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繪畫技能的訓練策略研究

2023-05-30 23:59王桃
學周刊 2023年14期
關鍵詞:訓練策略初中美術

王桃

摘 要:繪畫是初中美術課程關鍵的一環,在培養學生創造力、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創意實踐與藝術表現力等方面有明顯優勢。因此初中美術課程要重視繪畫教學。但就目前來看,初中美術繪畫教學現狀不盡如人意,學生對繪畫技能的掌握稍顯不足。文章立足實際,研究初中美術學生繪畫技能訓練策略,提出鑒賞臨摹、觀察繪畫等方案,意在解決當前問題,提高初中生美術繪畫水平。

關鍵詞: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4-016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4.054

繪畫是初中美術課程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點、線、面等基本構圖的刻苦練習,加之顏色的點綴,繪出一幅形象靈動的圖畫,不僅是對學生美術素養的培育,更能使其感受到藝術魅力,在美的熏陶下涵養健康人格。但是目前的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繪畫技能不足的問題。教師應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優化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策略,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一、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意義

之所以重視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是因為其在美術課程與學生終身發展中的重要意義。第一,在豐富的技能訓練中,學生運用繪畫材料和工具,在寫實、想象等基礎上創作,思考、判斷和創造相繼展開,可以大大提高其美術思維品質和創造能力[1]。第二,繪畫是一個陶冶情操的過程,科學的初中美術繪畫訓練,可以被學生視為一種放松和愉悅身心的活動,使其在一筆一畫中抒發情感,釋放部分學習壓力,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發展。第三,師生在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中的多維溝通和交流,能夠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藝術是多元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雖然在同一階段,初中美術繪畫訓練主題大致相同,但尊重學生創意,在指導和評價學生繪畫時,教師要采取個性化手段,這不再讓學生在繪畫中倍感壓力,對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極大幫助。第四,隨著繪畫技能的提升,學生可以實現各方面素養的綜合發展。繪畫是表情達意的重要方式,也是傳承文化的一種載體,學生在繪畫中探索技能,也是不斷調動和融入情感,這有助于其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此后,在正確“三觀”引導下,學生自然能綜合發展自身素養,成為符合“五育”要求的優秀人才。

二、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現狀

本研究立足初中美術教學繪畫技能現狀展開。目前,在初中美術繪畫教學方面,主要存在兩點問題,使技能訓練達不到預期目標。其一,學生能力水平差距較大。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繪畫想法和習慣,有不一樣的繪畫天賦和能力,使其在繪畫技能訓練中會表現出一定差異性。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此問題,對其“一視同仁”,造成了學生近乎“兩極分化”的情況。其二,教學方法不夠豐富和合理。以往,初中美術教學受重視程度并不高,這使一些教師沒有深刻研究美術教學方法,導致在繪畫訓練中,學生只能得到單一指導,美術活動缺乏生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對繪畫乃至美術的興趣都會受到影響,就別提發展繪畫技能了。

三、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策略

(一)鑒賞臨摹,累積經驗

初中美術教學繪畫訓練中,臨摹是至關重要的一種方法。通過臨摹,學生可以自主觀察、分析和總結一些繪畫技巧,如怎樣在畫面中確定位置點,怎樣確定畫面整體比例等,為繪畫累積一定經驗。而臨摹的前提,是鑒賞優質作品。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名畫、范畫,鼓勵學生進行鑒賞和臨摹。比如,從學生優秀作品、一位著名畫家的作品到各家作品,由簡到繁、層層遞進地進行鑒賞和臨?。?]。在鑒賞中,鼓勵學生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發現,如作品的風格是怎樣的,畫家著重應用了哪些繪畫技巧等,使其更準確地把握作品繪畫技巧。在臨摹中,使學生準確把握“臨摹”與“抄襲”的區別,清楚“臨摹重點是在于模仿、吸收一些繪畫技巧,而不是將臨摹對象一模一樣地畫下來”,從而在臨摹中不斷融入自己的思考,加深對技巧的個性化理解和掌握,逐漸形成有個人特色的繪畫風格。

(二)觀察繪畫,分辨技巧

現代計算機軟件實現了用鼠標、數位板、數位屏、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進行數碼繪圖,為繪畫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為初中美術教學繪畫訓練帶來了一些便利。為使學生直觀感知作品創作過程、分辨繪畫技巧,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演示整體繪畫過程。比如,創造微課繪畫教學模式,在微課視頻中,利用智能工具演示作品整體繪畫過程,從點的選擇、線條的使用到面的形成、顏色的添加,力求毫無遺漏,引導學生對微課視頻展開觀察。與鑒賞作品實物或圖片相比,在該模式中,學生對作品的觀察更加直接、具象,這使其更加迅速地分辨不同繪畫技巧,也就能大大提高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效率。此外,微課具備靈活可控優勢,當學生對某一繪畫技巧提出深層觀察要求時,教師可以通過控制微課視頻播放情況支持其學習需要,使其重復觀察某一重要過程,加強對關鍵技巧的掌握。

(三)調和顏色,掌握技能

應用顏色的能力,是初中美術繪畫技能之一,學生只有學會調和與應用顏色,才能創造出富有美感的作品,在活用點、線、面構圖技巧基礎上,深度提升繪畫技能。但在目前,少數學生會在為作品上色時,出現顏色調和混亂的問題。比如,有些學生為突出事物的顏色,大量使用鮮艷的色塊,使畫面有一定突兀之感,也有學生在作品中添加過于豐富的顏色,使其缺乏協調性,難以表現事物風格。教師必須對這些提起重視,提高訓練學生繪畫技能的全面性。比如,單設“顏色調和與應用”課程,先引導學生觀察不同顏色,了解它們對視覺的不同沖擊作用,感受不同顏色的混合呈現效果,再訓練學生調和顏色的能力。對此,可以應用實物作品,也可利用Adobe Photoshop等智能修圖軟件。比如,通過軟件出示一幅底色為白色的作品,建議學生借助軟件為作品添加顏色?;谲浖僮骺沙坊?、易修改優勢,學生調和顏色的靈活度與自由度更高,可以更大膽地進行嘗試,從中總結更豐富的經驗,深刻把握顏色調和規律,掌握根據事物特點和作品風格調和顏色的重要繪畫技能。

(四)虛擬現實,支持繪畫

以往初中美術教學繪畫技能訓練中,教師經常采取寫生、寫實的方式,或將學生帶到自然生活中,或將待畫事物搬到課堂上,讓學生參照實物展開創作,這雖有一定成效,但長期如此,易使學生產生枯燥感。所以,打破常規,創造新型繪畫訓練模式十分必要。教師同樣可以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現代計算機技術還原、再現生活場景,借助其虛擬性、跨時空性,滿足學生在畫紙上創造美術空間的需要,讓學生在虛擬現實場景中調取感知生活之經驗,進一步觀察待描繪事物,從而在抽象聯想與形象感知的結合中,增強對繪畫對象的空間感悟能力,靈活應用線條和顏色,創造出優秀作品,大大鍛煉并提高繪畫技能[3]。

值得強調的是,這一方法,也可以用于彌補寫生的不足。在受現實因素影響而無法進行戶外寫生時,借助虛擬現實,將戶外寫生場景搬到課堂,讓學生足不出教室就能進行緊密聯系現實的繪畫訓練,在畫筆的每一次起落中,都融入關于生活中美術現象的真實情感,也是對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的有效支持,有助于培養學生利用空間場景進行繪畫的基本技能。

(五)學科融合,豐富訓練

初中階段的每個學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美術教學中融合其他學科,借助其他學科信息引發繪畫活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繪畫訓練,促進其技能發展。教師要形成課程兼容、跨學科教學意識,把利用其他學科信息啟迪學生繪畫思考作為訓練其繪畫技能的思路之一。比如,在美術教學內容以風景名勝為主時,教師可融合語文學科信息進行繪畫技能訓練,挖掘介紹該風景名勝的語文信息,讓學生一邊觀察、聯想風景名勝,一邊閱讀文字、理解其美從何來,找到創造美、表現美的最佳切入點,以最恰當的方式進行繪畫,錘煉繪畫技能。再比如,在美術教學內容與地理存在一定關聯時,教師可整合地理學科信息,以地理教材中的地理現象等信息為教學資源,使學生跨學科地思考并把握繪畫對象特點,促進其獨立構圖與創造,支持其繪畫技能的穩步提升。

(六)關注學生,因材施教

前已提及,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不同繪畫能力和需求。這直接決定了因材施教在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中的重要性。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全面關注,將因材施教落在實處,設計學生想要的繪畫技能訓練活動,給予學生需要的繪畫技能指導[4]。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根據能力特征調整教學重點。首先,教師應當關注學生能力特征,并根據其繪畫技能水平差異,調整教學重點。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單獨的繪畫技能成長檔案,在每次教學和實踐后,及時完善檔案信息,以保證對學生能力特征的準確把握。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繪畫技能發展情況,以便在美術課堂上,及時、準確地調整繪畫技能教學重點。比如在水彩畫和水粉畫教學中,在講解干畫法、濕畫法基礎上,提問學生水彩畫與水粉畫繪畫注意事項,在條件允許時,使其一邊回答問題、一邊演示技巧。進而,根據學生表現分析其對不同繪畫技巧的掌握情況,對已經內化吸收技巧的學生,鼓勵其進行自主繪畫,在實踐中強化技能,對仍對技巧有一些錯誤理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教學,根據其具體需要強化技巧講解和示范,促進其繪畫技能的個性發展。

2.根據心理特征優化支持模式。其次,教師要關注學生心理特征,以優化繪畫技能訓練支持模式。學生美術學習與繪畫心理,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他們對繪畫技能的吸收和掌握,唯有使其在學習中感到自由和輕松,才能使其保持長久的熱情,緊跟教師步伐進行自主訓練,自覺提高美術繪畫技能。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動向,分析其心理特征,進而根據其內心深處最真實的需求,將支持模式加以優化。比如,在觀察到部分學生精神松懈、對繪畫興致寥寥時,根據教學主題,創編、講解一個趣味繪畫故事,用故事激活其繪畫興趣;在觀察到部分學生對一些影視劇、動漫畫面感興趣時,根據其所感興趣畫面教學價值,篩選部分畫面為美術教學資源,使其結合自選畫面展開繪畫,練習繪畫技能。再比如,觀察學生對某一繪畫主題的自覺討論,設計小組合作繪畫技能訓練支持模式,讓繪畫想法相同的學生自成一組,合作討論通過何種技巧將想法表現出來,齊心協力地完成一個優質作品。在合作中,學生相互指導,同增繪畫技能。

3.根據體驗特征優化評價結構。最后,教師應關注學生在美術繪畫技能訓練中的情感體驗特征,積極優化評價結構。說到底,繪畫不僅是一種學習,是一種技能的培養,更是情感的一種表達,是舒緩身心、陶冶情操的活動。教師要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體驗和情感,以確保其繪畫實踐積極性,創造持續發展其繪畫技能的條件。所以教師要克服以往簡單地以按照“好”或“不好”、“喜歡”或“不喜歡”評價學生作品的習慣,尊重學生,關心他們的體驗,先從創意層面出發,肯定其創意實踐,再從繪畫技能角度展開,點評其對繪畫技能的應用情況,評價其繪畫表現能力,提出技能強化訓練建議,鼓勵其從不同角度著手,解決不同繪畫技能的實際應用問題。學生先得到肯定和表揚,建立繪畫技能訓練信心,得到一定繪畫滿足感,后被指出不足,自我完善動力在無形中增強,主動在薄弱之處提高訓練強度,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為學生舉辦小規模畫展,將其作品面向大眾進行展示,讓學生收到更多正向評價和專業建議,也能促進初中美術教學繪畫技能訓練。

(七)作業賦能,增長技能

初中階段,學生要科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促進個人能力的綜合發展,適當鞏固課堂學習與實踐。因此在美術繪畫技能訓練層面,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設計長短期美術作業,引導學生將課余時間利用起來,持續練習繪畫,發展繪畫技能[5]。其中,短期作業可與日常教學結合,在每次課堂繪畫技能訓練結束后,根據教學主題,向學生提出課后繪畫建議,使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繪畫,練習繪畫技能;長期作業可與學期活動結合,根據學科美術教學計劃,設計一個“紀實畫冊”等長期作業,要求學生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完成,按照個人意愿進行繪畫、展現繪畫技能,在學期結束后上交畫冊,集體評選出“十佳畫冊”。學生在短期作業中掌握、提升技能,在長期作業中回顧繪畫技能提升過程,展示長期堅持實踐的繪畫技能訓練成果,親眼見證自身成長,也親手推動個人發展。

四、結語

繪畫是通往藝術的必經之路,杰出的繪畫技能對學生探索藝術世界大有幫助。而學生繪畫技能的培養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師生付出相應的精力,需要長期的堅持和訓練。初中美術教師要在美術教學中根據學生繪畫技能實際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策略,打造良好教學環境,讓學生積極參與繪畫,持續獲得繪畫經驗,在循序漸進的美術實踐中提高繪畫技能,并以學生繪畫技能的發展為載體,提升初中美術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代芳妹.探索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繪畫技能的訓練方式[J].新課程,2021(39):133.

[2] 王鵬義.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繪畫技能的訓練方式[J].新課程,2021(21):136.

[3] 王懷熹.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繪畫技能的訓練方式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0):45.

[4] 路孝強.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繪畫技能的訓練方式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5):158.

[5] 王康康.初中美術繪畫技能訓練方式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207.

猜你喜歡
訓練策略初中美術
核心力量在短跑運動中的作用及其訓練策略
淺議初中英語聽力障礙及訓練策略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高職選修課《演講與口才》訓練策略與原則探析
高三體育特長生田徑訓練的策略
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習作訓練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