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視野下小說教學策略探索

2023-05-30 13:33張悅
教育·教學科研 2023年3期
關鍵詞:小康小說目標

張悅

【課例主題與觀察要點】

統編教材中“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相結合的“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強調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為一線教師實施單元教學帶來了便利。教學活動是落實單元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此次教學實踐主要聚焦單元視野下小說教學策略的探索,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小說的閱讀策略,本次課例基于“問題導向,任務驅動”策略,觀察要點如下:

1.問題

核心問題的適切性;下位問題間的邏輯性;下位問題指向核心問題解決的匹配度。

2.任務

任務與問題的匹配度;任務之間的關聯度;任務的整合度(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

【教學實踐與研究改進】

一、基于觀察點的情境描述

師:上節課我們借助學習《故鄉》《我的叔叔于勒》時有關小說情節梳理的方法,梳理了小說《孤獨之旅》的情節,了解了杜小康的命運軌跡。接下來請同學們深入文本,體會杜小康的心路歷程。

生1:我在第2段中讀到,杜小康對于去放鴨一事很無奈。在文章第1段中交代:杜小康家是“油麻地家底最厚實的一戶人家”“但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只好跟著父親去放鴨”。一個“竟”字交代了這種家庭的變故是突然發生的,“只好”體現出杜小康非常無奈。

師:在去往放鴨地的途中,杜小康的心理有著怎樣的變化?

生2:我覺得放鴨途中的杜小康是茫然的?!罢紦撵`的全部是前方: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么樣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東西,似乎更能撩逗一個少年的心思?!币痪渲羞\用兩個反問,寫出他對未來的茫然、不知所措。

師:這名同學觀察非常細致,抓住了反問句式來理解人物心理。

生3:第21段中我讀出到達蘆葦蕩時的杜小康感到了真正的害怕,是膽怯的。因為這是他第一次來到蘆葦蕩,他看到“蘆葦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蘆蕩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這種從未見到過的情景,讓杜小康產生了一種永遠逃不走的感覺。這里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蘆葦蕩漫天遍野的綠,“涌”和“圍”兩個動詞則體現了蘆葦蕩的茂密,包圍著杜小康,形成壓迫,使杜小康產生了逃不走感覺。

師:此處作者借用環境描寫,讓杜小康的恐懼與膽怯自然流露。

生4:“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父子倆也一天一天地感覺到,他們最大的敵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們逼近:它就是孤獨?!痹诜砒喭局?,杜小康還感受到了孤獨?!耙惶煲惶臁薄耙徊揭徊健眱蓚€疊詞,內容上有遞進的意味。杜小康和父親每天的活動就是放鴨,所以日子單調無趣。另外29段中“他們一連十多天遇不到一個人。杜小康只能與父親說說話”,放鴨過程中父子間的交流逐漸減少,杜小康的整個世界一步步失去了言語的交流,在當時的環境下孤獨感逐漸加深。

師:這樣極致的孤獨不斷壓迫著杜小康的內心,使得他對家的思念越來越迫切。此時的杜小康對家的思念與剛出發時有何區別?

生5:因為孤獨的逐步累積,對家的思念也日甚一日。但他承受能力變得更強了,不再是帶著哭腔懇求父親,而是在夢中思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的母親。

生6:48段中,我發現杜小康在經歷暴風雨、找到鴨子后再一次想起自己的母親、想起自己的家,但這一次他卻沒有哭,較之前的杜小康,此刻的他內心強大了許多。因為此刻在杜小康的眼里,蘆葦蕩有了美感。我覺得這時的杜小康成長了,變得更加堅強從容。

師:很好,這名同學能運用先前所學的環境描寫來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我們理解小說主題可以抓住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過程,分析人物心理可以通過品讀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描寫,還有環境描寫等。

師:請同學們回顧本堂課的核心問題:作者借杜小康這番經歷想表達什么?

生7:孤獨可以磨煉人的內心,促使一個少年變得更加成熟、堅強。作者想通過杜小康的經歷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必須經歷磨難。

師:作者借杜小康的經歷提出“成長”這一命題,放鴨之旅即成長之旅。我們每個人在前行的旅途中必須經歷坎坷、磨難,超越孤獨便可成長。

二、基于觀察點的反思改進

(一)聚焦問題

1.小說單元中每一篇小說的側重不同,學生已通過《我的叔叔于勒》《故鄉》兩篇小說學習了情節梳理及塑造人物的方法,那么在《孤獨之旅》的教學過程中應立足單元整體教學,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有效遷移。

2.課堂上缺乏教學情境的創設,也因為“孤獨”的話題與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學生的體驗不夠深入,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對于小說主題的理解與把握也浮于表面。

(二)改進策略

1.立足單元目標,統籌課時目標,調整問題鏈

學生經過本單元其余課文的學習后,對于小說閱讀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在自讀課《孤獨之旅》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立足單元目標,調整課時目標及問題鏈設計,引導學生通過自讀,將已學知識進行遷移,自主梳理文章內容,深入探究人物心理,理解小說主題。

基于教學目標,本堂課的核心問題確立為“作者借杜小康的經歷想表達什么”,下位問題依次是“根據小說主要情節,梳理主人公杜小康的命運軌跡”“在不同命運階段,杜小康發生了怎樣的心理變化”“小說中環境描寫對表現杜小康的心理又有何作用”。

2.巧設學習任務,激發學習熱情

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任務,讓學生圍繞任務進行探究學習,從而驅動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合作探究的能力。

因此根據問題鏈,設計三個主要任務:繪制杜小康成長命運軌跡;繪制杜小康心理變化的思維導圖;以杜小康的視角撰寫一則“心靈日記”。

(三)調整方案

1.目標確定

單元教學目標設計如表1所示。

基于單元目標,《孤獨之旅》教學目標設計如表2所示。

2.環節設計

(1)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孤獨之旅》選自曹文軒先生的長篇小說《草房子》,杜小康是小說中的人物之一,也是我們課文片段中的主人公。他原是油麻地最富有人家的孩子,卻突逢變故,被迫離開熟悉的環境,跟著父親去放鴨。今天讓我們跟著文中的杜小康踏上這段特別的“旅程”,體會他的心路歷程,并解決本課學習的核心問題:作者借杜小康的經歷想表達什么?

(2)自讀課文,梳理情節

小說情節的環環相扣,凸顯了人物命運變化的軌跡。同學們可以根據情節發展脈絡,梳理主人公的命運軌跡。

任務1:快速閱讀全文,回顧情節梳理的方法,梳理本文故事情節,并根據情節內容繪制杜小康成長命運軌跡圖。

(3)小組合作,品味人物

“孤獨”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心理狀態,《故鄉》中的“我感覺四周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就是“孤獨”。這篇小說不同于本單元另外兩篇,主要著重于人物心理的呈現。

思考1:閱讀全文,圈畫有關主人公杜小康人物描寫的詞句,思考在不同的命運階段中,杜小康發生了怎樣的心理變化?

思考2:品讀杜小康心靈之旅中的景物描寫,說說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對表現杜小康的心理又有何作用?

任務2: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堂中對人物心理的分析,繪制杜小康心理變化的思維導圖。

任務3:任選文中能集中體現杜小康心理的一個片段,用杜小康的口吻撰寫一則“心靈日記”。(150字左右)

(4)思考探究,理解主題

思考3:我們跟著杜小康走過了一段孤獨的心靈旅程,不僅品味到了孤獨的滋味,更是見證了他的成長。那么作者借杜小康的這番經歷想表達什么?

(5)梳理路徑,課堂小結

曹文軒先生曾說:“有些孤獨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無法回避的元素,我們要成長就不得不與這些孤獨結伴而行?!惫陋毷敲總€人成長的催化劑,能夠與孤獨和平共處,是人成長的標志。希望同學們能像杜小康一樣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孤獨與艱難,完成屬于自己的成長之旅。

任務4:結合本單元其他小說,自主梳理閱讀小說的路徑,繪制思維導圖。

【教學反思與課例觀點】

本堂課教學環節流暢,能較好地落實教學目標,加之前期對《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兩文的學習,學生對于小說閱讀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但課堂中,學生雖能跟著問題鏈逐步思考,但課堂氣氛卻比較沉悶,主觀能動性較低?;仡櫿麄€教學過程,我意識到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孤獨之旅》在單元中作為自讀課文的價值所在,欠缺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此次教學實踐后,我深入教學過程,反思剖析問題,總結如下:

一、立足單元,目標明確

傳統的“單篇教學”強調知識、能力發展的“縱向遷移”,而“單元教學”則通常是依托教材,以單元主題為線索,聚焦單元目標,向上承接課程目標,向下統領單元內的各課時教學目標,統籌、設計教學內容、作業內容、評價內容、學習資源,并保持這些要素之間的一致性,開展連續課時,循序漸進地教學,最終完成一類知識點的教學任務,從而突出知識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橫向遷移”。單元教學能彌補單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掌握語文知識點,構建某類文本的閱讀策略。

統編教材中小說篇目占比較大,皆是名家名篇,既含中外,也涉古今。初中階段閱讀的小說主要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價值觀。在小說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單元教學目標,明確單篇教學目標,設計有效的問題鏈,引導學生理解小說主題;在單篇教學后,回歸單元視野,引導學生關注文本間的共性與個性,由一篇文章的學習遷移至一類文本,幫助學生掌握小說的閱讀策略。

二、創設任務,激發興趣

師問生答的形式是日常教學策略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形式,但很多時候學生往往只是跟著老師的思維前行,失去了對文本自主探索的機會,課堂也會略顯枯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通過設計問題鏈來達到教學目標,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課堂中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與思考的形式就能彌補這一問題,通過任務驅動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的閱讀興趣與主觀能動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經過此次教學實踐,對于先生的觀點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將繼續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立足單元教學,關注學生經歷,探索小說教學策略。

猜你喜歡
小康小說目標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小康之路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