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2023-05-30 15:42段修寒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3年3期
關鍵詞:教學運用小學體育

段修寒

摘要:“器材”是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資源之一,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同時對教法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創新也有幫助,能讓學生更好地享受體育活動的樂趣。因此,本文從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的運用入手,針對教學的開展方向提出了五項建議,分別是關注學生興趣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環保意識以及聚焦學生品德培養。教師在設計與運用自制體育器材時,要遵循實用性、安全性、豐富性、趣味性以及服務性等基本原則。希望能夠以此促進體育教學活動的創新轉型,為學生營造理想的體育學習空間。

關鍵詞:自制體育器材;小學體育;教學運用

“自制體育器材”是師生利用身邊常見的材料或者廢棄物品,通過簡便易行的方法對其進行改良與創新,制作出可用于體育教學與鍛煉的相關用具。這一方法不僅能夠有效豐富體育課堂的內容,同時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體育觀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積極運用身邊隨手可見的生活物品開展體育運動的習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終身體育學習意識”。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需要正確理解自制體育器材的意義,把握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與認知特點,將“自制體育器材”的教學方法有效融入體育課堂之中,以此全面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1? ?小學體育課堂使用自制體育器材的意義

小學體育教師應將“自制體育器材”理解為對常規體育器材的補充及改良。通過這種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工作,不僅能夠有效增強課堂的娛樂性與創新性,還能夠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從而整體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在學?,F有體育設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征與心理需求開發更多的體育器材資源,并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其中,打破以往教學中的局限性,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2? ?常規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局限性

首先,造成學校經費緊張。體育運動通常具有一定的對抗性,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體育器材的使用率較高,經常會出現各種損耗。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校的經費壓力,同時體育器材的補充與更換,對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會帶來一定影響。因此,教師需要使用自制器材的方式作為補充,以確保能夠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其次,與學生需求不適配。常規體育器材通常擁有標準化的規格制式,包括重量、尺寸、材質等等。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其身體發育水平有限,在使用一些體育器材時難免會有些吃力。如足球、籃球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過大,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學生無法靈活操控。這就需要教師對體育器材進行一定的改良和創新,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生生理條件,進而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再次,使用限制較為嚴重。常規體育器材通常會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制,如標槍、鉛球、跳高等田徑運動,不僅需要體育器材的支持,還需要擁有完善的場地配套設施,否則在進行體育運動時會帶來一定的運動危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相關器材進行創新和改良,使學生能夠借助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來開展體育活動。從而有效豐富學生的日常體育運動項目,并打破器材方面的限制。

最后,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新時代背景下,體育教學強調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學習意識”為主,以確保能夠延長體育教學的影響時效。而常規體育器材在趣味性上存在明顯不足,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自制體育器材的方式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獲得更好的體育學習體驗。

3? ?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方向

3.1關注學生興趣培養

隨著新課改制度的全面推廣,“陽光體育運動”這一理念旨在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并全身心地投入戶外活動中。因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以“自制體育器材”為媒介,引導學生充分親近自然、走進自然,從而緩解學習生活帶來的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使其能夠自主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

以傳統民間玩具“沙包”為例,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踢沙包”來鍛煉身體的平衡感與柔韌性,還可以通過具有一定對抗性的“丟沙包”游戲來增強自身的彈跳力與靈敏性。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使用微課視頻為學生演示如何借助針、線、碎布、剪刀以及各種各樣的填充物來縫制沙包,并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嘗試將塑料珠、石子、豆子等不同物品裝入“沙包”中,去感受“沙包”碰撞時產生的聲音變化。這樣的形式,學生可以享受到親自動手以及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使其更熱衷于制作體育器材,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活動,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

3.2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小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身體素質、智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對于體育學習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借助“自制體育器材”的靈活性優勢,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開發體育器材的更多用法,以此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并提高小學生體育活動的質量。

例如,在使用“易拉罐”展開自制體育器材創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材料特點,將其改制成不同用途的體育鍛煉器材。有的學生將易拉罐作為足球訓練中的障礙物,練習帶球跑;有的學生在易拉罐中填充重物,將其作為簡易啞鈴;還有一些學生利用易拉罐制作了“保齡球”。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體育運動項目,而且可以滿足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更多需求,使自制體育器材充分體現創意的價值。

3.3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且充滿探索欲望的時期,教師一味采用常規器材來為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會在無形中增加體育活動的限制,導致學生對千篇一律的體育活動感到厭煩,不利于體育教學的長遠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自制體育器材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發揮自身的創新潛能,并找到體育活動的更多參與方式。

以“標槍運動”為例,投擲標槍需要人的腰腹部位發力,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力量,還能夠改善學生頸部、肩部、脊椎的健康狀態,對于長期伏案學習的小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標槍器材的特殊性,導致其并不適合在校園中練習。因此,教師可以對標槍器材進行一定的改良,按照學生的身高比例,制定合適長度的標槍,并使用安全且較為常見的PVC管材作為“槍身”,同時在“槍頭”位置包裹海綿,進一步提高其安全性。這樣就可以組織學生隨時隨地開展標槍訓練。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為標槍增加“尾翼”與“翅膀”,將其制作成簡易飛行器,從而提高運動的趣味性。

3.4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加強生態保護、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社會中的焦點話題之一?,F代體育觀念特別強調健康、科學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小學體育教師要借助“自制體育器材”教學,向學生灌輸生態環保觀念,引導學生正確開展體育活動,并有效強化體育教學的內涵建設。

例如,學校的足球網、排球網等附屬配件,由于長期處于戶外環境之下,并且使用頻率較為頻繁,因此極易出現破損情況,進而不得不定期更換。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一些破損嚴重的球網收集起來,經過簡單修補加固之后,將其與竹竿等物品重新制作成“迷宮”或制成長跑運動中的障礙物,使其能夠重新發揮作用,避免隨意處置造成的資源浪費現象。

3.5聚焦學生品德培養

“體育品德”是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均衡發展,不僅要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更要結合學科特色來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能夠形成團結、合作、競爭、頑強的體育精神。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自制體育器材”,來適當創新體育活動內容,使學生能夠在親身參與中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廢紙箱為學生打造“兩人三足”游戲。將廢紙箱攤開鋪成平面,在上面畫出一個巨大的“鞋子”圖案,然后沿著圖案邊緣將“鞋子”剪下來,隨后要求兩名學生一組,用繩子將每個人的一只腳固定在紙板上,然后兩人合作一起跑向終點。在此過程中,兩名學生要保持相同的運動節奏,因此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并使體育課堂充滿趣味。

4? ?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原則

4.1實用性原則

實用性原則強調自制體育器材對學生鍛煉效果產生的影響,一部分自制體育器材雖然充滿想象力并且花樣繁多,但是往往不具備實際操作價值,通常在使用一兩次之后便會破損,因此并不能對學生的體育鍛煉產生支撐作用,反而容易在無形中降低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從實用性角度出發,有意識、有選擇地設計自制體育器材,以確保其能夠發揮出實際作用。

以學生常見的廢舊筆記本為例,寫滿字的筆記本往往會被丟棄,失去作用,但是將其用于體育訓練,卻可以發揮作用。如在“前滾翻”運動練習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雙腿夾住一本筆記本,在完成前滾翻動作的同時要保證筆記本不會掉落,以此增強學生的肢體協調性與控制能力。

4.2安全性原則

自制體育器材取材便捷,制作簡單,其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不同于常規體育器材采用的標準化生產模式,自制體育器材在使用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并且小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薄弱,有可能會在運動過程中出現受傷現象,需要小學體育教師對自制器材的安全性進行重點關注。

為此,教師在進行體育器材制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去除材料表面的尖銳凸起部分,在制作完成之后,教師要親自測試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并在消除安全隱患之后再推薦給學生使用;其次,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重點集中在體育活動中如何避免自身受到傷害,從而確保學生能夠規范地開展體育活動,并利用自制體育器材更好地完成體能訓練活動。

4.3豐富性原則

自制體育器材的使用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體育運動渠道,使其能夠根據自身需求,在家或者學校利用隨處可見的物品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為此,教師在運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體現出兩個“豐富性”原則,以確保自制體育器材對學生起到有效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一方面,材料的豐富性。教師可以采用微課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礦泉水瓶、易拉罐、麻繩、廢紙箱、木棍等物品可以做成哪些體育器材,除此之外可以使用哪些材料進行代替等,從而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學習模仿;另一方面,運動的豐富性。教師需要盡可能多地開發器材的使用功能,使學生能夠借助器材展開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制體育器材的使用價值。

4.4趣味性原則

小學生的性格活潑,喜歡有趣的事物。為此,教師在進行自制體育器材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迎合學生這一心理特征,盡可能凸顯體育器材的趣味性,并根據不同自制體育器材的使用特點,將其巧妙地與游戲元素結合在一起,如此才能更好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使其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

例如,在沙包游戲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為兩組,在操場上間隔5~6米處繪制出兩道標記。其中一組學生分別站在兩側標記后方,另一組學生則站在場地中央開闊區域。游戲開始后,兩側學生分別使用“沙包”互相投擲,一旦擊中場上的學生,便可將其淘汰。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投擲能力、閃避能力,同時也有效提高了體育運動的趣味性。

4.5服務性原則

自制體育器材的主要價值在于能夠服務教學。為此,教師在進行體育器材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課堂入手,思考當前教學活動中的不足之處,進而運用身邊的材料來自制器材,對教學進行改良,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質量,并不斷提高體育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本文立足自制體育器材視角,針對其在體育課程中的實踐運用展開了深入研究。強調教師應積極創新課堂活動形式,并遵循學生的發展需求來為其開發更多體育設備及活動項目,從而有效豐富學生的體育運動體驗,培養其終身體育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凌浩.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導學,2020(22):82-83.

[2]李錦.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的開發利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5):57-58.

[3]張浩.自制體育器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4):104-105.

[4]潘飛.自制體育器材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幻畫報,2020(5):78.

猜你喜歡
教學運用小學體育
淺議游戲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運用
“先學后教”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積極運用
電子白板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詞塊策略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快樂體育教學策略探討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