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逆向設計原理的大單元教學實施路徑

2023-05-30 23:33陳荔平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逆向設計大單元教學教學活動

陳荔平

摘 要 大單元教學是新型的教學方式。為解決大單元教學中存在的大而空的弊病,引入逆向設計原理,優化大單元教學實施路徑:一是以大概念為預期的學習目標,建構大單元教學框架;二是設置適切的評價任務與量化評價,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三是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落實評價任務。

關鍵詞 大單元教學 逆向設計 教學框架 實踐任務 教學活動

針對當前大單元教學存在的問題,如何實施基于逆向設計原理下的大單元教學呢?

一、以大概念為預期學習目標,建構大單元教學框架

以大概念的層級建構不同層級的課程框架,建構網狀層級的大單元教學框架。上位概念可以建構更大的課程框架,大概念之下連接與之相關的下位概念,建構小的課程框架。以必修下第六單元為例,本單元歸屬“文學閱讀與寫作”的學習任務群,人文主題是“觀察與批判”,選取了古今中外五篇小說,可以“環境重壓下的人物變異”為本單元第一層級核心概念,作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以變異的皮相(人物形象與性格)、變異背后的原因(社會環境作用)、變異的創作手法(敘述視角、荒誕手法)、變異的批判性(主題現實意義)為第二層級的核心概念,可作為多篇閱讀的學習目標,關聯整合的其中的兩篇課文或者三篇課文。以大小概念作為學習目標,清晰精準的也有效的將需要掌握的小說要素分類、分點、有序地統整在一起,避免了五篇小說的知識點重復教學,又突顯的了各文本最有價值的教學點,實現單元教學的整體性、結構化。

二、設置適切的實踐性任務與評價標準,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

逆向設計原理指導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第二步驟就要設置適切的實踐性任務與評價標準。實踐性任務要與學習目標相匹配,任務二到三個,前一個任務為后一個任務做鋪墊的,構成環環相扣的層進式關系。以《促織》《變形記》群文聯讀為例,學習目標為學習荒誕作品的批判性,設置與之相匹配的三個實踐性任務:任務一體驗兩部作品的荒誕與真實,比較閱讀兩篇小說,哪些情節設置讓你覺得很荒誕?哪些情節設置又讓你覺得很真實?這樣的設置的用意何在?任務二探究作品異化的批判性,從異化前后家人的態度、異化中的人性、異化的根源、異化作品的共性等方面比較兩部作品異同。任務三聯系當下,警惕“異化”,結合課上所學,說說公交車上人人埋頭玩手機的異化漫畫的創作手法與用意。三個任務要求學生必須根據不同的思考對象來表達觀點,采取行動,既自主學習,又合作探究,既動手寫,又動口說,充滿個性地完成任務。

實踐性評價方式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以便精準指導、糾正學生的學習行為。比如,任務三以手機異化人的漫畫為題,引導學生遷移運用荒誕手法,警惕異化對現代人的危害,如何證明學生理解這些內容?那就要設置一個合理的評價量表以此檢測學生是否實現持久理解,見表1。

三、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落實評價任務

逆向設計的第三步是學習活動安排及教學指導,即教與學的活動設計。要有效完成評價任務,教學活動設計必須考慮下列幾個關鍵問題:

①為了行之有效地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學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及技能(程序)儲備?

②如何做才能掌握這些知識與技能?

③教師應當如何組織教學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如何使教學最為有效?

④什么樣的課程內容最適合這些目標?

⑤所有的設計都其有一致性并有效嗎?

上述問題對應的是知識儲備、學習支架、教學支架、教材剪裁、教學邏輯五個方面,以《促織》《變形記》群文閱讀為例:

第一在前置學習任務中提供必備的知識儲備。①蒲松齡年輕時的功名夢與失意后的創作《聊齋志異》;②卡夫卡的生平與現代主義文學;③荒誕手法的人文關懷與鮑鵬山的《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助力學生探究偉大作品背后的深意。

第二搭建適當的學習支架。學習支架是學習過程中的腳手架,目的在于提供幫助,引導教學,助力學生掌握、建構、內化那些能使其從事更高認知活動的技能。學習支架很多樣,其中示范性支架、問題式支架、圖表式支架直觀好用有效。如《促織》《變形記》群文閱讀在評價任務一處,設計二維表格,從比較兩部作品的情節設置的荒誕與真實、情節設置的用意,引導學生體驗兩部作品的荒誕與真實;在評價任務二處,再次設計二維表格,從態度反映、人性特點、變異根源、作品共性引導學生探究作品異化的批判性。兩次以二維表格作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細讀文本,深入剖析,掌握、建構、內化課上所學。

第三設計合理的教學支架。教學支架主要包括情境創設、課型結構選擇。情境創設指個人體驗情境、學科認知情境、社會生活情境,課型結構選擇指單篇精讀課、比較閱讀課、群文聯讀課?!洞倏棥贰蹲冃斡洝愤x擇了群文聯讀課型,通過兩個二維表格比較整合兩部作品的異同,不斷構建文本的意義,最后在師生與文本視域的融合中達成共識:

第四恰當剪裁組合教材?!洞倏棥贰蹲冃斡洝穬蓚€文本放在一起閱讀,共性是荒誕的情節與批判的意味,從小說閱讀角度解讀文本,舍棄文言文閱讀教學環節,補充卡夫卡與現代主義文學,鮑鵬山的《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文段。由荒誕作品的批判性這個共性議題定下本次課為群文閱讀的課型,通過兩個二維表格比較整合兩部作品的異同,不斷構建文本的意義,最后在師生與文本視域的融合中達成共識。

第五教學設計有邏輯鏈,有主線,有橫向關聯,有縱向推進?!洞倏棥贰蹲冃斡洝啡何穆撟x,以荒誕作品的批判性為主線,橫向關聯中外兩部作品,三個任務縱向推進文本深度解讀,任務一體驗作品的荒誕與真實,用二維表格梳理提取重要的相關情節,任務二探究作品的批判性,用二維表格剖析人物性格、人性異化、異化根源,任務三聯系當下,警惕異化,用現實中的漫畫達成學以致用。

大單元教學不同于以往的單元教學,每一次的大單元教學都是一個微課程,有一個具有特定素養目標,擁有相對完整的教學內容、議題,有著特定活動方式的微課程設計和個性化的課程實施,運用逆向設計原理,才能促使大單元教學真正做到大而實,大而真。

〔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教育研究專項課題《“逆向設計”原理指導下的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創新實踐研究》(JSZJ22116)階段性研究成果?!?/p>

[作者通聯: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學]

猜你喜歡
逆向設計大單元教學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初中歷史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淺談以“類化”思維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核心置換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逆向設計在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