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與實踐

2023-05-30 20:37徐文萍
學周刊 2023年17期
關鍵詞:必要性德育教育生活化

徐文萍

摘 要:立德樹人是新時期教育的根本任務,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更多的是進行道德規范、道德原則、道德觀念的理論性教育,導致德育教育的效果遠未達到預期。實踐是認識的階梯,通過德育教育生活化,將德育教育根植于學生的生活,把“知”與“行”結合起來,能有效促進德育教育工作落地生根,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德育教育;生活化;概念;必要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7-013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7.044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新時期教育的發展方向,落實素質教育就要五育并舉,即要使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其中德育教育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認知、法律觀念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各項工作的穩定開展都起著保障性作用,也對學生成人成才有著重要影響,應該放到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從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學校已經做出了系統性的安排,也建立健全了各項保障機制,但是在學校德育工作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德育教育的知識性教育和說教更多,往往以理論知識的傳授和灌輸為主,且常常是以成年人的觀念或者思想去教導學生,這樣的德育教育難以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德育教育的開展形式進行調整。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一切生活皆課程?!边@句話突出了生活對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也要注重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的品德培養回歸學生的生活。對此筆者根據多年的德育工作實踐談談個人認識。

一、德育生活化的概念

德育生活化是指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要重視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德育教育活動根植于學生生活并且能夠服務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利用學生自己的生活或者開展學生自主的活動來實現對學生積極的引導或者啟發,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或者人生境界。它涵蓋了三個層面的內容,即德育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適應社會,德育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關聯,德育的方法體現實踐性。簡單來說德育生活化就是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途徑,促進學生知與行合一,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二、德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夯實德育存在的基礎

社會性是人的根本屬性,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都要參與社會生活,而德育則源自人生活的需要。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說“遵循道德準則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德育是學生獲得道德準則的重要途徑。對于社會經歷較少的學生來說,道德的學習如果離開了生活,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可能對學生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知識上的存在,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價值學生則難以體會,這不符合德育教育的初衷。而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目標則是要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最終目標還是服務于學生的生活。開展德育生活化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給個人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影響,對于德育的認可程度也會增加,有利于夯實德育存在的基礎。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德育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學生在德育教育中應該居于主體地位,而在傳統的德育模式下,學生往往被認為是接受道德倫理知識的客體甚至有時候成為知識的“容器”,這樣會導致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過程中被動、壓抑,其主體作用難以發揮。而德育生活化不僅能夠拉近學生和德育教育內容的距離,還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德育的內容去感受其價值與意義,這會提升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且德育生活化實際上就給學生創設了生活化的情境,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需求,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容易被激發,對德育教育的推進有積極意義。

(三)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

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空洞、反復的說教幾乎成為德育教育開展的主要方式,它重視的是對德育內容的灌輸和傳遞,但是忽略了情感溝通與道德實踐;重視顯性的教育而忽視隱性的引導,這就造成了學生知道理論是什么但是在行為上難以落實,道德認識難以轉化成日常行為,德育教育的效率較低。德育的生活化則是以學生的生活為中心或者切入點,德育教育的素材來源于學生較為熟悉的實際生活,這給了學生更多的體驗機會,學生從情感上來說更容易接受德育教育的內容,也能夠在此影響下客觀、理智地面對生活中的道德現象,知道對與錯、是與非,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社會,從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開展德育生活化的舉措

(一)教師轉變德育觀念,創新德育教育理念

觀念對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行為,德育教育工作亦是如此。開展德育生活化教育活動,首先需要教師轉變德育觀念,改變過去“人學空場”“重智輕德”“知行分離”的錯誤理念,要強化對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堅持德育內容與德育形式有機結合的原則來創造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從而指導學生要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這也需要教師創新德育教育理念,首先要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即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在德育教育中摒棄德育服務于教學的錯誤思維,要把學生的德育教育放到首位,認識到學生道德品質發展的重要性,這也是學生成才的關鍵,否則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堅持以生為本也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特別是關注學生生活成長經歷對學生個性的影響,這樣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樹立長遠的育人觀,即我們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并不是僅僅為了解決當前的問題,而是要著眼于長遠特別是學生的終身成長需求,以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為目標來做好長期規劃,進而進行階段性的德育工作安排,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逐步成長。最后,要把“師愛”融入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需要持久投入的長期育人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耐心、愛心、細心和責任心去不斷地投入,既需要給學生講道理,更需要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導逐漸能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樣才是有效完成了我們的育人目標,才能夠最終讓我們看到學生的“花開”。

(二)創設生活環境,營造德育氛圍

環境能夠影響人,也能夠塑造人,從教育管理的研究和實踐來看,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這些外部因素都是影響學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環境因素是順利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條件,開展德育生活化教育也要給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德育教育氛圍。

從學校方面,要從顯性和隱性兩個角度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在顯性環境方面,既要關注整體,也要重視細節,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例如,學校要保持各個區域的干凈、整潔、有序;要重視對樓廊、墻壁、食堂等學生經常經過、進出的場所的精心布置,可以把學校德育工作的常規要求滲透其中,通過張貼宣傳語、名人名言、優秀同學的事跡展示等途徑給學生樹立榜樣,給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利用班級的智慧班牌、黑板報、圖書角等區域來進行與德育主題相關的一系列宣傳活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有目標、有方向。在隱性氛圍方面,首先,學校一定要把德育教育的要求納入日常管理體系中,例如通過強化考勤來培養學生的時間意識,通過跑操、衛生的督查來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集體意識等;其次,規劃好每周的主題班會,充分發揮班級在日常德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通過每天、每周的評比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要注意給學生營造讀書的氛圍,“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校要給學生開放圖書館,同時充分利用樓廊的空間給學生創造開放閱讀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開拓視野、提升認識,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和自我。最后,要重視細節,小細節也能夠成就大德育,例如上下樓“輕聲慢步”的提示、“節約用水、用電”的標語,都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這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健全人格都有很大的幫助。

從家庭方面,要注重協同育人。根據新時期教育的要求,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共同作用,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因素既包括家長對孩子日常的關注與教育,也包括家風、家庭氛圍、家長的教育理念等因素。針對部分家長在孩子德育教育中的困惑,學??梢岳闷湎鄬I的優勢予以一定的指導,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校園開放日等活動來與家長交流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醒家長要把言傳與身教結合起來;同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重視其全面發展,重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給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溺愛孩子,也不要打罵孩子,注意與孩子耐心交流和深入溝通;不僅要孩子關注自己的學習,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學會生活,學會適應社會,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并且在此過程中抓住教育契機給孩子以適度的引導,家校之間達成德育教育的一致性,就能夠更好地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家校攜手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三)通過學科滲透,構建德育課堂

對于學生來說,其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是與學習有關,因此在開展德育生活化過程中,也要重視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科育人的功能,努力構建德育教育的課堂。實際上,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每個學科在開展學科教學中都有關于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要求,這就可以成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然后借助各學科的特點與教學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和恰當的滲透即可。

例如,在語文學科教學時,結合其與母語教育關聯最為緊密的特點,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在歷史、地理學科教學時,則可以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環保意識以及科學發展的意識;對于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則可以根據其自然科學學科的特點,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不迷信、不盲從,敢于主動進行探索和嘗試、求真求實的良好品德;而在體育學科學習時,則可以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敢于挑戰自我戰勝困難的勇氣與決心;在音樂、美術、藝術等課程中則可以在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而培養學生積極性的興趣與愛好;通過外語課程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國際視野;而在綜合實踐課程中,則能夠引導學生把動手與動腦結合起來,把實踐課程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結合起來,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和勞動習慣。這樣的學科教學才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新路徑。

(四)開展生活實踐,促進德育延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遍_展德育生活化教育活動,其關鍵環節就是要把學生的“知”與“行”二者結合起來,通過開展生活實踐來深化學生對德育教育內容的認識,從而促進德育的延展。

首先,可以利用學校多樣化的生活實踐活動來進一步推進德育教育。例如,利用學校每周的升旗儀式和重要的節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清明節祭先烈活動、喜迎國慶活動;利用主題教育月來開展對學生的主題教育活動,如每年12月是法治教育宣傳月,學校就可以組織開展消防演練、交通安全講座以及“法治在我心中”手抄報繪制活動。其次,利用社會資源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走進社區開展關于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使學生了解到保護環境要從我做起,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而帶領學生走進敬老院,則可以成為培養學生尊老愛老意識的重要途徑。最后,布置家庭實踐作業,培養學生愛勞動、肯擔當的家庭責任意識。

(五)注重生活評價,鞏固德育實效

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評價是其重要環節,能夠對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表現及時進行總結,從而起到導向、診斷和優化德育教育的作用,是鞏固德育教育實效的重要措施。具體來說,教師要在德育生活化開展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具體行為和表現,作為對學生評價的重要依據和參照,其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采取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相評價以及家長反饋評價等形式結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進行科學的評判,并把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督促學生不斷成長和進步。

立德樹人德育為先。隨著我國社會進入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德育生活化的模式契合學生的成長需求,也符合育人規律,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優化這一模式,把育人工作扎實落到實處,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麗娥.新時代中小學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2).

[2] 何菊霞.學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6).

猜你喜歡
必要性德育教育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