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學訓結合”培養學生運動員對我國體教融合的啟示

2023-05-30 10:59孫培培呂旭濤
體育教學 2023年3期
關鍵詞:體教融合美國

孫培培 呂旭濤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法、邏輯分析法對美國學生運動員的培養形式進行分析,旨在借鑒其實踐經驗、改進我國學生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工作,進一步探索“體教融合”的發展路徑與前景。研究表明,美國學生運動員的文化教育與其訓練、參賽有著直接且緊密的聯系,學生運動員的培養與管理主要有多種政策法規制度、兩大管理組織、三個培養階段作為支撐及保障。本文提出我國應規范社會體育組織,探索“體教融合”路徑;加強兩大系統合作,創新學生運動員培養方式;強化體育教育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組織實施。

關鍵詞:美國;學生運動員;學訓結合;體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3-0067-03

學生運動員是一個國家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群體,其作為體育人才寶庫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作為教育系統和體育系統的結合培養人才,具有復雜性和必要性。美國作為體育強國,在學生運動員培養和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實踐和成功,與“學訓結合”培養學生運動員的方式密不可分,因此,美國培養學生運動員的實踐經驗,對于改善我國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推動探索深化“體教融合”的方法措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美國學生運動員的培養

(一)美國管理學生運動員的兩大社會體育組織

美國的體育發展基于自籌資金依賴于多方面的運作,政府不設立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屬于典型的社會主導型體育體制[1]。學生運動員的管理主要由美國州立高中運動協會聯盟(NFHS)和美國大學生體育聯合會(NCAA)兩大機構負責。

1.美國州立高中運動協會聯盟(NFHS)

美國州立高中運動協會聯盟(NFHS)創建于1920年,是全美一家具有組織監督與制裁功能的權威機構,主要負責舉辦與主管全美中學(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的體育競賽與文化交流活動,并服務于一千萬余名全美的中學生,致力于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宗旨,促進學生運動員的全方面發展,把握學生運動員的學業發展方向和職業規劃,努力推動追求完美的中學教育教學。

為了避免及緩和學生運動員在文化教育與體育方面培養的矛盾,NFHS通過嚴格規定學生參訓、參賽資格,如限制學生的年齡、規定文化學習標準、規定參賽學生為在校中學生的身份、賽前身體評估等措施對學生運動員的參賽準則規范化、標準化,為學生運動員必要的文化課學習提供了可靠的教育環境保障,為美國“學訓結合”培養學生運動員的方式提供了成長、成熟的土壤。

2.美國大學生體育聯合會(NCAA)

美國大學生體育聯合會(NCAA)于1906年創建,服務于近五十萬名學生運動員,其組成單位涵蓋了一百多個體育聯盟以及四十多個附屬體育機構。作為美國會員數量最多、規模最大、職能最全的體育管理機構,其性質卻是非盈利性的社會團體。主要目的是使校際體育成為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確保學生運動員是學生這一主體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大學體育運動真正成為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

NCAA通過制定競賽章程、指導原則和規章制度來組織和管理大學校際的體育運動;另外在對學生運動員的文化課教育方面,NCAA頒發多條政策和條例以突出對學生運動員的學業發展的關注。其中除了NCAA管理手冊中關于學業成績計劃、獎懲機制等規定外,2004年設置的學業成長率(Academic Progress Rate 即APR)、畢業率措施對提升學生運動員文化素質的作用不可小覷。學業成長率的規定重點主要是分析該隊成員的畢業狀況以及人才流失狀況,而一旦該隊大學四年的學業成長率水平沒有超過NCAA所規定的標準數值,就會面臨相應的處罰,比如取消其獲得獎學金的資格等,更嚴重者,或許會失去任何季后錦標賽的參賽資格。

根據2019年NCAA統計并發布的學生運動員的畢業率數據,NCAA的總裁馬克·埃默特(Mark Emmert)表示,美國大學的學生運動員在學業上的進步持續高出NCAA規定的學業要求,凸顯了這些學生運動員在體育競技和學業各個領域取得成就的毅力[2]。

由此可見,NCAA對學生運動員要求達到固定的學業成長率和畢業率的這一成功實踐,為我國改進學生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工作、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提供了參考。

(二)美國培養學生運動員的政策法規制度

美國的法律制度穩定,非常注重用法律手段來管理高校體育,美國的高等教育法及其修正案、業余體育法和NCAA的有關條款是管理高校競技體育的重要依據[3]。

1.美國的《業余體育法》

1978年出臺的《業余體育法》是一部典型的英美法系體育法典,對美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稑I余體育法》的法律主體明確,其詳細規定了運動員的各種權利、體育競賽、法律救濟程序、社會體育參與、國家體育發展等;其中也涉及青少年學生運動員的體育及其健康問題,通過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學生運動員的健康權益;《業余體育法》注重判例和程序,明確地規定了體育法律糾紛的申訴、體育仲裁、體育救濟等方面的程序,從而為學生運動員提供可靠的法律救濟,也有利于業余體育、職業體育、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得到更有價值的管制。

2.《No Pass No Play》教育法案

1984年,作為全面教育改革方案的一部分,德克薩斯州立法機構頒布的改革公立教育的政策——《No Pass No Play》教育法案,規定學生在6周內必須以至少70%的平均成績通過所有課程才能參加體育或課外活動,否則在接下來的6周內不能參加所有課外活動[4]。具體規則如下:(1)除了畢業的學期,學生每學期必須參加至少3個類別課程;(2)學生必須在每周的考試成績中得到一個及格分數;(3)一個星期或者直到學生通過所有類別課程后達到正式訓練期;(4)訓練期在周五宣布;(5)任何學生都秉承《No Pass No Play》政策(例如,3個星期不達標,名字可能從這個團隊被移除)。

在德克薩斯州立法機構實施的《No Pass No Play》法案的引領下,有4個州制定了具體的學術標準,另外19個州實施了參與的學術準則,其余大多數州都對課外活動做了一些規定[5]。例如,在2005年9月8日,愛荷華州教育委員會以5比3的投票結果同意制定新規則,提高對學生運動員的學術資格要求。對美國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的獨立學區進行的《No Pass No Play》法案的影響的調查表明,與該規定頒布前的幾年相比,更多的學生保持了參加課外活動的資格,其中學生運動員的增幅最大。從1984年到1993年,參與課外活動的學生的退學率低于未參與的學生的退學率[6]。對于那些參加課外活動的學生來說,不及格率的下降幅度更大??偟膩碚f,《No Pass No Play》法案的規定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三)美國學生運動員的三個培養階段

1.小學階段——校家引導、激發興趣

美國的小學不設立運動隊,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途徑有家庭引導的各種室內體育活動或戶外運動、體育俱樂部組織的友誼賽等,還有學校安排的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運動項目多樣,運動方式靈活,內容豐富多彩,旨在活躍小學校園的氣氛,激發小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培養其團結奮斗的精神,并有利于后期因人而異地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愛。

學校方面,體育課的課時亦有固定的要求,并要求設置有具體的體育課程發展目標,以規范小學生的文化課學習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安排,規范小學體育課程的項目發展;小學階段不設置午休和晚自習,放學后學生有至少兩個小時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家庭方面,家長對于孩子參加體育運動非常支持,并十分愿意投入資金、時間、精力對其進行陪伴、鼓勵與引導。

因此美國培養學生運動員在小學階段便發揮了學校與家庭協作、共同引導學生鍛煉的作用,使小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兼顧學習與運動成為可能。

2.中學階段——學訓結合、提升能力

美國培養學生運動員的中學階段,學生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和競技技能的訓練二者相結合。因為美國的中學才開始設立運動隊,而且為避免運動訓練的超前專項化,避免青少年運動員過早接觸激烈的競技運動,多數中學是在高中階段才開始設立運動隊的。因此,中學階段的學生運動員既有體育課也有運動隊的技能訓練。中學階段對學生運動員的培養主要是文化教育與運動技能的訓練相結合,并伴隨著俱樂部多種項目競賽的參與。

3.大學階段——賽訓融合、挖掘潛能

大學階段對學生運動員的培養主要是訓練與比賽的深度融合,挖掘學生運動員的潛能。美國的大學不再開設體育課,專業的優秀教練員、完備的場地器材設施、高水平和高層次的體育競賽、公平公正的訓練津貼、完善的醫療健康保險等保障為運動員提高其訓練水平及競賽水平創造了條件。教練員依據學生運動員的賽場表現尋找他們技能、戰術的不足和需要突破的點,然后因材施教、進行針對性訓練、挖掘潛能,推動學生運動員有實力參加更高層次的訓練和競賽,從而有助于與職業體育的流暢對接。每所大學的運動隊在招收大學生運動員的各方面都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除了良好的運動能力外,還包括完成NCAA資格認證中心的注冊。因為要想加入大學的運動隊,必須先通過NCAA資格認證中心的考察,要求大學生首先必須是高中畢業。其次,要求其在高中階段核心課程的成績要達到標準,必修課程修滿10個學分并成績合格;另外,要求其必須參加美國大學入學考試(ACT)或美國高中畢業生學術能力水平考試(SAT)并以一定的分數通過。如此,體現了美國關注并強調學生運動員的運動技能與文化提升兼顧、各方面素質綜合發展的培養方向。

二、美國“學訓結合”培養學生運動員的方式對我國的啟示

(一)規范社會體育組織,探索“體教融合”路徑

美國是典型的社會主導型體育體制,其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依賴于美國兩大社會體育組織NFHS和NCAA。我國要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做到政府權力下放,鼓勵和推動社會參與,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體育機構的作用,推進《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的全面落實,從而探索出我國獨特的體教融合路徑。

(二)加強兩大系統合作,創新學生運動員培養方式

美國對學生運動員的三個培養階段,實現了學生運動員從小學到大學接受教育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得益于兩大系統均發揮了適當的力量。因此,我國的體育系統和教育系統要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管理范圍,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多途徑解決學生運動員的學訓矛盾,創新學生運動員培養方式,制定因地制宜的深化體教融合措施,從而推動我國體育事業和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強化體育教育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美國關于學生運動員的各項法律健全,如《業余體育法》、《No Pass No Play》法案、NFHS和NCAA的學籍管理制度、學業導師制度、限制參訓參賽時間等,為學生運動員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教育環境和制度保障。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國要加強對學生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視,進一步完善學生運動員的競賽、體育保險、教育等制度保障,為學生運動員提供更可靠的教育環境保障,從而有利于提高其社會接納度。

(四)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組織實施

2019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指出,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將體育成績、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與“畢業證”掛鉤,將體育納入考試與學生升學關聯[7]。然而目前還沒有得到強有力的貫徹實施,因此體育、教育及相關部門均要明確各自職責與管理范圍,協同推進相關政策、法律制度貫徹落實到位。通過協調資源、強化考核等措施,引導和充分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

三、結語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為開創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借鑒美國在學生運動員的培養和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實踐和成功經驗,我國需要規范社會體育組織,探索“體教融合”路徑;加強兩大系統合作,創新學生運動員培養方式;強化體育教育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組織實施并一以貫之,最終實現學生運動員的文化教育與運動訓練的協調發展,探索我國“體教融合”的發展路徑與前景,為推動新時代體育事業和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加快體育強國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蘭馨.美國高校競技體育發展模式及運行機制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6(07).

[2]美國校園體育.體教結合不再難!2019年NCAA學生運動員畢業率再創新高.[EB/OL] https://zhuanlan.zhihu.com/p/87348646,2019.

[3]池建.美國大學競技體育管理[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4]Ligon,G.,&Austin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T.O.of R.and E.(1988).No Pass——No Play:Impact on Failures,Dropouts,and Course Enrollments.

[5]Burnett,M.A.(2000).“One Strike and Youre Out”An Analysis of No Pass/No Play Policies. High School Journal,84(2),1.

[6]Sabatino,M.,& Austin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T.O.of R.and E.(1994).A Look Back at the No Pass/No Play Provision. Publication Number 93.05.

[7]孫科,劉鐵軍,馬艷紅,張震,郇昌店,紀成龍,任慧濤,王永順,閆士展,李立.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思考——對《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詮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47(01).

猜你喜歡
體教融合美國
新形勢下體教融合對南寧市濱湖小學校園足球發展的要求
體教融合模式下體育專業學生人才培養探究
體教融合的當下價值及可行性分析
體教融合的實踐探索與難點分析
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國商業銀行衍生品業務的特點分析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