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幼兒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策略探究

2023-05-30 21:24羅蓉
學周刊 2023年15期
關鍵詞:大班健康教育學前教育

羅蓉

摘 要:幼兒園的健康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發展五大領域之一,在幼兒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當前的幼兒健康以及幼兒健康教育領域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此幼兒園方面應該積極發現問題,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不斷完善幼兒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健康教育;學前教育;健康教育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5-016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55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生命和健康是幼兒教育的第一位,是幼兒學習與發展五大領域中最為關鍵、也最為重要的一個。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健康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是幼兒身心發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元素。由此可見,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至關重要。為此,文章將對大班幼兒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一、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幼兒健康以及幼兒園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因此在幼兒園開展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一)健康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健康就是人在身體和精神方面均處于良好狀態。健康教育就是通過各種方法督促人們形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所有健康教育當中,幼兒健康教育非常特殊,存在多種多樣的問題,如時間的延續性、教育主體的多元化以及教育客體理解困難等。因此,幼兒健康教育必須建立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在教師、家長等多方的配合之下,從幼兒的發展價值出發,持續進行具體課程的實施。幼兒階段是兒童身心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幼兒教育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兒童的生命健康是幼兒園工作的首位任務?!?~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提出,幼兒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幼兒園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開展幼兒的健康教育。

(二)幼兒健康以及幼兒園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的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近年來,國家對青少年健康狀況的調查顯示,青少年面臨著體重超標、視力下降等問題。這與家長不科學的教育習慣和教育方式有一定關系,也與幼兒園的健康教育不足有一定關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幼兒園開始緊抓健康教育。然而,目前幼兒健康及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

1.家長的溺愛造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家長過度關注幼兒的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尤其是隔代家長對于幼兒往往有太多溺愛,導致一些幼兒形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而且嚴重缺乏鍛煉,導致幼兒在幼兒園時期就出現體重超標的現象。同時,太過精細的喂養也造成幼兒因挑食而營養不良,這些都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很多幼兒抵抗力非常弱,秋冬季節容易出現感冒、肺炎等癥狀,這些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

2.幼兒健康教育有效性不足。一些幼兒園教師對于幼兒的健康教育也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幼兒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不足。首先,幼兒健康教育的理論教育低效化。由于教育觀念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一些幼兒園教師在健康教育理論上的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幼兒接受困難,甚至對教師的知識宣講毫無興趣。其次,幼兒健康教育的實踐活動開展不足。很多幼兒園的健康教育活動,僅僅通過戶外活動來開展,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幼兒的健康教育活動應該滲透到一日活動之中,應該延伸到幼兒園之外,應該有更廣闊的實施陣地。由此可見,由于一些教師的幼兒健康教育內容沒有切合幼兒的發育特點和生活特征,教和學完全處于脫節的狀態,幼兒健康教育不能有效進行,對此,幼兒教師需要探索更加科學高效的教學策略。

二、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的策略

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教師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具體來說,可以從健全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密切觀察幼兒的實際需求、豐富教學活動形式、打造健康教育共同體等方面入手。下面將結合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經驗展開論述。

(一)健全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幼兒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活動,旨在提高和加強幼兒的健康意識和觀念,通過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進而持續保持身心健康的狀態。具體的教育課程中,幼兒教師要讓幼兒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一定的認識,有意識地保護自我。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知識,進行簡單的身體鍛煉,同時要確保幼兒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豐富生活衛生教育。在幼兒園的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中,衛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對大班幼兒提出了明確要求:“養成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的習慣”“能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吃東西時細嚼慢咽”“主動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主動保護眼睛。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連續看電視等不超過30分鐘”“每天早晚主動刷牙,飯前便后主動洗手,方法正確”,等等。這些目標非常細致入微,也比較容易執行。對此,幼兒教師應該不斷豐富生活衛生教育,完善健康教育的課程體系。幼兒教師可以從一日生活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利用繪本進行生活衛生教育,開展衛生保健實踐活動,等等。

2.加強幼兒安全教育。在幼兒園的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中,幼兒教師要不斷強化對于幼兒的安全教育,傳授幼兒一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從而提升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比如,幼兒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動、安全用電教育活動、消防演練等等。這些活動能夠強化幼兒基本的安全意識,也能夠使幼兒掌握最基本的安全常識,有利于幼兒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強化幼兒體能教育?!?~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大班幼兒的體能發展提出了一些明確、具體的要求,比如要求幼兒“能連續跳繩”“能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能連續行走1.5公里以上”“能躲避他人滾過來的球或扔過來的沙包”等,這些有具體標準的要求,是從平衡能力、力量、耐力等方面所提出的,對于幼兒的發展來說是容易評判、操作的。為此,在健康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要不斷強化幼兒的體能教育,針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所提出的具體要求,為幼兒設計相應的體能活動,從而不斷培養幼兒的體能。舉例來說,為了實現“能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這一目標,幼兒教師可以以沙包作為障礙物,進行單腳連續跳的體能游戲,從而訓練幼兒這一方面的能力,使幼兒不斷提高平衡能力和跳躍能力。幼兒教師需要一一對照相關文件中提出的幼兒健康教育標準,借助新穎有趣的教學形式,開展相應的健康教育活動,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從而實現發展幼兒的體能的教學目標。

4.關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領域中明確提出了動作發展等身體健康方面的要求,同時涵蓋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和內容,幼兒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幼兒對于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例如大班幼兒面臨著幼升小的情況,可能會存在一些不適應、焦慮的心理,對此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的一些心理問題進行疏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大班幼兒提出的目標中,包括使幼兒保持良好的、平穩的、愉悅的情緒,能夠緩解不良情緒,培養幼兒迅速適應并融入新的人際環境等目標。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關乎幼兒未來的人格與個性的形成。為此,幼兒教師要多關注幼兒的情緒與情感,對幼兒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大班幼兒有可能出現的升入小學后的適應性不足等情況,幼兒教師可以提前進行引導,例如帶大班幼兒參觀小學,讓幼兒談談對小學的認識,以增強幼兒的獨立性,幫助他們緩解幼升小過程中的焦慮情緒。對于一些內心敏感、性格孤僻的幼兒,幼兒教師更應該多加關注和引導,使他們始終保持愉快的情緒,并能夠自主緩解不安情緒。幼兒教師還要增加更多符合時代特征的教育課程,如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自我防護知識,增強幼兒鍛煉身體的意識,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和疾病預防等。幼兒教師還應當在注重衛生、保健的前提下,加強幼兒的心理健康管理,及時幫助幼兒舒緩壓力和不安情緒等。

(二)密切觀察幼兒的實際需求

幼兒園的健康領域集體教學活動是開展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師在進行此類活動時,應設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幼兒教師應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密切觀察幼兒的實際需求,找到教育契機,設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1.幼兒教師要注重觀察幼兒的實際需求。日常生活當中,幼兒總是會遇到五花八門的問題,教師及時解決這些問題,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反之,則會讓幼兒失去安全感,進而發生各種問題。因此,教師要敏銳捕捉幼兒在生活中的需求,本著解決這些需求的目的去合理設置教學目標。例如,有的幼兒沒有學會如何使用筷子,對此在后續的教育情境當中,幼兒教師就可以以此為目標,教給幼兒正確使用筷子的技巧,具體的教學方法要活潑有趣,如組織幼兒進行夾布偶玩具的游戲,以引起幼兒的學習欲望,從而有效實現教育目標。

2.教師要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教師經過觀察發現許多幼兒對于黑豆、黑米、桑葚等黑色食物有畏懼、厭惡的心理,對此教師可將轉變幼兒的生活習慣作為教學目標,組織幼兒舉行“黑色食物我愛吃”的活動,以便扭轉幼兒的排斥心理。

3.教師要特別關注幼兒的安全教育。幼兒教師可以將幫助幼兒建立自我保護意識作為教學目標,舉辦各類安全教育活動,在活動當中通過游戲、唱歌等有趣的方式教會幼兒一定的防護技巧。

(三)豐富教學活動形式

健康領域的內容并非孤立存在的,其可以與其他幾大領域相融合。幼兒教師不要拘泥于教學大綱和參考內容的設置,可以大膽引入各個領域的各類知識,通過多種多樣的游戲方式,讓幼兒參與其中,快樂學習知識,促進幼兒各方面技能的快速發展。例如,大班幼兒面臨著升入小學的情形,為了讓幼兒更好地進行幼小銜接,幼兒教師可以將健康領域的活動與小學階段可能學到的知識聯系起來。比如健康領域的“動作發展”目標中,第一條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跳格子”的游戲。教師在開闊的地面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各種形狀的圖形,將圖形寫上1—10的編號,讓幼兒按照順序單腿或者雙腿跳格子,如此不僅能夠訓練幼兒的彈跳能力和平衡能力,實現健康領域的目標;還能夠將小學階段要學習的簡單數字和圖形滲透到游戲中,讓幼兒直觀地感受圖形和數字,這對于幼兒未來的發展非常有益。

(四)打造健康教育共同體

幼兒的健康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僅僅依靠幼兒園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幼兒因為年齡較小,所處環境比較單一,無非是家庭、幼兒園、社區等。這些生活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幼兒的身心發展。如果處在善意的環境當中,幼兒就會在心中埋下善良的種子。而如果處在不好的環境當中,幼兒很可能會受到不良影響。因此,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各方必須通力合作,打造健康教育共同體,使幼兒成長在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中,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擔當的角色非常重要,可以成為三方的契合點。幼兒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多設計一些互動類活動,讓幼兒家長也參與其中,或者帶領幼兒在社區舉行教學活動,讓各方力量都參與到幼兒的健康教育中來。幼兒健康教育歸根到底是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教師要著重關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狀態,給予正確的引導。

三、結語

健康領域是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之一,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幼兒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尤其是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其處于幼小銜接的階段,幼兒教師積極開展健康領域的教育教學活動,針對大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適合的教育策略,有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能夠為其今后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因此幼兒健康教育應該成為幼兒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汪芳艷.淺析如何在幼兒園大班的健康領域開展趣味活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9).

[2] 呂冬暉.后疫情時代幼兒園健康領域課程實施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21.

[3] 庸晶名.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8.

[4] 吳麗麗.幼兒健康領域教育活動實施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7(90).

[5] 高加菊.以信息技術為媒介優化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教學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3).

[6] 李輝,李進江.基于核心素養的幼兒園健康領域:獨特價值與實現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5).

猜你喜歡
大班健康教育學前教育
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繪本閱讀活動《想要一個家》
我是一顆閃亮的小星星——大班繪本閱讀活動《高個子皮皮》
從大班閱讀活動“七只瞎老鼠”說說課堂提問這點事兒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