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金融在混業發展中的改革探索

2023-05-30 05:03魏征
中國集體經濟 2023年15期
關鍵詞:不足農村金融策略

魏征

摘要:文章以農村金融發展為研究對象,站在產業升級改革的角度,從金融混業發展這一話題為研究主體,圍繞農村金融在混業發展中的改革展開研究。首先,在對金融混業發展相關概念進行簡要解析的基礎上,對當前我國金融業整體發展背景、趨勢進行了研判;其次,結合目前我國農業金融發展整體情況,對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介紹,并對其中表現出的一些不足和問題進行了梳理總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對農村金融在混業發展中的探索策略進行了詳細論述。希望能夠借助如下研究,可以從理論研究層面,為進一步促進農村金融在混業發展中有序、規范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以此來助推農村金融在新時期背景下轉型升級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農村金融;混業發展;不足;策略

金融混業發展的核心是金融業務,為滿足全球金融一體化、自由化發展趨勢,與金融業務相關的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開始在自身金融主體業務的基礎上,以更為符合市場規律的組織方式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上,開展多方式、多品種、多業務的金融交叉經營。金融混合經營模式的大范圍推廣,有益于國家金融監管機構對整個金融領域監管效用的提升,便于金融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隨著世界各大金融機構對金融混業經營模式的采用,混業經營已然成為當今世界金融領域的大勢所趨。但與此同時混業經營模式的實施,也將金融業帶入到了一個過度創新的金融新時代,從而導致了一系列新業務風險的產生。對于農村金融而言,要在充分結合國家國情、農村金融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混業經營。在穩步前進中逐步進入到農村金融的升級改革階段,以此來助推農村金融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

一、背景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目標要求,近年來我國各地不斷加大對經濟結構調整工作,通過強有力而完備的宏觀經濟調控舉措的實施,推動著商業銀行內控制度的完善建設,進一步促進了商業銀行、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發展。各商業銀行開始將發展重點對準擴大經營,參與到保險、證券投資等中間業務當中。隨著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協同合作關系的日益密切,三者之間原有的業務界限日益模糊,在銀行實現業務拓展的同時,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也開始涉足放貸款業務。這不僅在全國金融領域引起了一股混業經營的發展潮流趨勢,同時也使得大銀行在金融服務方面日漸全能化。在此背景下,作為地方金融機構的農村金融,在經歷了科技升級、產品創新、服務升級等一系列創新改革舉措后,也逐漸建立起了相對全面的農村金融業務服務體系,成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現代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著力點。黨的二十大會議更是提出要繼續著力于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的完善,以此來建立起一個更為完備、具化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并在平臺、渠道、供給體制、涉農貸款、融資成本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為農村金融的市場化發展提供支持保障。這一系列可喜的變化預示著農村金融混業發展前景良好。但也正是處于這種時代變革的特殊背景下,農村金融更是要對自身的發展現狀、能力、使命等有一個明確的認知,看到農村金融作為地方金融機構的局限性,在向大銀行、大機構借鑒混業發展經驗的同時,走好每一步,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出適合農村金融自己的混業發展之路。進而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實現服務方式的轉型升級。

二、農村金融出現的新業態

(一)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三農”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國農村經濟逐漸迎來轉型發展的新時期,在農村經濟崛起的背后是農村金融的快速發展。為更好地服務各地“三農”工作,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為完備且強大的金融支持,在廣尋良機、做優服務、業務拓展的基礎上,極大地促進了農村金融創新發展目標的實現。具體而言,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現狀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創新發展之風已然形成,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這大大增加了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的可能性。早在2017年由普蘭金融舉辦的“中小銀行開門講壇”上,參會的金融業專家、銀行高管都對農村金融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提出農村金融要積極尋求創新之道,在金融市場上不斷探索全新的業務方向。同時還有專家強調指出,要對那些符合條件的農村金融企業給予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等支持,通過 “保險+期貨”模式在各地農村的試行,來促進農村金融創新實踐的開展。而在2022年7月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也與中國太保產險、中國人壽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提出要在多方合作的基礎上,探索銀保合作的新模式,以此來營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生態體系,促進農村普惠金融在未來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

二是農業金融混業發展得到了各地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2013年,國家正式出臺了《農業保險條例》,該條例的出臺促進了農業保險活動的規范化發展。2016年,國家又根據當前我國農業金融發展現實情況,在原有條例的基礎上做出了進一步的完善,重點對農業保險在我國農業金融中的角色定位、經營規范、監管工作等進行了明確。而2019年出臺的《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更是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推動農業保險與信貸、擔保、期貨等金融工具之間的聯動與合作”,通過推行“農業保險+農村信貸”來拓寬農村金融服務范圍??v觀全國范圍內廣東省的“農業保險+小額貸款利率優惠”模式、安徽的“小額信貸+農業保險”模式、新疆的“保險+信貸+財政補貼”模式,都屬于農業金融混業發展隊列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模式,為我國農業金融混業發展起到了帶頭效用。河南省更是直接將農村信用社與保險機構的混業合作,納入貫徹落實《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戰略合作協議》當中,將之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來實施。

(二)混業發展中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

在不斷完善與發展過程中,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尤其是在做優、做全、做細服務方面更是得到了長足性的進步。為混業發展在農村金融領域的實施增添了諸多有利因素。但與此同時,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隨著越來越多國有大型銀行金融服務向農村地區的下沉,農村金融在開展混業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短板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抑制了農村金融助農效用的發揮,更不利于農村金融混合發展的規范化。這些問題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是農村各個金融機構之間缺少溝通與合作,難以形成強大的金融服務合力。雖然個別地區已經率先推行了“農業保險+農村信貸”混業發展模式,但合作深度不足,大多數信貸機構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僅維持在基本的金融業務對接,未涉及更深層次的混業合作。二是農村金融存在區域發展嚴重不平衡的現實問題。尤其是那些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本身就存在金融供給難問題,并不具備混業發展的條件。如此造成了我國農村金融混業發展推廣受阻。三是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缺少詳實且強有力的監管政策保障與引導。銀保監會在面對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的監管上,存在忽視、松散的情況,并未對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給予動態化的跟蹤與監管。如此就造成了各地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的無序化狀態,大大增加了項目的風險性,嚴重者還會損害農民利益。

三、農村金融在混業發展中的探索

(一)樹立農村金融混業發展思想

思想對于行為極具導向作用,農村金融混業發展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堅持在正確思想的引導下前行。為此,要求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必須在創新改革的基礎上,樹立農村金融混業發展思想,以此來樹立大的金融格局觀。一是要革新對“金融”的認識。在現代金融思維的引導下看到金融除資金流動外,還包含有保險、期權、期貨等重要內容。二是要正確認識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明確農村金融助力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經濟支持農村金融基礎上,認識到農村經濟對農村金融創新發展所產生的巨大輔助效用,從而將農村實體經濟作為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三是要樹立宏觀經濟觀。要認識到農村金融與農村基礎建設、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以及廣大農民消費、收入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從而將農村金融視作農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從整個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待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二)繼續深化農村金融混業合作

各個金融機構要繼續做好對農村工作的服務下沉,對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給予強有力的支持,以此來推動農村金融混業合作朝著更深層次推進。為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鼓勵信貸與保險機構加快資源共享共建機制的建立,以此在共享平臺的助力下,促進農業信息資源的廣泛收集。在降低雙方運營成本的同時,還能夠在信息對稱的情況下,為雙方之間金融合作項目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二是不斷推進金融產品創新。在增進農村信貸機構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合作的基礎上,使雙方能夠針對目前農業經營特點以及散戶實際需求,設計出與之相應的銀保產品;三是積極做好人才培訓工作,專注于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培養。銀行、保險、信貸等機構要在金融項目合作的基礎上,從項目對接工作團體中挑選出得力人員參與到對方機構的人員培訓工作當中,以此來加快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培養;四是繼續走創新發展之路,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農村金融混業發展模式,以此來推動不同機構之間的農村金融混業合作。尤其是信貸服務創新方面,各地可以充分結合本地農業發展實際狀況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積極嘗試 “農業PPP項目”“政銀保合作”“銀行貸款+風險補償金”“互聯網+農村金融”等多種混業發展模式,在不斷探索與創新中,最終尋找到最佳的農村金融混業發展路徑。

(三)建立完備混業監管保障體系

強有力的監管保障體系,是農村金融實現混業發展的有力保障,不僅能夠修正農村金融混業發展一些不良、錯誤行為,使之日漸規范化,同時更有助于及時發現農村金融混業發展中面臨的一些困境和難題,以此來為之提供極具針對性、實效性的幫助和支持,使農村金融混業發展逐漸步入可持續發展狀態。為此,面對當前我國農村金融“信貸+保險”這種獨特的混業發展模式,金融監管部門應當以此為重點,展開專門性的金融監管工作。將監管要點放在農村金融交叉監管、監管空白等問題的解決上,堅決維護廣大農戶利益,對于那些舉著農村金融混業發展大旗的幌子,行違法犯罪之事的個人、組織,要給予嚴厲的法律懲處。此外,還要在監管的過程中采取極具靈活性的監管舉措,以此來確保地方農村金融混業發展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如,面對農村金融混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服務創新之舉,要按照簡政放權的要求,針對那些標準化、簡單化的金融產品,采取寬松的備案制監管,使金融經營主體能夠擁有更多創新發展的空間。而對于金融服務創新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潛在風險,則應當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風險的監測、識別、計量等工作,并積極開展跨機構、跨地區監管合作,在信息共享的同時,做到金融風險的早發現,早干預。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金融混業經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國農村金融領域長久以來分業經營的慣例,能夠在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的共同助力下,構建起一個更為廣闊的金融行業環境。這不僅為資金在整個金融領域的自由、高效流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能夠最大程度促進資金的在農村事業上的合理使用。更有益于不同金融機構之間協同與合作關系的建立,能夠在混業經營的橋梁作用下,避免因不同機構之間對接不充分而造成的各種拮抗作用的出現。雖然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混跡也發展之態已經顯現,但整體而言還存在諸多不足,在未來發展中,各地農村金融機構需要在廣泛借鑒其他地區農村金融混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與之相符、相適應的農村金融混業發展舉措,以此來加快農村金融創新發展速度,使之能夠更好地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張霞.“三農”互聯網金融協同監管之必要性及實現路徑[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9(01):77-83.

[2]劉振社.農村商業銀行經濟經營模式轉型探析[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8(09):40-41.

[3]孫雪龍.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創新農村金融體制發展[J].財經界,2018(21):3.

[4]張細松,張玉,王芳.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發展農村普惠金融研究[J].金融理論探索,2017(05):41-47.

[5]滕西鵬,付天鵬.打造陜西地方金融升級版? 全力服務追趕超越新征程[J].西部金融,2017(07):10-15.

[6]王天.金融結構視野下我國金融監管體系變革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7,15(02):9-14.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猜你喜歡
不足農村金融策略
《農村金融研究》征稿啟事
《農村金融研究》征稿啟事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農村金融要多些“鄉土味”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關于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農村金融扶貧 脫貧要“精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