,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當今和平年代,是否依然要時刻保持警惕,提防別國的侵略陰謀?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自己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學生可以將研究歷史所得和自己的真實感悟寫成小論文,和同伴分享。

史傳類文本的閱讀分析,能讓學生汲取民族智慧,豐富人生經驗,起到立德樹人的良好效果。

[作者通聯:江蘇如東縣掘港街道童店

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