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學研一體化”背景下的高職英語專業學科交叉融合教學模式探究

2023-05-30 00:40黃黎容
職業時空 2023年1期
關鍵詞:高職英語

摘要:“產學研一體化”將企業生產、高職院校的英語學習、科研機構融合為一體,成為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平臺,改革了傳統的培養學生做題能力的教學模式,主張引導學生在具體工作崗位的背景下學英語、用英語。整個過程中各學科交叉融合,為英語的學習提供了多元化的語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更加形象、生動,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成為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產學研一體化”;高職英語;學科交叉融合

隨著教學信息技術的穩步發展及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原有的英語教學已經適應不了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此,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亟待改革。

一、解析:基本概念之探究

(一)“產學研一體化”

“產學研一體化”,是企業、高職院校、科研機構相互集成與對接的創新教學方式,將生產、學習和研究融為一體的教學平臺,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此達到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育目的?!爱a學研”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采用的是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的網絡在線形式,針對高職英語學習的學生,利用混合學習的模式,從精彩紛呈的語言實踐活動出發,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基礎與語用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具備適應崗位需求的工作能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教育平臺迅速興起,人們學習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了終身化的學習,這也對高職英語實行“產學研”模式提供了平臺與契機。網絡教育平臺匯集全國優秀企業學習資源及教研材料,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這種學習方式,集超文本與超媒體技術于一體,將圖像、英語、音頻相交加,傳遞更加生動的教學內容。在網絡教育平臺上,學生的選擇更加豐富多樣。

(二)學科交叉融合

學科交叉融合指的是通過創設主題語境突破學科壁壘,實現文理交融、理工交叉等多元化的突破。

在“產學研”背景下,英語學科交叉融合教學模式為:課前教師利用云班APP推送設置的問題、學習資源,通過漸進式的學科交叉信息推送方式喚醒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促使學生在課外進行信息查找、解答。課中結合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通過以學定教的方式來選擇微課視頻進行導學;課后以教輔學,引入最新的學科交叉文獻讓學生展開共同閱讀,實現拓展式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探尋:高職英語教學之問題

(一)教學模式欠缺系統設計

當前,學者對此議題的研究多從宏觀的角度切入,鮮有案例研究。從英語學科看,教、學、研內容的融合有待提高,教學內容相對獨立,學科交融產生斷裂,學科與學科之間欠缺聯系。從學生的角度看,在識記、理解、應用、互動、評價等學習實踐過程中,學生沒有對接職場交流,更重視生活化的對話。

(二)教學內容未深入挖掘

當前“產學研一體化”模式的教學側重于論文研究、工作報告呈現等,沒有重視學生在實踐中專業能力的提升。首先,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而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培養未能被教師重視,課堂教學較少涉及怎樣利用互聯網輔助翻譯、怎樣通過小組合作在線協同翻譯等。其次,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相關職業需要的互動工具、思維工具、工作內容等有了更新與重構,比如,通過社交媒體來發表英語文案也是崗位工作的內容,這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英語表述能力。最后,由于教師對“產學研一體化”平臺認識不到位,整體教學模式難以深入開展,并且在多學科教育背景下,大部分學生無法掌握課堂教學重點,英語教學的效果較差,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升較慢,這些問題是阻礙提升人才培養效果的根本。

(三)實踐層面問題尚未解決

隨著“產學研一體化”模式的深入,高職英語的形式有了新的發展,但是,形式仍舊比較單一,互動性比較欠缺,創新不足。一部分教師只是利用互聯網上傳教學材料,沒有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一些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實習之后提供論文、工作報告或者課題等學習成果,不能從內驅力上激發學生進行主動探究、互動、協作?!敖萄袑W”活動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個性與需求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

三、篤行:師生角色之轉變

“產學研一體化”可以利用“網絡教室”來實現,突破傳統實習欠缺教師引導的局限性?!熬W絡教室”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建設的多功能講臺學習系統。這其中有教師端網絡軟件,也有學生端網絡軟件,是小型局域網模式,建構全方位、多領域、多元化的知識傳播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力,充實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實現更加靈活的教與學。

(一)教師角色:“引”“變”“轉”“成”

1.“引”——從知識傳授變為教學引導。相對以往外在成績的驅使,教師在課堂注入活力,增強學習內在價值創造力方面有著更加強烈的要求與想法,在終身學習理念的刺激下開始走創新型、內生長型學用渠道,以此貼近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課前,為學生推送學習任務;課中,根據學生的反饋,突破學習能力的局限;課后,在線指導,督促學生完成自主探究學習。整個過程,為學生設置職場情境對話,推送與話題相關的學習資源,讓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課后,引導學生展開小組演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變”——將舞臺變成能力。英語教育要注重讓學生理解語言的情境屬性,并能夠把握英語語言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使語言應用更具針對性,從而使語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產學研一體化”狀態下,通過人際互動、生生互動,讓課堂空間最大程度地開發,為學生提供各種類型對話、合作、探討的語言環境,變革課程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單一、教師手段守舊等現象。另一方面,在互聯網時代性,“產學研一體化”模式有了新的突破,教學迎來了新的挑戰與時機,以see woo、微課、思維導圖模式的信息技術資源為“產學研一體化”架起了橋梁,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為學生提供實訓化的可移動情境。學生也因此有了自我展現的舞臺,從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比如,以“Concept of time and punctuality”為話題,呈現了不同的外國人處理時間的觀念。通過利用互聯網、AI、VR 等技術,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情境模擬,還原職場對話,實現多元化情境體驗,促使沉浸式的語言應用。

3.“轉”——從臺前轉為幕后。在原有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備好課、講好課,然而,大篇幅的語言材料很難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還需要不斷地鉆研教材、鉆研教學實踐,不斷地喚醒學習興趣。首先,通過鉆研教材,探索出教、研、學的銜接,增強學習興趣與動力。其次,通過研究教學實踐,根據職場需求及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內容。最后,通過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及困惑,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成”——由單一型成研究型

為了更好地實施“教研學”,教師需要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例如,利用假期時間進行深造,學習先進的科技,改變保守的思想觀念,做到敢于為人先、勇于開拓創新。通過開拓渠道優化師資,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還可以更好地與企業做好工作的交接。

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制作出品質良好的微課視頻,從而在課堂上呈現以職場情境為素材的教學資源,并為學生做出生動地詮釋,讓學生正確、理性思考。比如,以名片寫作為例,教師需要跨學科了解相關的會計知識和會計事務所相關信息,讓學生從課堂學習延伸到職場領域,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修養。

(二)學生角色:“我的學習我做主”

1.由聆聽者變為思考者?!敖萄袑W”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自我監督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求。在原有的教學形式之下,學生以聽課為主,處于從屬地位,欠缺主動探究的精神。這樣的模式導致學生常常放棄自己的想法而盲目追隨教師的觀點。在“教研學”模式之下,學生如果不主動探究,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學習進行一些職場交流技巧就會比較吃力。這樣的轉變也讓師生關系從根本上發生改變,學生開始成為學習的主體而受到尊重與關注。

2.由配角變為主角。在“產學研一體化”模式之下,講臺變成平臺,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成為耀眼的主角,實現“我的學習我做主”“我參加我能行”的模式。從英語教學的角度,給予學生更多聽說練習的時間,讓學生開展更多職場演練。

3.由“一言堂”到“百家鳴”。在“產學研一體化”模式之下,學生通過小組任務的方式完成討論、評價,讓課堂教學突破了原有的沉默現象。比如,為企業設計英語廣告文案為例,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發表不同的看法。而教師則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想法進行即時評價,從而深化學生對英語語言運用技巧的理解。這樣課堂上發言交流,使學習變得更加形象生動。

四、尋找:高職英語“產學研”模式實施之路徑

鑒于“教研學”模式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本研究將學科交叉作為依托,建構以職場體驗為主的混合教學模式?!爱a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為:以分組討論學習(TBL)為基礎,通過精心設置的相關問題(PBL),由學生課外查找信息資源解答,授課教師合理應用微視頻導學方式,講解課程內容(LBL),最后引入最新的相關文獻共同閱讀(文獻教學法)。通過構建TBL+PBL+LBL+微視頻導學+文獻教學法組合教學方法,實現課程改革目的。

(一)設計系統的教學模式

1.課前:TBL。教師通過微課視頻推送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學習的重心。比如,以“Reception

and check in”為主題的微課視頻,讓學生了解酒店的入住流程。接下來,學生借助微課視頻輔助閱讀,以語音的方式呈現,進行朗讀,在小組中互相糾正讀音。

課前視頻資源的推送不受時空限制,也不受具體學科限制,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單詞認讀能力。整個過程中,學生觀看微課,可以結合個人的需要,有選擇地進行。在網絡化學習時代,除了微課,還誕生了許多個性化學習平臺,例如翼課網。

在“產學研一體化”模式的具體實施中,學生成為知識的建構者,積極接受與加工知識信息,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是成為活動的策劃者,幫助學生解答各種疑惑,培養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實訓的能力,監督學生的自習情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2.課中:PBL+LBL。精心設置相關問題(PBL),由學生課外查找信息資源解答,授課教師合理應用微視頻導學方式,講解課程內容(LBL)。

【案例】

通過引導學生調查校園使用手機的現狀,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為某手機公司設計廣告文案。

課堂中,教師設計辯論大學生使用手機利弊的主題,由學生自由組合成正反辯論小組。這樣學生從辯論賽中提取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進而設計更加貼合生活的廣告文案。

這樣的教學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市場調研能力以及跨文化互動能力。主題可以包括社會、歷史、經濟、哲學、科技、文化等不同學科,讓學生思維互相碰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辨能力。

3.課后:文獻教學法。語言的學習不能脫離情景而獨立存在,“產學研一體化”有利于搭建個性化的英語情景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職場體驗的情景,讓學生進行主體合作探究,增強語言感知能力。

任務一:關于系統講解酒店入住的實訓學習中,教師設計情景,結合音頻與圖像,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利用互聯網網絡平臺,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情景,賦予學生“導”的角色,增添英語課堂的個性化元素。

任務二:要求學生課后再現“酒店服務”,通過自選場地進行視頻錄制,后發送給教師。教師再將視頻上傳到云端,讓學生投票選出最佳組合。實踐中,利用英語語言交流,扮演職場化角色,促使學生提高英語交流能力。

任務三:通過下載英語趣配音APP,讓學生利用音頻的方式提交一份與“酒店服務”主題相關的培養,學生在平臺上共享,投票選出最佳配音。

各小組梳理自己遇到的問題,通過討論、協作,將問題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寫在任務單上,學生通過手機拍照上傳,通過“曉黑版”平臺展示。以此突破傳統“腳手架”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深入挖掘教學內容

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良好的教學設計必然會促使教學喚醒學生心靈對語言的感知與理解,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好的教學設計會如同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住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思維。而當前英語“產學研一體化”越來越受到高職教師的重視,然而很多教師忙于學術研究而沒有充足時間分析與探討如何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來對接“產學研一體化”。有的教師嘗試采用實訓的培養方式,但是由于引導、監督不足,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在互聯網時代,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迎來了新的挑戰與時機,以“產學研一體化”模式為主的信息技術資源融入英語教學,旨在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為學生提供實訓化的可移動情境。對此,教師應嘗試打破“教”與“學”的界限,深度挖掘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學生本位”,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品質、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從人際互動、生生互動出發,讓課堂空間、教學內容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為學生提供各種類型的對話、合作、探討的語言環境,變革課程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單一、教師手段守舊等現象。

通過開發英語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貼合實際、貼合生活、貼合時代的情境,以此豐富學習資源。然而,高職學習自主性與自制力相對較弱,在利用互聯網時,他們很可能被各種網絡信息所吸引,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在一段時間后進行檢測,以此監督學生,促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其次,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材料,分享在班級交流平臺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再次,對大學生產學研網站,教師需要精挑細選,幫助學生找到優質的學習資源,并通過一些好的英語教育網站為學習者提供各種優質的英語學習材料,讓學生減少彎路,提高學習效率。

(三)解決實踐層面的問題

“做中學”也是“產學研一體化”模式背后的重要理念?!爱a學研一體化”賦予學生更多自由和選擇的權利,從容地選擇創作主題、材料、工具、伙伴等,親自動手設計、制作、檢驗,享受創造的樂趣?!爱a學研一體化”教育既是“做中學”,也是“做中玩”,解決學生的合作、互動問題成為其核心。

實踐中的語言互動、文案編寫等技能的掌握需要通過對實訓方式的認識與練習,語言技能的掌握過程要經過活動的定向性、互動的模仿性、互動的整合性發展。結合生產和經營工作實際,開展的以能力為本位,突出應用英語語言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

【案例】

課前,結合學生興趣組成幾人為一組的實踐團隊,將職場模式搬入課堂教學,圍繞項目開展的各階段具體任務,以汽車海外銷售為例,將學生分成以下幾個小組:

視頻設計組——收集各類品牌汽車的資料,用英語解說設計4分鐘微課,通過小組探討的方式,引導學生激發銷售思維。

文案編寫組——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用英語設計汽車銷售文案,通過評論反饋的方式,了解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文案。

現場宣傳組——完善產品,宣傳呈現。優秀的產品需要精致的包裝,將產品的設計思路、作品特色介紹給用戶,是對外宣傳自身產品的主要形式之一。

將職場應變能力通過競賽方式進行評價,納入專業教學計劃,要求每個學生與考試一樣必須參加技能競賽,實現了技能競賽的制度化、常態化。實施“以賽代考”的評價模式后,從指導思想、競賽要求、競賽原則、組織方式、評價機制等構建較為完善的技能競賽體系。

整個過程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專業課教學活動就擔負著培養學生生存技能的重任。專業技能競賽,是按照專業工作崗位能力對人才的要求來改革完善專業的教學評價、學生學習評價,強化了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實現了學生、教師、企業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

五、收獲:踐行感悟且反思

(一)轉型:培養時代人才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跨境電商經濟等的迅猛發展,“產學研一體化”教學在不斷升級。職場交流更加即時、動態、碎片、多模態,這對學生的英語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才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脈搏。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實施,英語教師,從自身出發,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過程中,穿插其它學科的原理,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突破:建構新的語言學習模式

雖然“產學研一體化”的呼聲在高職院校一直很高,但是學校關于這方面的規劃未能適應多變的形勢,存在明顯的滯后。教師的管理與引導不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歸因于相關運行機制的不健全。因此“產學研一體化”在具體實行過程中,無法保障與均衡企業、學校、學生之間的利益。這些原因導致“產學研一體化”在高職教育落實的情況不理想。

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模式,突破傳統實訓方式學校管理不到位和教師引導的局限性。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建設的多功能講臺學習系統,利用教師端網絡軟件、學生端網絡軟件,建構全方位、多領域、多元化的知識傳播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覺,充實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更加靈活的教與學。

結 語

高職院校原有的英語教學模式與時代需求脫軌,讓學生只會讀英語、刷題卻不會流利地交流。對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平臺,讓學生學會利用信息化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平臺鏈接“產、學、研”,讓學生自主閱讀、查找資料,增強學生的語用意識,培養學生適合未來崗位所需的英語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光.基于產教融合構建產學研用合力平臺——評《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萍?,2021(12):1.

[2] 孫霞.基于工作室平臺的高職創新教育策略探索[J].新課程研究,2021(21):2.

[3] 萬曉.產學研融合背景下高職院??萍汲晒D化效率及其提升路徑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21,28(02):3.

[4] 胡江川.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4):2.

[5] 蔣斐,胡冬艷.協同創新視域下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科研的對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20,36(03):212-213.

[6] 綦恩周,朱培鋒.高職校園文化與職業文化融合提升專業認同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1,34(04):121-124.

[7] 金春鳳,吳璟,浦嘉浚.高職類院??蒲写龠M產教融合實踐研究——以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現代教育論壇,2022,4(12):61-62.

[8] 張娟.基于產學研融合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營銷界(理論與實踐),2020.

[9] 戴先紅,張娟,談應權.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動力因素與路徑研究——基于產學研合作背景和視角[J].景德鎮學院學報,2021,36(01):5.

[10] 郭明、朱寅帆、郭建忠、吳榮暉、史林芳、楊雪娟.基于交叉優勢特色學科的大學化學創新實驗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41(22):6.

[11] 徐丹.基于協同育人機制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20,22(01):4.

收稿日期:2022-12-30

基金項目: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基于‘產學研平臺和學科交叉融合背景的英語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2SYC-263)

作者簡介:黃黎容(1985- ),女,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猜你喜歡
高職英語
分析基于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基于工作任務的高職院校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高職英語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關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