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群文閱讀“比較點”的選擇策略

2023-05-30 00:10丁曉亮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群文閱讀

丁曉亮

摘 要 針對群文閱讀存在選文的有效度不高,注重數量,忽視方法,導致閱讀質效不高的情況,從實踐角度出發,圍繞選擇群文組元的“比較點”提出群文選擇和運用的策略。即依據文章內容,豐富閱讀的容量;依據寫作特點,增強讀寫之間的融合;依據文本作者,實現多元而有深度的對話。

關鍵詞 群文閱讀 比較點 選擇策略

依據一定的視角,把握適宜的切點準確選文是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前提。以教材文本為中心,從學生實際為出發,圍繞內容、結構、題材、作者、寫法等不同標準組元選文,可實現橫向與縱向的邏輯貫通,有序建立語文閱讀結構脈絡,使閱讀教學博而不雜,多而不亂,條理清晰。

一、依據文章內容,豐富閱讀的容量

內容是文本的血肉,每一篇優秀的文章都離不開優質的內容,鮮活靈動的寫作內容為表達主題,傳遞情感提供了源泉動力。以內容組元群文能夠最直接地建立起群文與教材文本之間的鏈接,通過具有相似性內容的比較,能夠最大化地幫助學生對具有同類性質的內容進行解讀。如:與“月”相關的內容是古今文學創作中的最常見內容之一,從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從《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到《記承天寺夜游》,與月相關的文章可謂多矣。根據教學內容組元群文,可有效拓展與此類題材相關的閱讀視野,感知“月”所承載的各種情緒與思想內蘊。教學中不妨聚焦此類內容,依據不同時間節點,選取古今中外名篇佳作組元群文。

群文閱讀案例:與月光相遇

意圖與過程:在學習了李白《月下獨酌》后,教師分別選取了李白的詩歌《靜夜思》《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趙麗宏《李白與月亮》、汪建中《寂寞的月亮》、莫泊?!对鹿狻罚ü澾x),從內容上看,五篇文章均與月亮相關,在閱讀順序上,教師引導學生先立足文本,在理解和把握了《月下獨酌》的主要內容和情感的基礎上,復習和回顧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李白詩作《靜夜思》,接著再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文本中李白創作的與月相關的另一篇名作《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通過上述三首基于課內文本的閱讀,學生對李白與月亮之間的創作情感有了基本的把握,觸碰到了詩人內心的月之情思。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趙麗宏的散文《李白與月亮》,通過這篇文本加深學生對李白創作思想和月亮情懷的了解,最后再引入一中一外兩篇與月亮相關的優秀作品,體會古今中外不同作家寄托在月亮之中的獨特而細膩的情感。

教學效果:在相似內容的群文閱讀中,學生循著由淺入深的順序,加深了對教材選文理解的同時,更為強烈地體會到了“月”的文學意蘊與情感寄托。

尊重文本,組元內容,閱讀文本的內容是學生獲得整體感知的最直接素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借助文本內容、寫作素材得以實現。教學中,教師注重從文本實際出發,根據學生認知規律,沿著從熟悉到陌生的閱讀接納過程,精心圍繞相似內容構建群文閱讀框架,學生在不斷拓展閱讀視野的過程中,聚焦主要內容,提升閱讀體驗,豐富了對同一閱讀主題的閱讀量。

二、依據寫作特點,增強讀寫之間的融合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選文為學生學習寫作技巧,掌握寫作方法,訓練閱讀語感提供了極佳范例。劉勰《文心雕龍》中說:“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笔钦f文章的體裁是有一定的常規、范式,但是文章的寫法、體式卻是變化的,沒有固定標準。增強讀寫之間的有效融合,其目的之一在于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提升寫作能力。但是,因為教材文本數量有限,學生難以充分把握和體驗到作者的寫作技法,借助群文閱讀,將具有相似寫作特點的文章進行組元,利于學生在縱橫比對中體會到不同寫作方法的作用,從而在寫作中借鑒運用,增強讀寫之間的融合。

群文閱讀案例:品味魯迅先生作品中的“白描”魅力

意圖與過程:教師圍繞“白描”技法,將魯迅先生《孔乙己》《藤野先生》《阿長與山海經》三篇文章進行組元,讓學生找出三文中運用白描技法的地方,比較運用白描技法對塑造人物、渲染氛圍、推動情節等方面起到了怎樣的作用。通過分析,學生認識到:1.“白描”是魯迅作品中最常見的寫作技法之一,魯迅常常能夠借助簡單的線條勾勒,展現人或者事物最本真的特征,使讀者對人物或者事物產生鮮明深刻的印象。2.白描技法沒有刻意的鋪陳,沒有華麗的辭藻,往往語言干凈,用詞準確。學生對魯迅作品中的白描技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后,教師又引導學生分析三文中白描技法各自的特點,學生最后分析得出:1.白描技法總體上應力求干凈,簡練,精選語言,精準用詞。2.白描在不同的文章,表現不同人物使應展現不同的用法,要對人物或者事物進行認真的觀察,總結出人或者事物的最本質特點,抓住最主要特征,以此突出和放大人物或者事物,且白描要與人物性格,主題內容相吻合。3.寫作技法應為寫作內容和寫作主題服務。最后,教師讓學生運用白描技法觀察身邊的人物,抓住最關鍵特點進行模仿訓練,體會白描對于表達人物性格的作用。

閱讀效果:學生立足三篇課內文本,圍繞寫作技法,通過比照分析三篇文章白描的總特點和各自特點,體會到了魯迅作品中白描的獨特韻味,體會到魯迅用筆的精妙之處。通過寫作訓練,使學生的所學得到運用,促進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聯。

教師通過選擇某一作家最具特色的寫作特點進行群文組元,使學生借助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對同一寫作技法進行比較,利于學生通過群文閱讀比較分析出該寫作技法的共性規律,利于學生發現作家在運用同一技法的不同處理方式,從而掌握作家的寫作技法。通過模仿訓練的方式,能鞏固學生的閱讀結果,實現以讀促寫的群文閱讀目的。

三、依據文本作者,實現多元而有深度的對話

閱讀是教師、學生、作者、文本、編者之間的多元對話。統編語文教材選入了中國歷朝歷代的諸多文學大家的文學名篇,但是受到選文數量的限制,學生尚不能全面而有深度地觸碰作者的思想,體會文學大家的創作風格、思想意蘊。立足作家視角,將同一作家的優秀文本進行組元,有利于學生深度對話作者,實現多元而有深度的對話。

群文閱讀案例:走進蘇軾,品讀豪放

意圖與過程:將教材中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進行群文組元,四首詞作均創作于烏臺詩案之后,學生從知人論世的角度對作品進行品讀,能感受到作者寄寓在詩中的無助與無奈、孤獨與困惑,以及面對困境時的灑脫與超然,對蘇軾的豪放詞風有進一步的了解,能體會到蘇軾詞作的豪放不僅是用詞用字的大氣灑脫,更是達觀生活、智慧人生的濃縮與淬煉,從而將蘇軾詞風的豪放與蘇軾人生態度的豪放融合在一起,加深對作品主題的理解,從蘇軾的人生經歷中獲得啟示和教育。

閱讀效果:通過組元同一作者的同一風格作品,便于學生對作者形成深刻的印象,進而與作者、作品進行深入的對話。

群文閱讀為大量閱讀、深入閱讀、精準閱讀提供了理想的方式。圍繞文本教學內容,立足學生語文學習需要,圍繞不同切點有效組元群文,為學生系統閱讀、規律性閱讀提供了路徑。新課改理念下,我們要精準選點,有效組元,高效推進群文閱讀,為學生打開語文學習的精彩世界。

[作者通聯:江蘇如皋市搬經鎮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群文閱讀
連綴,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的密鑰
農村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群文閱讀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