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新”背景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2023-05-30 19:10陳芳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3期
關鍵詞:三新群文閱讀背景

陳芳

摘 要 立足“三新”背景,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展開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把握群文閱讀立足點,保障精研細讀;創設真實閱讀情境,任務增強內驅力;關注學生思辨性閱讀,助力素養提升。旨在有效打破傳統的單篇閱讀教學模式,助力學生深度閱讀、高效閱讀。

關鍵詞 “三新”背景 語文教學 群文閱讀

“三新”是新高考、新課程與新教材的統稱,指向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變革與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貫徹。在“三新”背景下,以語文閱讀為抓手,以拓寬學生閱讀視野、增強學生思辨能力、促進學生深度閱讀、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探討群文閱讀模式的實踐策略具有積極意義。

一、把握群文閱讀立足點,保障精研細讀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幾乎在每個單元中都設置了“單元導語”與“單元學習任務”。單元導語中包含了語文要素與單元學習內容的簡述;單元學習任務對單元導語與單元學習內容進行了回扣。如此環環相扣、內外呼應的教材設計將高中語文的教學張力毫無保留地彰顯了出來。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時,要以各單元“語文要素”為組織群文閱讀的立足點,整合文本內容,促使學生精研細讀。

以統編語文必修上冊第三單元中杜甫《登高》一詩為例,本單元為古詩詞單元,匯集了八篇風格迥異、內涵深遠的古代詩詞名作。從分析單元導語中的語文要素出發,便可精準把握到杜甫《登高》一詩的群文閱讀立足點,即閱讀古代詩歌作品,感悟詩歌價值,感受詩歌意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可引導學生展開“求同存異”“各美其美”的群文閱讀,讓學生在關注文本特性的基礎上,發現文本的共性,通過感受、品味與體驗得到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1.感受:對比閱讀

自主閱讀杜甫《登高》、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白居易《琵琶行》三首詩歌,感受不同時期、不同體式詩詞名作的獨特藝術魅力與不同詩人在詩歌中表現出的人生境界、情感態度。結合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對《登高》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句的多層含義進行品析,感受杜甫登高望遠的悲涼愁思。

2.體驗:登高望遠詩閱讀

閱讀杜甫《登高》、陳子昂《登幽州臺歌》、蘇軾《題西林壁》、王安石《登飛來峰》四首登高望遠詩,結合自身登高望遠經歷體驗不同詩人在詩歌中所傳達出的思想感情,并從感觸最深的一點出發寫文學點評。

通過上述群文閱讀教學,學生便會對杜甫《登高》一詩展開細致且深入的鑒賞品析,不但能讓學生走進詩圣杜甫悲涼的內心世界,深度領會《登高》一詩所傳達出的憂國憂民之情,在對比閱讀本單元其他詩歌、杜甫登高詩與登高望遠主題詩的過程中,學生也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了詩詞鑒賞能力的鍛煉與文化品味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撰寫文學點評學生便能主動地結合與詩圣杜甫有關的資料信息與《登高》一詩的創作背景,從更為多元、多層、多維的角度上進行詩歌鑒賞,其語文核心素養便由此實現了發展與提升。

二、創設真實閱讀情境,任務增強內驅力

“三新”著重強調了要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得到發展與成長。因此,在高中語文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在準確把握群文閱讀立足點的基礎上,以實際學情為依據為學生創設具有綜合實踐性的真實閱讀情境。要緊扣語文核心素養布置學習任務,增強學生的群文閱讀學習動力,促使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獲得意義非凡的語文閱讀學習體驗與成就。

以朱自清《荷塘月色》與郁達夫《故都的秋》群文閱讀為例,教師可結合第七單元的語文要素設計任務情境“我校將組織一次‘跟著書本去旅行的主題研學計劃,希望能有兼具思辨能力與審美情趣的“文化領隊”帶領書本旅行團成員共喰文化盛宴”,讓學生在“文化領隊”選拔情境的作用下沉浸于寫景散文的語言品味之中,得到文學鑒賞能力的提升。具體學習任務有三項:

任務一:根據《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的行文結構為“書本旅行團”制作“旅游攻略”。

任務二:選擇一個顏色詞概括《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兩篇課文的“色調”,結合課文中的景色畫面,寫一段導游詞。

任務三:挖掘《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兩篇課文中表達情感與觀點的語句,結合語句帶領“書本旅行團”成員體會朱自清與郁達夫兩位作者的審美情趣。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帶著書本去旅行”的真實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內容的距離,激活學生閱讀文本與參與學習任務的學習興趣。在任務一中,學生可通過梳理《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兩文的行文結構,認識到《故都的秋》是“四合院縱深方形”,《荷塘月色》是“溫柔敦厚的圓形”,從而理解“方”與“圓”兩種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范式,并在想象《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兩文的景物畫面中感悟到自然景色之美;在任務二中,學生可從把握兩文的物象入手,以顏色詞定位課文的思想感情基調,并通過寫導游詞的方式展開語言文字的細致推敲,得到文學鑒賞能力與水平的提升;在任務三中,學生可在把握兩文重點文段的前提下,認識到《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兩篇寫景散文并不是單純的寫景,反而是情感、審美與思想的綜合體,進一步展開悲涼“秋味”的探索與朦朧“月下荷塘”之景的探究,實現對“方”“圓”兩種民族審美心理的心領神會。

三、關注學生思辨性閱讀,助力素養提升

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是在“三新”背景下展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宗旨與目標。教學過程中,教師決不可將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僅局限在學生閱讀視野的擴大上,而是要綜合思想的深度與閱讀的廣度引領學生展開思辨性的群文閱讀,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一系列思維活動的作用下實現更為穩健的發展與持續性的提升。

如在以魯迅《祝?!芬晃臑椤?”引導學生展開“1+X”群文閱讀時,教師便可以作者“魯迅”為群文閱讀的立足點,以“認識魯迅先生”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展開對魯迅文學作品的思辨性深度閱讀。首先,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所學的《孔乙己》《故鄉》等作品,分析魯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中所說的“小說要‘為人生,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療救”一句的深意;其次,閱讀魯迅《狂人日記》《藥》等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話里有話”,領會魯迅語言的豐富內涵與深厚韻味;最后,探究魯迅“棄醫從文”“學醫救不了中國人”思想行為的內涵,走進魯迅先生的內心世界,感悟魯迅辛辣諷刺語言背后的“批判”。如此,學生便可通過群文閱讀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學會知人論世,掌握關注社會批判性的小說閱讀方法,并在魯迅先生思想意識的感染下生成借鑒小說技法進行寫作的欲望,使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實現呼應,得到雙重促進。

總之,在“三新”背景下展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并非是一種顛覆傳統的全新閱讀教學模式,而是一種在延續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為高中語文教育的長足發展開辟前景、創造更多可能的閱讀教學策略。教師必須提高對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重視度與關注度,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主線、以學情為依據、以培養素養為目的展開靈活、合理的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更好地促進高中育人方式的變革與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貫徹。

[作者通聯:甘肅天水市武山縣第二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三新群文閱讀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晚清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背景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