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場域中“四史”教育模式優化探索

2023-05-30 14:40王琳王璐
國際公關 2023年3期
關鍵詞:模式優化四史短視頻

王琳 王璐

摘要:隨著移動終端普及和5G網絡的大規模推廣使用,短視頻異軍突起,利用“短、平、快”的大流量特性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的青睞,在現今的短視頻場域中,“四史”教育類視頻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探索,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四史”知識的影響力,但同時,該類視頻也在內容、形式及理念等領域出現了相關問題。本文立足于現今短視頻平臺中出現的“四史”教育類視頻,深入挖掘背后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力求在現今短視頻場域中,更好地搭建“四史”教育系統框架,開展人民群眾的“四史”教育,從而發揮其思想建設和意識引領的作用,打造意識形態領域強力軍。

關鍵詞:“四史”教育;短視頻;模式優化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21年7月12日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道:“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使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終保持生機活力?!盵1]“四史” 教育,包括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內在契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其中,短視頻的用戶已達9.62億,占網民整體的91.5%。[2]如今,短視頻場域中不乏優質的“四史” 教育類視頻,并且對受眾產生了較為積極的影響,但是在其內容、形式及理念領域,仍需進一步探索優化。

一、短視頻場域下“四史”教育模式的研究價值

(一)搭載短視頻平臺,創新“四史”教育模式

現今,“四史” 教育的模式以授課、講座為主,在以傳統“講述法” 為主的模式中,教師用口頭語言直接向學生講述歷史進程,敘述“四史” 故事,生動形象是最顯而易見的優勢。然而,從知識層面上看:教學過程固化、教學內容缺少趣味性、灌輸式教育模式,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對“四史” 知識的有效吸收;從能力角度來看,學生對“四史” 知識了解并不深刻,單一接收信息,難以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四史” 教育的受眾面狹窄也是現今面臨的一大難題?!八氖贰?教育的受眾以學校學生和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為主,一部分群眾或因無法受到專業教育,或因沒有合適的平臺和專業的講解來了解“四史”,導致“四史” 教育的輻射面較為固定。

搭載短視頻平臺進行“四史” 教育,有利于對傳統的“四史” 教育模式進行創新,使“四史” 教育打破時間、地點、年齡段等限制,以更加貼合受眾的方式進行傳播,形成有體系、全方位、趣味性的視頻風格。配合音樂、剪輯帶來視聽沖擊感,達到了以創意吸引人、以真誠打動人、以情懷鼓舞人的效果。

(二)于歷史中汲取養分,于變局中引領航向

在現今主流短視頻平臺的傳播環境中,一方面,用戶大多接受碎片化的信息,部分信息質量具有盲目性與隨機性,極易沉溺于感官刺激或情緒沖擊中,減少了對理論邏輯的系統思考和判斷;另一方面,短視頻軟件具有泛娛樂化的特點。作為互聯網時代衍生的文化產品,成為大眾參與時代文化的產物。但是其娛樂功能被過度放大,遮蔽了短視頻本身蘊含的價值引導和教育功能。[3]

針對短視頻的碎片化信息,“四史” 內容具有系統性,理論邏輯十分完備,能夠使短視頻用戶在空閑時間沉浸式地了解“四史”;針對短視頻平臺中涌現出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及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四史” 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即唯物史觀,能夠對錯誤思想起到一定的糾正作用。意識形態領域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四史” 教育是批判虛無主義、肅清錯誤思想的重要武器。

二、短視頻場域下“四史”教育模式面臨的挑戰

(一)“四史”類短視頻現狀調研

在“四史” 與短視頻結合的實踐層面,我們對現今較為主流的短視頻平臺:抖音、嗶哩嗶哩、視頻號進行調研。

從賬號類型上,將現今流傳較廣的短視頻模式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動畫片形式,以“跟著那兔學黨史” 為代表的創意類平臺。此系列采用動畫片的形式,以系列黨史中單個事件為切入點,簡單易懂,受到青少年的喜愛;第二類是以“國士無雙”“黨史博采” 為代表的激情類平臺。他們或以講述人物為主,或以講述當前或歷史上的事件為主,因其飽滿的情感和較強的視聽沖擊感獲得不錯的反響;第三類是以“四史” 為主要內容的播主,如“四史風華”“干了這碗四史”“老兵說四史” 等?!八氖凤L華” 視頻類賬號以簡單的視頻剪輯和字幕提示,為受眾呈現簡單易懂的史料片段,但其史料的準確性仍有待考證,后兩者則因缺乏精良的拍攝、較好的創意形式及完整的框架,受到的關注和反饋都十分有限。

(二)“四史”類短視頻存在的問題

1.內容缺乏深度,體系趨待完善

現今短視頻平臺中“四史” 教育部分賬號以知識類標簽為主進行推送,但其內容大多僅為關鍵詞的概括或史料的簡單輸出整理,還存在知識碎片化、前后選題沒有連續性、缺乏系統的知識輸出等問題,并未對史料進行“深加工”“精加工”,照本宣科式的敘述難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在剪輯視頻中,主要內容為影視劇的不同片段。一方面,不同影視劇拍攝的時代差異使畫質差距極大,過于簡單的剪輯手法及必要解說的缺乏不利于受眾完整理解史料;另一方面,相關解說的缺少,使此類視頻極易斷章取義,為觀眾提供不準確、不全面的“四史” 內容。

2.形式仍需創新,受眾群體有待擴大

在調研的“四史” 賬號中,其視頻主要形式以“內容敘述” 或“影視剪輯” 為主,這確實符合短視頻平臺知識類視頻“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知識” 這一宗旨,適應了平臺規則及傳播規律,但就該種形式的反饋來看,賬號和用戶互動積極性不高。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20—29歲、30—39歲、40—49歲網民占比分別為17.2%、20.3%和19.1%;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為25.8%。[4]由此可見,現活躍的網民包括全年齡段。然而,“四史” 教育賬號對不同群體,并未進行有針對性的視頻制作,因知識儲備的差異,不同用戶易出現理解上的參差,“四史” 教育也未達到應有成效。

3.引領作用需開發,思想建設作用需加強

在調研的短視頻賬號中,展現的視頻和敘述內容以反映史實的相關影視作品和大段史實為主,固然能向用戶完整展現歷史內容,但學習歷史資源更重要的是發揮其思想建設和引領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的:“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廣大黨員要以學習黨的歷史為重點,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加強“四史” 教育,更是具有筑牢理論之基,把穩思想之舵;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復興偉力的重要意義。[5]

綜上,通過對如今短視頻平臺上“四史” 教育類視頻的調研,“四史” 類短視頻雖基本順應了短視頻平臺的規則,為用戶展現出通俗易懂的內容,創新了“四史” 教育模式,但仍存在內容缺乏深度、體系不夠完善;形式仍需創新、受眾群體有待擴大;引領作用仍需開發、思想建設作用還待加強等問題。

三、短視頻場域下“四史”教育模式優化的探索

(一)內容效度:以內容為核心,搭建“四史”教育系統框架

視頻內容是“四史” 類短視頻輸出的重要核心,短視頻的主要內容必須為官方經考證的“四史” 知識和理論,從不同角度真實還原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短視頻內容的準確可信,才能保證短視頻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抖音《2021抖音泛知識內容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上的泛知識內容增長迅猛,播放量年同比增長達74%,成為最受用戶歡迎的內容之一。搭建起內容完備、體系完整的“四史” 教育框架,有利于用戶在碎片化的時間中了解“四史”、學習“四史”,并對其進行理論邏輯層面的相關思考。

因此,一方面,短視頻作為“四史” 宣傳教育的有效方式,其呈現內容背后的論據和支撐材料需經多次審核,做到準確無誤和真實可靠。而講述者也要經過自身理解,對于內容精加工后形成文稿,反復打磨,再結合文稿內容,對主流媒體中的影視劇進行片段剪輯,保證邏輯順暢,條理清晰。二者相互配合,為受眾呈現一場內容翔實、感官豐富的“四史” 小課堂;另一方面,需組成一支角色清晰、分工明確的運營隊伍。在技術水平、專業內容、宣講講述上各取所長,縱向沿歷史發展角度,橫向沿地域區域主線,兩者相互交錯,共同搭建起“四史” 教育系統框架。

(二)創意維度:以創新為關鍵,開展人民群眾的“四史”教育

視頻內容決定輸出形式,輸出形式為視頻內容服務。唯有使形式與時俱進,抓人眼球,才能提高“四史” 教育類視頻曝光度,增強用戶黏度。例如,拍攝相關“四史” 小短劇,經過精心設置的“服化道” 和精選的“四史” 片段情節,拍攝時長不超過一分鐘的短視頻,使觀眾在短時間內身臨其境;緊跟“變裝”“卡點” 等熱點,進行視頻的創意剪輯,利用熱點話題吸引各個群體的受眾,增加關注度;與現今各個高校短視頻賬號進行聯動,切實貼近大學生生活,抓住高校學生這一“四史” 教育主要受眾群體。

“四史” 類短視頻需肩負起打造人民大眾的“四史” 教育這一歷史任務,針對不同類型的短視頻受眾群體,“四史” 教育類短視頻應大膽創新不同的視頻形式。如針對各個年齡段,打造“四史上的今天” 相關欄目,力求將“四史” 學習融入日常生活;針對青少年群體,推出生動易懂的動漫“四史” 形式,通過虛擬人物,將系統的“四史” 架構分解為小故事;針對理解力較強的青年群體,推出時長在3—4分鐘的“四史” 影視講解視頻,作為高校思政課的補充;針對中老年群體,根據其熟悉的戲劇、影視劇進行“四史” 知識的拓展,以圖像視頻為主,渲染力強。通過針對不同受眾打造的個性化“四史” 教育視頻,契合受眾需求,發揮了“四史” 教育短視頻賬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人民群眾重溫歷史和感悟中國共產黨思想偉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思想向度:以理念為導向,打造意識形態領域強力軍

打造“四史” 類短視頻,必須遵循導向性原則,明確方向性問題,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人民群眾處在特定的社會大環境下,“四史” 知識更要“潤物細無聲”,通過短視頻平臺,潛移默化地影響人民大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的:“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因此,要發揮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作用,一方面,要將黨的方針政策融入到“四史” 類短視頻,結合時政進行宣傳創作,激勵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另一方面,要加強隊伍建設,在短視頻場域中將“四史” 教育模式開拓創新,堅持組建一支“有思想、有立場、有能力、有紀律” 的意識形態領域強力軍。

四、總結

如今,在短視頻場域中,“四史” 教育模式仍需加強內容深度、創新視頻形式以及發揮思想引領作用,從而引領廣大人民群眾,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EB/OL].[2021-07-12].http://www.gov.cn/zhengce/

2021-07/12/content_5624392.htm

[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22-08-31].http://www3.cnnic.cn/n4/2022/ 0914/c88-10226.html

[3] 孔令瑤.短視頻泛娛樂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1.

[4] 同[2].

[5] 張志丹.圍繞立德樹人加強“四史”教育[J].紅旗文稿, 2021,(4):38-40.

基金項目: 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課題“短視頻場域中‘四史教育模式優化探索”(項目編號:S20221439003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王琳,女,漢族,遼寧葫蘆島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璐,女,漢族,陜西寶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模式優化四史短視頻
小主播上微課 團隊員學四史
遇見“四史” 圖說“第一”
隊史連“四史”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優化研究
用戶自制短視頻的受眾研究
普通本科高校獎助模式優化研究
高中英語詞匯的教學模式探討
后現代視域下新媒體短視頻的美學特征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