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體驗式“學習圈”綻放魅力語文課堂

2023-05-30 06:35藺菊花
成才之路 2023年12期
關鍵詞:巧用綜合素養體驗式

藺菊花

摘要:“學習圈”是一種關注學生體驗的環形學習模式,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會協作,增強合作意識,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促進課堂教學成效的有效提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用體驗式“學習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學習個性,喚醒學生的競爭意識,實現對學生的有效評價,從而打造富有魅力和高效的語文課堂,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學習圈”;小學語文;巧用;體驗式;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2-0129-04

體驗式“學習圈”強調的是在特定環境、時間與空間讓學習者親身經歷、感受、體驗、交流、感悟、分享、提升、應用的學習方式。其理論強調的是有效的學習是從體驗開始的,通過給學習者創設虛擬的活動與環境,讓學習者通過親身的感受和體驗,交流和共享,再經過反思和總結,提升為理論或成果,最終將成果投入應用于實踐中。當前,部分教師以自身的思路開展教學,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導致小學語文口語交際、閱讀和習作教學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無法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降低了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體驗式“學習圈”教學可以為學生創設體驗式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動力,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一、體驗式“學習圈”的概念及作用

1.體驗式“學習圈”的概念

體驗式“學習圈”指從具體體驗出發,經過反思觀察、概念抽象化、主動實驗,再獲得具體體驗,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圈”。體驗式“學習圈”是以學生個體體驗為中心且基于經驗學習的學習模式,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使其自發性地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參與情境中,經過實踐與反思,獲得期望的知識與情感。

2.體驗式“學習圈”的作用

一方面,體驗式“學習圈”強調的是學生的個體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體會和感受生活周圍的事物,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內化為學術思維,為發展學生學習思維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體驗式“學習圈”還具有交互作用,傳統教育教學將學習作為個體的內部過程,將學習局限于教材、教師和學校范圍內,而體驗式“學習圈”強調個人與環境之間持續不斷的交互過程。

二、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課堂教學趣味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因受傳統教育觀念和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上缺乏改革意識和創新意識,缺少活動生成環節和體驗學習環節,通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失去課堂主體地位,只能跟著教師的腳步走,缺乏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造成課堂活力不足,課堂教學氣氛沉悶。

2.忽略學生個性化差異

部分教師對學情不夠了解,忽略學生個性化差異,導致在教學中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部分教師占據著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3.缺少競爭合作機制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同時還要建立競爭合作機制,以激勵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積極表現,提高合作學習實效。然而,部分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沒有建立競爭合作機制,導致部分學生放棄表現自我的機會,部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偷懶,參與討論交流的積極性不高。

4.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教學評價要多主體,要涵蓋學生的學習過程,要以激勵為主,要注重學生的自我反思,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只注重學生考試成績,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會引發學生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和改進,使教學評價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三、基于“學習圈”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1.巧用體驗式“學習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若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體驗。體驗式“學習圈”強調以體驗為核心,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在體驗式“學習圈”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探索、體驗,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和實踐。

例如,在教學《貓》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識生字,會寫、讀重點詞語;體會語言的趣味性,感受語言的魅力;描寫一種動物,要寫出它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閱讀時如何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語言特點。教師要關注學生討論交流情況,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并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體驗后,教師設計分組活動,開展“猜猜它是誰”的游戲活動。教師用語言描述動物的特征,讓學生猜一猜它是誰:“一身嫩黃的絨毛,一雙金黃的小爪子,一對亮晶晶的眼睛,一張黃黃的小嘴,一張一合地唱著歌?!薄八囊浑p紅眼睛被白毛包住了,嵌在眼窩里,像鑲著兩顆紅寶石。鼻子扁扁的,嘴唇分成三瓣,總是不停地聳動著,不知是因為害怕,還是在根據氣味尋覓食物。在動物王國里它還是個長跑健將呢?!薄八L著尖尖的頭,頭上有很多斑紋,皺皺的像七八十歲老人的臉,背著一個厚厚的殼,殼上有十三塊六邊形,它有四只短短的腳,腳上長著尖尖的爪子,它的尾巴又尖又短?!边@樣的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興致正濃時,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從外貌、生理特征、生活習性等方面想一想、猜一猜,說出答案。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明確習作要求:觀察人物的外貌,了解人物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通過描寫人物外貌、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特點,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自身情感的能力。教師可采用小組活動方式進行習作教學,要求每個小組選一名學生作為觀察對象,其余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并用語言描述其外貌特點,讓其他小組的成員來猜,猜中的小組成員獲勝。這種習作方式,能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和興趣,營造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各小組學生都熱火朝天地討論交流,篩選出哪些特點比較好描述,哪些描述語言還需要改進,再進行小組對決。如第一小組描寫小明的特點:他有一頭烏黑的頭發,睫毛彎彎的,眼睛亮晶晶的;他很安靜,不愛說話,但是喜歡跑步,每次跑步都在前五名。有的小組難以猜出這個學生是誰,有的小組能立即猜出來。這時,教師進行提問:剛才的游戲中你們有過失敗嗎?為什么會失敗,接下來打算怎么做?同時,讓獲勝的小組發表感言,分享他們獲勝的經驗,引發失敗的學生進行思考,反思自己是不是缺乏觀察事物的能力,并借鑒和參考他人的經驗,將此次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內化,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巧用體驗式“學習圈”,可以創設輕松、有趣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2.巧用體驗式“學習圈”,關注學生學習個性

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條件和智力等都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會影響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強求所有學生都處于同一個水平,要讓學生盡量有所提升,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因此,教師要形成個性化教學觀念,采取分組教學方式,向學生提供更多展示個性的機會與空間。體驗式“學習圈”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感受和體驗,強調滿足個體化需求,促進個性化發展,確保學生在學習圈中獲得知識和取得進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體驗式“學習圈”融入小組學習教學模式中,就要遵循滿足個性化需求、促進個性化發展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合理搭配,實現優勢互補,激勵學生突破自我,提高學習水平。

例如,在教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重難點:抓住事情經過、關鍵詞句理解文章,體會文章的情感,并從中得到啟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師要遵循“學優帶學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觀察和了解學生學習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將其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5至6人。分組后,教師要讓各小組進行個性推薦,將擅長管理和組織的學生舉薦為組長,將善于語言表達的學生舉薦為負責小組陳述的代表,將擅長寫作的學生舉薦為小組撰稿人。教師出示5張圖片,第1張圖片呈現的是道路兩旁的法桐樹,第2張圖片呈現的是金黃色的落葉,第3張圖片呈現的是落葉上的雨珠,第4張圖片呈現的是亮晶晶的水洼和水洼中倒映的藍天,第5張圖片呈現的是鋪滿凌亂的落葉的水泥道。要求各小組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圖片給自己留下怎樣的印象。觀察和思考這一環節可以調動善于觀察的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展現自我價值。各小組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學生看到雨珠的晶瑩剔透,看到梧桐落葉的調皮,看到金黃的色彩。待各小組學生觀察和思考后,教師讓學生打開課本,朗讀課文的第2段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由各小組說出作者有什么新發現,有怎樣的心理感受。各小組組長可安排善于表達的組員來完成這一任務。善于表達的學生流利、完整地說出作者在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后,發現了金色的巴掌,發現金黃色彩的地毯,感到驚喜和開心。最后,教師要求每個小組仿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如“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各小組成員互相討論,由寫作能力強或熱愛寫作的學生執筆,其他成員負責找出文中優美的句子,組間相互交流,篩選出仿寫最好的句子。在課堂中各組學生個性飛揚,在歡聲笑語中理解了課文內容,提升了語文水平。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不同能力與學習需求,巧用體驗式“學習圈”進行分組教學,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收獲和成長,實現自我突破與提升。

3.巧用體驗式“學習圈”,喚醒學生競爭意識

合作與競爭是共存的,合作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競爭可以讓學生互相激勵,激發潛能,提高學習效率。體驗式“學習圈”可以創設合作競爭的環境,引進競爭機制,讓學生在合作和競爭環境中相互協助、相互激勵,體會競爭的激情,增強集體榮譽感,喚醒競爭意識,學會在困境中突破自我,在逆境中奮力拼搏,進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巧用體驗式“學習圈”,創設競爭平臺,營造競爭氛圍,增強學生競爭體驗,喚醒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珍珠鳥》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要明晰教學目標: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互相尊重的境界。其次,教師要預先進行分組,創設競爭平臺,設置學習問題:在作者與珍珠鳥相處的過程中,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在班級分享,比一比哪個小組說得精彩。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熱烈地討論交流,都想為自己的小組贏得榮譽。在各小組討論回答后,教師可提出問題:假如你是珍珠鳥,你會做什么樣的夢?由第一輪發言最精彩的小組優先發言。在競爭中,優先權非常重要,有著絕對的刺激作用,各個小組都躍躍欲試,希望在本輪有精彩的表現,爭取得到下一輪的優先權。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可提出問題:課文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了珍珠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告訴大家一個什么道理?上一輪獲得優先權的小組先發言,其他小組接著發言。通過各小組發言,學生深刻感悟到對人和動物給予關愛和尊重,就可以換來彼此的信賴這一道理。最后,教師可播放電影《愛寵大機密》中小兔子報復人類的片段,讓學生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相處的關鍵是什么?應該怎樣和諧共處?在課文中找出作者逐漸得到珍珠鳥信賴的句子,并舉出生活中“信賴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例子。巧用體驗式“學習圈”營造競爭氛圍,能使學生更積極和專注參與學習活動,喚醒其競爭意識。

4.巧用體驗式“學習圈”,實現對學生的有效評價

教學評價能促使教師對課堂教學不斷完善和優化,促使學生學習不斷進步,進而實現“教”與“學”的雙贏。體驗式“學習圈”可以很好地體現學生學習是螺旋上升的這一過程,教學評價注重的是階段性學習過程,而不是最終的學習成果。巧用體驗式“學習圈”,可以設置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制定自評與互評評價量表,將習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等納入評價量表。學生先依據量表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然后再互相評價,最后教師要進行個性化點評。

例如,在《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在講授新課知識之前,讓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水平進行體驗式學習,布置體驗式自學作業。第1題,搜集爬山虎的資料。第2題,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將難記憶的生字詞記下來。第3題,課文寫了爬山虎哪些內容?第4題,朗讀第二自然段,找出課文中描述爬山虎葉子的句子,并將其抄下來,細細品讀。第5題,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的?并畫出一幅簡筆示意圖。第6題,朗讀第4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描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并梳理爬山虎爬墻的過程。第7題,朗讀第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腳觸著墻和沒觸著墻有什么區別?第8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在完成第1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見過的爬山虎或實地考察爬山虎,也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有關爬山虎的資料,為完成后續題目奠定基礎,確保下一步前置性學習順利開展。在完成第5題后,教師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各選出一名代表,到講臺上展示自己的簡筆示意圖,讓學生先自我評價,然后再由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評價。在完成第6題后,教師要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分享自己對爬山虎爬墻過程的梳理結果,小組內學生之間互相分享和評價,再將作業上交,由教師進行評價。對梳理結果邏輯性嚴謹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對梳理結果存在疏漏和不足的學生,教師要指出存在的疏漏和不足,以便學生進行改進和完善。

借助體驗式“學習圈”布置體驗式自學作業,能引導學生收集生活素材,并積極應用生活經驗;能激勵學生表現自我,增強學生學習動力;能讓學生相互交流和評價,教師即時點評與反饋,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驗式“學習圈”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個體學習需求、喚醒學生合作競爭意識和對學生有效評價的積極作用,巧用體驗式“學習圈”,打造富有魅力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鞠文龍.“學習圈”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摭探[J].成才之路,2020(04).

[2]楊春花.巧用“學習圈”,實現魅力語文課堂[J].課外語文,2017(11).

[3]赫子萱.學習圈理論在小學記敘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9.

[4]王勁草.學習圈理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實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0(06).

Use Skillfully Experience-type "Learning Circle" and Bloom Charming Chinese Classroom

Lin Juhua

(Yongchang Town Hezhai Nine-year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Learning circle" is a circular learning mode that focuses on students experience. It can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cooper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enhance cooperation awareness, obtain rich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skillfully use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ircle"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personality, awaken students competitive awareness, and achieve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so as to create a charming and efficient Chinese classroom,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and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learningcircle";primaryschoolChinese;useskillfully; experiential;comprehensivequality

猜你喜歡
巧用綜合素養體驗式
體驗式作文教學之我見
除法豎式的體驗式學習
體驗式學習,讓快樂充盈高中地理課堂
巧用學具教數學,提高教學效率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童詩”也精彩
“望聞問切”在數學解題中的巧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